只有努力,是不夠的

2023/05/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週末帶小孩去爬合歡山東峰,妹妹跟爸爸攻頂,而姐姐從一開始就脫隊,走走停停地嚷嚷不想爬,也爬到800公尺,遇到妹妹下來才折返。
聽到這件事,一般人的想法會有兩極:
【虎媽級】:就差那麼一點點,剩最後的200公尺而已。全部的小朋友都攻頂了,連四歲小班的小妹妹都上去了。你上次爬主峰高山症發作,吐了兩次,也是撐下去,堅持到最後攻頂。這次你整場都還有力氣碎念,中途聽到要下山,那個精神跟速度,別騙人了,你根本就可以。我們就是為了攻頂而來的,板子都做好了,就是要在山頂照相。
【寶媽級】:小孩已經這麼努力了,她就是不舒服,這麼冷又這麼小,以後還有這麼多機會,為什麼要一直逼她?不要跟別人比,別人可以是別人的事,妳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妳自己的事,是小孩子安全重要,還是你個人的慾望重要,小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商品,不是讓妳這樣控制的。
這是天秤的兩端,虎媽級的人,通常不敢表態,也不太會回應;而寶媽級的,通常會委婉的說「小孩已經很棒了。」
完美的媽媽,會在天秤的正中間,但很可惜的是,沒有完美的媽媽,就像沒有完美的小孩一樣。
只要是小孩,就會有兩種極端:
【積極型】:對事物抱持著好奇,躍躍欲試,通常不會每一樣,但大多會有一樣,比如說:對吃特別有興趣,對恐龍、車子特別喜歡。他們可能有好勝心、不服輸的個性,通常push一下,就能有動力往前,無論這個推力是鼓勵還是威脅。
【無所謂型】:雖然嘴巴嚷嚷很想要,但真的沒有也無所謂,很能自得其樂,享受當下,常常說「反正…也很好啊,也沒關係啊」。
兩種孩子人格,搭配兩種媽媽人格,會交配出什麼樣的結局呢?
【#虎媽+#積極型】:大部分應該都蠻有成就的吧,有嚴謹的規劃與控制,成果應該不會走鐘到哪。(再次強調,絕對不是全部)
【#虎媽+#無所謂型】:少部分應該還是可以被逼出成績來,半推半拉,一手拿著棍子,一手拿著紅蘿蔔,勞心勞力。剩下的,不是媽媽被逼瘋,就是小孩被逼瘋,看誰先倒下。
【#寶媽+#積極型】:全然地讓小孩適性發展,不免強、不強迫,遇到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小孩,絕對是皆大歡喜。
【#寶媽+#無所謂型】:庸庸碌碌應該算是最好的結局,只求不要被帶壞就好。
最好的搭配,也有可能最壞的結局,當然,最無憂無愁的搭配,也有可能碰到天才。但是,我們只能看「大部分」。

我承認,在媽媽的天秤裡,我是比較傾向虎媽型。對於最前面的那種極端想法,我不會否認,但也不會全然承認。
每個時刻,我也都在天秤上,走走停停。我判斷、我思考、我移動,然後,再度評估。
姐姐才剛開始爬,就不肯往前走。她在上山的車上暈車,後來有好一點,所以選項排除,才剛開始爬,我接受走走停停,量力而為,所以我等她休息好再繼續。之後每一次的休息,我會問她:要不要喝水?吃鹽糖?喝能量飲?吃巧克力?上次不舒服是全部都不要,這次她偶爾會答應些許進食,所以還可以繼續。再來,休息的過程,會發出發洩似的怒吼,還有力氣,當然繼續。最後700公尺時,我以為真的差不多了,但看到她因為棉花糖而瞬間爆發的衝力,我知道,她還可以。一直到最後的800公尺,時間、體力、溫度、風力的評估,我承認,我不甘心,但我只能接受,我盡力了。對於整場,我在自己一開始狀況不好的情況下,能夠這樣陪伴,持續地、不動怒地包容,我給自己90分。
而我希望她的,是她能不斷地挑戰舒適圈,她的力氣雖然不大,但每一次每一次的努力一點點,總能把橡皮筋撐鬆,圈圈就擴大了。
總體來說,我不甘心,但我接受。

回到家後,姐姐大崩潰,因為妹妹因為攻頂,而比她多一張貼紙。對於爸爸的決定,我同意。
她哭喊著,她很努力了。我也同意。
對於別人有第一名,而她也要有參加獎,我不同意。她很努力,妹妹也很努力,大家都很努力,但是,沒有攻頂就是沒有攻頂。想要拿到跟別人一樣多的獎賞,就請妳下次「堅持到最後」。
現實就是這樣,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成果;只有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追趕上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陪你走一段療癒成長的路
陪你走一段療癒成長的路
兩個孩子的媽。兩姐妹差一歲、差兩屆、外表卻像雙胞胎。從小到大一帆風順,卻在教養路上處處碰壁。 原來,學習與成長之路,現在才要開始。在臉書粉專龜速走了兩年,持續前進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