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料理《鮮煮茭白筍》-全素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現在又到了茭白筍的季節,到全聯買菜時看到茭白筍,我看了一眼,走了幾步,再回頭看了一眼,離開蔬果區時已經拿了一把茭白筍。回到家將食材一個一個裝入冰箱,就留下茭白筍做為今天的晚餐。

材料:茭白筍、青花菜、胡蘿蔔、鹽、辛香調味料、橄欖油

作法步驟:

1.茭白筍剝殼洗淨後滾刀切,然後置入不沾鍋內。
2.加100ml水,蓋上鍋蓋中小火開煮。
3.水滾後,再悶煮個2-3分鐘,然後開蓋放入青花菜和胡蘿蔔絲。
4.加入適量的鹽、香料,將食材拌炒均勻。
5.蓋入鍋蓋悶煮個1分鐘後,即可起鍋。
6.盛盤後,在料理上淋上少許橄欖油,增加油脂攝取。

raw-image

提醒說明:

1.茭白筍熱量低,適合三高患者食用,煮時要清淡,香料可以加自己喜歡的:白胡椒粉黑胡椒粉(全素)、蒜粒(植物五辛素)、辣椒粉(全素)…等等。
2.茭白筍鉀含量頗為豐富,水煮後的湯汁避免食用,尤其是腎病患者。
3.青花菜和胡蘿蔔絲我是使用冷凍過的,烹煮的時間會較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開水的生活
27會員
957內容數
我覺得人生就像一杯白開水,無色無味,冷暖自知,就看每個人添加了什麼料,讓這杯水更添色香味來豐富你我的人生,你是什麼水?礦泉水、氣泡水、忘情水、自來水……,我想沒有人是純水。
白開水的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7/03
寫於2021-11-20 做料理時有兩個小工具非常好用,一個是量杯,一個是量匙,煮湯煮飯煮菜時,我會用量杯加水、用量匙加醬汁、鹽、糖、調味粉等,烘培時也常用到這兩樣小工具,有時我懶得用電子秤秤重時,我會事先換算好g->ml,好方便我做料理。 材料:鮮奶、白糖、洋菜粉(吉利T) 作法
Thumbnail
2024/07/03
寫於2021-11-20 做料理時有兩個小工具非常好用,一個是量杯,一個是量匙,煮湯煮飯煮菜時,我會用量杯加水、用量匙加醬汁、鹽、糖、調味粉等,烘培時也常用到這兩樣小工具,有時我懶得用電子秤秤重時,我會事先換算好g->ml,好方便我做料理。 材料:鮮奶、白糖、洋菜粉(吉利T) 作法
Thumbnail
2023/09/15
番茄豆腐湯和之前的青菜豆腐湯、番茄蛋花湯作法相似,不同的是青菜豆腐湯的材料我是用紫菜海苔等海菜,海菜會帶腥味,煮湯時加薑可以去腥味,番茄豆腐湯不用加薑,且番茄口味酸甜,煮好後的湯和青菜豆腐湯口感不同。而番茄蛋花湯是蛋素,吃全素的人大多是用豆腐取代蛋花,蛋本身也是有腥味的,煮時我大多會加點白胡椒粉等辛
Thumbnail
2023/09/15
番茄豆腐湯和之前的青菜豆腐湯、番茄蛋花湯作法相似,不同的是青菜豆腐湯的材料我是用紫菜海苔等海菜,海菜會帶腥味,煮湯時加薑可以去腥味,番茄豆腐湯不用加薑,且番茄口味酸甜,煮好後的湯和青菜豆腐湯口感不同。而番茄蛋花湯是蛋素,吃全素的人大多是用豆腐取代蛋花,蛋本身也是有腥味的,煮時我大多會加點白胡椒粉等辛
Thumbnail
2023/09/09
所謂的五行菜是以中醫學角度來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來對應身體五臟-肝心脾肺腎,營養均衡來照顧到身體各部位。其實我在做料理時,菜色都是3色以上,米飯本身是白色,加上湯或水果,就湊足5色,再配合少油少鹽少糖、不偏食不挑食不過量,以達成食補的效用。 金:白色,肺、大腸:洋蔥、大蒜、白蘿蔔、豆腐等。 木:綠色
Thumbnail
2023/09/09
所謂的五行菜是以中醫學角度來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來對應身體五臟-肝心脾肺腎,營養均衡來照顧到身體各部位。其實我在做料理時,菜色都是3色以上,米飯本身是白色,加上湯或水果,就湊足5色,再配合少油少鹽少糖、不偏食不挑食不過量,以達成食補的效用。 金:白色,肺、大腸:洋蔥、大蒜、白蘿蔔、豆腐等。 木:綠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現在又到了茭白筍的季節,到全聯買菜時看到茭白筍,我看了一眼,走了幾步,再回頭看了一眼,離開蔬果區時已經拿了一把茭白筍。回到家將食材一個一個裝入冰箱,就留下茭白筍做為今天的晚餐。 材料:茭白筍、青花菜、胡蘿蔔、鹽、辛香調味料、橄欖油 作法步驟: 1.茭白筍剝殼洗淨後滾刀切,然後置入不沾鍋內。 2.加1
Thumbnail
現在又到了茭白筍的季節,到全聯買菜時看到茭白筍,我看了一眼,走了幾步,再回頭看了一眼,離開蔬果區時已經拿了一把茭白筍。回到家將食材一個一個裝入冰箱,就留下茭白筍做為今天的晚餐。 材料:茭白筍、青花菜、胡蘿蔔、鹽、辛香調味料、橄欖油 作法步驟: 1.茭白筍剝殼洗淨後滾刀切,然後置入不沾鍋內。 2.加1
Thumbnail
這道菜放在十分鐘一道菜是有點偷吃步,但準備起來實在很容易,味道卻相當的好,每年春夏這個時間點真的推薦大家一定都要買綠竹筍來試試看這道涼拌佳餚。最近比較忙,煮得都有點匆忙,沒辦法好好記錄和整理。周末偷了點閒,趕快上市場買一袋綠竹筍回來煮一大鍋,冰著吃個兩三天。
Thumbnail
這道菜放在十分鐘一道菜是有點偷吃步,但準備起來實在很容易,味道卻相當的好,每年春夏這個時間點真的推薦大家一定都要買綠竹筍來試試看這道涼拌佳餚。最近比較忙,煮得都有點匆忙,沒辦法好好記錄和整理。周末偷了點閒,趕快上市場買一袋綠竹筍回來煮一大鍋,冰著吃個兩三天。
Thumbnail
酸酸辣辣的酸辣茭白筍,配上充滿花果香氣又有甜味的立秋,味道平衡,沒有互相搶味,一個晚上就這樣一口酒一口茭白筍配上輕鬆的美劇,再放鬆不過的組合了!
Thumbnail
酸酸辣辣的酸辣茭白筍,配上充滿花果香氣又有甜味的立秋,味道平衡,沒有互相搶味,一個晚上就這樣一口酒一口茭白筍配上輕鬆的美劇,再放鬆不過的組合了!
Thumbnail
👉好蔬食光 所謂要養生,就要吃當季的蔬果!筊白筍屬性甘,口感鮮嫩、水分也相當多,正適合炎炎夏日食用。有趣的是,茭白筍雙關音「腳白」,其色澤白皙外型又像腿一般,所以在台灣也稱美人腿呢! 👉好蔬材 👉好蔬一起做 1. 茭白筍切絲備用。 👉好蔬秘訣
Thumbnail
👉好蔬食光 所謂要養生,就要吃當季的蔬果!筊白筍屬性甘,口感鮮嫩、水分也相當多,正適合炎炎夏日食用。有趣的是,茭白筍雙關音「腳白」,其色澤白皙外型又像腿一般,所以在台灣也稱美人腿呢! 👉好蔬材 👉好蔬一起做 1. 茭白筍切絲備用。 👉好蔬秘訣
Thumbnail
夏天 竹筍類別多 綠竹筍 、烏殼綠竹筍、麻竹筍>>最近在市場上常見筍類,價格由左至右 高>低 初上市場的人可能分不清楚有什麼差別 剛開始我自已的歸類方式 價格:同一攤可能有不同樣子的筍,直接問價格和品種  綠竹筍最貴! 大小:  綠竹筍最小   麻竹筍最大 口感> 買回家吃才知道  綠
Thumbnail
夏天 竹筍類別多 綠竹筍 、烏殼綠竹筍、麻竹筍>>最近在市場上常見筍類,價格由左至右 高>低 初上市場的人可能分不清楚有什麼差別 剛開始我自已的歸類方式 價格:同一攤可能有不同樣子的筍,直接問價格和品種  綠竹筍最貴! 大小:  綠竹筍最小   麻竹筍最大 口感> 買回家吃才知道  綠
Thumbnail
天氣燠熱胃口不佳,我喜歡在週末買個幾斤綠竹筍,一次煮好放冷藏,週間再拿出來吃,省時又省事兒。 我今天買了三斤綠竹筍,一斤130元,合計390元,總共有七支,大約可分三次上桌,還滿划算的。
Thumbnail
天氣燠熱胃口不佳,我喜歡在週末買個幾斤綠竹筍,一次煮好放冷藏,週間再拿出來吃,省時又省事兒。 我今天買了三斤綠竹筍,一斤130元,合計390元,總共有七支,大約可分三次上桌,還滿划算的。
Thumbnail
冰箱剛好剩三顆粽子,打算蒸熱了,當作我們母子三人的午餐,但糯米不好消化,昨晩特別留了一小段綠竹筍,準備今天中午搭配粽子,適度補充纖維質。 想要再煮個湯喝,看看蔬果室有什麼份量小,又可以入菜的食材,茭白筍第一個被我挑了出來
Thumbnail
冰箱剛好剩三顆粽子,打算蒸熱了,當作我們母子三人的午餐,但糯米不好消化,昨晩特別留了一小段綠竹筍,準備今天中午搭配粽子,適度補充纖維質。 想要再煮個湯喝,看看蔬果室有什麼份量小,又可以入菜的食材,茭白筍第一個被我挑了出來
Thumbnail
我對於各種筍類的加工品有特別的偏好,沒胃口的時候只要一小碟罐頭玉筍和一塊豆腐乳就能嗑完一鍋稀飯,醃過的酸筍則是最愛。 麻竹筍的產季大概從4月開始一直到10月,去年因為在食貨誌的粉專上看到酸筍的做法,發現異常簡單,想起酸脆下飯的美妙滋味於是就動手做了。 醃酸筍門檻又低毫不費工,只要上市場買支麻竹筍(想
Thumbnail
我對於各種筍類的加工品有特別的偏好,沒胃口的時候只要一小碟罐頭玉筍和一塊豆腐乳就能嗑完一鍋稀飯,醃過的酸筍則是最愛。 麻竹筍的產季大概從4月開始一直到10月,去年因為在食貨誌的粉專上看到酸筍的做法,發現異常簡單,想起酸脆下飯的美妙滋味於是就動手做了。 醃酸筍門檻又低毫不費工,只要上市場買支麻竹筍(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