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之我的班級經營-10(和學生聊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處理學生狀況的時候,我會問學生問題,和學生聊天的時候,學生找我聊天的時候,我也會問問題,順著他們講的問下去,讓學生回答,問問題這個方法還蠻有效的,可以認識學生,如果問題夠好,老師可以收集到很多訊息。

在聊天的時候,我通常不會講太多自己的事情,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學生怎麼想】或【學生做了什麼事】,比如

甲跑來說:老師,我們家周末有出去玩喔!

師:真的?去哪裡玩?

生:去小琉球。

師:覺得小琉球好玩嗎?

生:好玩啊,我有看到海龜喔!

師:看到海龜啊,所以你們是去浮潛嗎?

生:對啊,我爸還跟海龜靠得很近喔。

師:沒有碰到吧?聽說碰到海龜要罰錢耶!

生:對啊對啊!所以我爸都不敢摸

這是簡單的閒聊例子,我不太會在跟學生的對話裡,講太多自己,除非是他們對於老師的事感興趣而提出的問題,我看到的有些老師的通病是很喜歡在課堂上講自己當年如何如何,家裡小孩如何如何,或是跟學生講話的時候說自己如何如何,可是這最多是講故事聽故事,學生在意的,應該說所有人在意的還是【自己】,只講老師自己的故事,感覺只是把聚光燈一直打在自己身上,享受被學生注視的感覺,久了,學生其實也看得出來。要用自己的經驗講故事,得是在學生真的對你的經驗感興趣的時候,講了才會有效果,用大啦叭一直放送自己的豐功偉業,學生也不是笨蛋,講多了反而成為學生議論諷刺的材料,我覺得實在沒有必要。

另一種聊天是學生來問事情,當然,這是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後才會發生的事,我遇過的大部分都是人際問題上的求助,相同的原則是,我一定會先讓學生講到飽,我也會問很多問題問到飽,才會進入解決問題的討論。

比如學生說好朋友XX不理她,我會先問:是什麼狀況讓你這樣覺得?等學生描述完狀況,再跟她確認:所以你覺得她跟OO比較好,最近都不太跟你講話,是這樣嗎?確認完繼續問:那你覺得可能有什麼事情造成這個狀況嗎?有的話,學生會講出來,再幫她釐清狀況,確認內容,接下來問她:所以你希望老師怎麼協助你?你希望老師跟OO說嗎?如果希望,那你希望老師跟她說什麼?

基本上,就是問問題,釐清,確認,再問問題,再釐清,再確認的重複循環,走個幾輪下來,就大概可以弄清楚學生的想法,但這個方法的前提是,導師要能很快在腦中抓到學生講的重點,提出好的問題,而且不急著跟學生講道理,不急著評論學生講的東西,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自己】是很少,甚至是沒有的,跟諮商用的方法其實有一點點類似,的確,開頭要花很多問問題和確認的時間,但我覺得這樣比較能減少學生聽到老師說教的防衛心理,也比較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因為我沒有要說教,沒有要學生聽我說,都是我在聽學生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ngyi的沙龍
7會員
13內容數
fangy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7
每個暑假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準備時間,在要接新班的那個暑假,會先想好要給新生的東西,比如要給新生的基本資料表,在經過幾屆的整合後,已經大致底定,有分學生要寫的,和給家長寫的.
2023/08/27
每個暑假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準備時間,在要接新班的那個暑假,會先想好要給新生的東西,比如要給新生的基本資料表,在經過幾屆的整合後,已經大致底定,有分學生要寫的,和給家長寫的.
2023/06/11
國中生是兒童和大人間的交界時期,我覺得大人和兒童最不一樣的點是兒童沒有大半事務的選擇權,通常都聽大人的,而大人有自主權,但相對應的要負起責任,所以我會在帶班的時候,讓他們投票決定一些班級事務,一旦投票成立,就尊重他們投票的結果。 比如學校要推班級模範生,我的前置作業是讓學生在聯絡簿札記提名一至兩名模
2023/06/11
國中生是兒童和大人間的交界時期,我覺得大人和兒童最不一樣的點是兒童沒有大半事務的選擇權,通常都聽大人的,而大人有自主權,但相對應的要負起責任,所以我會在帶班的時候,讓他們投票決定一些班級事務,一旦投票成立,就尊重他們投票的結果。 比如學校要推班級模範生,我的前置作業是讓學生在聯絡簿札記提名一至兩名模
2023/06/03
身為導師,當然也會看到很多老師帶班的狀況,但感受到自己跟其他老師最不一樣的一點是:每當處理學生狀況的時候,我都會先拼命問學生問題。問到我覺得沒有疑問了為止。 不是問:你覺得這樣對嗎?而是問:剛剛發生什麼事?你做了什麼?對方回應了什麼?然後呢?你又回應了什麼?問完甲方,再問乙方
2023/06/03
身為導師,當然也會看到很多老師帶班的狀況,但感受到自己跟其他老師最不一樣的一點是:每當處理學生狀況的時候,我都會先拼命問學生問題。問到我覺得沒有疑問了為止。 不是問:你覺得這樣對嗎?而是問:剛剛發生什麼事?你做了什麼?對方回應了什麼?然後呢?你又回應了什麼?問完甲方,再問乙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孩子來上課時,我會觀察他們來上課的心情。小言感冒了,我問他:『你感冒了,可以在家休息,只要跟老師請假就可以了,老師的課可以調整。』小言說:『我想來上課啊!因為上課還蠻開心的。』我聽了也很開心,原本想小言個性比較外放活潑,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所以他說開心,好像也很正常。沒想到小傑的姑姑也告訴我
Thumbnail
每次孩子來上課時,我會觀察他們來上課的心情。小言感冒了,我問他:『你感冒了,可以在家休息,只要跟老師請假就可以了,老師的課可以調整。』小言說:『我想來上課啊!因為上課還蠻開心的。』我聽了也很開心,原本想小言個性比較外放活潑,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所以他說開心,好像也很正常。沒想到小傑的姑姑也告訴我
Thumbnail
與人建立好的互動方式,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而「開放式的提題」和「觀察並接受對方對提問的感受」,都是一種尊重對方意願的表現。這樣的尊重可以幫助你在溝通過程中獲得更多資訊,並且表達對人的尊重,在建立帶有善意的人際關係中是不可或缺的呢!
Thumbnail
與人建立好的互動方式,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而「開放式的提題」和「觀察並接受對方對提問的感受」,都是一種尊重對方意願的表現。這樣的尊重可以幫助你在溝通過程中獲得更多資訊,並且表達對人的尊重,在建立帶有善意的人際關係中是不可或缺的呢!
Thumbnail
今天剛好我英文課的成人學生問我有沒有教小孩跟小孩的課怎麼上,我們做了一些討論。 我覺得這部分也可以幫助到老師,再加上我被滿多老師問過類似問題應該都可以在這幾點裡找到解決辦法。 怎麼讓未成年學生願意上我的課? 1. 我的課有用嗎? 孩子不喜歡上課最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來上這個課,只覺得是爸媽
Thumbnail
今天剛好我英文課的成人學生問我有沒有教小孩跟小孩的課怎麼上,我們做了一些討論。 我覺得這部分也可以幫助到老師,再加上我被滿多老師問過類似問題應該都可以在這幾點裡找到解決辦法。 怎麼讓未成年學生願意上我的課? 1. 我的課有用嗎? 孩子不喜歡上課最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來上這個課,只覺得是爸媽
Thumbnail
用紙筆和嘴配音也可以很激烈 #小米兄弟戰車大戰遊戲# 一位學生上課常發呆,又被老師點名了:「XXX,發什麼呆?上課不專心!罰站!」 這位學生很有趣,總是面帶疑惑的說:「蛤?!沒有啊!我沒有發呆呀!」 頻率高得常惹得大家生氣,覺得他在假裝,而且還敢公然狡辯。 我很喜歡觀察學生,更喜歡觀察喜歡觀察學生
Thumbnail
用紙筆和嘴配音也可以很激烈 #小米兄弟戰車大戰遊戲# 一位學生上課常發呆,又被老師點名了:「XXX,發什麼呆?上課不專心!罰站!」 這位學生很有趣,總是面帶疑惑的說:「蛤?!沒有啊!我沒有發呆呀!」 頻率高得常惹得大家生氣,覺得他在假裝,而且還敢公然狡辯。 我很喜歡觀察學生,更喜歡觀察喜歡觀察學生
Thumbnail
教學應該是網狀結構,亦即A的學習可對B、C、D等有正向驅動。
Thumbnail
教學應該是網狀結構,亦即A的學習可對B、C、D等有正向驅動。
Thumbnail
「老師同一件商品,我們講都沒感覺,為什麼換妳講就不一樣?」  我都會說這個故事:        有一位學生小明,上課時總是捧著書,從上課睡到下課。有一次老師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頓時怒火中燒,便把這名學生叫起來,正想拿自己最心愛的學生小王做一個強烈的對比,無奈小王也不爭氣,也捧著書,在那兒睡覺。這時
Thumbnail
「老師同一件商品,我們講都沒感覺,為什麼換妳講就不一樣?」  我都會說這個故事:        有一位學生小明,上課時總是捧著書,從上課睡到下課。有一次老師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頓時怒火中燒,便把這名學生叫起來,正想拿自己最心愛的學生小王做一個強烈的對比,無奈小王也不爭氣,也捧著書,在那兒睡覺。這時
Thumbnail
關閉我視窗的貓... 「這禮拜有什麼有趣的事要聊呢?」在兩小時的課堂的開始,我會花十分鐘,和孩子們聊天。也可以這麼說,我喜愛和孩子們聊天,每週我對他們的生活與狀態,更是感到好奇。你可想而知,一群高年級的孩子在意的不外乎是「考試」、「學校」、「同學」、「家人」、「朋友」,再厲害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小
Thumbnail
關閉我視窗的貓... 「這禮拜有什麼有趣的事要聊呢?」在兩小時的課堂的開始,我會花十分鐘,和孩子們聊天。也可以這麼說,我喜愛和孩子們聊天,每週我對他們的生活與狀態,更是感到好奇。你可想而知,一群高年級的孩子在意的不外乎是「考試」、「學校」、「同學」、「家人」、「朋友」,再厲害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小
Thumbnail
◎授課重點:運用思考工具解決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問題,鍛鍊議論能力。 ◎適合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 ◎附PMI列舉法表格
Thumbnail
◎授課重點:運用思考工具解決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問題,鍛鍊議論能力。 ◎適合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 ◎附PMI列舉法表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