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專屬時間,在獨處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好書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最近過的好嗎?

是否有發生那些讓自己內心沉重,心煩意亂的事呢?
你是否感曾經覺得矛盾,明明是為了不想一個人才跟大家見面,卻在見面吵鬧過後,卻覺得空虛淒涼,依然覺得寂寞呢?
你是否曾在當下覺得忍耐下來是對的,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思考後,卻讓你感到更生氣的經驗呢?

以上3個問題,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我是一個喜愛學習,在朋友眼中很陽光正向的人,但人是肉做的,不可能24小時都在精進增長,當遇到事情超載,卻又被無可救藥的責任感逼迫到喘不過氣來時,我就知道自己需要時間獨處修復情緒,甚至,我會對那些干擾到我修復自我時間的事情感到煩躁或生氣。

一開始,我甚至曾經覺得有這樣的情緒很奇怪,人不就是希望朋友多多,常常去KTV或蹦迪,放假千萬不要一個人待著,才不會與人疏遠嗎?但看了這本由韓國裔美國律師,暢銷作家金有真所寫的《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我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很正常,寂寞是一個很正常的情緒,也是告訴我們要專注回自己身上的訊號,每個人都需要好好安排自己的專屬時間,因為

寂寞無法透過他人來填滿,只有自己才能解決寂寞感。

我才發現過去我自己做對了些事情,也忽略了一些小細節,因此提筆簡單整理書中的 3 個啟發,分享給渴望從獨處中重新設定人生力量的你。

一、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開始,找回自己的專屬時間

我很喜歡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開始這個觀念,當心情down到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時,除了休息,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把該做的事情調整成我現在能力能及的狀況,這個做法對我來說確實是非常有效的精神管理,畢竟,很多時候不做做看,沒有親身實踐以前,是很難有感覺跟得到結果的。

例如你的目標是跑步運動,不要先挑選健身房、路線、選跑鞋,而是先隨便穿一雙鞋就出門跑起來,跑一跑覺得腳不舒服,你就會知道需要換一雙氣墊鞋,或是知道自己需要加入健身房增加一些肌力訓練,這些看似沒有計劃的開始,卻已經幫你不小心走過計劃中的幾個階段。

但處理事情如此,沒想到找回自己的專屬時間(me time),這個觀念也適用,當我心中有積欠的講義、課程資料、專欄稿件延宕時,我按照書中的步驟問自己:「這些事情我這個週末有辦法完成嗎?」如果是肯定的,我就不用強迫自己,因為我有信心一定可以完成,但如果是否定的,我可以重新排程,並且轉換心情挑選幾個我現在立刻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開始,找回我自己情緒的原動力,我會打掃家裡,出去運動,或是翻看一本久沒看的書,在這段時間裏不抱持任何的期待,做著自己當下可以做的事情,目的是找回自己的能量跟下一件事情前的動力。在《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書中有段話我很喜歡,她說:

很多人都以為要有興趣才能把這件事當興趣長期做,其實不是,就算自己是這個領域的門外漢,如果習慣去做,長期以往,這個興趣就會膨脹起來,縱使目標不明確,也要先將想做的事情習慣化,這樣意外的機會就會不斷出現。

我真的太同意這段話了。當初我在腦海中突然迸出「我想要用空閒時間寫書」這個想法,我並不是立刻去規劃書名或是找出版社,而是馬上打開word檔開始書寫,其實就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把這件事情習慣化,像是我都習慣在早上寫作,無論喜不喜歡,我就是固定好時間,挑選相同的早餐店吃相同的早餐,先手繪心智圖後再寫作,每天早上書寫,寫著寫著不但第一本書誕生,還接了4個專欄每月供稿,這樣意外的機會其實就是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開始,將想做的事情習慣化而得到的。

raw-image

二、與其再多學些什麼,不如清除一些存在腦中的東西,開始「反學習」

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新詞彙叫做「反學習」,指的是跟過去我們學習、添加知識的動作相反,反學習是要鼓起勇氣拋棄那些原有的想法跟認知,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自己。

這個想法很有趣,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學生時期在與人相處上,有時候會希望可以完全不在乎過去的自己,像是創造一個全新的人格去認識新朋友,挑戰一些不敢玩的遊樂設施,或是參加過去沒有勇氣參與的社交活動等,當讀到《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書中對「反學習」在人際上的解釋是:「拋開對人的偏見和刻板印象」時,我真的特別有感,生活上一定會有我們討厭的人,但群體的生活卻是無可避免的會遇到,這時候,如果可以「拋開對人的偏見和刻板印象」善用「反學習」,我們才可以暫時拋開對那個人的陳見與看法,不要預測他的行為或是態度,而是換個角度改變自己,讓自己看世界的視野變廣,人際相處上才不會悶悶不樂。

更進一步來說,我認為「反學習」其實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拋開對人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並不意味著要我們原諒別人,而是為了可以重新來過,重新跟人好好相處,當我們的內心能夠習慣開啟「反學習」,即使我們在別人的眼中仍然不夠好,那可能是因為對方還忘不了過去的你,忘不了過去相處的刻板印象,不過撇開這些,用符合自己速度的方式重新來過,重新打造自己,雖然過程中肯定會有不安全感,要放下自尊心,承認自己的錯誤,但只要能夠走完這個「自我清除」的過程,我仍然相信,人人都能創造全新的自己。

raw-image

三、人生就是專案,懂得休息、反覆、愉悅跟處境分離,才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回最好的自己

回想自己這個星期,你擁有不受打擾,專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嗎?《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書中強調,這個時間不是搭車個空檔或是工作中的喘息時間,你必須是刻意在行事曆中規劃出這段時間,確保這是你獨自一個人,專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而非只是利用零碎的時間獨處靜坐冥想。

把自己放在優先的位置上,這件事情其實對現代人來說很難做到,學生時禁不住寂寞,不但要一起玩樂,還要一起牽手上廁所,上班時重視協作,需要與同事共創成果,連中午吃個飯也要搞點政治,找人一起吃午餐建立關係或是幫長官買咖啡露臉,婚後家中有小孩有長輩,家人同住要有自己的個人時間更是難上加難。但其實一個人如果能靜靜的在自己專屬的時間裡,審視自己能做的事,勇敢挑戰,你將會煥然一新,也會得到比想像中更美好的成果。

那麼,忙碌的現代人該如何持續實踐獨處,為自己在職場的時光添加能量呢?《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書中第 179 頁建議四個讓人持之以恆實踐獨處的秘訣,我覺得相當好操作:

1.反覆公式化:

當面臨壓力時,利用固定的時間和活動重新設置你的一天。例如固定時間、地點、座位吃相同的早餐,或者依照特定的步驟進行文章寫作等。這種將事物公式化的反覆練習法,能使你的情緒和能量回到穩定狀態,並促使你朝目標進展。如古人所說:「聰明的人追不上勤奮的人,勤奮的人追不上持之以恆的人。」即使不完美,但在反覆中遇到的挫折或失誤,透過反覆執行和調整,也會為你帶來平静和前進的動力。

2.主動休息:

即使是最有自律的人,也都需要休息。需要休息並不表示你無能,而是你已經太努力了。休息時,應該要徹底的放鬆,讓自己不做任何事,享受休息的時間。然而,最有效的休息,其實是在感到疲憊之前就先主動休息。就好像手機充電一樣,應該在電量耗盡之前先充電,而不是等到完全沒電才充,完全沒電不僅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充電,能量耗盡前身心俱疲的狀態,人其實更容易失去自信,懷疑自己。了解何時需要休息,實際上是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身體和能量。

3.表達愉悅:

開心地完成事情是持續進行的關鍵。即使面對枯燥或困難的工作,也要試圖保持愉快心情,例如將喜歡的活動和工作結合,保持心情愉悅其實遠比處理好事情來的更來的重要。具體的做法是創造讓自己快樂的狀態,期待自己喜歡的事,並與他人分享你的愉快,這都能幫助你更持久地專注在事情上。例如:期待完成工作後的大餐放鬆或是生日慶祝,完成了一張美觀且舒壓的圖畫與人分享,或跑步後全身舒暢並邀請他人跟你一起跑步等,表達愉悅將可以讓你的快樂感更持久。

4.處境分離:

實現夢想和目標的挑戰往往在於你的現狀,而非目標本身。例如,想養成閱讀或是去健身房運動習慣,問題通常在於手邊沒有書,或是去健身房的路程麻煩,而非讀書或健身本身。你可以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例如隨身攜帶小本的書籍,或帶著運動衣服上班並選擇在回家路上的健身房順便健身,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實現目標的可能性,還將目標與困境分離,找出想放棄的原因,並觀察壓力源,以達到你渴望的目標。

真心推薦這本由大田出版的好書《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生活中,我們常需為他人的期待和評價努力,以至於忽視了自己的需要和真實的想法。無論是在學校、工作還是家庭生活,我們的行為總是被他人的期待所影響。然而,要了解自己和認識自我,我們需要給自己一段專屬時間(Me Time),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開始,找回自己的專屬時間,與其再多學些什麼,不如清除一些存在腦中的東西,開始「反學習」,並且懂得休息、反覆、愉悅跟處境分離,才能不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和期待,讓我們更專注於自我成長,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到生活的喜悅和幸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3/06/23
很棒的分享!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安排屬於自己的時間更為重要!
曾荃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3
Thomas Tang 真的!!! 就像大自然中,動物如果受傷會需要趴下來休息讓自己修復一樣,現代人工作忙碌,看似身體上沒有受傷,但實則已經千瘡百孔,我們每個人無論是身體或是心靈,都應該要留有一段專屬時間ME TIME,在獨處中修復,遇見更好的自己。謝謝您的留言
avatar-img
曾荃鈺的閱讀學習沙龍
101會員
68內容數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3/08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5/03/08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4/12/09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Thumbnail
2024/12/09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工作是為了獲得用錢就能買到的幸福,那麼自己的專屬時間帶來的是用錢也買不到的幸福。」p.28 作者是一名擁有美國律師身分的韓國人,同時也是Youtuber、暢銷作家、app開發工程師。 以結果來看作者的確是人生勝利組,但其實她中間經歷了兒時與父母分隔兩地、多次落榜、懷疑自己能力的孤獨時刻
Thumbnail
「如果工作是為了獲得用錢就能買到的幸福,那麼自己的專屬時間帶來的是用錢也買不到的幸福。」p.28 作者是一名擁有美國律師身分的韓國人,同時也是Youtuber、暢銷作家、app開發工程師。 以結果來看作者的確是人生勝利組,但其實她中間經歷了兒時與父母分隔兩地、多次落榜、懷疑自己能力的孤獨時刻
Thumbnail
過去跟朋友聊天提到會自己一個人去逛街、吃飯、看電影時,對方總是睜大眼睛問道:「妳都不會覺得很孤單嗎?」 我的回答總是:「不會呀!我覺得一個人很自由自在,不用配合其他人的時間,單純按照自己的節奏是很好的一件事。」 光是物理上的形單影隻就足以讓人興起憐憫之心,更何況擁有專屬的個人時間,有更多人會好奇
Thumbnail
過去跟朋友聊天提到會自己一個人去逛街、吃飯、看電影時,對方總是睜大眼睛問道:「妳都不會覺得很孤單嗎?」 我的回答總是:「不會呀!我覺得一個人很自由自在,不用配合其他人的時間,單純按照自己的節奏是很好的一件事。」 光是物理上的形單影隻就足以讓人興起憐憫之心,更何況擁有專屬的個人時間,有更多人會好奇
Thumbnail
要認識自我,我們需要給自己一段專屬時間(Me Time),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開始,找回自己的專屬時間,與其再多學些什麼,不如清除一些存在腦中的東西,開始「反學習」,並且懂得休息、反覆、愉悅跟處境分離,才能不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和期待,讓我們更專注於自我成長,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到生活的喜悅和幸福
Thumbnail
要認識自我,我們需要給自己一段專屬時間(Me Time),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開始,找回自己的專屬時間,與其再多學些什麼,不如清除一些存在腦中的東西,開始「反學習」,並且懂得休息、反覆、愉悅跟處境分離,才能不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和期待,讓我們更專注於自我成長,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到生活的喜悅和幸福
Thumbnail
最近,剛好因為師父給功課,禪堂的每個人都必須有固定打坐的時間。 這件事對我來說不難(因為本來就有做定課的習慣),但是加上小團體的凝聚力,我感覺了些許不同。 然後,讀到這本書。 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好好安排你的專屬時間,重新設定人生的力量 지금은 나만의 시간입니다 可購買版本(2): · 電子書優
Thumbnail
最近,剛好因為師父給功課,禪堂的每個人都必須有固定打坐的時間。 這件事對我來說不難(因為本來就有做定課的習慣),但是加上小團體的凝聚力,我感覺了些許不同。 然後,讀到這本書。 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好好安排你的專屬時間,重新設定人生的力量 지금은 나만의 시간입니다 可購買版本(2): · 電子書優
Thumbnail
對啊,我就是難相處,但我開始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善待自己,即使遇上了情緒風暴,也知道如何讓自己回到安定、自在、不躁鬱的狀態。 給自己溫暖的擁抱、滿滿的自信、隨時喜悅的心靈,我想,這會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吧!
Thumbnail
對啊,我就是難相處,但我開始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善待自己,即使遇上了情緒風暴,也知道如何讓自己回到安定、自在、不躁鬱的狀態。 給自己溫暖的擁抱、滿滿的自信、隨時喜悅的心靈,我想,這會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吧!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讀者都留意到Time to Listen Now的專頁更新次數減少了,早前在IG分享了這段時間的一些反思和領悟但比較零亂,今天借這個機會在這裏分享吧,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為你帶來一點鼓勵和啟發......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讀者都留意到Time to Listen Now的專頁更新次數減少了,早前在IG分享了這段時間的一些反思和領悟但比較零亂,今天借這個機會在這裏分享吧,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為你帶來一點鼓勵和啟發......
Thumbnail
今年的所有節奏被疫情打亂,於我也好像經歷了一場大成長,開始學習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並且用腦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手提起筆羅列了幾點事情 第一件事,在疫情期間意外發現自己完全可以待在家安好兩個多月都不出門,後來稍微解封聚會變多,才發現自己是很需要ME TIME的人,如果周末兩天,已經花了一整天出門另外
Thumbnail
今年的所有節奏被疫情打亂,於我也好像經歷了一場大成長,開始學習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並且用腦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手提起筆羅列了幾點事情 第一件事,在疫情期間意外發現自己完全可以待在家安好兩個多月都不出門,後來稍微解封聚會變多,才發現自己是很需要ME TIME的人,如果周末兩天,已經花了一整天出門另外
Thumbnail
回想國小時期,我的成績單有好幾學期的評語都是「很能自得其樂」,先不探究老師是不是拐著彎說我孤僻,那時的我一直不能理解那四個字到底算褒還是貶。
Thumbnail
回想國小時期,我的成績單有好幾學期的評語都是「很能自得其樂」,先不探究老師是不是拐著彎說我孤僻,那時的我一直不能理解那四個字到底算褒還是貶。
Thumbnail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用語用作形容自己獨處的美好時光,ME time。 有些人很害怕和自己獨處,可能是安全感極低的關係,身邊總要有個人陪伴著才感到安心。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我遇上了甚麼有趣的事,沒有對象和我分享當下的感受和快樂, 豈不是很孤單? 甚至眼見街上行人一對對,言談甚歡,自己一個便顯得很突兀和尷尬。
Thumbnail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用語用作形容自己獨處的美好時光,ME time。 有些人很害怕和自己獨處,可能是安全感極低的關係,身邊總要有個人陪伴著才感到安心。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我遇上了甚麼有趣的事,沒有對象和我分享當下的感受和快樂, 豈不是很孤單? 甚至眼見街上行人一對對,言談甚歡,自己一個便顯得很突兀和尷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