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考有其舒適圈。若說「物理上」待在舒適圈是阻礙我們進步的大敵,那這大敵之中的大敵,唯「思想上的舒適圈」莫屬。因為它既不亦察覺,人腦有時甚至會「自動駕駛」來捍衛這個舒適圈。
這將是我們人生中最大也最隱密的敵人。
不論是人際關係、商業決策、生涯選擇,假設我們不學習「重新思考」這種能幫助完善視野、跳出舒適圈的技能,那麼等著我們的也許就是一再重複的挫折。而我們會在暴風中心沮喪不已,卻絲毫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如果舒適圈僅關係著極小的人數或許無傷大雅。但若關係的是一間公司的未來,意即幾百個要吃飯的家庭,又或者數字化一點:你所投入的成本,那就不一樣了。
什麼是逆思維?
在 1949 年的冬天,一群訓練有素的消防員空降到荒野撲滅野火。然而野火速度太快,消防員很快成為野火的獵物,他們的任務必須從滅火改為逃生。當大火快速推進,有位消防員突然停下腳步,點燃火柴,扔進草叢裡,並且揮舞著雙臂叫隊員們過來。隊員們氣急敗壞,覺得他到底在做什麼。
然而最後這場野火有12名消防員罹難,3名倖存。倖存者都是善用了這場「逃生之火」的人。
原來這位消防員善用逆思維,點起一把求生之火,他先燒盡野草,清空野火的燃料,然後沾溼手帕摀住口鼻,面朝下趴在焦土上呼吸氧氣。野火從他上空燒過,而他所在之處因為沒有其他燃料了,使他得以倖存。如果當時那些罹難消防員相信這位隊友的逆思維,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們的思考充滿慣性惰性。噸在思想的舒適圈維持舊有觀點無疑是相當輕鬆的,但在變動快速的世界中,卻很可能是致命的舉動。這時候,唯有「逆思維」能助我們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