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就在今天,用一本書的錢買了一堂線上『104【突圍人生下半場】六大必修課』並且一口氣看完後,想要提筆寫下自己正在面臨的突圍故事。

出社會後的每個十年,我都會做一次檢視並問自己對接下來的規劃與想法,練習『傾聽自己的聲音』是重要的。

職場第一個十年,非本科系踏入人資領域。

原本想著可以依公司步伐與主管安排讓學姊帶領指導,殊不知學姊從原本兩個月後生產提前到兩週後生產;抽掉 穩定學習 這四個字後,我選擇開始尋求外部資源,每天不是工作,就是在學習人資課程的路上;這樣的過程,讓我在半年後獲得小管理職的角色並於每年獲得績優員工的殊榮。

本以為我的職場再也離不開人資。但,當時的我做了一個決定 離開任職六年的公司 尋求向外發展;在選擇的那一刻我並不知道,原來這樣的決定會讓自己開啟職場的下一個篇章。離開時手中已經確定一個錄取的機會,為了不當反悔的人,因此我推掉一個上課時認識的同學給的推薦機會;但,緣份就是那麼奇妙,半年後我還是來到了這間公司。這間公司與過往公司文化差異性極大,剛開始真的非常不適應;原本集團內的小妹妹,來這邊突然變成大姊姊。沒有人教你,也沒有人告訴你怎麼做,只像個神燈,別人的許願要實現。

沒人告訴你怎麼做時,你可以選擇放棄,也可以選擇面對。

我選擇直面,就是一顆傻膽,不知道結果如何,但我知道有過去六年經驗可以支撐,透過經驗+再次學習+不斷試錯調整,終究還是將任務一一解鎖。現在的我回頭看,我會說有些處理方式,或許不是最佳解,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最適解。一關又過了一關,有天老闆找我,告訴我有個新商模要發展,你就是專案小組一員,那時我也沒想太多立刻點頭答應,殊不知這就是開啟我橫向廣度的開始。

新商模發展代表著,很多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再等著你,有些事情好像聽起來合理但沒做過那就去做、覺得這樣會更好,那就轉彎,如果用開車來形容,似乎自己就在九彎十八拐的道路上。好幾次都自我懷疑,最後忍不住去找了老闆問他說你知道我是人資嗎?  但我現在做的事情很多跟人資不相關阿!我的老闆當時只有回我一句話『我都相信你,為什麼你不相信你自己?』因為這句話我繼續向前,直到真正上線,新商模變現的那一刻,我知道做到了。

沒人能知道,自己的能耐可以到哪裡。

來到人生第一個十年,六年扎根+四年T型發展;後面這四年,開始有機會接觸一些新創企業主,過程也經歷許多大大小小專案與特殊事件後。有天我突然感覺到一切似乎將要開始趨向穩定了,接下來的你還能再做些甚麼呢?  是選擇持續繼續穩定發展,還是....當我心中出現這樣的聲音時,我很清楚該轉換了。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 職場的路還很長,如果我停下來,就真的停了。

因為這樣的聲音,讓我也開始好奇自己的能耐可以到哪裡。

毅然決然離開後我選擇轉戰到其他產業,這次又是全新的戰場、全新的開始;要負責已經不是一個單位的主管,而是全公司夥伴;思考層面需要更廣,甚至要接收一些超過我專業範圍的資訊。再加上空降主管很少會被熱烈歡迎,沒意外的這裡也是,因此有無止盡的冷水告訴你,一年後你可能就不在了,不用太認真吧。偏偏聽到這句話的我只告訴自己,就算如此,還是希望能留下些甚麼,迎接面對一切吧 。

開始看財報、談整併、異業合作到投資,從後勤轉變到商務會談者,似乎所接觸的層面又更廣了,想的事情又更多了。尤其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必須居家辦公,這反應的速度需要快,面對大環境的艱難又要維持團隊穩定並且確保公司收入無虞,坦白說,沒壓力是騙人的,因為每個員工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家庭,既然遇到了就面對吧 !後來疫情趨緩,團隊依然穩定,營收也創下三年新高,這是張漂亮成績單。可是,我想的不是漂亮成績單,我在想的是,新創團隊初期資源還沒有非常豐沛時,其他企業主面臨相同問題,有誰能幫助他們呢?  是的,再次選擇離開,而這次的離開將為接下來職場再次開啟全新篇幅。

面對未知的未來『突圍』。

直到今日,已經在職場快20年的我,選擇了一條運用過往經驗,但又是全新的道路展開接下來的職場人生『共享人資長』;希望結合自己人資與商務策略經歷,陪伴企業主走過經營之路的每個階段。

我將職場下一個階段定義為『輸出/傳承』,因為我認為,過去走過的路與現今的我,都是前輩所帶來的無私而獲得。如果能為企業帶來幫助,我願意用過去經驗帶給企業主們實質的協力與支持。

除此之外,曾經也是新鮮人的我們都有過徬徨迷茫,在面臨人生各個階段時,也會面臨到職涯選擇,『職涯諮詢』將會是我設定的第二個角色,希望能與諮詢者找到適合現在階段的職場角色設定。

我知道自己熱愛工作,因此退休不是我的選項,但調配工作與生活的比重,讓自己在每個階段都能用自己舒適的方式繼續在職場上輸出,是我想要也是我所追求的;『長久工作者』是我設定的第三個角色,開始從雇用關係轉換為自營工作者。轉換階段一切將從0開始,不知道前方道路如何,也有好幾次自我懷疑,甚至打開104求職網看著搜尋出來的職缺,猶豫該不該投遞履歷;但,最終我還想堅持下去,就算不知道未來會面對的是甚麼,至少不曾後悔。

沒人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我們可以決定現在的自己想要甚麼,你可以選擇停下來,也可以選擇往前進,但我知道,永遠有學不完的事情,永遠有不一樣的挑戰等著我們一一解鎖。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為有自己才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路。

avatar-img
5會員
20內容數
小故事大啟發!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能在無形中帶來不同的啟發與學習。 透過平台做為自己的手札日誌,記錄下日常與感受,也獻給閱讀文章中獲得共鳴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觀、如事 的其他內容
近期發生幾個小故事,都與『認知』有關。
五月連續兩個星期,同一個場地,由手手公益與天下雜誌各別舉行一場講座;議程中唯一重疊就是『前Yahoo總經理 Rose』分享。
這是一場從早上十點開到晚上十點的策略會議;參加的主管,有些是第一次參與,因此最後請大家透過認領問題的方式輪流回答並發表在這場會議中感受到了甚麼;『為什麼你有這些想法,都不讓我們知道』就是其中一位主管說出口,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這是許多人在轉職時,常會思考的問題,也是許多社群平台或Podcast常被拿出來探討的議題;必須說,沒標準答案;因為,最後得出的結果需要考量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個性等各方因素綜合而得出
WBC棒球經典賽事第一場從2023/03/08開始。 當天下午,我正在與企業主們分享新創企業發展階段如何著手進行組織團隊佈建。
年前一項由求職網統計約有94.2%上班族年後有轉職異動的想法。 每每與企業主交流時,當提到人,感覺就是企業最有感痛點之一,常聽到的不外乎找不到適合的人,以及覺得人留不住,學了就走等,感覺這樣的循環如同黑洞,無止盡;如今再加上這份統計數據,勾起我心中的想法,想來聊聊觀察到的『職場工作環境變化』。 職場
近期發生幾個小故事,都與『認知』有關。
五月連續兩個星期,同一個場地,由手手公益與天下雜誌各別舉行一場講座;議程中唯一重疊就是『前Yahoo總經理 Rose』分享。
這是一場從早上十點開到晚上十點的策略會議;參加的主管,有些是第一次參與,因此最後請大家透過認領問題的方式輪流回答並發表在這場會議中感受到了甚麼;『為什麼你有這些想法,都不讓我們知道』就是其中一位主管說出口,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這是許多人在轉職時,常會思考的問題,也是許多社群平台或Podcast常被拿出來探討的議題;必須說,沒標準答案;因為,最後得出的結果需要考量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個性等各方因素綜合而得出
WBC棒球經典賽事第一場從2023/03/08開始。 當天下午,我正在與企業主們分享新創企業發展階段如何著手進行組織團隊佈建。
年前一項由求職網統計約有94.2%上班族年後有轉職異動的想法。 每每與企業主交流時,當提到人,感覺就是企業最有感痛點之一,常聽到的不外乎找不到適合的人,以及覺得人留不住,學了就走等,感覺這樣的循環如同黑洞,無止盡;如今再加上這份統計數據,勾起我心中的想法,想來聊聊觀察到的『職場工作環境變化』。 職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本來是2021年要推薦給朋友女兒的(其實會去做1對1的優勢訓練也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沒有接觸就推薦,沒有責任感(很花錢也很多學習。畢竟,學習是我的最愛。所以想說自己還是先讀完才能推給別人使用。 表格化可能也是我的一種熱情,這個我可以常常回顧我的清單。這個圖,我相信我會改非常多次,也會一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本來是2021年要推薦給朋友女兒的(其實會去做1對1的優勢訓練也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沒有接觸就推薦,沒有責任感(很花錢也很多學習。畢竟,學習是我的最愛。所以想說自己還是先讀完才能推給別人使用。 表格化可能也是我的一種熱情,這個我可以常常回顧我的清單。這個圖,我相信我會改非常多次,也會一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