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自卑情結》成功真的從小開始(?)

瑰琦-avatar-img
發佈於書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大家好,這裡是剛過完第一次口試的瑰琦,靈魂還沒歸位,老師都是好人,我被深淵凝視著(泣)。

今天要來說的書是阿德勒的《自卑情結》,這本書是我在做報告所以收的一本書。我和我的友人在一直吸收知識的過程中,一直在回顧我們的求學經驗,有什麼是我希望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並且重新歸納我現在所遇到的問題。

但就心態的問題來說,這是不是我小時候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才會在這裡無法面對失敗,備受焦慮和恐慌所苦。

寫論文是一個神奇的過程,如果說寫作是一種自我揭露,寫論文更像是一個將你自己把自己做成一道菜給老師看的感覺,在既有的食譜為基礎,你決定好自己的菜色(生魚片),將自己放在砧板上,你決定要把哪部分的妳自己切下來做成一道菜(肋排或胸肉之類的),然後老師們會試吃,來評判你是不是合格的廚師、你有沒有將自己做成一道好菜?

在這個過程裡,我一直在:我做得好不好、我不想這麼麻煩(X),這兩種心態來回跳動,這是我感到煩躁的原因,然後再來講到寫論文真的很困難,其實是知識的整合,如何將點連成線已經不是將他們找出交集,而是拼湊出若A則B的線性發展。(雖然老師都是說是學習的過程,但心情還是很糟哈哈)

照慣例來先說我是否推薦。

有自我覺察的需求的話特別推薦,因為它輕薄短小、又能大致理解你的人生的問題出自哪裡,畢竟人生遇到的問題這麼多,能夠用這麼短的篇幅,幫你將這些問題大致歸類的書籍應該不多。

但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如果你想透過這本書找到解決方式,很抱歉,這裡沒有,請務必留意這一點。

尤其是這本書是在我遇到論文焦慮的時候遇到的書籍,他幫助我了解了部分的我自己,希望這本書也能幫助到對現在、對自己童年經驗感到困惑的你。


個體心理學:發現你的人生風格、你的困境

阿德勒在這本書裡說:「人要解決他的人生問題,需要一定社會興趣的介入。」

人一生的問題大多都在三個領域裡:社群生活、愛情、工作。要在社會中完成這幾件事情就需要有社會興趣的介入。社會興趣是來自於孩童時期依據本能所建立的一種行為模式,涵蓋孩子對人、對陌生人、對環境的興趣與社交模式。

而這個關鍵在於母親,嚴格來說是父母。母親在這裡的角色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讓孩子對社會感興趣的領門人,而父親,是教給孩子在這個社會中的社交規則的那一個人,兩者相結合才會使孩子擁有正確、健康的與社會互動的方式。

所謂的人生風格,就是你會如何處理你的問題和大大小小的事情,那就是你的人生風格。舉例來說,就像我面對我不盡滿意的論文提綱口試的結果,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自責和悲傷,然後哭著完成要改進的部分,這樣的結果顯示我的自我價值感低下、對自己期望過高、依賴外界評價決定我的價值。

所以,我的困境就會是:我要如何建立並且認同我自己的自我價值,同時我要接受我自己最原本的樣子。

希望這樣解釋可以讓大家稍微理解人生風格的意思,看到這段相信大家就知道自己其實不是沒有風格,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如果知道自己的人生風格應該也可以連結到有這樣性格的人會偏愛什麼風格(比如說,臥室代表安全感,你會使用什麼色系、什麼材質來裝飾這個能撫慰你心靈、幫助你睡覺的空間....之類的)。

在挖掘自己的傷口時就像挖礦,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挖到啥,但能夠這樣認識我自己我覺得也是一趟有趣的旅程。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

我們下一本書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瑰琦的珍奇櫃
47會員
156內容數
從影劇的裂縫,到知識的暗面; 從衣角的細節,到時代的暗號。 這些被精心挑選的碎片,鎖在珍奇櫃裡, 等你細看、等你收藏。 🕯️ 願你我都活在美好年代。
瑰琦的珍奇櫃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3/14
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荒唐就是我必須再次佔有我自己的身體,再次捍衛自己也佔有「社會人」的權力。
Thumbnail
2025/03/14
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荒唐就是我必須再次佔有我自己的身體,再次捍衛自己也佔有「社會人」的權力。
Thumbnail
2025/02/05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2/05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挖掘自己的傷口時就像挖礦,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挖到啥,但能夠這樣認識我自己我覺得也是一趟有趣的旅程。
Thumbnail
在挖掘自己的傷口時就像挖礦,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挖到啥,但能夠這樣認識我自己我覺得也是一趟有趣的旅程。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Thumbnail
這本《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爬梳出許多心理遭逢的困境,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以及可以應對的方法,包含認同自己,培養自信與克服無力感,賦予早期經驗意義,將自卑感視為前進的動力等等方式,完完全全的接納不夠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持續成長前行。
Thumbnail
這本書我沒有要很認真的討論在講什麼,我只會分享幾段讓我比較有感觸且喜歡的觀點, 書裡面由於每個章節的論點會互相穿插,所以雖然每一夜看似有主題, 但由於書裡面大多都是以聊天的方式進行,有時候對話會再接續到前面所提及到的概念。 文章為我讀後覺得有幾段比較有感觸有些心得的片段。
Thumbnail
這本書我沒有要很認真的討論在講什麼,我只會分享幾段讓我比較有感觸且喜歡的觀點, 書裡面由於每個章節的論點會互相穿插,所以雖然每一夜看似有主題, 但由於書裡面大多都是以聊天的方式進行,有時候對話會再接續到前面所提及到的概念。 文章為我讀後覺得有幾段比較有感觸有些心得的片段。
Thumbnail
過去的經驗拼湊出現在的我們,但人是有成長性的,下定決心不再任由創傷擺布,讓自己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 適合因害怕改變而幫自己找藉口的人閱讀,逐漸了解自己無法改變的原因,進而給自己勇氣。
Thumbnail
過去的經驗拼湊出現在的我們,但人是有成長性的,下定決心不再任由創傷擺布,讓自己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 適合因害怕改變而幫自己找藉口的人閱讀,逐漸了解自己無法改變的原因,進而給自己勇氣。
Thumbnail
自我敘事治療這個名詞進入我的世界中後,我才明白原來這4年來,一直在做自我揭露和自由書寫的我,研究自己的過程正是自我敘事治療,研究心理學並將其理論套至自己身上的精神分析,原來對自己的幫助是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自我敘事治療這個名詞進入我的世界中後,我才明白原來這4年來,一直在做自我揭露和自由書寫的我,研究自己的過程正是自我敘事治療,研究心理學並將其理論套至自己身上的精神分析,原來對自己的幫助是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不知道那片葉子經過多少的努力,才能在這裡發芽? 而何處是我能生長的地方呢? 好迷惘 究竟該何去何從 最近有些茫然的我 異想天開 在乎別人對自己看法的我 應該可以聽得進別人給予我的意見吧! 於是發出一個"名為市調,實則看能不能反向累積自己的自信心"的請求 為了方便大家直接面對我, 以LINE一對一提問
Thumbnail
不知道那片葉子經過多少的努力,才能在這裡發芽? 而何處是我能生長的地方呢? 好迷惘 究竟該何去何從 最近有些茫然的我 異想天開 在乎別人對自己看法的我 應該可以聽得進別人給予我的意見吧! 於是發出一個"名為市調,實則看能不能反向累積自己的自信心"的請求 為了方便大家直接面對我, 以LINE一對一提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