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午餐吃什麼?」這個人生大哉問延伸觸及的經典《雜食者的兩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午餐吃什麼?這個問題有沒有讓大家都很熟悉

閉起眼睛,想像現在的時間是中午11:45,坐在辦公桌前的你腦袋正思索著等等中午休息時間,到底該往哪個地方去。後巷7-11旁邊剛開了一家麵店,看起來不錯,不如去嘗嘗?想想最近「略無節制」的吃法讓自己胖了不少,或許健康餐盒才是更理想的選擇。正當以為下定決心,腦海中竟然浮現早上在茶水間聽到同事提及對面日式餐廳剛好更新了菜單,正好有我喜歡的定食,我是不是…

午餐一直以來都是困難的問題,親愛的你,並不孤單。而《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這本經典作品,某個程度就是為了解答「到底要吃什麼?」這一個屬於雜食者的大哉問。作者麥克‧波倫(Michael Pollan)將日常餐食的來源大致區分為工業化、田園與個人三種食物鏈,並且分別追蹤這些不同食物鏈的能量流動,展開了幾趟驚奇之旅。

什麼是雜食者的兩難?

所謂「雜食者的兩難」可以被簡單理解成「到底要吃什麼?」這個人人熟悉的問題。作為雜食者,人類在飲食這方面與無尾熊這種幾乎只能運用單一食物的物種截然不同,無尾熊從不會苦惱午餐要吃什麼,只要眼前有尤加利樹就可以直接開動,而我們卻需要對此認真思考:

什麼都能吃是項天大的恩惠,但挑戰也不少。好處是人類可以成功在地球所有陸地環境中生存,而且吃的種類多,得到的樂趣也多。然而過多選擇也會造成壓力

比起千百年前的智人祖先,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看似擁有更加豐富的選擇,而從波倫上述的角度來看,選擇太多未必是一件完全的好事。走進超市裡,每項食品的標示看似清楚,但實際上那些專有名詞與化學成分能夠提供給一般人的資訊其實不多。換句話說,我們其實不清楚我們選了什麼

波倫的飲食漫遊

這趟充滿色香味的飲食之旅每每將波倫帶到意想不到之地。大型超市販售的小牛肉將他帶到美國中西部著名的「玉米帶(Corn Belt)」,了解大規模生產的玉米如何排擠其他原有作物,攻佔人、牛、雞、魚等各式家畜家禽的菜單。著名有機通路的產品的根源也讓人驚愕,消費者以為購入有機產品代表支持了包裝上的藍天白雲、快樂牛羊,但事實不然。當隨著波倫認識美國有機制度的緣起與演變,讀者將會訝異的發現,有人可以這樣以配合法條的巧妙方法去「創造」出合法的「有機」,而忽略這種飲食方法最初的高尚價值。

除此之外,波倫也親身前往依循傳統方式種植、放牧的小型農場,這樣的產業在國家、世界的規模自然無法與大企業競爭,但卻運用代代累積的智慧與對土地環境的了解,得以在小區域內生根。他更將自己沉浸入獵人與採集者的世界,與遠古的智人祖先一樣,練習透過大地提供的細微資訊,找到食物的蛛絲馬跡,體驗親手獵殺動物的興奮與罪惡。

小結

我認為可以從兩種相互不悖的角度看待《雜食者的兩難》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波倫是以美國為例,將前述三種食物鏈的真相端在讀者面前,提供讀者更多選擇的資訊。更直接的說法,他是在拆解大企業與工業化生產線在光鮮亮麗的超市裡佈置的廣告與迷思。但從更深的角度看,我認為波倫的意圖不止於此,畢竟真相總有可能會改變,今天的事實,在明天就成了歷史。相較於此,「探索」與「連結」的意圖與嘗試,卻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當讀者開始不滿足於被廣告訊息所餵養,嘗試著去理解在農場、田地裡真實發生的事情,去親手碰觸被衛生、清潔等理由過濾掉的髒汙,這才是真正轉變的開始,而這或許是波倫更希望這本書能做到的事。

原投稿並刊於【閱讀最前線】:【讀者舉手】從「午餐吃什麼?」這個人生大哉問延伸觸及的經典《雜食者的兩難》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書名: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作者:麥克‧波倫(Michael Pollan)
出版社: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飽讀終日的沙龍
20會員
56內容數
飽讀終日固然好,有時也需帶點餓。 但若有機會能吃飽,誰真的想stay hungry?
飽讀終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3/26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2025/03/26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想減脂,吃什麼很重要,有意識改變飲食結構,替換成營養價值更高、對身體更有幫助的食物。但上班族如我,餐餐要自己準備,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早餐在家裡吃完再去上班,之後的午餐和晚餐都幾乎是在外面吃。那麼,外食要怎麼吃呢? 儘量挑選原型食物,少烹調和調味 原則 1:儘量選擇原型食物,也
Thumbnail
想減脂,吃什麼很重要,有意識改變飲食結構,替換成營養價值更高、對身體更有幫助的食物。但上班族如我,餐餐要自己準備,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早餐在家裡吃完再去上班,之後的午餐和晚餐都幾乎是在外面吃。那麼,外食要怎麼吃呢? 儘量挑選原型食物,少烹調和調味 原則 1:儘量選擇原型食物,也
Thumbnail
調頻的方法之一,是「好好吃飯」。 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極少,我之前也常常忘記,總覺得好忙喔、好麻煩喔、想到要自己做菜就厭世、要我細嚼慢嚥就覺得不耐、甚至忍不住吃到一半就想滑手機。 吃飯為什麼這麼難?我發現有個原則沒把握好,要好好吃飯就變得加成困難,那就是「挑選食物」。
Thumbnail
調頻的方法之一,是「好好吃飯」。 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極少,我之前也常常忘記,總覺得好忙喔、好麻煩喔、想到要自己做菜就厭世、要我細嚼慢嚥就覺得不耐、甚至忍不住吃到一半就想滑手機。 吃飯為什麼這麼難?我發現有個原則沒把握好,要好好吃飯就變得加成困難,那就是「挑選食物」。
Thumbnail
如果說美式起司漢堡是主廚的對於職業的熱情起點與本質,那麼我看完之後想吃的是小時候吃到菜市場的陽春麵和滷味。 最近在上的主題其實是種菜,而為什麼人類需要開始種菜這件事在課程上很少拿出來討論,剛好也讓學生想想看餐桌上的東西是怎麼演變成今日的模樣,如何得知什麼能成為食材,就像電玩裡的原始森林採集者,可能一
Thumbnail
如果說美式起司漢堡是主廚的對於職業的熱情起點與本質,那麼我看完之後想吃的是小時候吃到菜市場的陽春麵和滷味。 最近在上的主題其實是種菜,而為什麼人類需要開始種菜這件事在課程上很少拿出來討論,剛好也讓學生想想看餐桌上的東西是怎麼演變成今日的模樣,如何得知什麼能成為食材,就像電玩裡的原始森林採集者,可能一
Thumbnail
上個月,機遇下,必需要回香港一趟。要知道,自從2020年起,出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別說所花的費用,和需要經歷的篩檢,光是隔離,已經教人受不了。關在防疫旅館的日子裡(香港14天,台北15天),與外界隔絕的空間,讓我想起了《一日三餐》,反樸歸真的荒野生活。
Thumbnail
上個月,機遇下,必需要回香港一趟。要知道,自從2020年起,出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別說所花的費用,和需要經歷的篩檢,光是隔離,已經教人受不了。關在防疫旅館的日子裡(香港14天,台北15天),與外界隔絕的空間,讓我想起了《一日三餐》,反樸歸真的荒野生活。
Thumbnail
「晚上要吃啥?」 「要不要吃滷肉飯」 「不要,滷肉飯感覺好油膩」 「那要不要吃漢堡」 「不要,漢堡吃了又要變胖」 「那吃個牛排如何」 「不要,牛排隨便一頓都好貴」 「那你到底想吃甚麼拉」 「唉呦,你就在想想嘛….」 翻了一眼白眼,悻悻然不知該作何感想,心想真是有夠難搞啊….  
Thumbnail
「晚上要吃啥?」 「要不要吃滷肉飯」 「不要,滷肉飯感覺好油膩」 「那要不要吃漢堡」 「不要,漢堡吃了又要變胖」 「那吃個牛排如何」 「不要,牛排隨便一頓都好貴」 「那你到底想吃甚麼拉」 「唉呦,你就在想想嘛….」 翻了一眼白眼,悻悻然不知該作何感想,心想真是有夠難搞啊….  
Thumbnail
在馬克斯(Karl Marx)的資本論(Das Kapital)上有這麼一個段落 『麵包摻假的情況,令人難以置信,在倫敦尤為厲害。這種現象最先是由下院「食物摻假」調查委員會(1855—1856年)和哈索爾醫生《揭穿了的摻假行為》一書揭發出來的。…委員會把公眾的目光引向了他們「每日的麵包」,…
Thumbnail
在馬克斯(Karl Marx)的資本論(Das Kapital)上有這麼一個段落 『麵包摻假的情況,令人難以置信,在倫敦尤為厲害。這種現象最先是由下院「食物摻假」調查委員會(1855—1856年)和哈索爾醫生《揭穿了的摻假行為》一書揭發出來的。…委員會把公眾的目光引向了他們「每日的麵包」,…
Thumbnail
今天早餐,我阿母一大早就跑去早市買麵線糊。 我好想整碗吃掉,但一想到吃完會整天沒精神的後果,我就只舀了一點,然後再吃些蘋果和柳丁就解決了今天的第一餐。   為何突然關心起自己吃的早餐? 可能是最近突然察覺到自己一大早吃進去的東西會影響我整天工作的狀態,所以”我早餐吃了什麼?”這個問題就開始在腦袋裡轉
Thumbnail
今天早餐,我阿母一大早就跑去早市買麵線糊。 我好想整碗吃掉,但一想到吃完會整天沒精神的後果,我就只舀了一點,然後再吃些蘋果和柳丁就解決了今天的第一餐。   為何突然關心起自己吃的早餐? 可能是最近突然察覺到自己一大早吃進去的東西會影響我整天工作的狀態,所以”我早餐吃了什麼?”這個問題就開始在腦袋裡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