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掌握四大處理原則用正向態度看待員工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員工意見應該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

員工意見是雙面刃,最近看到員工意見演變成勞資雙方的衝突真的很可惜。這年頭大家都在做雇主品牌,好像要成為人人喜歡的完美的企業,已經很努力但還是有負面的評價真的會很無力。

員工意見應該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可以為組織帶來新的觀點和建議。具個案輔導經驗的我知道其重要性,在每次任職新公司時,我總是充分利用員工意見信箱、勞資會議和員工滿意度調查等方式,積極收集員工的想法。

然而,企業常常對員工意見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擔心一旦接受了員工的意見就必須去實施,或是看到員工表達出負面的意見難以台階下。這種觀念源於我們對溝通的誤解,認為溝通只有接受或拒絕的結果,而忽略了開展對話的重要性

理解不一定要認同與接受

事實上,員工意見並不一定要完全接受,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所說的,人們永遠無法獲得最後的滿足,抱怨仍然會持續存在。我們應該期待抱怨的層次提昇,從而實現組織的進步

了解人性,我們知道只要有人願意傾聽,就會有人踴躍發表意見。也總有人不會好好講話,每次說話都很髒然後自以為很有趣。然而,員工意見最重要的是教導大多數的員工如何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更佳的是附帶解決方案。而企業則不只聽,也應回應這些意見,以取得更多的訊息,找到那些弦外之音。

在處理員工意見時,企業或是人資也應該設下可以接受的心理界線。我也總在學習區辨什麼是員工的情緒性發言,什麼是有價值的寶貴建議 (為什麼要設心理界線? 因為有些看了真的會很不爽)

企業與人資可以從以下的處理原則正確看待員工意見:

1.是否有違反道德和法律的意見:

當員工提出涉及不法侵害、霸凌、種族歧視、賄賂等不敢公開申訴的問題時,企業應及時、優先介入協助解決。

2.是否個人層次的意見卻具有公共性:

這些意見可能會讓組織運作更好或改善整體工作環境的建議,例如廠房是否可增加遮雨設施、期待公司能夠舉辦運動會或家庭聚會增加向心力,這些其實不只是個人需求而已,而是可以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3.是否是組織價值觀 / 內部管理的意見:

這類意見可能涉及主管的管理問題或是行為與組織價值有違。例如,過去曾發生主管未按照組織圖分派權責,而是擅自指派他人擔任管理職責,造成衝突。企業應該重視並處理這類問題,確保組織內部運作順暢。

4.是否可以作為政策參考:

薪資福利是多數人最關心的議題,例如過去在印尼時,有員工提出希望公司加保私人保險。雖然其他公司也有這個福利,但是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無法負擔,所以在會議中我們也老實跟員工表達。如果公司無法實施某些制度,應該透明地向員工說明。

另外有些制度是跟著組織的發展進程調整,如果你不知道員工的意見,你有可能會流失人才。例如,新創公司的員工可能會在意頭銜,但是公司發展穩定後可能員工想要的是清楚的升遷制度。

企業有時也會擔心,如果沒有得到想要答案的員工到處渲染怎麼辦?我的經驗是,大多數的員工都是明理的,透過說明與解釋都可以理解。如果員工可以成功渲染,那代表大家這顆不滿的種子積怨已深,找時機與出口爆發而已。

如果員工仍然不滿,那就祝福他可以去他開心的地方工作哩。我們的任務是為多數人打造一個正向的成長環境以及確保公司營運的持續與發展性。

也有人可能問到,我已經設立員工信箱了阿,但員工就是不說我能怎麼辦?員工不是不說,是曾經說了沒處理,或不相信這套制度。過去凱鈿也曾經設立意見箱,但完全沒有同仁反應。今年我們成立「凱鈿馬上辦中心」,主打「你的疑問我馬上辦、你實名我尊榮回應」,同仁的想法則陸續回饋進來。

我們應該意識到,員工的正確表達是需要學習和培養。在沒有提供開放對話機會的情況下,怎麼能期望員工學會表達,進一步信任組織呢?

我自己偏好建立良好的溝通文化和參與機制,營造一個安全且開放的環境,鼓勵員工表達意見。而員工的責任,則在於學習完整陳述自己的想法,而非情緒性的語言。

對於員工意見的正確處理和回應,有助於建立員工的歸屬感和承諾,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和成功。員工意見的本質不是惡意評價,而是共創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 Wesley的沙龍
137會員
158內容數
HR Lab
2025/04/28
提升履歷投遞數3倍、瀏覽數8倍的餐飲業招募策略,重點在於:重寫招募文案,將職缺描述視為品牌的一部分;建立高效的履歷處理流程,快速回覆並記錄處理狀態;選擇有效的招募管道,將訊息傳遞給目標人才。
Thumbnail
2025/04/28
提升履歷投遞數3倍、瀏覽數8倍的餐飲業招募策略,重點在於:重寫招募文案,將職缺描述視為品牌的一部分;建立高效的履歷處理流程,快速回覆並記錄處理狀態;選擇有效的招募管道,將訊息傳遞給目標人才。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且公平的績效評估制度,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回饋形式、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及高績效員工發展計畫,提升員工表現並推動組織成長。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且公平的績效評估制度,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回饋形式、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及高績效員工發展計畫,提升員工表現並推動組織成長。
Thumbnail
2025/04/01
資深與資淺的區別不在年資,而在於做事方式。文章從「資淺的天花板」出發,點出許多資淺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不夠聰明、影響力小等,並提出三個方向幫助讀者提升至資深。最後,以「能否獨立完成並優化專案」為檢核點,鼓勵讀者積極改變做事方法,展現專業深度。
Thumbnail
2025/04/01
資深與資淺的區別不在年資,而在於做事方式。文章從「資淺的天花板」出發,點出許多資淺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不夠聰明、影響力小等,並提出三個方向幫助讀者提升至資深。最後,以「能否獨立完成並優化專案」為檢核點,鼓勵讀者積極改變做事方法,展現專業深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有時候要面對有著價值觀差異的同事或上司,想辦法保持身理、心理的平衡,還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培養自信,保持積極的態度。除了這些挑戰,還得處理那些固執己見的同事,這些情況可能會影響工作氛圍與團體合作間的關係。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職場裡的安全感就顯得特別重要,這是為了讓我們在
Thumbnail
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有時候要面對有著價值觀差異的同事或上司,想辦法保持身理、心理的平衡,還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培養自信,保持積極的態度。除了這些挑戰,還得處理那些固執己見的同事,這些情況可能會影響工作氛圍與團體合作間的關係。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職場裡的安全感就顯得特別重要,這是為了讓我們在
Thumbnail
員工意見應該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員工意見是雙面刃,最近看到員工意見演變成勞資雙方的衝突真的很可惜。這年頭大家都在做雇主品牌,好像要成為人人喜歡的完美的企業,已經很努力但還是有負面的評價真的會很無力。
Thumbnail
員工意見應該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員工意見是雙面刃,最近看到員工意見演變成勞資雙方的衝突真的很可惜。這年頭大家都在做雇主品牌,好像要成為人人喜歡的完美的企業,已經很努力但還是有負面的評價真的會很無力。
Thumbnail
如果你在職場時刻抱持著「我有什麼能幫忙的心態」去跟別人對話,相信走在這個路上將無往不利,我想跟大家分享職場說服三大通則。舉例來說,職場上常遇到跨部門溝通的情境,好好說話........
Thumbnail
如果你在職場時刻抱持著「我有什麼能幫忙的心態」去跟別人對話,相信走在這個路上將無往不利,我想跟大家分享職場說服三大通則。舉例來說,職場上常遇到跨部門溝通的情境,好好說話........
Thumbnail
連續四年都透過滿意度調查問卷收集員工的想法與感受。除了藉此掌握同仁對於重點政策的理解,也了解員工的抱怨、不滿。說真的,看到負評還是會有些複雜的情緒,即便只是非常少數的意見。不過情緒過後,該怎麼從意見中過濾出有效的訊息更進一步釐清改善的方向呢? 當抱怨與企業文化牴觸,又該如何處理呢?
Thumbnail
連續四年都透過滿意度調查問卷收集員工的想法與感受。除了藉此掌握同仁對於重點政策的理解,也了解員工的抱怨、不滿。說真的,看到負評還是會有些複雜的情緒,即便只是非常少數的意見。不過情緒過後,該怎麼從意見中過濾出有效的訊息更進一步釐清改善的方向呢? 當抱怨與企業文化牴觸,又該如何處理呢?
Thumbnail
俗話說:「學做事之前,要先學做人。」對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不僅專業硬實力是需要精進的目標,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職場上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如果因為說話習慣或態度不小心得罪人,那絕對是得不償失。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將會針對新鮮人最常遇到的向上溝通問題進行討論與解答。 關注對方的說話動機 結語
Thumbnail
俗話說:「學做事之前,要先學做人。」對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不僅專業硬實力是需要精進的目標,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職場上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如果因為說話習慣或態度不小心得罪人,那絕對是得不償失。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將會針對新鮮人最常遇到的向上溝通問題進行討論與解答。 關注對方的說話動機 結語
Thumbnail
前陣子新聞報導護國神山舉辦AMA活動,留言前三高者可以得到總裁的親自回覆。沒想到員工不滿全出,與預期來個大內宣相反,最後還讓人資單位更改活動規則篩掉意見,讓一場美意成為員工關係的負面教材。
Thumbnail
前陣子新聞報導護國神山舉辦AMA活動,留言前三高者可以得到總裁的親自回覆。沒想到員工不滿全出,與預期來個大內宣相反,最後還讓人資單位更改活動規則篩掉意見,讓一場美意成為員工關係的負面教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