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面常常發生很多我們不想要去面對的事,有可能是跟技術有關係,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件事情剛好戳中了我們自己的弱點,所以就會不想要去面對,對於有拖延症的人來說,這種事情等於是每天都在發生。
在職場上,越不敢面對的事就會糾纏你越久
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在應徵人的時候也可以很清楚的訂標準。但我自己是內、外都做,雖然這樣很辛苦沒有錯,但是能夠學到的能力,絕對不只是把一個只會做內業,跟一個只會做外的人合起來這麼少,因為這兩件事情其實是會互相影響的,所以一個兩種事都會的人,就能夠產生出融會貫通的能力。
平常在做簡報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對於施工現場不熟悉的話,那基本上做出來的簡報是沒有內容的,感覺就是一個空殼子。再來如果我對於文書處理不熟悉的話,可能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做出一份簡報,而這份簡報的排版等等絕對不會很好看,可能美觀程度會被批評。
因為我自己對於文書處理算是擅長,所以用一些office的程式是難不倒我。但是一件事情應該要怎麼去做他,這個就有很大的學問了,不一定是年輕人就比較能夠接受做內業這件事。我遇到很多新鮮人都只想要去工地現場,不想要去學習寫計畫書,還有請款的文件等等,因為做這些事情不只是要考驗使用office的能力,還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想,該如何做出合宜的報告、該如何發出合宜的公文,這些事情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
再來講講讀書這件事情,我認為專業知識是很重要的。因為勞力的工作,慢慢地都會被AI給取代,所以未來真正需要的人才就是能夠有判斷能力的人。至於該怎麼判斷一件事情,很大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對於這件事的底蘊夠不夠深厚。所以聰明又厲害的人,知道該把時間放在讀困難的書上面。其實做這些事情真的不困難,而是我們沒有趁年輕就意識到這些事的重要性,不斷逃避的下場就是連學的機會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