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創傷:多重迷走神經的溫暖與冷漠

2023/10/08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多重迷走神經的運作沒有好壞之分,它的運作建立在適應與生存法則,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行為多麼不協調或矛盾,都可能是一種生存適應之下的回應。當我們能夠理解神經系統的運作,也許我們就能對他人有多一份理解與疼惜,而不會落入敵意、爭吵、批判的情況。

要理解多重迷走神經,就要先了解以下三個主要概念:

多重迷走神經概念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多重迷走神經概念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神經階層(Hierarcy)

主要由二大系統,三種途徑所組成。二大系統分別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三種途徑回應身體感官與外界訊息。視演化角度,從古老至最新,順序為背側迷走神經、交感神經、腹側迷走神經。每個神經系統都有其獨特的回應模式。

交感神經系統(SNS):
主要分布在脊髓中段,大致在胸椎與腰部之間的位置。可激發戰或逃的防禦反應,主要是為回應危險的訊號而運作。

副交感神經系統(PNS):
分為兩條迷走神經,腹側迷走神經與背側迷走神經。迷走神經是一條蜿蜒的運動和感覺神經纖維束,始於大腦腦幹,向下連接到心臟、肺臟及腸道。它也延伸到肝臟、脾臟、膽囊、輸尿管、女性生育器官……等等。向上連結到脖子、咽喉、臉部、耳朵等。
它增強了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力量,並調節身體無意識的功能,如唾液分泌、心跳、呼吸、消化……等等。

  1. 腹側迷走神經(VV)–參與社會參與和安全意識的運作。其活躍時,我們尋求且開始社交聯繫,我們也充滿希望與資源。這樣的行為是預防和擺脫背側迷走神經與交感的一種方法。
  2. 背側迷走神經(DV)–是古老的守衛者,因為在演化上它是存在最久的。該神經有助於身體在喚醒和放鬆之間輕輕擺盪,孤獨與放鬆的運作。但是,當引起交感神經系統過多且無法負荷時,背迷走神經會運作關閉整個系統,使我們陷入關閉或凍結而感到麻木、難以動彈。

自律神經的運作如同階梯(如下圖),就像導航系統提供定位與方向,協助我們看見目前處在哪一種神經系統狀態,我們可以往哪裡去。每一個神經系統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與意義,我們要做的不是停留在腹側迷走神經或有感覺規律的生活,而是即使自主脫離或被迫拉出安全狀態(來到交感或背側迷走神經),我們依然可以知道此時此刻自己怎麼了,再依循路徑回到安全狀態,也就是培養能夠遊走在各神經系統的能力,保持內在感知靈活彈性的移動,是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多重迷走神經階層、階梯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多重迷走神經階層、階梯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練習:

  1. 用兩種句型,描述三種自律神經狀態,並透過這樣的自我描述,感受神經系統的變化。
    「這個世界是…」
    「我是…」
  2. 用一詞彙代表其中兩個神經系統共同作用的狀態並想像感受之,如在暴雨中感受流動。
  3. 觸摸迷走神經並感受之:
  • 腹側迷走神經:頸部頂端至橫隔膜上方。額頭-胸部
  • 背側迷走神經:橫隔膜下方至腹部。腦幹-腹部。切斷身體傳遞訊息到大腦。如感覺不到肚子餓。

 

神經覺/神經感知(Neuroception)

一種偵測、監控系統。了解神經覺,可以讓我們學習辨識情緒真實性探索身體內外在訊息的差別性。神經覺是非認知、非有意地覺察偵測內外在,它是一種潛藏在意識之下的直覺經驗,而它先於我們的思考與感知。

神經覺如何被塑造?

神經覺的內在設定來自於原生家庭。譬如大聲伴隨打罵跟大聲伴隨柔和的音樂,加上父母的表情。這兩種就會促使我們對大聲不同的本能反應,啟動安全或危險的反應。
在塑造過程中,神經覺透過內部、外部、內外部之間,三種意識探索安全或危險的線索。
內部是指傾聽身體之內的聲音,是內感知力;外部是指當下所處的環境及對世界的感受;內外部之間是指兩者之間的互動感知。

練習:
你或你的家人是忽略還是關注神經覺(內在需求、感受),可以問問自己:
「小時後,我的家是什麼樣子…」
「現在,這個家是什麼樣子…」
透過以上自我對話,可以看見過去原生家庭對神經覺的可能發展與影響。當神經覺被原生家庭塑造為某種固定回應模式,它可能影響成年後的行為模式,而且是一種自動化模式。這可能使得現在的想法、情緒或行為,可能不單只是現在所出現的,而是初始設定的神經覺(舊有的模式)滲透到現在,使得現在的反應與實際情況,兩者不符合比例原則。如朋友已讀不回,自己開始出現是不是哪裡犯錯所以朋友才不理會自己,而不斷丟訊息給朋友。但當朋友解釋原因後,對已讀不回的反應,就轉變為較安全的行為反應了。
所以,當神經覺與當下狀況不相符時,我們就要去考慮此刻與過去的關係。可以從強度、持續性及相關性,看見現在是否為當下的反應,還是只是過去的回應來到當下。

問自己:
在這個當下,我這樣的反應是必要的嗎? 還「可以」有什麼其他反應? 運用「可以」,來引導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移動,因為它帶有允許或被允許的能量,讓我們可以慢慢感受安全而引發內在動力的改變。

神經覺如何探索?

透過自我(身體)、他人、世界(環境)三個層面去探索。

  1. 此刻身體有哪些危險(或安全)線索?
    此刻心跳加速,是危險或是安全的訊息?呼吸急促是焦慮或是開心?
  2. 此刻與他人連結中,有哪些危險(或安全)線索?
    此刻被他人觸碰感到安全或危險?觸碰不同部位的感覺?這裡同時有自己與他人的感覺。
  3. 此刻環境有哪些危險(或安全)線索?
    我身處在這陌生環境裡,初始的感覺如何?如何改變該感覺?即使在熟悉的環境,是否為安全的感受?
神經覺基礎練習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神經覺基礎練習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綜合神經覺的描述,我們可以嘗試以下練習:

  1. 回想事件的故事、身體與心情感受如何、(想)在那個當下做什麼、為什麼沒做等。
  2. 裡面有哪些共同或類似的聲音、語調、表情、產生什麼信念想法、在什麼環境、人事物等。
  3. 什麼時候出現?有沒有改變形式?
  4. 可能來自哪裡?何時?
  5. 保存了什麼?捨棄什麼?

安全與危險都是需要的,曾感覺到危險,才知道安全是什麼感覺。如同我們必須感覺痛,才能感覺到健康或舒服是什麼。感覺生命的低潮,才能知道生命是有不同層次,才能知道原來過去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生命就是不斷地尋找參照點,堆疊生命,來看見自己的狀態。

神經覺基礎練習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神經覺基礎練習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以下我們可以想像或實際體驗看看:也是筆者的實際經驗。
「在停電的夜晚,拿起習慣用的Zippo佐羅煤油打火機,開蓋的沉悶聲,側刷喀擦,藍色、橘紅火焰燃起,喚醒了交感。這次不是拿起雪茄,而是輕輕地觸碰紅色蠟燭的十字燭芯,直到它也能夠獨立。逐漸感受手與臉的溫暖,此刻腹側擁抱了交感。接著,再搭配藏紅色木盒裡的沉香,點燃吸聞,擴展腹側更多的擁抱空間。」(如下圖)

火既危險炙熱又安全溫暖,它讓我們學會在交感與腹側之間的擺盪,為我們的內在創造更大的涵納空間。
腹側的擁抱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腹側的擁抱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共同調節(Co-regulation)

我們人類彼此之間緊密相連,並以多種方式相互影響,通過對身體意識來實現共同調節。身體意識即自律神經的運作,讓我們感到孤立、放鬆、安全、威脅、連結等,在這些覺察與相互調節下,創造彈性且平衡的內在與關係。

共同調節是一種感覺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即一個人的神經系統與另一個人的神經系統敏感地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促進彼此情緒平衡與身體健康,其中包含自我調節。所以當我們出生後,就受到共同調節的影響,如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若是不安全的調節,自我調節就會為了生存而反應。因此,也可以說當我們獨立,能夠自我調節之前,依賴是必要條件。這樣我們就不會在獨立時,仍渴望連結或是因為麻木而獨立,而是真正感受到獨立,是獨處的美好,而不是寂寞。

共同調節包含以下四種連結:

我們可以因身旁圍繞他人而感到連結,也可能因身旁圍繞他人而感到寂寞。我們感受到的負面感受或創傷,取決於神經覺,而非實際狀況。因此,共同調節仍受神經覺的偵測模式之影響。

  • 自我:與內在連結,包含思考、情感、身體,三個層面。可以透過「有一部份我……,另一部分的我……」的自我對話,以增進自我的連結。
  • 他人:從個體走向社會性感受,可以透過同時觸摸心臟與臉頰,來感受個體與社會的連結。接著思考平時如何與人連結,什麼方式、頻率、對象、想一起做什麼等。
  • 世界:體驗身在何處,即在家與不在家的感受,進而體驗到歸屬與疏離感。有些人即使離家萬里,仍感覺在家,譬如固定每天與家人說早安或晚安,感受到跨時空的共同調節或連結。還有一種家的感覺是大自然,有些人會有一些經驗,當在森林、大海等大自然環境裡,會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一種歸屬,這是靈魂存有的家。
  • 靈魂:是一種與高我、神靈或動植物之間的連結,這讓我們學習臣服與敬畏。這無關宗教信仰,而是一種很深刻的靈性經驗。

這些有意識的連結都是神經系統的養分,幫助我們在神經系統之間靈活移動,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具備每一種連結的能力,也許僅有部分方式的連結是你熟悉或覺得有用的,這已足矣。甚至這可以是創傷發生後的保護因子,幫助我們有能力復原。

如何執行共同調節:

  1. 注意自身身體與感官感受(Notice your own body and sensations)
    注意到身體怎麼了? 連結情緒容易抑或困難? 感到心跳很快,還是感到頭暈、疲倦? 感到放鬆抑或焦慮?治療者的經驗如何連結案主的神經系統狀態?你如何知道你是安全的?您是否需要調整姿勢、移動身體、改變呼吸方式,以連結社會參與的神經系統?
  2. 觀察對方神經系統的活動(Observe the client’s nervous system arousal)
    觀察對方的自主神經相關線索。如看起來焦躁不安、煩躁還是有困難靜靜坐著? 或異常靜止、昏昏欲睡? 姿勢是否僵硬?直立還是癱倒狀態?語速的快慢? 眼神接觸?呼吸的快慢與起伏?
  3. 提出自己的覺察並讓對方知道(Offer your awareness)
    自己主動提出或邀請案主分享所觀察到的情緒、感覺變化。探索案主的自我意識和你的觀察是否相同。將注意力放在觀察這些變化與當下討論的內容是否有關?
  4. 反映且接受(Reflect and accept)
    回應、理解且接受案主的感覺與情緒,對其不加以批評。如任何情緒都是有意義的,情緒的背後可能還隱藏著其他情緒,跟著並鼓勵案主去探索。除了語言外,亦可透過語調、肢體動作等非語言訊息,回應案主經歷的事件。
  5. 探索關係裡的相互調節(Explore regulation in relationship)
    透過觀察案主對空間、與人連結的需求,辨識案主在治療中的交流(參與和逃離)的狀況。如,探索彼此坐著的距離是否適當,亦可探索面對面站著的感覺。留意眼神的接觸帶著什麼樣的需求,時而接觸,時而瞥向他處或遠方,詢問對方並表達「我都在這裡」、「這裡是安全的」......等等。在關係持續互動過程,如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來保持與自身的連結?

以上,我們可以單一練習某個步驟,如此持續每個步驟直到熟悉。在調節過程中,可能是重疊交織的,不一定是一個步驟做完才能進行下一個。

摘自 Dr. Arielle Schwartz 針對創傷壓力症候群與複雜性創傷所提出共同調節的方法,同時提供讀者參考之前的文章:〈嘿....妳的悲傷去哪了? – 如何為創傷建立平衡的節奏與調節方式

共同調節的步驟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共同調節的步驟圖 / 李奎諺臨床心理師

參考資料:

Connec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Psychotherapy

-------------------------------------------------------------------------

筆者之前開過的 創傷 課程,提供參考。

課程題目:

創傷療癒的方法:找回對生命的感覺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透過身體覺察療癒創傷

課程內容:

過去的陰影,不會因為決定不再感受痛苦而消失。它總是伺機而動,而你也知道它躲藏起來,不去看的結果,就是某一天棧道風化,你掉進了海裡。因此,喚醒感覺就是修復棧道,讓我們有勇氣出航或回家。你會如何喚醒感覺呢? 在喚醒的路上,你不斷地遭遇了什麼類似的經歷?歡迎參與講座,透過身體,感受你的感受。


1.2K會員
162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