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內在黑洞修復記:擁抱變成心魔的內在孤兒

愛必-avatar-img
發佈於愛學家-情緒教我的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有注意到你內心有許多空洞嗎?然後你希望藉由別人對你的關心來暫時填補,你花了很多力氣去抓取,而這個不平衡的狀態造就了現在的惡性循環,你有發現嗎?」
某次朋友突然的提問,讓我思考良久,第一時間我否認,我認為我療癒很久很深入了,並假裝沒有意識到這個內在黑洞仍是造成感情發展不順利的主因。我後來才發現那是一段傳訊。我聽到這個說法的當下其實超級煩躁驚慌。我發現這個看似簡單尋常,甚至是長期的老問題,竟然讓我非常焦慮躁動,再往下挖才發現我是想要逃避,我不想承認我還有帶著這樣的創傷和缺口,並認為我這次大概也會徒勞無功而感到無奈絕望。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什麼才能真正填補這些空洞呢?」
(說不出話,腦袋開始打結。)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愛必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1會員
155內容數
你與萬物的關係是你與自己關係的延伸。如何在群體生活中維持和諧,同時又不過度討好依附,不被自己和他人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得以站穩立場、守護自己的界線,人我關係的課題如何拿捏和平衡,哪些是我的責任哪些又是他人該自己承擔的,是我一直探索和修行的題目,願與你分享我的覺察和洞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是追尋者原型的學習筆記與覺察反思。追尋者渴望探索更廣闊的世界,以找尋自我與生命的意義。他們勇敢踏上旅程,不斷突破限制,但也可能陷入孤立與成就執著的陰影。透過禪修、閱讀與實踐,作者在追尋中自省,並從音樂與生活經驗中汲取啟發。無論是外在旅程,還是內在覺察,每一次出走,都是與真實自我的深刻對話。
Thumbnail
真正的堅持不是盲目反抗,而是來自內心的穩定與自信。透過認識自己、增強內在安全感、理性思考、累積行動經驗、學會獨處與接受不完美,我們能培養真正的內在力量。當我們不再依賴外界認同,能夠獨立思考並堅持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心中存在的「內在黑洞」,並介紹了《內在黑洞》這本書,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探索自我、接納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壓力。作者分享了面對他人期待、兩性不平等和自我價值的挑戰,強調覺察與接納的重要性。透過情緒清單的方式,讀者能夠學會如何辨識自身情感,進而活出自我,享受幸福的人生。
「我無處可去、無人去說,做什麼都不成,不知道怎麼辦?」 「您是和誰這麼說話啊?是那一部份的您這樣說啊?」 「那一部份的我?」 「是啊,那個, 仍在意的您的部分。不然您不會在乎(您剛所說的)那些。」 「我很寂寞,憂傷,但沒錢去看心理師」 「您付不起心理師,那付得起一本書嗎?或去圖書館?現
情緒黑洞 在關係中被背叛時 被背叛的一方,會出現都是我的問題的感受 不斷的想,還能再多做些什麼,對方才能回頭 真正去做了之後,對方的沒反應或覺得你做太多時 又是再一次確信,自己是有問題的⋯ 不斷懷疑自己、批判自己、想破頭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掉進情緒的黑洞 爬都爬不出來 我們都不要再
之前看到有人推薦,看了一下簡介,引號裡的對話簡直就句句刺在心上,馬上就決定借來看了。 這本書提到常見的10種內在黑洞的主題,利用薩提爾連結溝通與自我覺察,以及書信問答往返的方式,來幫助人們走出人生困境。 每一個內在黑洞主題多少都有刺中自己的點,有一種情緒翻湧,千頭萬緒但又沒辦法好好化成文字輸出的
書中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成十個主題來討論,每個主題會先用一封信作為開場,描述當事人遇到的問題,搭配崇義老師分享他在工作坊上的學員的案例,去解釋該怎麼透過對話引導去梳理自己的問題。
原來我是一個焦慮 內耗的人,獨一獨二 僅此而已。 內耗的人就是不斷地需要吸取別人的能量,來滿足跟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以為我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內向的人 ,其實我是不斷的需要外界 跟身邊的人不斷給我提供能量來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不管他身邊有誰 他就是不愛我」 曾經的我想著他會對其他的女人有
Thumbnail
今日收穫: 有時你看到並接納了別人的情緒,卻忘了自己也身在局中,忘了照顧自己。 有時你看見的一點小小的改變,是孩子兩個季節的努力成果。 身為一個老師,該如何避免成為處處照顧人的保姆?
Thumbnail
此刻,心臟周圍仍有股苦澀和被握著的感覺。 我的洞,一直破著,只是有沒有作用而已,一旦作用後那股後座力殘餘的痕跡,大概比現在的感覺再混亂好幾百倍,這次發作之後,我突然聯想到我的洞,很像通靈王那個好色和尚手上的黑洞,平常都用衣服給綁起來,等到要用到它的時候,再把衣服揭開用黑洞對著妖獸,把牠們吸到異次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是追尋者原型的學習筆記與覺察反思。追尋者渴望探索更廣闊的世界,以找尋自我與生命的意義。他們勇敢踏上旅程,不斷突破限制,但也可能陷入孤立與成就執著的陰影。透過禪修、閱讀與實踐,作者在追尋中自省,並從音樂與生活經驗中汲取啟發。無論是外在旅程,還是內在覺察,每一次出走,都是與真實自我的深刻對話。
Thumbnail
真正的堅持不是盲目反抗,而是來自內心的穩定與自信。透過認識自己、增強內在安全感、理性思考、累積行動經驗、學會獨處與接受不完美,我們能培養真正的內在力量。當我們不再依賴外界認同,能夠獨立思考並堅持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心中存在的「內在黑洞」,並介紹了《內在黑洞》這本書,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探索自我、接納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壓力。作者分享了面對他人期待、兩性不平等和自我價值的挑戰,強調覺察與接納的重要性。透過情緒清單的方式,讀者能夠學會如何辨識自身情感,進而活出自我,享受幸福的人生。
「我無處可去、無人去說,做什麼都不成,不知道怎麼辦?」 「您是和誰這麼說話啊?是那一部份的您這樣說啊?」 「那一部份的我?」 「是啊,那個, 仍在意的您的部分。不然您不會在乎(您剛所說的)那些。」 「我很寂寞,憂傷,但沒錢去看心理師」 「您付不起心理師,那付得起一本書嗎?或去圖書館?現
情緒黑洞 在關係中被背叛時 被背叛的一方,會出現都是我的問題的感受 不斷的想,還能再多做些什麼,對方才能回頭 真正去做了之後,對方的沒反應或覺得你做太多時 又是再一次確信,自己是有問題的⋯ 不斷懷疑自己、批判自己、想破頭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掉進情緒的黑洞 爬都爬不出來 我們都不要再
之前看到有人推薦,看了一下簡介,引號裡的對話簡直就句句刺在心上,馬上就決定借來看了。 這本書提到常見的10種內在黑洞的主題,利用薩提爾連結溝通與自我覺察,以及書信問答往返的方式,來幫助人們走出人生困境。 每一個內在黑洞主題多少都有刺中自己的點,有一種情緒翻湧,千頭萬緒但又沒辦法好好化成文字輸出的
書中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成十個主題來討論,每個主題會先用一封信作為開場,描述當事人遇到的問題,搭配崇義老師分享他在工作坊上的學員的案例,去解釋該怎麼透過對話引導去梳理自己的問題。
原來我是一個焦慮 內耗的人,獨一獨二 僅此而已。 內耗的人就是不斷地需要吸取別人的能量,來滿足跟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以為我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內向的人 ,其實我是不斷的需要外界 跟身邊的人不斷給我提供能量來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不管他身邊有誰 他就是不愛我」 曾經的我想著他會對其他的女人有
Thumbnail
今日收穫: 有時你看到並接納了別人的情緒,卻忘了自己也身在局中,忘了照顧自己。 有時你看見的一點小小的改變,是孩子兩個季節的努力成果。 身為一個老師,該如何避免成為處處照顧人的保姆?
Thumbnail
此刻,心臟周圍仍有股苦澀和被握著的感覺。 我的洞,一直破著,只是有沒有作用而已,一旦作用後那股後座力殘餘的痕跡,大概比現在的感覺再混亂好幾百倍,這次發作之後,我突然聯想到我的洞,很像通靈王那個好色和尚手上的黑洞,平常都用衣服給綁起來,等到要用到它的時候,再把衣服揭開用黑洞對著妖獸,把牠們吸到異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