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這東西,誰說了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兒子四歲以後,可能因為精力太旺盛,變得很愛衝撞、拳打腳踢。溝通無效,且他爸的小鳥受害第59次後,我們終於立下規定:

如果當天有打人,不管故意或不小心,隔天早上就沒有電視看。

兒子的反應是:「為什麼?我討厭這個規定!」

But rule is rule, sorry buddy.

這個規定也的確發揮了功用,他開始有意識地控制動作與力道,不再亂丟玩具與抱枕。

但昨天,我在下車時,包包不小心「回」到了他。他突然冒出一句:

侯!馬麻,你⋯⋯你明天早上,不可以聽日本新聞!

我每天起床後,都會邊刷牙洗臉,邊開著當日的日本新聞聽。兒子認為既然這憑空冒出來的規定是聖旨,是普世皆準的,那大人當然也要受它制約!

「好喔,馬麻明天早上不聽新聞。」我邊忍笑邊回。「但馬麻不小心打到你了,馬麻跟你說對不起唷!」


這個可愛的插曲讓我思考,我們是否的確常常用沒邏輯的規定或勸誘,去引導孩子(或他人)做或不要做什麼事,但那的確一點道理都沒有。去看醫生就有貼紙拿、不打人才能看電視、考一百分就可以買玩具。

我知道行為主義啦,賞罰超好用的。與其向一個兩歲小孩解釋打預防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與必要,給一張貼紙快多了,對吧。

但這樣長大的我們,自然就會忽視很多事物背後真正的意義。

我們不紅燈右轉,是因為旁邊有台警察車,而不是因為這樣可能撞到處在視覺死角的嬰兒推車;小孩去上學,是因為爸媽叫我去,而且不去會被罵,而不是因為期待今天會學到什麼知識;我們去工作,是因為錢,而不是因為自己想把人生珍貴的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去網美咖啡廳,只因為漂亮的照片可以得到很多讚,而不是因為那裡的食物真的很讚。

(以上舉例當然有例外,但就只是大部分的狀況的確如此)

久而久之,我們變成了自己都不認識的人,隨波逐流,不懂自己把年終都拿去買一個香奈兒包包,是因為真的想要,還是因為這樣才能跟其他人都一樣。

規定是個很方便(easy)的東西,它讓所有事物的管理與運作都變得輕鬆,大家也就進入自動導航模式,讓規定決定我們該往哪裡去。

雖然兒子還是為了要看電視,而堅守著不打人的規定,但我也同時告訴他:「不能打人、傷害人,是因為對方會痛,會難過。」並且我送他去上跆拳道課,把五歲小孩可怕的精力消耗掉,有段時間,甚至明明沒打人,但隔天早上不開電視,他也沒提起,開開心心地去上學。(但最近他又想起來了。)


你想變成怎樣的人呢?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呢?這一切必須由你自己決定,規定就在你自己的心裡。當你理解了所有行為背後的意義,虛無的感受終將煙飄雲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比就只是哈比的沙龍
17會員
64內容數
我就巨蟹座,很愛小劇場,但老了以後,比較愛直接寫出來。
2024/11/23
第一次參加多邊伴侶的聊天會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 「請問大家是怎麼跟家人朋友出櫃的呢?或者說,直接不出櫃就好了呢?」 結果回答「沒有出櫃」的人佔了大多數,甚至連結婚了好幾年的夫妻也是。 畢竟這是個極為少數的作法與價值觀,與其冒著不被理解、甚至被歧視的風險,不坦承的確是條最輕鬆的路。 「應該說
Thumbnail
2024/11/23
第一次參加多邊伴侶的聊天會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 「請問大家是怎麼跟家人朋友出櫃的呢?或者說,直接不出櫃就好了呢?」 結果回答「沒有出櫃」的人佔了大多數,甚至連結婚了好幾年的夫妻也是。 畢竟這是個極為少數的作法與價值觀,與其冒著不被理解、甚至被歧視的風險,不坦承的確是條最輕鬆的路。 「應該說
Thumbnail
2024/10/31
在第一次參加的多重伴侶與開放式閒聊會上,主持人問了一題: 對你來說,開放與波栗,是認同,還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這之前,我沒去想過這個問題,只覺得這個概念很好,我們很喜歡,想深入瞭解並實行看看。 然後,閒聊會上的一個女生(B女)分享了她的故事: 「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會劈腿感到羞恥。不管交幾
Thumbnail
2024/10/31
在第一次參加的多重伴侶與開放式閒聊會上,主持人問了一題: 對你來說,開放與波栗,是認同,還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這之前,我沒去想過這個問題,只覺得這個概念很好,我們很喜歡,想深入瞭解並實行看看。 然後,閒聊會上的一個女生(B女)分享了她的故事: 「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會劈腿感到羞恥。不管交幾
Thumbnail
2024/10/31
我與T在無意間實行了多邊戀(多重伴侶)的概念,後來才知道這個詞彙與社群後,便馬上有種找到歸屬的感覺。 我們開始積極地做功課,看書查資料,想知道這個異世界是否真如想像中美好。 然後我發現了致力在台灣推廣開放式關係與多重伴侶概念的社群:波栗打開開,每個月會在北中南舉辦聊天會,也提供線上協談的服務,甚
Thumbnail
2024/10/31
我與T在無意間實行了多邊戀(多重伴侶)的概念,後來才知道這個詞彙與社群後,便馬上有種找到歸屬的感覺。 我們開始積極地做功課,看書查資料,想知道這個異世界是否真如想像中美好。 然後我發現了致力在台灣推廣開放式關係與多重伴侶概念的社群:波栗打開開,每個月會在北中南舉辦聊天會,也提供線上協談的服務,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兒子四歲以後,可能因為精力太旺盛,變得很愛衝撞、拳打腳踢。溝通無效,且他爸的小鳥受害第59次後,我們終於立下規定: 如果當天有打人,不管故意或不小心,隔天早上就沒有電視看。 兒子的反應是:「為什麼?我討厭這個規定!」 But rule is rule, sorry buddy. 這個規定也
Thumbnail
兒子四歲以後,可能因為精力太旺盛,變得很愛衝撞、拳打腳踢。溝通無效,且他爸的小鳥受害第59次後,我們終於立下規定: 如果當天有打人,不管故意或不小心,隔天早上就沒有電視看。 兒子的反應是:「為什麼?我討厭這個規定!」 But rule is rule, sorry buddy. 這個規定也
Thumbnail
我想起工作時碰到的情況: 「我小時候都被打,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所以小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打才有用、才會乖啊!」每當聽到有大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我總是先在心裡嘆口氣。 #體罰留下的是長遠的影響 諮商工作經驗中,遇過許多成人習慣用「我沒事」、「一定是我想太多了
Thumbnail
我想起工作時碰到的情況: 「我小時候都被打,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所以小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打才有用、才會乖啊!」每當聽到有大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我總是先在心裡嘆口氣。 #體罰留下的是長遠的影響 諮商工作經驗中,遇過許多成人習慣用「我沒事」、「一定是我想太多了
Thumbnail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
Thumbnail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
Thumbnail
前幾天朋有致電給我,說到小孩子的教養問題,讓她十分頭疼,甚至有時也容易脾氣上來,讓她在情緒的當下幾乎不想理他的孩子,他也被自己的脾氣嚇到… 我問他: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有情緒? 她說(無奈狀):就一樣是老問題啊!小朋友吃飯愛吃不吃的,吃一口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一下,甚至含在嘴裡,然後指著什麼東
Thumbnail
前幾天朋有致電給我,說到小孩子的教養問題,讓她十分頭疼,甚至有時也容易脾氣上來,讓她在情緒的當下幾乎不想理他的孩子,他也被自己的脾氣嚇到… 我問他: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有情緒? 她說(無奈狀):就一樣是老問題啊!小朋友吃飯愛吃不吃的,吃一口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一下,甚至含在嘴裡,然後指著什麼東
Thumbnail
Kung Fu :成立"兒童永春愛好協會"是我曾經的夢想 前陣子有朋友抱怨自己的隊友跟自己愛乾淨的程度不一樣,所以生活上感覺很吃虧。因為對方可以輕易地覺得舒適自在,但是自己卻總是要為小地方感到不舒服。好像守規矩的總是會被不守規矩的人欺負。 霸凌好像也是這樣。 昨晚大寶跟我確認今天是禮拜天,明天是禮
Thumbnail
Kung Fu :成立"兒童永春愛好協會"是我曾經的夢想 前陣子有朋友抱怨自己的隊友跟自己愛乾淨的程度不一樣,所以生活上感覺很吃虧。因為對方可以輕易地覺得舒適自在,但是自己卻總是要為小地方感到不舒服。好像守規矩的總是會被不守規矩的人欺負。 霸凌好像也是這樣。 昨晚大寶跟我確認今天是禮拜天,明天是禮
Thumbnail
總之是從在郵局聽到一位母親向孩子說「你給我乖乖坐好,不然我就揍你」開始,我想到自己同樣也經歷過一段體罰時期,時間不長,但那段比重不大的體罰歲月卻奠基著我的人生。 溝通這檔事,是一直到高中自學後才隨著過去那些視若無睹的結蔓延開來,才知道溝通是要溝通,而打就只是打,罵就是罵。有興趣來讀看看啦,很難摘要。
Thumbnail
總之是從在郵局聽到一位母親向孩子說「你給我乖乖坐好,不然我就揍你」開始,我想到自己同樣也經歷過一段體罰時期,時間不長,但那段比重不大的體罰歲月卻奠基著我的人生。 溝通這檔事,是一直到高中自學後才隨著過去那些視若無睹的結蔓延開來,才知道溝通是要溝通,而打就只是打,罵就是罵。有興趣來讀看看啦,很難摘要。
Thumbnail
所有事情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吧?黑與白的交界處並非涇渭分明,那模糊的空間裡,還有許多值得討論之處。而在尚未意識到這塊空間時,相信被責罵與懲罰的對象,雖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與規定有所扞格,應也不太確定規定背後深義,因此時常在心裡冒出類似反抗的質疑:「是誰規定的?」
Thumbnail
所有事情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吧?黑與白的交界處並非涇渭分明,那模糊的空間裡,還有許多值得討論之處。而在尚未意識到這塊空間時,相信被責罵與懲罰的對象,雖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與規定有所扞格,應也不太確定規定背後深義,因此時常在心裡冒出類似反抗的質疑:「是誰規定的?」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懲罰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這是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一書中看到的句子。 雖然這個句子並不是書中某個章節或段落的主題句,但是卻在我腦海中盤旋了許久,接連思考了好幾天:什麼是「懲罰」?為什麼要「懲罰」?
Thumbnail
「懲罰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這是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一書中看到的句子。 雖然這個句子並不是書中某個章節或段落的主題句,但是卻在我腦海中盤旋了許久,接連思考了好幾天:什麼是「懲罰」?為什麼要「懲罰」?
Thumbnail
母子之間的拉鋸戰就此展開:最後的結果不是不敵他的眼淚攻勢,心軟放行;就是整場戲在媽媽我的吼叫聲中啜泣落幕。但是事後我都會陷入一種懊悔的情緒中:後悔自己不該因為一時心軟打破原則,不然就是後悔自己不該對著年幼的孩子大吼大叫。 「難道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了嗎?」這樣的疑問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Thumbnail
母子之間的拉鋸戰就此展開:最後的結果不是不敵他的眼淚攻勢,心軟放行;就是整場戲在媽媽我的吼叫聲中啜泣落幕。但是事後我都會陷入一種懊悔的情緒中:後悔自己不該因為一時心軟打破原則,不然就是後悔自己不該對著年幼的孩子大吼大叫。 「難道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了嗎?」這樣的疑問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