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為什麼我們需要進步?

2023/09/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進步?進步的過程又累又挫折。

我有個朋友,他傳遞給我的價值觀(也可能是開玩笑),是不要有上進心,不想著要進步,就不會有得失心,然後人生就可以過得很快樂自在。

乍聽覺得邏輯有點怪,不過我想了一下,進步通常是來自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有所改變。依照我對他的認識,他應該很滿意目前生活狀態,所以是不需要改變。

先聊聊另一個故事。

想呼吸自由的空氣

以前一起共事過的教育業同事,除了跟我分享對教育業的失望,也跟我分享他的夢想。

開著自己的休旅車,到山上的學校教資訊教育,上完課就留在當地;晚上就睡在車上,過露營車宿的生活。

早上醒來,睜開眼就是山上的曙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日復一日,到需要這些教學資源的地方拜訪。

當他描述時,因為很清晰,看得出來想了很多次、也想了很久。

我們都覺得這畫面很美,是因為那是一個人能夠享受自由的具體畫面。

讓教育回歸幫助人成長、前進這件事,而不是考慮要招生多少人,才能合乎足夠利潤;自己要收多少鐘點費,才能養活自己、甚至存更多的錢。

實現自由,來自於自己進步到夠強

夢想不能只是想像,要試著實現,於是回歸現實層面思考,在理想情況下,要能擁有這樣的自由,要掌握這幾件事:

  1. 降低物質生活慾望到自己能承擔的經濟水準,如果有家庭要照顧就得一併考慮
  2. 識別未來的風險,例如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照護、孩子的教育開銷
  3. 建立足夠的資產,以滿足最低生活要求、與應對風險

能夠掌握這些事情的人,具備了一種強大。當然也有一種實現方式是,仰賴其他強大的人支持你,不過單純依賴人,也稱不上擁有完全的自由。

我所追求的自由

對比我朋友對生活的滿足,我並不滿意現狀,而必須讓自己持續進步。

例如人生中最想突破的一題,是關於教育自由,不再需要因為商業考量,決定要教誰、教哪些事情。

常常探討為何無法把教育當成本業,想傳遞教育的價值,卻又不夠聰明到建立一個可靠的商業模式跟市場策略來兼顧經濟收入。

所以我投入科技業的主要因素,除了從工作中想通這題,並且取得必要資源跟機會;或者是單純把錢賺夠,以後就是完全義務教學,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想教哪些人。

人終其一生,追求自由、進步、平等。

為了自由,我們設定自己的目標、持續讓自己進步,直到累積足夠的智慧,或是足夠的資產,直到可以實現、維持所謂的理想生活。

LAZY LAZY BONE懶懶骨頭的裸辭日記
LAZY LAZY BONE懶懶骨頭的裸辭日記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昭彥老師
昭彥老師
59追蹤者
41內容數
我是Chaoyen,昭彥老師。從工程思維、產品思維、客戶成功思維的職涯脈絡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願景:自由且平凡地生活著。 我會在這裡跟你分享,用好奇心探索這世界的視野觀點,幫助你創作自己的獨特旅程。 任何商業合作或觀點交流,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記載與分享個人價值觀所輸出的社會、生活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