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進步?進步的過程又累又挫折。
我有個朋友,他傳遞給我的價值觀(也可能是開玩笑),是不要有上進心,不想著要進步,就不會有得失心,然後人生就可以過得很快樂自在。
乍聽覺得邏輯有點怪,不過我想了一下,進步通常是來自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有所改變。依照我對他的認識,他應該很滿意目前生活狀態,所以是不需要改變。
先聊聊另一個故事。
以前一起共事過的教育業同事,除了跟我分享對教育業的失望,也跟我分享他的夢想。
開著自己的休旅車,到山上的學校教資訊教育,上完課就留在當地;晚上就睡在車上,過露營車宿的生活。
早上醒來,睜開眼就是山上的曙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日復一日,到需要這些教學資源的地方拜訪。
當他描述時,因為很清晰,看得出來想了很多次、也想了很久。
我們都覺得這畫面很美,是因為那是一個人能夠享受自由的具體畫面。
讓教育回歸幫助人成長、前進這件事,而不是考慮要招生多少人,才能合乎足夠利潤;自己要收多少鐘點費,才能養活自己、甚至存更多的錢。
夢想不能只是想像,要試著實現,於是回歸現實層面思考,在理想情況下,要能擁有這樣的自由,要掌握這幾件事:
能夠掌握這些事情的人,具備了一種強大。當然也有一種實現方式是,仰賴其他強大的人支持你,不過單純依賴人,也稱不上擁有完全的自由。
對比我朋友對生活的滿足,我並不滿意現狀,而必須讓自己持續進步。
例如人生中最想突破的一題,是關於教育自由,不再需要因為商業考量,決定要教誰、教哪些事情。
常常探討為何無法把教育當成本業,想傳遞教育的價值,卻又不夠聰明到建立一個可靠的商業模式跟市場策略來兼顧經濟收入。
所以我投入科技業的主要因素,除了從工作中想通這題,並且取得必要資源跟機會;或者是單純把錢賺夠,以後就是完全義務教學,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想教哪些人。
人終其一生,追求自由、進步、平等。
為了自由,我們設定自己的目標、持續讓自己進步,直到累積足夠的智慧,或是足夠的資產,直到可以實現、維持所謂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