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打不破的玻璃芯:穿越逆境的20個面對》

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作者:朱芯儀
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浩斯出版


與此書相遇

七月底的某天,跟朋友見面聊天的時候,她說她媽媽想推薦我看一本書。
拿到書之後,我沒有選擇在一天全部看完,而是分了很多次,在不只一個地點閱讀。 隨著我每次打開書,不管看了多少,不論當時在哪裡,總是能被內容鼓勵、打動。

「因為很好看,也覺得對妳會有幫助。」
確實,當我第一次閱讀完所有內容的同時,突然有一種輕盈的感覺,也真切感受到朋友母親想推薦給我的心意。


打洞與面對

他人的話語、自我的懷疑、爭取機會的過程、人際關係的交往於某些時期在作者的身心上打了好多個洞,因為感受到了刺痛,所以不得不去正視那受傷的洞口。
從書中可以看見,她很真實的紀錄了她的感受。從被刺痛當下的心裡所想、直接的情緒反應、什麼樣的契機或話語帶給她的轉變,以及最後因為這段經歷,她學到了些甚麼、想讓我們思考些甚麼都在書中完整的被呈現。
在閱讀的過程中,這樣的內容也在我心上打洞。是穿了洞,也是打開那些被覆蓋起來的洞口。

第一章的第三節〈面對恐懼〉我們可以看到面對、了解、承認的不易。
不論自己的不足、缺失是如同傷口般的存在於我們的身體還是心裡,為了讓自己好過,常常選擇逃避、視而不見,但卻又無法徹底的忽視它們。是自己對自己審視時的疼痛;是因為看到別人做得好而與其比較後的刺痛;是有想要爭取的機會卻發現條件是與之相關時的隱隱作痛。

很殘酷的是,從作者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見,意識到了它們的存在還遠遠不夠。
我們需要先去判斷洞口的深淺、模樣,與之相對的思考需要付出多少的時間、努力來將其治療到自己能真正接受的程度。在這過程中,或許會有難以避免的考驗與懷疑接踵而來,但是每每感覺到痛的同時,也表示我們距離它的根源越來越接近。了解生成的原因,正視他們的存在,才能知道能夠如何去做嘗試。
這個章節裡,我們能看到作者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帶著它們主動地去尋求夥伴、專業人士的協助,並以他們的判斷、建議、陪伴,去拓展其他適合自己的方式。

到某個時候,有些傷口會在種種努力下痊癒,也或許我們仍會感到某些缺口實在恢復的有限。
但若能承認這些被填補差不多的洞口是我們的一部分,並認知到它們如今的樣態已經是當下最好的模樣,就也不會再感受到原本那種程度的疼痛了。
也許在未來你會找到新的方法,也或許將來它們會反過來,為沒有放棄過它們的你,另闢出與他人不同的道路。


開始與連結

先依順序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又再去詳讀一遍那些很喜歡、受啟發的章節,然後會對其中某些情節感到疑惑、好奇更多相關內容,但又伴隨了一種隱約了解的感覺。
後來才發現,原來有更多詳盡的描寫是被歸納在其他篇幅裡,而其中也有我需要的答案。 因為讀過一遍所以熟悉,因為再次琢磨所以連結。
有過這樣的經驗,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很完整,非常能體會想推薦給別人這本書的心情。

若你想開始閱讀這本書,可以先從目錄選擇感興趣的標題開始閱讀。
看完該篇後可能會產生很多感受,可能跟作者有相同的經歷所以很能理解她陳述的字字句句;可能有些你沒想過的可能性,所以對當初沒那樣做過,沒這樣想過的自己感到後悔;可能很單純的就是被內容打動;可能你開始對其他情節產生好奇……等等。

如果我們以前段內容的第一章第三節來說,若是從這章開始看起,可能會產生許多疑問。

「為甚麼這麼久以來,我們寧願忍受明明很常被刺激到的傷口,也沒認真的去正視過?」
我想,是我們一直都知道、記得,傷口當初生成的時候到底有多痛。
光是回憶就令人難受,何況現在要再次面對,要對它實施各種不一定有用的方法,每每想到這裡或許就想要逃避,寧願用那些你自己這麼久以來發現或許能短暫麻痺自己的方法,幫助自身能在當下快速度過,即便明天仍有可能再次感受到同樣的痛楚。

第一章的第五節〈面對逃避〉,作者向讀者揭示她傷口生成的那段時光,包括當初的心境、以及那段時間身邊的人與自己的故事。我們可以透過閱讀這節故事,來了解芯儀心理師的過往經歷,也可以從中知道是甚麼樣的能量能夠促使一個人決定開始面對,願意試著張開雙手去感受。而其中的傷口生成原因、碰撞、情感、選擇等等的內容就是我們上段所說的根源。
眼前的路充滿未知,所以可能令你感到害怕;走過的路可能太過艱辛,所以回頭可能讓你感到不安,這些情緒的存在和出現都很自然,而這兩個章節,恰好是如此:第三節是回朔至根源,而第五節是從根本前進。
不管最後你的選擇是甚麼,希望在閱讀後,能夠讓自己躊躇時感到的恐懼、害怕少一些,或是能獲得一些力量,因為閱讀後的我確實是這樣對自己期許的。

「對於他人的幫助,有時候會很怕給別人添麻煩,也不太知道他人當下的想法是甚麼。」
在第三節時曾看到作者與許多人緊密的連結,即便主要還是自身花費了很多時間、努力完成想達成的目標,但是也從旁人那裡得到許多反饋、鼓勵。

如果是對這部分感到好奇的人,並擁有以上類似的煩惱,可以接著去看第二章的第一節〈面對示弱〉,看看芯儀心理師過往的經驗,以及她對「幫助」與「被幫助」從前和現在的看法是甚麼。
或許我們遇到的每個人不一定都像書中的人物一樣這麼善良,但是我們可以參考作者陳述助人者與被助者兩方真實的心態可以是甚麼樣子的,也可以回想看看我們當過這兩種角色時的心情,是不是真的如同自己假定的情況。
也許有幾次我們真的猜中了對方的態度是自己所擔心的那樣,可是我們也能看看那些曾被自己預判錯誤、誤解的那些人,我們會覺得被前者所傷,但也可能無意間誤會了後者。若因為幾次的經驗而決定不再去付出或不願意再接受別人的幫助,就可能會把自己困住在有限的世界裡,獨自疲憊。
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在某些時候,某些契機可能會讓當下的想法產生動搖、改變,讓警戒的人開始學習相信,讓原本冷漠的人開始決定去關心接觸。就如同書裡的該節內容,或許也能成為給你帶來一些不同想法,讓自己決定把心放寬一些限制的關鍵。

在很多描寫親情、友誼相關的章節,我真的感到衝擊、為之深受感動。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利用」、「放手」、「真相」,這些看似會成為焚燒雙方關係的星星之火,竟能成為如此巨大的力量,帶給某人美好蛻變的可能。

其實在每個篇章中,芯儀心理師跟周圍人的關係都很密切,所以如果是想先從情感、互動的部分開始閱讀起,第一章的第一節〈面對殘缺〉、第二章的第三節〈面對差異〉、第四章的第一節〈面對無力〉都是我很推薦可以作為開始的相關章節。


推薦的部分

  • 章、節,主題、內容分類得很明確。
  • 每節最後的「芯言心語」紀錄了各種精華。有些是過去與現在的轉變;有些是可能讀者也曾有過的疑問,而作者對於這些疑難提出她的見解;有些是朱心理師希望我們可以去思考看看的問題;有些則是將與該節相關的法則、語錄、知識引用在書中。
    即便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類似的感受和經驗,仍然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甚麼,也許能讓你認識原本覺得很有距離的他人,或是在未來某些時候,能從某些語句獲得力量。

尾聲

其實原本收到書的時候看到封面、封底下意識地認為是勵志叢書,但是翻開自序的第一句話就能看到作者說——「這不是一本生命故事書,或是人生勵志書,而是一本專為想邁向更幸福美好的您而寫的書。」

曾經有一段時間看過很多勵志書籍、語錄,有些回頭去看,已經很難擁有當時候感動的心情。若去細想原因,可能一部分是處境不同了,一部分是想要更多了。
現在想要看到的是完整的過程,需要的是原版的細節,如果是特別美化過的,或是認為普遍不需要呈現的,就有點不夠現實了,那樣對於分享者最後想傳達的意念,也難以產生共鳴。

在這本書中,仍然出現了些我們或多或少聽過的語錄,然而對作者來說,起初也一樣無法輕易感受到那些句子的意義。
勵志語句、激勵語錄的誕生來自於某個人對他生命某段經歷的領悟。我們若是沒有與之相同的閱歷或許很難體悟,或是我們正陷於該句辛苦的上半部,當下要如何去相信下半部所闡述的美好一定會到來?
在知曉那些文句之後,作者以不平凡的自己去迎接相關挑戰,親自感受這些語句之於她的意義,然後透過記錄讓那些字字句句有了重量,在我們閱讀過後,當我們想去理解,想去相信這些話語時,不再覺得它們只是離我們遙遠的浮雲,能看見但無法觸碰,想借用它們的力量卻不知如何是好。
那些曾經的困難在我們消化、處理過後,終究會成為離我們遠去的塵埃或小小的顆粒物,為之付出過的汗水與淚水凝結之上成為那朵朵的雲。它們或許會漂到需要的人身邊,進入許多人的視野,面對它們的出現,確實可能會讓有些人感到不明所以,但若在某天經歷過它們帶來的一場雨,請相信下次我們會知道該如何應對,也可以期待雨後屬於你的彩虹出現。

能夠從中獲得這些的我,確實是受到此書最好的祝福,因此也想分享給你。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推薦我喜歡的影視作品,並寫下文章記錄於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曾經引起廣大討論的暢銷書, 書中所描述的價值觀過了十年後有些轉變, 但回顧這樣的研究歷程還是相當有趣。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個模組包含梳打汽水機、梳打製造機和梳打販賣機。 梳打汽水機有十色可選,除可購買罐裝梳打外,還可以「踢」 有可能得到Buff「哎呀我的腳好痛!」。 如成功,再點選梳打汽水機會出現「收集卡住的罐裝
Thumbnail
德國賽開打。一場轉播鏡頭卻像對準了我平常上課的學校體育館某面不起眼的場地上,有幾個實力素樸的羽球阿伯們,人比球還激動地揮拍、跑動。這場不尋常的比賽,其中一組是英格蘭的Raymond Webster和David Li,兩人年紀相加共131歲,堪稱BWF賽史最長青。有人質疑這場比賽,也有人深感激勵。
Thumbnail
久仰宋怡慧老師的大名,這還是第一次閱讀老師的作品。 因為我很喜歡看別人的書單,大概就像我會瀏覽書帳們的版面找書一樣,有段期間我甚至也會找龍應台老師開的書單。 作者是市立高中圖書館主任,擁有宋老師這樣背景的人來推薦書是不是很具說服力? 作者列舉了八種閱讀打怪力,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人生微整力」
Thumbnail
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一本書會讓你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如果沒有,真的勸您趕緊來閱讀這本書,體會一下椎心扼腕感; 如果有,那我想肯定就是這一本了﹗ 這種經驗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 明明每天苦讀熬夜念書,偏偏考試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看同學每天放心玩樂得不亦樂乎,好奇問他讀
Thumbnail
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因為裡面有一大堆可怕的……猴子!什麼你竟然打開了!不聽話的後果會不堪設想的!我們得想個辦法來收拾殘局,你願意跟我合作嗎?不管是讀得開心、擔心或害怕,親子共讀後,可以一起想想這本書為什麼這麼緊張刺激?也可以比較看看這本書跟平常的故事有什麼不同喔!
Thumbnail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Thumbnail
感謝「親子天下專欄作家」隨寫人老師介紹我的新書,學生時代於網路創作時常受到文學專業的隨寫人老師之鼓舞,總是給予青澀的我更多信心,因此,能藉由新書能與老師有更多的交流互動,感到榮幸與喜悅! 以下轉自隨寫人老師的臉書: ——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曾經引起廣大討論的暢銷書, 書中所描述的價值觀過了十年後有些轉變, 但回顧這樣的研究歷程還是相當有趣。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個模組包含梳打汽水機、梳打製造機和梳打販賣機。 梳打汽水機有十色可選,除可購買罐裝梳打外,還可以「踢」 有可能得到Buff「哎呀我的腳好痛!」。 如成功,再點選梳打汽水機會出現「收集卡住的罐裝
Thumbnail
德國賽開打。一場轉播鏡頭卻像對準了我平常上課的學校體育館某面不起眼的場地上,有幾個實力素樸的羽球阿伯們,人比球還激動地揮拍、跑動。這場不尋常的比賽,其中一組是英格蘭的Raymond Webster和David Li,兩人年紀相加共131歲,堪稱BWF賽史最長青。有人質疑這場比賽,也有人深感激勵。
Thumbnail
久仰宋怡慧老師的大名,這還是第一次閱讀老師的作品。 因為我很喜歡看別人的書單,大概就像我會瀏覽書帳們的版面找書一樣,有段期間我甚至也會找龍應台老師開的書單。 作者是市立高中圖書館主任,擁有宋老師這樣背景的人來推薦書是不是很具說服力? 作者列舉了八種閱讀打怪力,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人生微整力」
Thumbnail
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一本書會讓你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如果沒有,真的勸您趕緊來閱讀這本書,體會一下椎心扼腕感; 如果有,那我想肯定就是這一本了﹗ 這種經驗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 明明每天苦讀熬夜念書,偏偏考試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看同學每天放心玩樂得不亦樂乎,好奇問他讀
Thumbnail
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因為裡面有一大堆可怕的……猴子!什麼你竟然打開了!不聽話的後果會不堪設想的!我們得想個辦法來收拾殘局,你願意跟我合作嗎?不管是讀得開心、擔心或害怕,親子共讀後,可以一起想想這本書為什麼這麼緊張刺激?也可以比較看看這本書跟平常的故事有什麼不同喔!
Thumbnail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Thumbnail
感謝「親子天下專欄作家」隨寫人老師介紹我的新書,學生時代於網路創作時常受到文學專業的隨寫人老師之鼓舞,總是給予青澀的我更多信心,因此,能藉由新書能與老師有更多的交流互動,感到榮幸與喜悅! 以下轉自隨寫人老師的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