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我認同為自己帶來能量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文/椰子媽咪

當一個人的認同感都放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時,就會開始流失自我的能量,因為所有的能量都會流向你關注的外在世界。

哥哥在洗澡時鎖門,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於是我要求他不要鎖門。洗完澡的他大發脾氣的走出浴室,甩東西。我的情緒也被激怒,於是哭了。

姐姐很快的走過來,雙手撫在心輪對我說「媽媽,用這個~」然後她抱住我叫我呼吸。

我的孩子居然用情緒安頓法來引導我!

我的情緒很快的穩定下來,接著換哥哥大暴走⋯他又出現不肯溝通的大叫大哭。我請他深呼吸,但他情緒滿到無法正常呼吸。光這個部分,我就花了十多分鐘~

稍微冷靜的他,一開口就是不停的自我批判。像馬景濤似的大罵自己,還搧巴掌。

因為參加過子玲老師的讀書會,我懂了這孩子正在經歷羞愧的情緒,他正用嚴厲的自我批判來逃避這份羞愧和脆弱。

因為一件事情沒做好,他便無法認同自己,走向錯誤的情緒算式。

而這些自我批判的訊息,很大一部分是從姐姐來的,一小部分是從弟弟來的。聽到這裡,我也了解到,這孩子太渴望姐姐的認同。

從一出生,姐姐就存在於他的世界裡。不管是才藝班、幼稚園、國小,都有姐姐的身影。他們共同走過的路比我這個媽媽還多。

但是過度尋求外界的認同,是一種能量的消耗。也是一個失去自我的開端。

我問他: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又開始馬景濤附身般的說姐姐過去罵他的話,不跟他玩,大家都認為他不好,他就是一個很壞的小孩。

我再問:我認為你是一個很暖心的孩子,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就這樣我們來回好幾次,我不放棄我的問題。但在每次提問前,我都加了一個我認同他的點。

最後,他終於完整說出:

我是一個功課很好的人,我是一個很會運動的人,我是一個會陪弟弟玩的人,我是一個可以把事情做好的人。

最後我問:你認同自己的這些能力嗎?

他點點頭。

我說:很好!別人怎麼說都不重要,你自己怎麼認同自己才是重要的。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而自我認同則是車軌的路徑方向。如果永遠都在追求別人的認同,就會常常出軌,甚至翻車⋯

過去的我,在面對孩子的狀態都會感覺很痛苦⋯難過、憤怒、自責、沮喪、無助,會全部出現。

充滿無力感的我,只能用打小孩來逃避自己與孩子的情緒,只求一切立刻停止。在恐懼中停止⋯

現在,我很慶幸這些問題在我還能陪伴孩子時發生。面對孩子情緒的狀態,我不再感覺痛苦~

我的內在有更廣闊的空間,接納孩子的問題,和理解自己不是那麼完美的反應。感謝「媽咪舒心課」❤️ 讓我懂得把能量放在適當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椰子的沙龍
5會員
12內容數
椰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在現代資訊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面臨獨處的挑戰,包含自我批評、過度思考、孤獨感等內心困擾。學會與自己相處,透過冥想、寫日記等方式,能有效減少焦慮和提升自我認同感,讓獨處成為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本文探討獨處時可能面對的各種情緒,並分享如何有效管理這些挑戰以達到內心的和諧。
2024/09/13
在現代資訊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面臨獨處的挑戰,包含自我批評、過度思考、孤獨感等內心困擾。學會與自己相處,透過冥想、寫日記等方式,能有效減少焦慮和提升自我認同感,讓獨處成為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本文探討獨處時可能面對的各種情緒,並分享如何有效管理這些挑戰以達到內心的和諧。
2024/08/09
在家庭中,長輩的愛常常以贈送物品的方式表現,但當這愛變成了負擔,會讓我們感到困擾。本文探討如何有效面對所謂的「受贈困境」,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自我梳理渴望、表達期待與堅持界限。這不僅是對自己情感的管理,也是促進家庭和諧的關鍵。讓我們學會在接納愛的同時,找到自我的空間與尊重。
Thumbnail
2024/08/09
在家庭中,長輩的愛常常以贈送物品的方式表現,但當這愛變成了負擔,會讓我們感到困擾。本文探討如何有效面對所謂的「受贈困境」,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自我梳理渴望、表達期待與堅持界限。這不僅是對自己情感的管理,也是促進家庭和諧的關鍵。讓我們學會在接納愛的同時,找到自我的空間與尊重。
Thumbnail
2024/08/08
在這個故事中,兔子運用智慧和團隊合作對抗強大的獅子。故事不僅深入探討與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對抗的心態,還引導我們思考如何整合各自的優點來解決問題。透過小兔子的計劃與勇氣,讀者將體驗到合作與表達自我需求的重要性,並受到啟發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4/08/08
在這個故事中,兔子運用智慧和團隊合作對抗強大的獅子。故事不僅深入探討與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對抗的心態,還引導我們思考如何整合各自的優點來解決問題。透過小兔子的計劃與勇氣,讀者將體驗到合作與表達自我需求的重要性,並受到啟發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我的童年回憶到目前為止裡從來沒有被肯定、鼓勵過永遠只有嘲笑、諷刺、否認不斷的潑妳冷水,這種感覺真的很讓自己超級的不舒服與更加厭惡她(我媽???反而像是惡魔) 她永遠都只有自己(低自尊、低成就、控制權很嚴重),一點點問題在她眼裡簡直就是對她大逆不道~最嚴重問題差一點就變成長照殺人(是案主她拿錘
Thumbnail
在我的童年回憶到目前為止裡從來沒有被肯定、鼓勵過永遠只有嘲笑、諷刺、否認不斷的潑妳冷水,這種感覺真的很讓自己超級的不舒服與更加厭惡她(我媽???反而像是惡魔) 她永遠都只有自己(低自尊、低成就、控制權很嚴重),一點點問題在她眼裡簡直就是對她大逆不道~最嚴重問題差一點就變成長照殺人(是案主她拿錘
Thumbnail
帶哥哥上桌球課時,同時段會遇到一個帶著兩兄弟來打球的媽媽。 某次她問我,哥哥的個性如何? 當時,哥哥剛下課,本人就在現場,貌似不在意但明顯放大耳朵聽我們說話。 自從發現孩子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後,我有盡量避免當著本人的面談論他。 即便要說,也只挑好的說。 主要概念很簡單,我也不喜歡有人
Thumbnail
帶哥哥上桌球課時,同時段會遇到一個帶著兩兄弟來打球的媽媽。 某次她問我,哥哥的個性如何? 當時,哥哥剛下課,本人就在現場,貌似不在意但明顯放大耳朵聽我們說話。 自從發現孩子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後,我有盡量避免當著本人的面談論他。 即便要說,也只挑好的說。 主要概念很簡單,我也不喜歡有人
Thumbnail
有一天, 孩子請我用遙控器幫他開電視, 為了不讓他看電視 我只好裝傻說: 「我不知道怎麼開欸...」 這時候, 他竟然對我說: 「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 這時候,我笑了...
Thumbnail
有一天, 孩子請我用遙控器幫他開電視, 為了不讓他看電視 我只好裝傻說: 「我不知道怎麼開欸...」 這時候, 他竟然對我說: 「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 這時候,我笑了...
Thumbnail
當一個人的認同感都放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時,就會開始流失自我的能量,因為所有的能量都會流向你關注的外在世界。 哥哥在洗澡時鎖門,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於是我要求他不要鎖門。洗完澡的他大發脾氣的走出浴室,甩東西。我的情緒也被激怒,於是哭了。
Thumbnail
當一個人的認同感都放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時,就會開始流失自我的能量,因為所有的能量都會流向你關注的外在世界。 哥哥在洗澡時鎖門,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於是我要求他不要鎖門。洗完澡的他大發脾氣的走出浴室,甩東西。我的情緒也被激怒,於是哭了。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一個意識到情緒該按下暫停鍵的夜晚。
Thumbnail
一個意識到情緒該按下暫停鍵的夜晚。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