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劇評: GLAMOURS 豔光四射 不需要刻意強調LGBTQ也可以很「GA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自我成長職場喜劇 看美式文化如何詮釋多元性別認同議題及職場劇


圖片擷取自Netflix

圖片擷取自Netflix

一開始是被美妝和時尚相關的內容吸引,但隨即沈浸在由一群LGBTQ背景設定的角色構建而成,充滿美妝、多元自我認同、職場、人際關係、自我追求、成長等各色價值觀,卻也很巧妙地不讓LGBTQ元素成為舉著政治正確大旗反而破壞主線劇情的職場喜劇。

由演員班尼小姐(Miss Benny) 所扮演的主角馬可是一名化妝品專櫃櫃姐同時也是一位具有酷兒身份的美妝網紅。某天在上班的過程中因緣際會獲得了前往知名彩妝品牌創辦人瑪德琳創辦的彩妝公司擔任助理的機會,開啟了一連串有趣卻也令人手忙腳亂的挑戰,最終實現自我成長的旅程。

這部劇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於雖然主要角色的背景設定都是二元性別以外的多元性別認同者(LGBTQ),但並非一昧地強調或是刻意提醒這些元素,而是讓觀眾能很自然的接受這些設定並依然沈浸在主線劇情中。隨著劇情的推進,帶著觀眾進入每一位要角在工作上和生活中遇到的瓶頸以及各種抉擇的時刻。就像是任何一個由二元性別認同者挑大樑的職場劇,非二元性別認同者和大部分的人沒有什麼不同,你有的煩惱,我也有;你會感到迷茫、掙扎、或有成就感或是對某人感到動心,這些感受我和你沒有不一樣。就算不是LGBTQ族群,也能從劇情中感到共鳴並和角色一同成長。

個人認為這是美劇一個很難模仿的特色。近年來包含文化較為保守的亞洲各國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含有多元性別認同元素的影視作品。但很多時候都會陷入一種隱晦的壓抑或是因為大環境依然不夠包容而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掙扎感。這些作品都不乏出現「社會應該要對這些族群更加包容」此類充滿呼籲性聲音的主軸。先說明個人也有身為這個族群的朋友,所以現實生活中是完全不排斥這些朋友的,但總會在看這類設定的作品時感到一絲違和。極端一點的總會讓人感覺是為了政治正確而必須這樣設定,或是單純為了搏眼球才出現這樣的劇情。似乎這類型作品裡,主角們遇到的生活中的不如意都是跟個人性取向有關,個人認為以影視作品而言實則有點片面且可惜。

反觀美劇,因為美國社會針對性取向認同以及平權運動發跡較早,雖不能說美國社會完全沒有恐同或反非主流族群的思想,但其影視作品對於把話題搬到檯面上來講,且跳脫一昧悲情、沈重、哀傷的氛圍而用充滿自信、開朗、輕鬆甚至有點詼諧卻又不脫離現實社會的基調來敘述, 的確是亞洲影視作品很難模仿的美式文化風格。以「豔光四射」為例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把Gay Pride Campaign、以及美國爭取多元性別認同平權的社會運動歷史流暢而不刻意的融入劇情。即便是關於主角馬可在生活上、感情上的問題並沒未少琢磨,但在處理感情線這部分也不會刻意聚焦在「因為主角身為LGBTQ的族群就比較弱勢、刻意強調其跟他人的不同或是某些既定偏見上。」

二元性別取向的人會在感情上遇到的問題、會在生活上遇到的煩心事以及會在工作上遇到的瓶頸,身為LGBTQ的人也會。我們不是異類,你會遇到的事情,我也會。你感受到的情緒,我也曾經有過。

個人很喜歡馬可這個角色的設定一點的是「雖然也有感到不安的時候,但不會因此就認為自己比較弱勢而自怨自艾,雖然中間一度為了挽回另一半而嘗試改變,但最後依然坦蕩回歸做自己。犯錯了就正視它,並且嘗試去改正,且總是能重新打起精神去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 

我想就算現實生活中不是屬於這個族群的朋友,也能從主角馬可和劇中其他主要角色身上看到曾因為生活或工作上的瓶頸而感到焦躁不安的自己、因為感情的受挫而失落的自己,當然也能見到因為工作上的成就和感情上的豐收,而洋溢著自信與幸福的自己。角色的其他層面和故事設定的夠飽滿,讓觀眾能從角色身上、劇情中找到共鳴,性取向話題「也就不是撐起故事的唯一元素了。」

並且整體故事也依然沒有脫離主線「前超模瑪德琳要如何讓品牌轉型,以便爭取到外部資金讓公司不至於倒閉以及是否要接受收購。」沒有抹去角色們在性取向方面的設定,但也不停地告訴觀眾這不只是一部含有多元性別認同元素的劇,同時也是一部主線在講職場與自我成長的喜劇!

圖片擷取自Netflix

圖片擷取自Netflix

其中「瑪德琳」這個角色是最常見的二元性別,一個出鏡率甚至在某些集數高過主角馬可的要角居然不是「一慣」的設定,卻也不會讓人感到突兀,因為現實社會本就如此,充滿多樣性而大家其實都可以get along,不是嗎?

影視作品也可以如此,總感覺亞洲觸及到多元性別認同的設定總會帶點無力的惆悵感。「豔光四射」很巧妙的展現了主線不一定要放在主角對自己的性別和性取向認同的掙扎上、角色們也不一定要帶著悲劇色彩、不一定要被設定為邊緣人。他們可以是抬頭挺胸地為自己感到自豪、可以是敏感的、可以是酷酷的又帶點灑脫的、也可以是很「普通」讓人看不出來的,因為我不需要一定要告訴你我是誰。就算是這樣的呈現其實也很可以很「Gay」。性別和性取向認同不論是之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還是一個影視作品中的角色都只是組成這個個體的一部分而已。這種「我們身為一個melting pot的國家,在性別與性取向認同的議題也可以是包容的、是多元且坦蕩而奔放的氛圍真的很美國!」 

另外還有一點因為文化的差異使得亞洲劇集亦很難模仿的美劇特色,就是其闡述自我成長這類型的作品氛圍。亞洲的自我成長劇或是職場劇因為很大一部分內斂保守的文化使然,總是在轉了一圈後回到對大環境的無奈與感慨。台劇也許還能見到主角為自己據理力爭的橋段,日劇就比較常陷入這種「我很渺小,就這樣默默地做個小螺絲釘不強出頭也很好。」的自我安慰中。

個人平時看得最多的其實是美國實境秀,結合自身過去在美國留學的經歷,有時真的很難不羨慕美國人這種自信敢言、抬頭挺胸做自己的性格。亞洲文化看來過於衝撞體制的表達自身意見的文化,在美國就只是日常文化的一部分而已(這裡要先聲明表達自身意見與單純沒禮貌是兩回事)。從教育體系裡就不斷培養學生組織自己的想法並且鼓勵勇於發表、互相討論激盪和爭取的文化,個人認為其實才是在背後默默推動「個人去追求並實現美國夢」的動力。美國並非所謂的烏托邦,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沒有問題的理想之國,但是它文化裡的自信與勇於追求自己所想要的價值觀,才是讓個人感到無所畏懼,我可以做到的那個關鍵。 

就如同大部分這類基調輕快的美國職場劇的結尾,「豔光四射」亦將最後一個鏡頭停在主角昂首闊步走在大街上回顧起過往的種種。

「生活不會總是如自己所願,你也不是超人或是聖人,也總會有犯錯或傷害到他人的時候。但這就是生活,承認它、改過自新、有時候就是得表現的像個大人讓事情翻篇,不要讓負面的情緒在腦中揮之不去甚至影響正常生活。不要害怕去做選擇去做改變,但你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接受挑戰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努力。」

最後說說演員的部分,這部劇一開始在網路上引起注意多半是因為「瑪德琳」的扮演者,老牌女星Kim Cattrail。不得不說她一出場的氣勢,就算已年近70,依然風韻猶存,因為歲月的沈澱透露出年輕人無可比擬的美。特別喜歡她所扮演的「瑪德琳」,前往變裝皇后秀的後台和表演者們相見歡的橋段,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我就是女王」的氣場。

再來是主角「馬可」的扮演者班尼小姐,現實生活中也正在經歷跨性別過程的班尼小姐,將「馬可」這個酷兒設定的角色演繹的惟妙惟肖,就如同班尼小姐在某訪談中提到的「我希望觀眾能和我以及馬可一同經歷這個變化的過程。」從家鄉德州搬到洛杉磯追尋演員夢的班尼小姐。在數次碰壁後終於接到Netflix「豔光四射」的邀約,也宣告著「屬於LGBTQ族群大放異彩的時機總算來到」。

 

avatar-img
5會員
28內容數
我想大家都有過在日常生活中突然腦中靈光一閃的時候。 或是看了一本書、一段話甚至是聽到一首歌或一段旋律突然就有一股念頭湧現的時候。 這裡記錄的是在自己平凡生活中那一個個靈感湧現的時刻。 (白話點就是個人碎碎念的刻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dy. 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部劇是從來不追台劇的自己,在無意間點開第一集後,居然會每個禮拜期待下一集的劇,也是第一次看完後,認真想留下感想的台劇。
Netflix推出的傳記式劇集,用短短五集的時間帶觀眾一探美國傳奇高級訂製服設計侯斯頓高潮迭起的人生。在那個美國經濟與社會價值觀都急速發展巨變的年代,侯斯頓短暫卻精彩的一生就如同那個年代一般永成經典令後世津津樂道。
“人們總會怨嘆為何會是自己,為何會是自己所愛的人。也許病痛對誰都是不公平的,但或許對誰也都是公平的。” 這次想聊的是由內地當紅年輕演員易烊千璽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望各位也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收集自己的小紅花。
監製以一貫帶點壓抑詭局的手法呈現出人際關係以及戀愛在青少年生活中所扮演之意義。這是一部以青少年為主角探討生活、戀愛以及不安徬徨心情充滿日式壓抑氣氛卻又融合了小清新的劇情片。雖是一部相當道地的日式青少年愛情片,但是不論是題材內容還是拍攝手法都與正統的「甜寵」「校園純愛」有非常大的不同。
這部劇是從來不追台劇的自己,在無意間點開第一集後,居然會每個禮拜期待下一集的劇,也是第一次看完後,認真想留下感想的台劇。
Netflix推出的傳記式劇集,用短短五集的時間帶觀眾一探美國傳奇高級訂製服設計侯斯頓高潮迭起的人生。在那個美國經濟與社會價值觀都急速發展巨變的年代,侯斯頓短暫卻精彩的一生就如同那個年代一般永成經典令後世津津樂道。
“人們總會怨嘆為何會是自己,為何會是自己所愛的人。也許病痛對誰都是不公平的,但或許對誰也都是公平的。” 這次想聊的是由內地當紅年輕演員易烊千璽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望各位也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收集自己的小紅花。
監製以一貫帶點壓抑詭局的手法呈現出人際關係以及戀愛在青少年生活中所扮演之意義。這是一部以青少年為主角探討生活、戀愛以及不安徬徨心情充滿日式壓抑氣氛卻又融合了小清新的劇情片。雖是一部相當道地的日式青少年愛情片,但是不論是題材內容還是拍攝手法都與正統的「甜寵」「校園純愛」有非常大的不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06年出品的職場聖經《穿著 Prada 的惡魔》,到2024年仍然是個值得參考的職場教材。這篇文章討論了片中的穿著形象、行話用詞、以及人際關係等職場環境與文化的變遷,並分享職場女性在工作中的困擾和挑戰。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影片充滿細節,畫面美學、音樂、服裝用心呈現。男女主角所展現的不同人生階段與情感互動,帶來觀眾不同的觀影感受。影片超過兩個小時,值得多次觀賞,每次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適合與不同人群一同欣賞,引發有趣的討論。
Thumbnail
背景 《馬男波杰克》故事裡面每個角色個性經歷也都詮釋的非常好,故事是喜劇敘事,雖說故事背景是好萊塢演藝界的生活,劇情內容非常戲劇化,但每段故事的隱喻都可以貼近每個人一生都可能經歷的感受,故事裡也喜歡用諷刺搞笑的方式來表達一些實事觀點 前言 最近剛看完馬男波杰克第六季,也是這部作品的完結篇章,卡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其探討了女性身體自主的議題,以及生而為人的意義和生命的可能。這部電影將黑色幽默、浪漫和哲學主題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部令人難忘的作品,並在許多影展上獲得了高度評價。
Thumbnail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製作女性與女性啟蒙是本片的一大主旨,女主角貝拉的確是被製作和再啟蒙的,這其中有一種被動而主動的過程。至於貝拉何以瘋狂?那是因為,一個女人要想說明一個道理,她首先必須成為一個奇觀,表現出自己是「發了瘋」才行。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惡女-誰說工作不帥氣》是暢銷漫畫改編,由今田美櫻主演,追到最新一集,有句話說得真好,「先斷定什麼都不會改變,就直接放棄是很容易的」。在劇中的超級樂觀新人麻理鈴,雖然被分配到備品管理課,但跟隨前輩峰岸,她轉調許多部門歷鍊,卻不改樂觀及幫助人的心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06年出品的職場聖經《穿著 Prada 的惡魔》,到2024年仍然是個值得參考的職場教材。這篇文章討論了片中的穿著形象、行話用詞、以及人際關係等職場環境與文化的變遷,並分享職場女性在工作中的困擾和挑戰。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影片充滿細節,畫面美學、音樂、服裝用心呈現。男女主角所展現的不同人生階段與情感互動,帶來觀眾不同的觀影感受。影片超過兩個小時,值得多次觀賞,每次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適合與不同人群一同欣賞,引發有趣的討論。
Thumbnail
背景 《馬男波杰克》故事裡面每個角色個性經歷也都詮釋的非常好,故事是喜劇敘事,雖說故事背景是好萊塢演藝界的生活,劇情內容非常戲劇化,但每段故事的隱喻都可以貼近每個人一生都可能經歷的感受,故事裡也喜歡用諷刺搞笑的方式來表達一些實事觀點 前言 最近剛看完馬男波杰克第六季,也是這部作品的完結篇章,卡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其探討了女性身體自主的議題,以及生而為人的意義和生命的可能。這部電影將黑色幽默、浪漫和哲學主題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部令人難忘的作品,並在許多影展上獲得了高度評價。
Thumbnail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製作女性與女性啟蒙是本片的一大主旨,女主角貝拉的確是被製作和再啟蒙的,這其中有一種被動而主動的過程。至於貝拉何以瘋狂?那是因為,一個女人要想說明一個道理,她首先必須成為一個奇觀,表現出自己是「發了瘋」才行。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惡女-誰說工作不帥氣》是暢銷漫畫改編,由今田美櫻主演,追到最新一集,有句話說得真好,「先斷定什麼都不會改變,就直接放棄是很容易的」。在劇中的超級樂觀新人麻理鈴,雖然被分配到備品管理課,但跟隨前輩峰岸,她轉調許多部門歷鍊,卻不改樂觀及幫助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