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練習W6:覺察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人是活在感受裡,而不是目標裡。」真是當頭棒喝。

我超愛設定目標的,雖然常常達不到。

但總覺得,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目標?「達不到」是一件事,但「沒有目標」又是另一件事。

「活在目標裡」,就是我長久以來的生活與成長心態,內心似乎有一種序列感,覺得目標要一個接著一個,像里程碑一樣,要先經過A,才能到B,最後就會到C。如果一直一直都達不到A,就會覺得,我的人生,注定到不了C吧。

「活在感受裡」,則彷彿是個全然不同的概念……是不要管目標,開心就好嗎??還是不用管A或B,只要想辦法弄成C的感覺,就可以了是嗎?

崇建老師說,可以想想「對『感受』的看法」。

我覺得:「感受」是一種會困住我的東西,與其在感受裡打轉,不如趕快採取行動或解決問題。

因為太想擺脫「受困」的感覺,所以,腦子常常不理會「感受」,而是轉往理性去「想辦法」,只要想到「任何可以改變現狀」的方法,就會去試;心想只要改變了現狀,應該就不會再受困了吧?。

因此,不管是學生的我、職場的我、媽媽的我,總是忙碌,我總是在找事情作、找書看、找東西學。

只是忙東忙西,我依然覺得自己,被困住。

學生的我,被考試成績困住;職場的我,被工作意義困住;媽媽的我,被存在價值困住。

讀很多書、考很多試、得到很多不差的成績,但我依然覺得自己被困在不夠好的排行裡。

職場經歷很多職務、很多專案,從基層到主管,從23K到年薪百萬,但我依然覺得自己是個為五斗米折腰、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的行屍走肉。

育嬰假在家,孩子的一切都自己來,煮三餐、學剪髪、學烘焙、帶孩子城市踏查,隨著孩子長大,我驚覺自己不知道該期待孩子有成就?還是自己有成就?

長久以來,一直想擺脫「被困住的感覺」,不斷轉換角色、環境,卻好像每次嚐試,都還是踏入了困住我的陰陽魔界。

覺得人間煉獄。

難道我就是要來被鍛煉的,也許煉得夠久,我真的會變成某種貴金屬?!

崇建老師說:「感受是一種訊息,來面對世界的訊息,是為生命服務的。」
「幸福是一種『感覺』,要訓練一個人擁有這樣的感覺。而不是被認知所綁架。」
「感官的功課:人要活在『全然體驗的存有之中』。」

我應該是被「認知」綁架了,我習慣選擇用認知來推演、來學習,來構思解決方法,雖然是努力往前了,但卻是朝向了不明所以的方向;而且,愈奮力,方向愈偏頗……

我忽略「感受」,我對生命給我的訊息,已讀不回。

已讀不回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我不知道要回什麼。

對,我不知道要回什麼。

我甚至連承認「不知道要回什麼」的勇氣都沒有。

我對自己,感到很抱歉。

生氣時,我沒有好好體驗我的生氣,我沒有好好看看自己的委屈在哪裡,我在大發雷霆後不斷地自責,並定下一些對自己或對別人的規定。

難過時,我沒有好好體驗我的難過,我沒有好好看看自己失落的渴望是什麼,我在眼淚下後悔自己的軟弱,並要求自己要堅強、要獨立。

開心時,我也沒有好好體驗我的開心,我沒有好好看看自己生命的獨特種子,我在笑意上眉頭之前,就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小心樂極生悲。

於是沒被看見的我的委屈一直都在,沒被看見的我的渴望則不知道長什麼樣,而沒被看見的我的獨特種子也就一直沒發芽……

但,這一路走來,我是這麼地努力………

此刻的我,想謝謝自己:雖然好像走錯路了,但我還是一步一步走,沒有浪費老天爺給我的好手好腳。

也慶幸自己,在人生後半場,有了一些體悟。

不管這些體悟,能不能帶我走出困境,至少,現在,我和困境裡的自己,在一起。


延伸閱讀:

其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娃找艾娃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薩提爾練習」指的是李崇建老師的《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W1代表第1週。
2023/12/21
這四週的練習主題,是「好奇」。 崇建老師交代的功課是要透過「好奇」來啟動人際間的對話,然後運用前幾堂課所說的「情緒」、「感受」與「回溯」來與身邊的人互動。 在拜讀崇建老師的諸多著作時,發現他常常強調「好奇」,並說「好奇,是一種素養」。 我很認同這樣的人際對話方式,所以,我為這項功課設定了一個標
Thumbnail
2023/12/21
這四週的練習主題,是「好奇」。 崇建老師交代的功課是要透過「好奇」來啟動人際間的對話,然後運用前幾堂課所說的「情緒」、「感受」與「回溯」來與身邊的人互動。 在拜讀崇建老師的諸多著作時,發現他常常強調「好奇」,並說「好奇,是一種素養」。 我很認同這樣的人際對話方式,所以,我為這項功課設定了一個標
Thumbnail
2023/12/14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2023/12/14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2023/12/07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2023/12/07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是活在感受裡,而不是目標裡。」真是當頭棒喝。 我超愛設定目標的,雖然常常達不到。 但總覺得,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目標? 「達不到」是一件事,但「沒有目標」又是另一件事。
Thumbnail
「人是活在感受裡,而不是目標裡。」真是當頭棒喝。 我超愛設定目標的,雖然常常達不到。 但總覺得,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目標? 「達不到」是一件事,但「沒有目標」又是另一件事。
Thumbnail
把自我滿足當成人生的第一要務,只有自己最瞭解如何取悅自己,但就算知道,我們也不見得真的有去做或做得到,畢竟每個人都有一些「認為無從選擇」的包袱要背負。
Thumbnail
把自我滿足當成人生的第一要務,只有自己最瞭解如何取悅自己,但就算知道,我們也不見得真的有去做或做得到,畢竟每個人都有一些「認為無從選擇」的包袱要背負。
Thumbnail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功課要完成。 年輕的時候,想著能多賺點錢,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至於理想是什麼,沒一個具體,大概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沒有錢維持生活。再有能力些,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驗證一些和自己在電視、報章上看到的是否一樣。 慢慢的工作穩定了,物質條件也改善了。經常會去旅行,假
Thumbnail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功課要完成。 年輕的時候,想著能多賺點錢,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至於理想是什麼,沒一個具體,大概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沒有錢維持生活。再有能力些,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驗證一些和自己在電視、報章上看到的是否一樣。 慢慢的工作穩定了,物質條件也改善了。經常會去旅行,假
Thumbnail
用錢買的到的都稱不上是幸福;用錢買不到的都被認定是幸運。「幸福」不是我們窮追猛打就能擁有,更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目標,生活就是生活,不論世界讓你遇見甚麼,你都該安然無恙地對待自己。 對於「生活」只要感到自在簡單就夠了。 無論發生甚麼事,都不要為難自己 #遠遠看自己 我好像在演繹「自己」應該要有的樣子。
Thumbnail
用錢買的到的都稱不上是幸福;用錢買不到的都被認定是幸運。「幸福」不是我們窮追猛打就能擁有,更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目標,生活就是生活,不論世界讓你遇見甚麼,你都該安然無恙地對待自己。 對於「生活」只要感到自在簡單就夠了。 無論發生甚麼事,都不要為難自己 #遠遠看自己 我好像在演繹「自己」應該要有的樣子。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中,我弟在聽了我的一派胡言後:笑著對我說:「你不覺得的很可笑嗎?我們都覺得『達成目標』時是最開心的,但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在「達成目標」,而達成目標後的我們,又在尋找下一個目標,這樣的人生如何開心?」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中,我弟在聽了我的一派胡言後:笑著對我說:「你不覺得的很可笑嗎?我們都覺得『達成目標』時是最開心的,但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在「達成目標」,而達成目標後的我們,又在尋找下一個目標,這樣的人生如何開心?」
Thumbnail
您真的懂自己嗎?拿起鏡子看著鏡中人,真的是您嗎? 我不是在說恐怖故事,是真的!您的(以為)往往侷限了您的想像。 我們是不是被自己的眼睛給騙了! 在人生規劃中,很多人會以自己親近的人當範本,因為眼見為憑,其實真的是您所想的嗎? 以下聊聊工作中的生涯感受; 1. 您觸動了知覺嗎? 2. 評估自己:
Thumbnail
您真的懂自己嗎?拿起鏡子看著鏡中人,真的是您嗎? 我不是在說恐怖故事,是真的!您的(以為)往往侷限了您的想像。 我們是不是被自己的眼睛給騙了! 在人生規劃中,很多人會以自己親近的人當範本,因為眼見為憑,其實真的是您所想的嗎? 以下聊聊工作中的生涯感受; 1. 您觸動了知覺嗎? 2. 評估自己:
Thumbnail
「怎麼什麼事都感覺做不好……?」 「明明很努力了還是無法追上別人。」 「很想給自己一天耍廢,但感覺很不應該。」 「好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做都好像不夠。」 以上的句子你也有共鳴嗎?是否常常出現在你的腦海裡呢? 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種事物的學習資源都可以輕易取得,使得多
Thumbnail
「怎麼什麼事都感覺做不好……?」 「明明很努力了還是無法追上別人。」 「很想給自己一天耍廢,但感覺很不應該。」 「好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做都好像不夠。」 以上的句子你也有共鳴嗎?是否常常出現在你的腦海裡呢? 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種事物的學習資源都可以輕易取得,使得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