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生命手記》讀後感

更新於 2024/10/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面對死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去直視死亡的迫近。尤有甚者,死亡對人的威脅,往往也透過親人的逝世帶來極其強烈的衝擊。《死亡與生命手記》是歐文・亞隆與瑪莉蓮・亞隆,這一對結褵六十載的夫妻,共同書寫而成的作品。然而,其書寫的發韌卻是瑪莉蓮因為癌末,面對著死亡的逼近,遂興起了與丈夫一同書寫人生最後時期的種種想法。閱讀的過程,腦海裡總會不經意地想起《恩寵與勇氣》一書,那是作者威爾伯書寫著他的妻子崔雅的生命故事,透過崔雅的罹病、治療與過世,威爾伯深切地去探究面對死亡的憂懼與勇敢。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由瑪莉蓮與歐文各自書寫著內心的感受,並且依時序交錯呈現,直到瑪莉蓮過世之後,則是由歐文獨自書寫著內心的不安與巨慟。書中一開始呈現著關於死亡的拉扯,然而讓人訝然的是那卻並非瑪莉蓮對於活著的渴望與死亡的畏懼,而是瑪莉蓮對於己身的死亡所可能造成歐文的衝擊,讓她配合著醫療的用藥,想辦法爭取生命的延續。然而治療的副作用著實極為痛苦,那卻也讓瑪莉蓮不斷思考著那背後的意義與目的。

對瑪莉蓮來說,她對於自己漫長的人生感到非常地滿足,不論是與歐文婚姻的美滿、子孫滿堂,還是於己在書寫、教授方面的種種成就與享受,當然還有那經營多年的種種團體,那都帶給她滿滿的收穫。而也如同歐文所言,死亡焦慮往往與人生虛度的感覺呈現正相關,也就是說,人生越是虛度,死亡的焦慮也就越強烈。是故,當瑪莉蓮回首過往的人生覺得心滿意足,反倒對於眼下想盡辦法想要延續生命的手段,卻可能剝奪關於活著的一種自在與清明而感到質疑。

所以,在瑪莉蓮的書寫之中,可以感受到她對於死亡的坦然,但是卻因為掛心著歐文而嘗試去接受更多的醫療。只是從她發信給眾位朋友,訴說自己的狀態,甚至把握時機一一道別,就可以感受到,瑪莉蓮穩穩地踩踏著她所清楚意識到的前往死亡的道路。也許她的人生讓她無悔,所以無須有太多的罣礙,唯一還可以做的也許是在生命的最終,予以最在乎的人,最適切的告別。

相較於此,歐文則不忍,也不想接受妻子的離去。他鼓勵著瑪莉蓮嘗試不同的治療,也深情地陪伴著。甚至每每去醫院聆聽治療成效的過程,歐文都比瑪莉蓮還要心焦與在乎,因為不捨。那早已習慣彼此陪伴的歲月,那早已習於共同分享的生活,讓歐文一時間不知如何去面對瑪莉蓮可能的離去。於是乎,他只能期許醫療發生效果,他只能寄望奇蹟的發生。然而與此同時他又得要面對瑪莉蓮對於醫助自殺的申請,對歐文來說,那像是無可遁逃的直視,那像是被逼使著放下那無法成真的希冀。

尤其是歐文一方面要協助瑪莉蓮交代後事,一方面卻又不想去面對往後沒有瑪莉蓮的生活想像,那樣的衝擊與矛盾,讓他陷入強烈的情緒糾結。然而,面對著瑪莉蓮的平靜與淡定,反倒得以從中找著一些支持。而瑪莉蓮也毫無保留地呈現出她對於歐文的擔心與憂懼,那更成了她面對死亡最難放下的牽掛。於是乎,為了讓瑪莉蓮能夠心安,歐文終究得要嘗試去接納現實的殘酷,並且嘗試去緩解內心的種種焦躁。

透過兩人的書寫,讓人深刻地感受到鶼鰈情深。兩人之間長久的相互依靠與扶持,彷彿讓彼此的人生有著怎也化不開的交融。而對歐文與瑪莉蓮來說,他們從未想過彼此之間的分離,直到死亡前來敲門,瑪莉蓮幾經掙扎才終於學會放下,終於學會接受。因為這個過程中,她遭逢了身體上幾乎難以忍受的磨難。是故,她嘗試轉念,嘗試學會放下,儘管她不願意,但她知曉她必須如此。相較於此,目睹這一切的歐文雖然不若瑪莉蓮承受如此大的身體上的痛楚,但是他所領受關於心靈的折磨可也極其難捱。

沒有人願意心愛之人承受如此巨大的苦難,但是另一方面卻又不願意面對彼此的分離。那份糾結,反覆浮現於腦海;那份巨慟,更時時縈繞於心頭。切莫以為那就是苦難的頂點,即便內心早已不知演練多少次,即便身為一個治療師早已深知喪親經驗所將遭逢的種種悲傷歷程,那都完全無法跟實際經驗時所造成的衝擊相互比擬。

喪禮結束之後,歐文經歷了一段超乎其想像的磨難與困頓。初期,生命彷彿跟著瑪莉蓮的死亡而停滯,由於早已習慣面對生活的種種,立刻與瑪莉蓮分享。然而卻又每每在那樣的舉措裡,感受到瑪莉蓮已經不在身邊的巨慟。於是乎,減少任何的活動遂成了意識甚或是潛意識裡自我保護的機轉。因為只要有任何的觸動,就會想要分享,而那就拉扯出內在難以抑制的悲傷。與朋友相遇如此,看到中意的影視作品如此,與子孫互動如此,甚至連生活周遭任何極其細微的改變都是如此。更直白地說,任何的變動,都將導致難以承受的悲痛,於是乎停滯彷彿是最好的應對之法。

那樣的停滯,凸顯著一種無助,甚或回過頭質疑己身的能力。誠如書中所言及的身為全球極其推崇的治療師,歐文甚至在那過程中深切地理解與體會自殺人的心理。回首,審視過往那數不清次數的喪親個案的治療經驗,歐文更為深刻地體悟到當事者的困頓,也彷彿試著從耙梳相關經驗中,重新找回生命的動力。這過程中,歐文經歷了心理與身體的變化,退縮、不安,最重要的是他如實地記錄下這一切種種。甚至那樣的書寫成了療癒的關鍵力量,也於此同時,他更加深刻地體悟到,瑪莉蓮當時提出書寫計畫時所言及的,他們應當共同寫一本書,把所面對的困難記錄下來,也許對遇到類似狀況的人來說,會有一點用處。殊不知,那卻反倒成為支撐歐文的關鍵力量。

因為,那樣的書寫是與瑪莉蓮共同參與的美好,所以即便困頓難捱,即便生命裹足不前,都不當讓書寫停頓,更不該讓瑪麗蓮最後的一本書難產。而在那一次次的書寫與耙梳當中,歐文像是嘗試完成一次次的自我對話,甚至像是告知瑪莉蓮在她離去之後的種種努力。誠如,瑪莉蓮在世時,歐文為了讓她心安,總願意去承諾關於己身的照顧。然而,真正面臨那巨大的失落之時,那遭到排山倒海的悲傷情緒淹沒的思緒,早已無暇顧及這一切。唯有在面對書寫的當下,再次意識到那份許諾,再次找回那一點點力量。在那過程中,歐文突然意識到,也許瑪莉蓮提出書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自己。

值得玩味的是,在那顛簸前行的日子裡,歐文開始翻閱自己過往的書寫,透過文字重新去審視過往的經驗。雖然許多的故事難免拉扯出創作時的記憶,也連帶召喚出那當下與瑪莉蓮的互動而再次感傷不已。但是,那卻也在閱讀的過程裡,遇見了那曾經飽含心靈能量的自己。當眾人總是從歐文的著作中找著能量,也許當事者也當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而過往歐文的著作,最讓人著迷之處,莫過於其總能以真誠的態度寫下內心的感受。那份真實總是讓人在閱讀的剎那,強烈地感受到一份內在心靈豐厚的底蘊。也在那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如實」正是活著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而那樣的感受拉回到本書的書寫,更是讓人感到驚艷。未曾掩飾內在的茫然與不安,未曾美化喪偶所帶來的困頓與磨難,歐文的文字,一直反覆而深切地提醒著,他是一位治療師,但是在那之前,他是一個人,一個如實存在的人。他是為活著而活著,不是為治療師的頭銜而存在著。

那樣的活著,也許於歐文,是再自然不過的樣態。殊不知那卻足以讓人有著深刻的儆醒:關於活著,也關於真實。

深深地感激著。




延伸閱讀


關於心河這一系列書寫的介紹與總覽

 

avatar-img
54會員
89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愛情?」也許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解讀,甚或每個人所描繪出來的樣貌也不相同。更讓人感到慨嘆的是,也許許多人心中都藏著一份關於愛情的悸動,可在生活之中卻又離那樣的感受如此地遙遠。甚或,早已忘卻關於愛情的感受。
掩卷之後,不禁衷心地讚嘆著,《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真的無愧於2022本屋大賞的首獎。那許許多多關於戰爭的議題,依舊在心底發酵,對比著新聞上依舊播放的戰爭新聞,那殺戮、那強姦依舊,那關於人性與魔鬼的議題,心裡頭深深地不安著。
往後關於閱讀的種種分享,姑且就將其名為「默潮」,為何取「潮」,只為了呼應「海」,試想從名為「寧靜海」的地方所孕育而出的創作該為潮水吧!至於為何取「默」字,因「默」與「墨」恰巧同音,此其一也,再加上關於閱讀,許多人的經驗都比我豐富許多,有機會分享已感慶幸與滿足。所以囉!低調一點好了,故希望「默潮」只是
「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這是幾米新的繪本「星空」書腰上所書寫的文字。而讓人感動不已的是一翻開這本書,其在故事之始便直接宣告著:「獻給無法和世界溝通的孩子」。細細地翻閱著每一頁,專心地讀取著影像與文字所欲表達的情感與思維。這是一個關於青春、關於長大的故事。
好想繼續往下閱讀,卻又捨不得一口氣讀完;好想趕快知道築夢過程的點滴,卻又往往沈浸在每個細節中反覆思索。這是閱讀「轉山」時,矛盾的心境,然而,即便如此卻絲毫不減閱讀時的震顫。一句句作者內心的吶喊,透過第二人稱的表述,那每一句以「你」為開頭的句子,就這麼撞擊著內心深處。
    「什麼是愛情?」也許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解讀,甚或每個人所描繪出來的樣貌也不相同。更讓人感到慨嘆的是,也許許多人心中都藏著一份關於愛情的悸動,可在生活之中卻又離那樣的感受如此地遙遠。甚或,早已忘卻關於愛情的感受。
掩卷之後,不禁衷心地讚嘆著,《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真的無愧於2022本屋大賞的首獎。那許許多多關於戰爭的議題,依舊在心底發酵,對比著新聞上依舊播放的戰爭新聞,那殺戮、那強姦依舊,那關於人性與魔鬼的議題,心裡頭深深地不安著。
往後關於閱讀的種種分享,姑且就將其名為「默潮」,為何取「潮」,只為了呼應「海」,試想從名為「寧靜海」的地方所孕育而出的創作該為潮水吧!至於為何取「默」字,因「默」與「墨」恰巧同音,此其一也,再加上關於閱讀,許多人的經驗都比我豐富許多,有機會分享已感慶幸與滿足。所以囉!低調一點好了,故希望「默潮」只是
「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這是幾米新的繪本「星空」書腰上所書寫的文字。而讓人感動不已的是一翻開這本書,其在故事之始便直接宣告著:「獻給無法和世界溝通的孩子」。細細地翻閱著每一頁,專心地讀取著影像與文字所欲表達的情感與思維。這是一個關於青春、關於長大的故事。
好想繼續往下閱讀,卻又捨不得一口氣讀完;好想趕快知道築夢過程的點滴,卻又往往沈浸在每個細節中反覆思索。這是閱讀「轉山」時,矛盾的心境,然而,即便如此卻絲毫不減閱讀時的震顫。一句句作者內心的吶喊,透過第二人稱的表述,那每一句以「你」為開頭的句子,就這麼撞擊著內心深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投資新手大多從身邊市場開始著手,選擇台股市場入門,單筆投資或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隨著經驗累積,進入美股市場也是好選擇,這篇文章帶你前進美股投資,證券開戶選擇國內券商複委託,使用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並以國泰 CUBE App為例說明。 內容目錄: 1.一站式開戶:以國泰世華 CUBE App 為例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死期將至》是一部探討生命與死亡意義的韓劇,講述主角崔怡在一系列死亡後的重生經歷。這部劇不僅揭示了自殺的自私,也讓觀眾反思生存的價值和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痛苦與掙扎,崔怡逐漸瞭解生命的可貴,最終決定珍惜生命,鼓勵觀眾在面對困難時勇敢尋找生活的價值與希望。
Thumbnail
生命中的每一種情感都需要精心灌溉,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 我們要享受每個瞬間的美好,因為生命中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此。當我們欣賞萬物的壯麗時,會發現人類的渺小,如同螞蟻一般匆忙奔波。 俗語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看似合適,但卻不盡然。 我們應該被激勵去不斷創新,才能實現進步。因為在進步的過
Thumbnail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把自己的心回到『簡單』。 ※我們需要相信生命有意義。那個信念很可能是一個生物上的必要。 ※死亡、輪迴、疾病……都是我們發明的。 ※在最初,是有個神聖的心理完形。 ※肉體感官是內在感官的延伸。內在感官提供給所有物種一個內在的溝通方法。那麼,細胞擁有內在感官。 ※原子的感知能力。
Thumbnail
兩個老人一起跳著最後的生命之舞,其中一人將先優雅離場,獨留另一人面對哀傷、孤寂和自己的死亡……他們將這支舞蹈獻給眾人,就如他們一生努力從事的教學和寫作所帶給人們的啟發一樣:該如何有尊嚴的面對老化和死亡?如何面對喪親的悲傷?人,在臨終旅途上,仍可以活得有意義嗎?
Thumbnail
🌿「那天,我死去的朋友私訊我。」 來賓介紹👏👏👏 -- 高竹嵐(又稱海豹教授):時不時仰望星空的雙寶爸 aka. 編劇詞曲與編曲 -- 孫自怡(又稱不點):茉茉守護大家的 醫術?! 藝術總監暨導演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想過「死亡」這件事,又如何看待「死亡」呢? 在亞隆與瑪麗蓮面對死亡將至這一件事情上,他們反倒是平靜的,亞隆說,他們二個全都充實度過一生,活得無畏,也不輕易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正因為活得沒有遺憾,所以也就了無遺憾⋯⋯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投資新手大多從身邊市場開始著手,選擇台股市場入門,單筆投資或台股定期定額投資,隨著經驗累積,進入美股市場也是好選擇,這篇文章帶你前進美股投資,證券開戶選擇國內券商複委託,使用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並以國泰 CUBE App為例說明。 內容目錄: 1.一站式開戶:以國泰世華 CUBE App 為例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死期將至》是一部探討生命與死亡意義的韓劇,講述主角崔怡在一系列死亡後的重生經歷。這部劇不僅揭示了自殺的自私,也讓觀眾反思生存的價值和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透過不同角色的痛苦與掙扎,崔怡逐漸瞭解生命的可貴,最終決定珍惜生命,鼓勵觀眾在面對困難時勇敢尋找生活的價值與希望。
Thumbnail
生命中的每一種情感都需要精心灌溉,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 我們要享受每個瞬間的美好,因為生命中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此。當我們欣賞萬物的壯麗時,會發現人類的渺小,如同螞蟻一般匆忙奔波。 俗語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看似合適,但卻不盡然。 我們應該被激勵去不斷創新,才能實現進步。因為在進步的過
Thumbnail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把自己的心回到『簡單』。 ※我們需要相信生命有意義。那個信念很可能是一個生物上的必要。 ※死亡、輪迴、疾病……都是我們發明的。 ※在最初,是有個神聖的心理完形。 ※肉體感官是內在感官的延伸。內在感官提供給所有物種一個內在的溝通方法。那麼,細胞擁有內在感官。 ※原子的感知能力。
Thumbnail
兩個老人一起跳著最後的生命之舞,其中一人將先優雅離場,獨留另一人面對哀傷、孤寂和自己的死亡……他們將這支舞蹈獻給眾人,就如他們一生努力從事的教學和寫作所帶給人們的啟發一樣:該如何有尊嚴的面對老化和死亡?如何面對喪親的悲傷?人,在臨終旅途上,仍可以活得有意義嗎?
Thumbnail
🌿「那天,我死去的朋友私訊我。」 來賓介紹👏👏👏 -- 高竹嵐(又稱海豹教授):時不時仰望星空的雙寶爸 aka. 編劇詞曲與編曲 -- 孫自怡(又稱不點):茉茉守護大家的 醫術?! 藝術總監暨導演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想過「死亡」這件事,又如何看待「死亡」呢? 在亞隆與瑪麗蓮面對死亡將至這一件事情上,他們反倒是平靜的,亞隆說,他們二個全都充實度過一生,活得無畏,也不輕易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正因為活得沒有遺憾,所以也就了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