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面對分離的時候仍然會感到焦慮

今年的8/1,我的孩子和眾多孩子一樣,第一次踏進了幼稚園。第一天,他還搞不清楚狀況,被老婆送到幼稚園門口,就跟著老師走進他的教室,沒什麼哭鬧。一開始我還在想,不枉費我跟老婆各自育嬰留停一年帶著他,也不枉費我幾乎天天帶著他到處去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玩,看起來他很有安全感,去幼稚園跟老師和同學相處也沒問題。

沒辦法改變的現實,就只能夠學著接受

這樣的念頭,不到兩天就被破滅了。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在上下學的時候哭鬧得越來越厲害,哭得聲嘶力竭、撕心裂肺。有時候我超想衝過去緊緊抱住我的孩子說:「走!我們回家!爸爸不工作了!每天陪著你!」。雖然我有這樣的念頭,可是我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送孩子去幼稚園,就是目前所需要面對的現實,我沒辦法改變這個現實,就只能夠學著接受。

心中浮現出的疑問

後來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和老婆都自己帶著他,盡量回應他的需求,也陪著他到處去探索世界,跟不同的人接觸,我的孩子不是應該很有安全感嗎?怎麼去上幼稚園還是會哭鬧成這樣?」我平時大多數的服務對象是青少年及成人,對兒童的瞭解也是有孩子之後才慢慢學習的。那時候的我懂得太少,誤以為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不太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

從情緒調適的角度理解分離焦慮

直到我從『情緒調適』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忽然就想通了!諮商師說一個人擁有良好的情緒調適能力,指的並不是這個人不會有負向情緒,而是有負向情緒時,比較能夠覺察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比較不會一直陷在裡面,也比較能夠運用各種方式來轉化情緒。

所以說,即使我的孩子很有安全感,面對分離的時候,還是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而且表現得比平時更激烈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孩子哭鬧的表現,其實是反映出我和老婆確實是可以讓他感到安全的人。

對於安全感的重新理解

現在的我認為有安全感的表現,不是在分離的時候不哭鬧,而是即使哭鬧的比平時更激烈,可是在回到父母或重要他人身邊時,是可以被安撫的,而且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容易被安撫,也能夠開始發展出自我安撫的能力,或是使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和父母或重要他人相處的時間

本文同步刊登於親子天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
40會員
57內容數
張銓諮商心理師的部落格。在妳/你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時,讓我告訴妳/你,我所看到的,妳/你本來就擁有的內在的、真實的美好!。合作邀約可來信:realcounselorcc@gmail.com
2023/11/17
  近期二寶出生,我再次經歷了剖腹產陪產的過程。這次比上次有經驗、有準備,所以住院七天的整體經驗也有比較好。即使是如此,生產和陪產仍然很辛苦,這讓我有了寫這篇文章的想法。假如新手爸爸在陪產之前,能夠對實際情形有一些瞭解,也做好一些心理準備,相信一定能夠減少一些生產和陪產的辛苦!以下我將會說明...
Thumbnail
2023/11/17
  近期二寶出生,我再次經歷了剖腹產陪產的過程。這次比上次有經驗、有準備,所以住院七天的整體經驗也有比較好。即使是如此,生產和陪產仍然很辛苦,這讓我有了寫這篇文章的想法。假如新手爸爸在陪產之前,能夠對實際情形有一些瞭解,也做好一些心理準備,相信一定能夠減少一些生產和陪產的辛苦!以下我將會說明...
Thumbnail
2023/11/09
  隔了將近兩年半,二寶再兩天就要出生了!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呢?我想,你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吧!一方面知道生活又會出現重大變化!體力跟心力又會遭受到嚴峻考驗。一方面又對於新生命的到來充滿期待!還有什麼心情呢?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3/11/09
  隔了將近兩年半,二寶再兩天就要出生了!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呢?我想,你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吧!一方面知道生活又會出現重大變化!體力跟心力又會遭受到嚴峻考驗。一方面又對於新生命的到來充滿期待!還有什麼心情呢?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3/10/30
  你的育兒生活也時常充滿了情緒起伏嗎?有時候還會因為自己情緒爆發而自責嗎?你並不孤單,有很多人也跟你一樣,我也跟你一樣。我後來發現,這不一定都是壞事,有時候其實是好事。怎麼說呢?讓我跟你分享在育兒生活中的領悟...
Thumbnail
2023/10/30
  你的育兒生活也時常充滿了情緒起伏嗎?有時候還會因為自己情緒爆發而自責嗎?你並不孤單,有很多人也跟你一樣,我也跟你一樣。我後來發現,這不一定都是壞事,有時候其實是好事。怎麼說呢?讓我跟你分享在育兒生活中的領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對孩子生氣背後,有著「不原諒自己」的心情。 自從第7週的練習之後,為了內心平靜,我不斷轉換想法,透過「原諒」來諒解自己的情緒。然而,生氣與憤怒,還是經常出現在與孩子的應對日常。我雖然學會了覺察應對姿態背後的情緒,但也體會到「全心原諒自己」的知易行難…即使不斷告訴自己要原諒自己,還是會冒出自責的念
Thumbnail
我對孩子生氣背後,有著「不原諒自己」的心情。 自從第7週的練習之後,為了內心平靜,我不斷轉換想法,透過「原諒」來諒解自己的情緒。然而,生氣與憤怒,還是經常出現在與孩子的應對日常。我雖然學會了覺察應對姿態背後的情緒,但也體會到「全心原諒自己」的知易行難…即使不斷告訴自己要原諒自己,還是會冒出自責的念
Thumbnail
  兒子在今年08/01去上了幼幼班。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家人,到全然陌生的環境,跟完全不認識的人相處。第一天上學的時候他沒什麼反應,放學的時候有眼眶泛淚,可是也不太會哭鬧。我就誤以為他很能夠接受去幼稚園這件事...
Thumbnail
  兒子在今年08/01去上了幼幼班。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家人,到全然陌生的環境,跟完全不認識的人相處。第一天上學的時候他沒什麼反應,放學的時候有眼眶泛淚,可是也不太會哭鬧。我就誤以為他很能夠接受去幼稚園這件事...
Thumbnail
孩子第一天踏進幼稚園,他還搞不清楚狀況,沒什麼哭鬧,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在上下學的時候哭鬧得越來越厲害,哭得聲嘶力竭、撕心裂肺。那時候我誤以為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不太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實際上...
Thumbnail
孩子第一天踏進幼稚園,他還搞不清楚狀況,沒什麼哭鬧,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在上下學的時候哭鬧得越來越厲害,哭得聲嘶力竭、撕心裂肺。那時候我誤以為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不太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實際上...
Thumbnail
已經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還在哭嗎?當孩子離開爸媽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通常會有幾種現象。一種是還沒進校門就開始失控大哭、另一種是忍到回到家才開始哭,但不管是「先哭還是後哭」,面對孩子剛進幼兒園的焦慮與不安,身為爸媽應該如何見招拆招呢?
Thumbnail
已經開學一個月了!你的孩子還在哭嗎?當孩子離開爸媽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通常會有幾種現象。一種是還沒進校門就開始失控大哭、另一種是忍到回到家才開始哭,但不管是「先哭還是後哭」,面對孩子剛進幼兒園的焦慮與不安,身為爸媽應該如何見招拆招呢?
Thumbnail
開學的日子,總是會在幼稚園或是國小的門口聽到淒厲的哭聲,那是初入幼稚園或小一新生常見的分離焦慮產生的哭聲,是一種面對未知恐懼的直接反應。 你可能會說,過幾天適應就好了,越抱他就越哭阿。是的,人最可貴的就是有適應能力;孩子更是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因為他要活下來。
Thumbnail
開學的日子,總是會在幼稚園或是國小的門口聽到淒厲的哭聲,那是初入幼稚園或小一新生常見的分離焦慮產生的哭聲,是一種面對未知恐懼的直接反應。 你可能會說,過幾天適應就好了,越抱他就越哭阿。是的,人最可貴的就是有適應能力;孩子更是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因為他要活下來。
Thumbnail
只有當我們不壓抑情緒,並且正視情緒的存在時,才能好好地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只有當我們和情緒當好朋友和平共處時,才能正面看待孩子的所有情緒,陪他們度過每一個情緒炸裂的時刻。在那之前,我也得先放下我的完美主義,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願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願意在孩子面前展現脆弱的自己。
Thumbnail
只有當我們不壓抑情緒,並且正視情緒的存在時,才能好好地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只有當我們和情緒當好朋友和平共處時,才能正面看待孩子的所有情緒,陪他們度過每一個情緒炸裂的時刻。在那之前,我也得先放下我的完美主義,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願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願意在孩子面前展現脆弱的自己。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學習也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不管自學或外出上學,總有一天,孩子仍要脫離父母,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Thumbnail
學習也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不管自學或外出上學,總有一天,孩子仍要脫離父母,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