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超越老師,探索多元職涯可能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擁有幾年教育創新領域專業,我經常聽到人們問我:「你是不是想當老師?」。有些人身邊的朋友正在考慮進入教育領域,他們猶豫是否要修讀教育學程或成為老師。因此,今天我們將以教育領域為例,討論未來的職業規劃。儘管這篇文章以教育為例,但其核心觀點適用於各行各業。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我們深入討論之前,讓我們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 當你聽到「教育」這個詞時,你會想到什麼?
  • 當你聽到「教育」時,你會聯想到哪些職業?

如果你聽到「教育」只想到「老師」,那麼你的想像力可能受到了一些限制。

在我們繼續之前,讓我們再思考一兩個問題:

  • 你認為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 你為什麼想成為一名老師?你的初衷是什麼?

很多人過去想成為老師的原因通常包括對特定學科的熱愛,喜歡與孩子互動,或是看中老師的薪水和福利等因素。

然而,我想強調的是,成為一名老師只是實現你生涯目標的手段,而不應該成為你生涯的目的。

這句話可能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它的核心思想是,你應該先明確你的目標,然後再考慮使用什麼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

舉例來說,如果你喜歡孩子,但不代表你一定適合教學、管理班級、出作業和考試,以及輔導學生等教育相關工作。同樣,如果你熱愛公民,也不一定代表你適合成為一名老師。

進一步來說,如果你對教育感興趣,那也不意味著你只能成為老師這個職業。

「教育」這個領域非常廣泛,它可以涵蓋許多不同的領域和類別。例如,你可以選擇在非營利組織像「one-forty」中,推動移工議題,教導移工語言和文化。或者,如果你對海洋環境教育有濃厚興趣,你可以加入環境組織「RE THINK重新思考」。換句話說,教育的範疇非常廣泛,你可以在不同領域實現你的教育使命。

因此,我再次強調,成為一名老師只是實現你目標的手段,而不是你的真正目標。

請好好思考,你的生涯目標是什麼(也就是你的初衷或核心動機),然後再考慮應該使用哪些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

最後,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我們可以將這個概念總結成一張圖:

手段與目的之關係圖解

手段與目的之關係圖解

一起來思考…

  1. 教育的定義在你心中是什麼?它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是什麼?
  2. 你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它應該朝向怎樣的方向發展?
  3. 教育領域之外,你認為哪些職業或角色也在進行教育工作?
  4. 你對於在非傳統教育環境(例如非營利組織、社區計畫等)中發揮影響力有何看法?
  5. 你認為教育在未來會有怎樣的變革?你會如何參與這個變革過程?
  6. 教育使命在你生涯中的定位是什麼?它如何與你的個人價值觀相關聯?
  7. 在教育過程中,你認為最關鍵的元素是什麼?它對於學生和社會的影響如何體現?


31會員
97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袋鼠Kangaroo's Blog 的其他內容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如果學校教育作為猴子進入社會前,卻無法陪伴猴子好好長大成「人」,那麼當我們嘲笑《山道猴子的一生》很可憐的時候,是否想過,其實我們就是一個那麼膚淺的人。-節錄自「輔導老師的心裡話」 2023年暑假,網路爆紅的《山道猴子的一生》(上)(下)引起了許多人的論述,
參與許多提案競賽或是相關成果報告後,我們發現「解決問題」這個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只運用在比賽的評審提問,而是在未來職場上或是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今天要來和大家介紹走過提案競賽以來,那些評審常問的問題,而這些文題也可以用來評鑑自己是否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本文介紹了專案執行中常用的數位工具,包括專案管理、線上延伸與討論、資料存取和發布工具。專案管理工具包括記錄軟體和會議軟體,而線上延伸與討論工具則用於設計和專案內容的發想。資料存取工具包含資料儲存和發表用軟體,而發布工具則包括社群媒體、網站和網誌部落格等。選擇適合團隊專案的工具,能提高專案執行效率。
重新思考大學教育的意義與定位,強調學術研究的重要性與個人發展的價值。提出質疑:大學是否需要如此多人就讀?建議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擁抱開放式課程和Gap Year。大學教授重視論文發表,但忽略其他創新表現。呼籲大學重新定位,讓學生重新尋找學習的意義。
透過專案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影響力的方法。從個人到社會專案,呈現了問題意識、目標設定和夥伴尋找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尋找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專案方式改善社會和世界。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如果學校教育作為猴子進入社會前,卻無法陪伴猴子好好長大成「人」,那麼當我們嘲笑《山道猴子的一生》很可憐的時候,是否想過,其實我們就是一個那麼膚淺的人。-節錄自「輔導老師的心裡話」 2023年暑假,網路爆紅的《山道猴子的一生》(上)(下)引起了許多人的論述,
參與許多提案競賽或是相關成果報告後,我們發現「解決問題」這個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只運用在比賽的評審提問,而是在未來職場上或是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今天要來和大家介紹走過提案競賽以來,那些評審常問的問題,而這些文題也可以用來評鑑自己是否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本文介紹了專案執行中常用的數位工具,包括專案管理、線上延伸與討論、資料存取和發布工具。專案管理工具包括記錄軟體和會議軟體,而線上延伸與討論工具則用於設計和專案內容的發想。資料存取工具包含資料儲存和發表用軟體,而發布工具則包括社群媒體、網站和網誌部落格等。選擇適合團隊專案的工具,能提高專案執行效率。
重新思考大學教育的意義與定位,強調學術研究的重要性與個人發展的價值。提出質疑:大學是否需要如此多人就讀?建議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擁抱開放式課程和Gap Year。大學教授重視論文發表,但忽略其他創新表現。呼籲大學重新定位,讓學生重新尋找學習的意義。
透過專案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影響力的方法。從個人到社會專案,呈現了問題意識、目標設定和夥伴尋找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尋找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專案方式改善社會和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數理X藝文] 聯集還是交集:關於跨領域美感教育的一個思考 文/陳俊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助理教授) 近年觀察到很好的跨領域美感教育實踐場域和方案,不禁會想為什麼看似簡易的教學手法,卻有很好的學習成效。思考之後發現,成功的案例通常都能找到合作領域之間的共通觀念,並能用一種觀
Thumbnail
透過食農教育,孩子們瞭解食物來源,並學習到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除了國語科、數學,還涉及健康、社會等範疇,跨領域學習成為其中一大特色。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等教育的轉變,特別關注世新大學中文系停招事件。文章強調文理組別和科系限制的不足,並強調跨領域技能和學習的重要性。它強調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組合,並提出教育體制的改革,以更好地滿足未來職場需求。
Thumbnail
一開始我是想用來背英文單字的。你也可以用來練習韓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及各種知識:流行/古典音樂、時事、哲學、文學、世界歷史、城市、首都......
Thumbnail
擁有幾年教育創新領域專業,我經常聽到人們問我:「你是不是想當老師?」。有些人身邊的朋友正在考慮進入教育領域,他們猶豫是否要修讀教育學程或成為老師。因此,今天我們將以教育領域為例,討論未來的職業規劃。儘管這篇文章以教育為例,但其核心觀點適用於各行各業。
在近幾年中,Vtuber這一新型態的網路現象迅速崛起,吸引了全球數百萬的年輕粉絲關注。從起初的娛樂領域延伸至各種產業,Vtuber逐漸展現其在傳播、教育、行銷等領域的巨大潛力。在導入新媒體教育的同時,這樣嶄新的新興產業該如何連結學生的專業技能達到行銷推廣,就會是關乎VTuber與教育導入的連結必要性
Thumbnail
介紹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 人工智慧(AI)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正成為一個熱門話題。AI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它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管理課程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AI技術的應用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會讓學生失去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也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隱私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領域開始尋求與AI結合的可能性。教育領域作為人類知識傳承與成長的核心......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數理X藝文] 聯集還是交集:關於跨領域美感教育的一個思考 文/陳俊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助理教授) 近年觀察到很好的跨領域美感教育實踐場域和方案,不禁會想為什麼看似簡易的教學手法,卻有很好的學習成效。思考之後發現,成功的案例通常都能找到合作領域之間的共通觀念,並能用一種觀
Thumbnail
透過食農教育,孩子們瞭解食物來源,並學習到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除了國語科、數學,還涉及健康、社會等範疇,跨領域學習成為其中一大特色。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等教育的轉變,特別關注世新大學中文系停招事件。文章強調文理組別和科系限制的不足,並強調跨領域技能和學習的重要性。它強調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組合,並提出教育體制的改革,以更好地滿足未來職場需求。
Thumbnail
一開始我是想用來背英文單字的。你也可以用來練習韓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及各種知識:流行/古典音樂、時事、哲學、文學、世界歷史、城市、首都......
Thumbnail
擁有幾年教育創新領域專業,我經常聽到人們問我:「你是不是想當老師?」。有些人身邊的朋友正在考慮進入教育領域,他們猶豫是否要修讀教育學程或成為老師。因此,今天我們將以教育領域為例,討論未來的職業規劃。儘管這篇文章以教育為例,但其核心觀點適用於各行各業。
在近幾年中,Vtuber這一新型態的網路現象迅速崛起,吸引了全球數百萬的年輕粉絲關注。從起初的娛樂領域延伸至各種產業,Vtuber逐漸展現其在傳播、教育、行銷等領域的巨大潛力。在導入新媒體教育的同時,這樣嶄新的新興產業該如何連結學生的專業技能達到行銷推廣,就會是關乎VTuber與教育導入的連結必要性
Thumbnail
介紹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 人工智慧(AI)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正成為一個熱門話題。AI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它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管理課程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AI技術的應用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會讓學生失去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也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隱私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領域開始尋求與AI結合的可能性。教育領域作為人類知識傳承與成長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