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想,在職重領域中的我們,奉行怎樣的理念,才能繼續走在相信人有機會改變,有機會前進的路上。
最怕最怕,一段服務在一開始被開啟時,就已經被標註「做什麼都沒有幫助」的標籤,好像一開始就決定了這就是走一個形式上的流程,一切是那麼的令人無力,無望,好像參與其中是那麼毫無意義。雖然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時候,一個人到我們面前會是這樣的狀態,這樣的窘境,不只是他自己,還有背後龐大的環境,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被改變,更不可能單憑一己之力就能動搖,但我總覺得,至少,我們在各自的角色上可以做點什麼?小小的幫助,為了這個人。
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或者應該說,我覺得這是我們的選擇。在服務對象的窘境中,我們是有選擇的人,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這個人,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對待這個人。
最近接到一個陳情案,據說這位已經不是第一次陳情,看過往紀錄都在致電時就會是「無法取得聯絡」、「無接受服務意願」,就沒有下一步了。這次,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了解這位當事人有求職的需求,但要跟他約時間晤談,隨即語氣不佳說自己會再找時間到就服站就好,要約個時間就被掛斷電話,開始就進入拒接狀態,多次電聯未果。
大可簡單地,以失聯結束這一局。但這位民眾一定會再陳情的,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我後來決定,聯合可能會跟他有聯繫的社工(民眾同時也陳情了急難救助需求),了解看看他可能的困難。
因為跟社工的資訊串連,我猜測這位民眾到就服站應該是有交通上的困難,所以在後續一通可以接通的電話中,釋出善意,告訴他,我擔心他到就服站會太遠,詢問改約在另一個較近的據點可不可行。這通電話終於聽到對方語氣好好地,也約到了時間。
後來,這位民眾還是沒出現,但至少在跟進的電話關懷中,他願意說明自己的失約的原因,願意在狀況解決後,再約時間。雖然,這次還是沒有開啟服務,雖然,可能之後還是會陳情,但是,這次我知道了促進這個人有機會接受服務的方法。應該,有讓這位民眾知道就服站的服務,沒有這麼遙遠。
選擇,成為一位職管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