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團隊共識,凝聚向心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常參加各式活動觀摩學習,喜愛從中萃取精華、融合自身的產業經驗,思考內化輸出為系統化課程與教練心法,尤其關注互動教學、課程規劃等議題,持續精進教學設計及運課能力。我心目中的教學除了傳道、授業、解惑,還要能依學員反應調整教學策略,與時俱進優化教學技巧,當然了解受眾及需求、充分備課、模擬演練及提問是關鍵。

我自己在設計課程時,喜愛理論+實務並重,因此會規劃練習題環節,因此正式課程前的破冰活動規劃,引導學員參與及分享回饋就很重要。

面對不同領域的學員,該如何快建立信任?
如何讓初次見面的學員彼此相熟,建立連結與關係?
如何幫助學員了解他自己在團隊扮演的角色,了解現階段的自己,透過教學活動,成為他想成為、期望中的自己。

近期看到兩種很不錯的團隊建立的實用手法,我想分享給大家。

1.實作:動手做,營造團隊互動

針對分組破冰活動,設定小組挑戰主題、規則及指定任務,運用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塑膠軟片,將不同的吸管串連,利用點、線、面組成各式作品,在好奇心及榮譽心驅使下,容易驅動不相熟的學員,開始動手嘗試,重點是這些教具都是可以回收重複使用!

  • 挑戰任務:將棉花糖在塔的頂點,最高組勝出
  • 條件與限制:限時10分鐘,棉花糖必須完好無缺、塔的形狀不限,不能倚靠其他東西、塔的材料只能用吸管50片、連接片25片
原本彼此不相熟的學員,開始動手做

原本彼此不相熟的學員,開始動手做

學員提議將塔移動到地上更容易堆疊,正在將棉花糖放到頂端

學員提議將塔移動到地上更容易堆疊,正在將棉花糖放到頂端

各組有不同的堆疊創意

各組有不同的堆疊創意

2.觀察:認識自己與他人

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提出「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概念,將自己和他人對於自己的想法交織出四個區域。藉由周哈里窗,能夠給予我們一個架構與工具,持續不斷地更了解與旁人與自己。這個架構可以在觀察自己成長轉變時使用,也能藉由和他人對話互相挖掘了解。

將將周哈里窗的概念,融入破冰活動設計,讓教學活動能更具備互動性及益智性。

  • 寫下自己最接近&最想成為的角色
  • 寫給每位組員,你認為他最接近的角色,貼到對方的自介便利貼上
  • 與小組分享「你認為最明顯的特質與原因」、「詢問小組成員為何給你這些特質」
Holland測驗分析

Holland測驗分析

在本次課程活動,你想練習成為什麼角色

  • 領導影響者:主持人、時間掌控、機動調整任務>>適合想練習:E、S
  • 美感創意家:筆記記錄、挖掘不同可能性、製作原型>>適合想練習:A、I、R
  • 說故事達人:上台發表、歸納總結、製作簡報內容>>適合想練習:E、C

你還在苦思該怎麼在團隊活動破冰嗎,激勵大家踴躍參與互動討論,下次可以試試這個方式喔!歡迎與我分享交流你曾經參與或操作過的團隊活動巧思吧!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52會員
90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專業知識與持續學習:擁有深入的企業管理、服務行銷、網路行銷、自媒體製作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持續關注最新的行業趨勢與發展,不斷學習並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準備與設計課程:根據企業或學員的需求設計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員的期望並具有實用性。 準備詳細的課程大綱、教學材料與案例分析,以提升學員的學習
Thumbnail
專業知識與持續學習:擁有深入的企業管理、服務行銷、網路行銷、自媒體製作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持續關注最新的行業趨勢與發展,不斷學習並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準備與設計課程:根據企業或學員的需求設計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員的期望並具有實用性。 準備詳細的課程大綱、教學材料與案例分析,以提升學員的學習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人才培育課程不僅是提升員工技能和知識的關鍵途徑,更是推動企業創新和持續成長的重要基石。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培訓課程和教育平台,企業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培育方案呢?
Thumbnail
人才培育課程不僅是提升員工技能和知識的關鍵途徑,更是推動企業創新和持續成長的重要基石。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培訓課程和教育平台,企業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培育方案呢?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企業教育訓練進化,從授課式轉向體驗教育活動課程,透過融合玩樂與公司願景,提升員工內部向心力與能力。課程設計前需確認公司狀態、對象、團隊組成,並討論議題如向心力培養、溝通表達等。結合戶外活動可進一步挑戰自我、解決問題,引導員的專業亦不可或缺。繩童提供戶外活動規劃與體驗教育服務,歡迎諮詢、交流、交朋友!
Thumbnail
企業教育訓練進化,從授課式轉向體驗教育活動課程,透過融合玩樂與公司願景,提升員工內部向心力與能力。課程設計前需確認公司狀態、對象、團隊組成,並討論議題如向心力培養、溝通表達等。結合戶外活動可進一步挑戰自我、解決問題,引導員的專業亦不可或缺。繩童提供戶外活動規劃與體驗教育服務,歡迎諮詢、交流、交朋友!
Thumbnail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