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足浴好過冬,在家泡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冬善病痺厥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

 簡單、方便,善用廚房瓶瓶罐罐,為全家變身好氣色

 ◼︎ 醋    → 1。預防感冒(蒸汽薰蒸)
                2。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3。除腳臭

                4。保養腸胃,滋潤皮膚

 ◼︎ 檸檬→  1。預防感冒
                 2。消除腿部疲勞,排毒消腫

          3。軟化腳質

 ◼︎     → 1。促進血液循環

          2。改善濕、寒體質

          3。改善下半身水腫

          4。改善生理不順、頭痛困擾

          5。減輕風濕和關節炎症狀

          6。改善胃寒、噁心症狀

          7。減輕下肢靜脈曲張

 ◼︎ 牛奶 → 1。滋潤皮膚,改善龜裂。

          2。美白。

玫瑰藥草浴/足浴

玫瑰藥草浴/足浴

◼︎     →  1。殺菌、預防腳氣

          2。幫助通便

          3。幫助睡眠

          4。使腿部皮膚光滑

 ◼︎ 茶葉→  1。改善腳臭
                 2。緩解足跟裂現象

          3。可酌加鹽

 ◼︎ 酒    → 1。促進血液循環

          2。加揉腳底心

 ◼︎ 艾草→ 1。驅寒濕

2。幫助睡眠

3。改善身體虛火、虛寒現象。

 ◼︎ 四物湯泡腳

            → 活血、潤膚。一切血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Botr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2
       課堂上,有些有過乳房疾病,如乳腺鈣化、良性腫瘤、乳癌 ...... 等學員,常會提到不能吃黃豆、與山藥的問題。這兩味食材,幾乎是大眾最熟悉的 “植物性賀爾蒙” 雌激素的來源,所以一般都認為應該避免。       實際上,這兩味食材,並非絕對的禁忌,偶爾食用、或者適量,也不至於
Thumbnail
2023/12/12
       課堂上,有些有過乳房疾病,如乳腺鈣化、良性腫瘤、乳癌 ...... 等學員,常會提到不能吃黃豆、與山藥的問題。這兩味食材,幾乎是大眾最熟悉的 “植物性賀爾蒙” 雌激素的來源,所以一般都認為應該避免。       實際上,這兩味食材,並非絕對的禁忌,偶爾食用、或者適量,也不至於
Thumbnail
2023/12/11
冬春之際,本土大、小蕃茄正盛產著,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蕃茄是廣為人知的健康蔬果,富含茄紅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受許多家庭喜愛。 可養顏美容、保健血管、心臟、肝臟。 從中醫學來看,涼性的番茄,正在服用中藥調理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老、弱、婦、孺等,也應該少食。
Thumbnail
2023/12/11
冬春之際,本土大、小蕃茄正盛產著,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蕃茄是廣為人知的健康蔬果,富含茄紅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受許多家庭喜愛。 可養顏美容、保健血管、心臟、肝臟。 從中醫學來看,涼性的番茄,正在服用中藥調理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老、弱、婦、孺等,也應該少食。
Thumbnail
2023/12/11
冬春之際,本土大、小蕃茄正盛產著,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蕃茄是廣為人知的健康蔬果,富含茄紅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受許多家庭喜愛。 可養顏美容、保健血管、心臟、肝臟。 從中醫學來看,涼性的番茄,正在服用中藥調理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老、弱、婦、孺等,也應該少食。 中西式烹調皆宜的番茄料理,對於健康
Thumbnail
2023/12/11
冬春之際,本土大、小蕃茄正盛產著,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蕃茄是廣為人知的健康蔬果,富含茄紅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受許多家庭喜愛。 可養顏美容、保健血管、心臟、肝臟。 從中醫學來看,涼性的番茄,正在服用中藥調理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老、弱、婦、孺等,也應該少食。 中西式烹調皆宜的番茄料理,對於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什麼是『補元氣』?『食療』是什麼?
Thumbnail
什麼是『補元氣』?『食療』是什麼?
Thumbnail
認識家庭常用“中藥材” 生薑、乾薑的不同 生薑        薑,常用於風寒感冒,發汗袪風散寒,加紅糖一起煮,或配蔥白煎煮。        也用於溫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嘔。中藥炮製某些止嘔藥,會用薑汁製過增加止嘔功能。        受風寒的咳嗽、痰多,常配合杏仁、紫蘇、陳皮等一起,溫肺散
Thumbnail
認識家庭常用“中藥材” 生薑、乾薑的不同 生薑        薑,常用於風寒感冒,發汗袪風散寒,加紅糖一起煮,或配蔥白煎煮。        也用於溫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嘔。中藥炮製某些止嘔藥,會用薑汁製過增加止嘔功能。        受風寒的咳嗽、痰多,常配合杏仁、紫蘇、陳皮等一起,溫肺散
Thumbnail
❄️立冬保暖即補冬❄️❗️雖然台灣南部的冬天感不強,但就是這樣很容易忽略寒氣入侵,尤其是當我們雙腳踩到冰冷的地板❗️今天芳療師媽媽就來跟大家分享雙腳保暖的重要性與簡單保暖法寶❤️
Thumbnail
❄️立冬保暖即補冬❄️❗️雖然台灣南部的冬天感不強,但就是這樣很容易忽略寒氣入侵,尤其是當我們雙腳踩到冰冷的地板❗️今天芳療師媽媽就來跟大家分享雙腳保暖的重要性與簡單保暖法寶❤️
Thumbnail
 冬善病痺厥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  簡單、方便,善用廚房瓶瓶罐罐,為全家變身好氣色  ◼︎ 醋    → 1。預防感冒(蒸汽薰蒸)                 2。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3。除腳臭                 4。保
Thumbnail
 冬善病痺厥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  簡單、方便,善用廚房瓶瓶罐罐,為全家變身好氣色  ◼︎ 醋    → 1。預防感冒(蒸汽薰蒸)                 2。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3。除腳臭                 4。保
Thumbnail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 嵇康《養生論》         現代人中老年慢性病纏身者多,人體如果腰腿無力、頭重腳輕,容易形成中醫談的〝上實下虛〞的體質,久了易導致火氣大、頭痛、煩躁、精神不濟、睡眠品質不佳、血壓高...問題。         足浴也非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忙碌工作、讀書、長時間
Thumbnail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 嵇康《養生論》         現代人中老年慢性病纏身者多,人體如果腰腿無力、頭重腳輕,容易形成中醫談的〝上實下虛〞的體質,久了易導致火氣大、頭痛、煩躁、精神不濟、睡眠品質不佳、血壓高...問題。         足浴也非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忙碌工作、讀書、長時間
Thumbnail
〝冬,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冬七十二日,省鹹增苦,以養心氣。潤下作鹹,屬水,心主血,屬火,水克火也。鹽過於鹹,則傷肺,膚黑損筋力。〞--《三元參贊延壽書》         冬季,腎經旺,腎主〝鹹〞味,中醫五行關係中,〝腎水剋心火〞,水旺易傷心陽。所以,飲食適宜〝養腎護心〞,特別是有心臟方面疾病
Thumbnail
〝冬,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冬七十二日,省鹹增苦,以養心氣。潤下作鹹,屬水,心主血,屬火,水克火也。鹽過於鹹,則傷肺,膚黑損筋力。〞--《三元參贊延壽書》         冬季,腎經旺,腎主〝鹹〞味,中醫五行關係中,〝腎水剋心火〞,水旺易傷心陽。所以,飲食適宜〝養腎護心〞,特別是有心臟方面疾病
Thumbnail
長夏,濕氣主令         從大暑、立秋、處暑、到白露,四個節氣是「長夏」,為濕氣主令。夏秋之交,濕熱熏蒸,是一年當中最多濕病的。         中醫看”濕“氣的特性,容易留滯在體內,阻滯氣機的升降,最明顯的就是胸膈、脾胃部位,所以,容易產生胸悶、無食慾、腹脹、排便溏稀、小變短澀 ....
Thumbnail
長夏,濕氣主令         從大暑、立秋、處暑、到白露,四個節氣是「長夏」,為濕氣主令。夏秋之交,濕熱熏蒸,是一年當中最多濕病的。         中醫看”濕“氣的特性,容易留滯在體內,阻滯氣機的升降,最明顯的就是胸膈、脾胃部位,所以,容易產生胸悶、無食慾、腹脹、排便溏稀、小變短澀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