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人蔘 |《精神病房也能迎來清晨》--不入他人地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即使有時想起這些仍會微微心痛,然而這些是我在迎來生命的清晨之際,曾經認真為生存奮戰的感受,劫後餘生的肉體記憶,它使現在的我更能同理朋友、學生或親人生活中的難題。
raw-image


不小心掉進人生劇場,還一連看了三集

日子匆匆,轉眼間,忙碌的生活已經讓我與追劇的習慣漸行漸遠。然而,那天偶然發現朴寶英的新作品上映,心頭一動,決定偷閒看一集,給自己一點小確幸。沒想到,這一看竟欲罷不能,等回過神來,已經是第三集的片尾曲響起。趕緊提醒自己適可而止,按下暫停鍵,卻發現這三集帶來的不只是劇情的衝擊,而是一場深刻的內在對話。這部戲赤裸地勾勒出職場的暗潮洶湧,精準擊中讓職場人士疲憊不堪的脆弱點,讓人不得不直視內心的傷與力量。

職場不是生存遊戲,卻總讓人如履薄冰

職場,從來不只是工作而已。那是人與人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每個人都試圖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讓自己被看見、被肯定、被接納。有些人選擇奮力攀爬,不惜讓自己成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犧牲者與加害者;有些人則在夾縫中求生存,希望能夠平安無事地度過每一天。然而,真正讓人疲憊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那些隱藏在關係之中的矛盾、權力較量,以及無法言說的情感拉扯。

比績效更難應對的,是關係裡的無聲角力

劇中第二集探討了一位深受憂鬱與躁鬱症所苦的職場人,他長期遭受上司的語言攻擊,被迫活在「煤氣燈效應」的陰影下,最終被同事孤立,陷入無助的職場霸凌。這一幕讓我心頭一緊,也讓我不得不回望自己的經歷——曾經,我也是這場戲裡的一部分,也許是旁觀者,也許是無意間傷害過他人的人,甚至可能也曾是那個懷疑自己的受害者。我們是否曾經因為害怕被孤立,而選擇沉默?是否曾經誤以為保持距離就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還是,我們也曾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不自覺地扮演了壓迫者的角色?

然而,人非完人,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做出某些決定,有時是基於生存,有時則是基於習慣。當加害者用貶低與羞辱來維持自身的權威,當眾「行刑」讓某人成為眾矢之的,這些行為的背後,往往不是單純的惡意,而是恐懼——害怕失去控制、害怕自身價值被質疑、害怕別人比自己更強。而在那個受害者的世界裡,無助感與自我懷疑逐漸吞噬內在的光亮,使人忍不住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的努力真的一文不值嗎?」、「為什麼我總是成為那個被犧牲的人?」這些問題宛如困住靈魂的枷鎖,讓人陷入自責與痛苦之中。

「好像困在一個透明的籠子裡,覺得所有人都在注視著我,好像在觀賞什麼一樣,甚至包括那些與我毫無關聯的人。」(多恩)這句話直指人心,這種焦慮與不安,或許每個人都曾經歷。它不是脆弱,而是一種極為真實的內在感受,它告訴我們:我們需要的不是強迫自己去遺忘,而是允許自己去感受,去理解,然後溫柔地陪伴自己走過這段旅程。

自我價值,不該交給別人來決定

曾經,我以為這樣的經歷會讓我害怕再次與人建立深厚的連結,甚至讓我對職場與人性感到失望。然而,這些過去的傷痕反而成為我重新認識自己的契機。我明白了,真正的價值並不來自於別人的認可,而是來自於我如何看待自己。我不再需要在別人的地獄裡尋找出口,因為當我開始願意看見自己的力量,囚籠便不再存在。

每一段傷痛,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

或許,我能夠在這些經歷之後依舊好吃、好睡、好樂觀,是因為我學會了接納自己的傷,也學會了珍惜那些曾經陪伴我走過低谷的溫暖。我知道,當一個人陷入黑暗時,最需要的並不是指導或勸說,而是一份真誠的理解與陪伴——就像當時的我,多麼渴望有人能夠輕聲對我說:「我懂你,沒關係,你不孤單。」

所以,回到職場?不必了。那段旅程已經結束,而我已經帶著自己的光,走向屬於自己的自由之地。

#感謝每一段過去,成就了現在的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珊卓拉的沙龍
10會員
66內容數
如果時光是一張張待填的篇章,而來到我生命裡的吉光片羽,是一一被記憶收錄的情書。
2025/04/06
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中,學習設定界線、保護自己,並非軟弱或絕情,而是成熟的表現。分享近來的自身經驗,在關係裡如何平衡體諒與自我保護,並且在關係中保有自我,最後以溫柔的態度放手,隨緣自在。
Thumbnail
2025/04/06
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中,學習設定界線、保護自己,並非軟弱或絕情,而是成熟的表現。分享近來的自身經驗,在關係裡如何平衡體諒與自我保護,並且在關係中保有自我,最後以溫柔的態度放手,隨緣自在。
Thumbnail
2025/03/14
在追尋成就的旅途中,我們總以為堆疊外在榮耀能證明自身價值,卻忘了內在光芒才是真正的力量。透過《內在成就》Podcast讀本,我們學習到真正的成長不是累積,而是適時地放下,讓光透進來。減去不必要的負擔,才能看見最純粹的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Thumbnail
2025/03/14
在追尋成就的旅途中,我們總以為堆疊外在榮耀能證明自身價值,卻忘了內在光芒才是真正的力量。透過《內在成就》Podcast讀本,我們學習到真正的成長不是累積,而是適時地放下,讓光透進來。減去不必要的負擔,才能看見最純粹的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Thumbnail
2025/03/13
在銹蝕的囚牢裡,她的身體是供人蹂躪的破布,每一次撕裂都刻下難以癒合的傷痕。軍醫,沉默的縫補者,替她縫合血肉,卻無法縫補靈魂。當痛苦超越極限,死亡成為唯一的解脫。他輕聲呢喃:「晚安,再見。」那聲音,如遠方呼喚的餘音,溫柔而決絕——這是救贖,還是最後的詛咒?
Thumbnail
2025/03/13
在銹蝕的囚牢裡,她的身體是供人蹂躪的破布,每一次撕裂都刻下難以癒合的傷痕。軍醫,沉默的縫補者,替她縫合血肉,卻無法縫補靈魂。當痛苦超越極限,死亡成為唯一的解脫。他輕聲呢喃:「晚安,再見。」那聲音,如遠方呼喚的餘音,溫柔而決絕——這是救贖,還是最後的詛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過去的傷痛不應該綁住你前行的腳步。 「我要為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強的你,鼓鼓掌,辛苦你了。」
Thumbnail
過去的傷痛不應該綁住你前行的腳步。 「我要為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強的你,鼓鼓掌,辛苦你了。」
Thumbnail
細胞是有記憶的,你認同嗎?但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甚至會讓一個人深陷痛苦漩渦而不自知,你認同嗎?
Thumbnail
細胞是有記憶的,你認同嗎?但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甚至會讓一個人深陷痛苦漩渦而不自知,你認同嗎?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