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急性腎衰竭?你需要認識的病因、警示信號及預防措施

更新於 2024/11/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慢性/急性腎衰竭?:你需要認識的病因、警示信號及預防措施】🩺💡

 

最近,香港腎臟基金會、香港腎科學會和香港腎科護士學會在商場為居民進行健康檢查,結果發現高達70%的受檢者不知道自己存在「三高」問題(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壓)。這三個高血壓不僅會影響心血管健康,還會增加患上腎臟疾病的風險。根據組織的估計,香港可能有高達100萬人患有潛在的腎臟疾病。

 

【引言】

腎臟是身體的解毒器官,具有多種調節身體功能的作用,包括產生尿液以排出多餘的水分和代謝物、調節血壓和電解質等。腎臟是我們身體中一個重要的器官,負責過濾血液、排除廢物和調節體液平衡。然而,有時候腎臟可能會發生慢性或急性衰竭,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需要我們關注和預防。以香港為例,每年便有過千個末期腎病新個案,過去一年累積個案增至7,000人。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探討慢性和急性腎衰竭的病因、警示信號以及預防措施,幫助你更好地瞭解和保護腎臟健康。

 

腎衰竭5個關鍵症狀:

 

🔎 當我們面臨慢性或急性腎衰竭時,身體會發出一些特定的信號,提醒我們注意腎臟健康的問題。以下是5個關鍵症狀,值得我們關注:

 

1. 尿液變化:如頻尿、夜尿增多、尿量減少、尿液顏色深或帶血尿等。

 

2. 浮腫和水腫:特別是在手腳、腿部或面部出現浮腫。

 

3. 高血壓:腎臟問題可能導致血壓升高,需密切關注。

 

4. 疲勞和虛弱:腎臟衰竭可能導致身體無法正常排除廢物,使人感到疲勞和虛弱。

 

5. 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腎臟問題可能引起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這是需要關注的警訊。

 

腎衰竭預防措施:

 

喺呢度同大家分享國際腎臟病學會推薦嘅腎臟保護七大要訣,希望大家學起嚟同更多朋友分享🌟: 

 

1. 留意血壓:高血壓唔止會導致中風同心臟病,亦係最常見嘅腎臟損傷原因之一。要留意減少食鹽攝入量,保持適度嘅生活節奏同控制體重,有助預防高血壓嘅發生。如已經被確診為高血壓,應該依醫生嘅建議定時服藥,保持血壓正常,唔好因為高血壓症狀輕微而輕忽對待。

 

2. 多做運動:規律而適度嘅運動有助控制體重同壓力管理,亦可以降低血壓同血糖,有利於保護腎臟健康。對於已明確患有腎臟疾病嘅患者,定期運動同樣有益,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 健康飲食,保持體重:過多食鹽、油脂,暴飲暴食同超重肥胖等問題,唔止可能引發「三高」同心腦血管疾病,亦對腎臟帶來很大負擔。越來越多研究證明,肥胖同腎臟病存在緊密關聯。4%~10% 嘅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或大量白蛋白尿。唔止咁,肥胖仲係慢性腎臟病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嘅獨立危險因素。

 

4. 控制好血糖:控制唔好嘅糖尿病會導致不可逆轉嘅腎臟損傷,甚至最終導致尿毒症。糖尿病患者需要認真管理好血糖,同時必須定期監測尿蛋白同腎臟功能。

 

5. 唔好吸煙:吸煙會減慢血液流向腎臟嘅速度,造成腎臟缺血同缺氧,損害正常工作能力。吸煙亦會增加腎臟癌、高血壓同血管疾病嘅風險,進一步促使腎臟損傷。

 

6. 保證飲水充足:多飲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000-2500毫升以上,有利於保持腎臟功能。通過尿液可以及時排泄身體嘅代謝廢物,預防腎臟同尿路結石,亦可以預防尿路感染。我哋嘅腎腎臟對身體嚴重脫水非常敏感,嚴重脫水(例如發燒、腹瀉、超負荷體力活動等情況下)可能引發急性腎損傷,如果治療不及時,一些高危患者甚至可能進展為不可逆的腎衰竭。

 

7. 避免濫用藥物:保護腎臟最重要嘅方法就係避免增加腎臟負擔。許多藥物經過腎臟代謝,任何冇必要嘅藥物都唔好使用。

 

希望呢啲腎臟保護七大要訣可以幫到你,記得同身邊嘅朋友分享呀!🌟😊

avatar-img
4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e sz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風復康治療】電磁波治療對中風復康者的療效 肌肉互相抑制治療方法及BTL電磁波儀器在治療中風患者方面可以有一些關聯。 讓我們分別來談談它們的作用。 BTL電磁波儀器是一種使用電磁波技術進行治療的設備,可應用於物理治療和康復領域。 它可以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炎症,以及
【中風治療與復康】人人須知的中風黃金時期?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2019 年中風在全球50歲及以上人士中是導致患病、殘障和早逝的第二大原因。同樣地,在2020年,中風也成為本港的第四大常見死因。這些數據表明,中風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中風(Stroke)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
【中風後遺症不再是困擾 –  尋找治療的關鍵】🧠💪   根據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的提醒,中風在香港是第四大致命疾病,每年有超過2萬人患上中風,導致大約3000人死亡。中風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後遺症會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理解力、說話能力和吞嚥能力。   周志平醫生
預防中風:5個關鍵症狀及療法 🧠💪 中風是指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出血而導致血液供應中斷,從而使腦部缺乏氧氣和營養,進而導致局部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的情況。西醫將中風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是指由於供應腦部血流的血管出現狹窄或堵塞,血管隨著硬化程度的增加逐漸變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感染新冠病毒後三個月內出現病徵,並且這些病徵持續至少兩個月,無法由其他疾病診斷所解釋,則可被稱為「長新冠」。   根據臨床觀察,較多求診的「長新冠」患者通常會持續咳嗽,並出現多痰、喉嚨痕癢和口乾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經常感到頭暈頭痛和疲倦;或者出現消化系統問題,如經常
最近咳嗽和感冒病例大幅增加,令人擔憂。為了幫助大家,我們特別撰寫了這篇以咳嗽斷尾為主題的文章。我們將探討咳嗽斷尾的成因、常見症狀以及治療方法,希望能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和幫助。     咳嗽的主要由外感和內傷引致,外感因素包括天氣或環境的轉變、飲食的失當、受六淫之邪(為風、寒、暑、熱 (火)、
【中風復康治療】電磁波治療對中風復康者的療效 肌肉互相抑制治療方法及BTL電磁波儀器在治療中風患者方面可以有一些關聯。 讓我們分別來談談它們的作用。 BTL電磁波儀器是一種使用電磁波技術進行治療的設備,可應用於物理治療和康復領域。 它可以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炎症,以及
【中風治療與復康】人人須知的中風黃金時期?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2019 年中風在全球50歲及以上人士中是導致患病、殘障和早逝的第二大原因。同樣地,在2020年,中風也成為本港的第四大常見死因。這些數據表明,中風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中風(Stroke)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
【中風後遺症不再是困擾 –  尋找治療的關鍵】🧠💪   根據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的提醒,中風在香港是第四大致命疾病,每年有超過2萬人患上中風,導致大約3000人死亡。中風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後遺症會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理解力、說話能力和吞嚥能力。   周志平醫生
預防中風:5個關鍵症狀及療法 🧠💪 中風是指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出血而導致血液供應中斷,從而使腦部缺乏氧氣和營養,進而導致局部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的情況。西醫將中風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是指由於供應腦部血流的血管出現狹窄或堵塞,血管隨著硬化程度的增加逐漸變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感染新冠病毒後三個月內出現病徵,並且這些病徵持續至少兩個月,無法由其他疾病診斷所解釋,則可被稱為「長新冠」。   根據臨床觀察,較多求診的「長新冠」患者通常會持續咳嗽,並出現多痰、喉嚨痕癢和口乾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經常感到頭暈頭痛和疲倦;或者出現消化系統問題,如經常
最近咳嗽和感冒病例大幅增加,令人擔憂。為了幫助大家,我們特別撰寫了這篇以咳嗽斷尾為主題的文章。我們將探討咳嗽斷尾的成因、常見症狀以及治療方法,希望能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和幫助。     咳嗽的主要由外感和內傷引致,外感因素包括天氣或環境的轉變、飲食的失當、受六淫之邪(為風、寒、暑、熱 (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一個長期受耳鳴、耳悶塞感困擾的病友治療故事。這位病友過去因為反覆中耳炎導致耳膜破裂流膿,長時間在小診所治療沒有好轉,也不曉得該如何治療,就一直放著沒有處理。直到近期看到網路上介紹耳內視鏡修復耳膜的分享,才來找蘇偉翔醫師看診。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
Thumbnail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根據外國文獻統計,50~60%的成年女性終其一生至少會得過一次泌尿道感染,尤其14~42歲女性風險最高1,如此驚人的罹患率相當值得女性朋友們注意 泌尿道感染是什麼?要怎麼預防才能防止變成慢性疾病?傳說中吃蔓越莓真的有效嗎? 一起來看看底下的整理吧!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3.05 本集強烈推薦腎友、糖友、風友與家屬們一起來收聽 我們熱烈歡迎媒體好朋友『慢病好日子』 (居然有第二位小編來跟我打對台💪沒有拉) 當家中有慢病病友時,在無照顧經驗基礎上,我們都從0開始學 網路文章資訊又很少又找不到人問,其實更需要實際經驗的交流 也很開心
Thumbnail
毛小孩每天吃進去的食物,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總和稱為「總能量」。簡單的來說攝食就會有排泄,而食物進到體內要視毛小孩的消化與吸收才能得出是否完全被利用。而所謂的「可代謝能量」是要扣掉排到糞便及尿液中的能量後,才是實際身體能利用的能量。 如何判斷我家毛孩的體態? 能量增減的影響?
Thumbnail
要擺脫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糾纏,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有效預防慢性疾病: 飲食調整:避免攝入過多的糖分、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等不健康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健康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攝入。 運動: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例如快步走、游泳、跑步、騎自行車等,每週至少150分鐘。 您喜歡健康
Thumbnail
有病在身怎麼會不自知?三高這種慢性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或是症狀很輕微到一般人都會忽略 三高的症狀有哪些? 依據國民健康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全國40歲以上超過190萬人接受服務,其中自述無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病史之民眾,在接受服務後,新發現有血脂異常、血壓高及血糖高者分別有47.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一個長期受耳鳴、耳悶塞感困擾的病友治療故事。這位病友過去因為反覆中耳炎導致耳膜破裂流膿,長時間在小診所治療沒有好轉,也不曉得該如何治療,就一直放著沒有處理。直到近期看到網路上介紹耳內視鏡修復耳膜的分享,才來找蘇偉翔醫師看診。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
Thumbnail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根據外國文獻統計,50~60%的成年女性終其一生至少會得過一次泌尿道感染,尤其14~42歲女性風險最高1,如此驚人的罹患率相當值得女性朋友們注意 泌尿道感染是什麼?要怎麼預防才能防止變成慢性疾病?傳說中吃蔓越莓真的有效嗎? 一起來看看底下的整理吧!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3.05 本集強烈推薦腎友、糖友、風友與家屬們一起來收聽 我們熱烈歡迎媒體好朋友『慢病好日子』 (居然有第二位小編來跟我打對台💪沒有拉) 當家中有慢病病友時,在無照顧經驗基礎上,我們都從0開始學 網路文章資訊又很少又找不到人問,其實更需要實際經驗的交流 也很開心
Thumbnail
毛小孩每天吃進去的食物,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總和稱為「總能量」。簡單的來說攝食就會有排泄,而食物進到體內要視毛小孩的消化與吸收才能得出是否完全被利用。而所謂的「可代謝能量」是要扣掉排到糞便及尿液中的能量後,才是實際身體能利用的能量。 如何判斷我家毛孩的體態? 能量增減的影響?
Thumbnail
要擺脫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糾纏,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有效預防慢性疾病: 飲食調整:避免攝入過多的糖分、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等不健康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健康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攝入。 運動: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例如快步走、游泳、跑步、騎自行車等,每週至少150分鐘。 您喜歡健康
Thumbnail
有病在身怎麼會不自知?三高這種慢性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或是症狀很輕微到一般人都會忽略 三高的症狀有哪些? 依據國民健康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全國40歲以上超過190萬人接受服務,其中自述無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病史之民眾,在接受服務後,新發現有血脂異常、血壓高及血糖高者分別有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