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自動化追蹤降低追蹤所引發的員工負面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文延續拉文德蘭助理教授的研究,該研究載於《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過程》中(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題為〈人類評判,演算法引導:行為追踪接受的心理學〉(Humans judge, algorithms nudge: The psychology of behavior tracking acceptance)。

研究深入探討了使用行為追蹤技術,追蹤員工各項工作指標可能引起的員工擔憂,以及可能產生的自主權侵犯認知。

為了更深入了解企業進行地點追蹤可能引起的負面情緒,該研究進行了共五項實驗,最終歸納出以下結論。

如何減少員工負面情感

首先,實驗顯示相對於人工操作的追蹤,人們更偏好自動化追蹤方式。這是因為自動化追蹤消除了人為參與,減少了對潛在負面評估的擔憂,同時提高了被追蹤者的自主性認知。

此外,員工常擔心企業可能根據追蹤結果作出獎懲相關的決策。因此,該研究建議企業在使用自動化追蹤的同時,應清楚表明追蹤結果僅用於資訊目的,例如了解員工需要改進的方面,以最大化員工的內在動機。

接著,研究針對回饋品質與可信度進行了探討。

在回饋品質的評分上,自動化追蹤與人工追蹤之間並無顯著差異,表示參與者認為這兩種追蹤方式提供了相似品質的回饋內容。

然而,兩者在回饋的可信度上存在顯著差距。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認為自動化追蹤更能提供公正且可信賴的回饋。

最後,該研究強調隨著互聯網設備的不斷增加,將引入更多資訊安全的挑戰。儘管人們可能逐漸習慣侵入性的追蹤技術,但在開放自身接受密集監視之前,應提前考慮更深層次且複雜的追蹤,可能會對自己長期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黃揚博(政大企研碩士、識商創辦人)、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Raveendhran, R., & Fast, N. (2021). Humans judge, algorithms nudge: The psychology of behavior tracking accept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64(3), 11–26.

► 歡迎加入Line交流社群,獲取更多知識:

https://line.me/ti/g2/a2QRj--XfM3FRZBOZpB4rdJGravtdpVOeSLBp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識商的沙龍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識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4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助理教授卡佳·艾諾拉(Katja Einola)等人在2022年10月的《人力資源管理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好朋友還是壞工具?探索人類和人工智慧在工作場所生態系
2024/02/04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助理教授卡佳·艾諾拉(Katja Einola)等人在2022年10月的《人力資源管理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好朋友還是壞工具?探索人類和人工智慧在工作場所生態系
2024/01/20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2024/01/20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2024/01/09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2024/01/09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瞭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瞭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人跟人的相處為什麼這麼複雜? 就讓心理學家當你的人際關係顧問吧!
Thumbnail
★人跟人的相處為什麼這麼複雜? 就讓心理學家當你的人際關係顧問吧!
Thumbnail
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Thumbnail
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Thumbnail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有些上司或同事,常常很容易易怒,容易因為詢問或許討論事情,就生氣。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潛藏著「擔心被看扁」的不自信心態所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以採取「報、連、相」來舒緩主管的不安心態。
Thumbnail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有些上司或同事,常常很容易易怒,容易因為詢問或許討論事情,就生氣。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潛藏著「擔心被看扁」的不自信心態所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以採取「報、連、相」來舒緩主管的不安心態。
Thumbnail
「成果」主義:凡事結果論為主,你的最終報酬只來自於成果,好處是一切看你的能力,但殘酷的也是,沒有成果,你什麼都不是。 因此,容易產生為了要有結果,而選擇了錯誤的手段,短時間看到成果,但其實卻只是藏了後患(假造財報、違法事件)。
Thumbnail
「成果」主義:凡事結果論為主,你的最終報酬只來自於成果,好處是一切看你的能力,但殘酷的也是,沒有成果,你什麼都不是。 因此,容易產生為了要有結果,而選擇了錯誤的手段,短時間看到成果,但其實卻只是藏了後患(假造財報、違法事件)。
Thumbnail
社會認同簡單的說​,就是因周遭的不確定而導致下意識仿效他人行為​ 也許有些人會說腦波弱的才會這樣​,但其實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這個行為模式​,那是人類內建在DNA裡的自動導航模式​,該如何避免,是我們的課題之一,所幸《影響力》一書幫我們破解各種手法...
Thumbnail
社會認同簡單的說​,就是因周遭的不確定而導致下意識仿效他人行為​ 也許有些人會說腦波弱的才會這樣​,但其實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這個行為模式​,那是人類內建在DNA裡的自動導航模式​,該如何避免,是我們的課題之一,所幸《影響力》一書幫我們破解各種手法...
Thumbnail
從推特、臉書風行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資料科學家不斷做各種研究,看是否能從人類的網路行為,來預測這個人的智能、社經地位、工作、人格特質、政治傾向與宗教。最近八月底剛發表的研究則說,藉由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我們可以從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預測某個人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
Thumbnail
從推特、臉書風行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資料科學家不斷做各種研究,看是否能從人類的網路行為,來預測這個人的智能、社經地位、工作、人格特質、政治傾向與宗教。最近八月底剛發表的研究則說,藉由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我們可以從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預測某個人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
Thumbnail
當你發現別人討厭你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 (1)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可能你會開始去分析自己哪裡不好?怎麼辦才好? 標準都在自己的身上,沮喪失落的情緒就會被觸發,聚焦在自己。 (2)如果你還算自信,你可能會嗤之以鼻,在腦中說:靠,什麼玩意!但是被討厭還是無法忍受,也觸發了討厭對方的情緒、對抗的
Thumbnail
當你發現別人討厭你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 (1)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可能你會開始去分析自己哪裡不好?怎麼辦才好? 標準都在自己的身上,沮喪失落的情緒就會被觸發,聚焦在自己。 (2)如果你還算自信,你可能會嗤之以鼻,在腦中說:靠,什麼玩意!但是被討厭還是無法忍受,也觸發了討厭對方的情緒、對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