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回饋迴路協助改變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環境會影響我們的選擇,那我們如何在環境影響我們的時候有所警覺呢?Goldsmith提出利用回饋來提醒自己注意環境與行為間的連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我們開車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超速行駛,有些地方就會有雷達測速儀,就是是有速度顯示的測速儀,一旦你開到測速儀前面,就會顯示你的時速。一旦你看到測速儀上面的時速超過規定限速,你就會放慢速度,雷達測速儀就是駕駛人的回饋系統。

雷達測速儀可以起作用,是利用了一種已經得到驗證的行為理論——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雷達測速儀檢測駕駛人的行為(例如超速),並把這些資訊(時速)即時回饋給駕駛人,讓駕駛人做出反應。這是一個「行為—資訊—反應」的循環。當駕駛人做出的反應再次得到回饋時,一個新的循環就開始了,如此循環不息。駕駛人只需要看一眼雷達測速儀上顯示的速度,就可以做出立即反應。可見回饋迴路在改變人們行為方面的巨大效用。

回饋:包括提供回饋和接收回饋,是讓我們我們更注意環境和行為之間聯繫的第一步。Goldsmith 指出一個回饋迴路包括四個環節:證據(evidence)、關聯(relevance)、後果(consequence)、行動(action)。駕駛人即時得到有關他們開車時速的數據(證據);這些資訊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因為它和限速標誌是同時出現的,讓駕駛人明瞭他們是否超速(關聯);察覺到自己超速以後,駕駛人害怕吃罰單或者傷害他人(後果),所以就會減速(行動)。

Goldsmith提到在他每次一對一指導中,基本上是從一個回饋迴路開始。例如,Goldsmith會對被指導者的周邊相關人員進行訪談,以蒐集有關被指導者的一些行為相關資訊。在進行一對一指導的第一步行動是讓被指導者看到證據,

那些有關被指導者行為的故事,這會引起被指導者情感上的共鳴,因為這些故事都來自被指導者身邊的人,且故事與被指導者之間有明確的關聯。回饋迴路的第三個環節「後果」,也非常明顯:如果被指導者不改變他的行為,他可能無法成為理想的團隊成員,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毀掉自己的職業前途。Goldsmith 認為只要證據、關聯和後果深深嵌入被指導者的思維,他就會有足夠的理智,開始行動。

這就是Goldsmith 利用回饋迴路來誘發理想行為的原理,透過回饋迴路的四個環節:證據、關聯、後果、行動,就有機會改變行為。Goldsmith 認為:好行為不是隨機的,是有邏輯的,是有機可循的,是有意義的,是在我們控制範圍之內的,也是可重複的。

我們只需要關注我們所處的環境和行為所創造的回饋迴路,一個精心設計的回饋環能誘發理想中的行為,但我們所處的環境常常是誘發不良行為,環境在不經意間違背了我們的意願和判斷,我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環境改變了。就像是我知道自己應該去運動,但天氣一冷就會讓我自己在心裡提出一個「氣溫低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理由,然後休息一天。

但如果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環境,讓它像一個精心設計的回饋迴路一樣,誘發我們做出理想的行為,結果會怎樣?這種環境不但不會阻礙我們實現改變的目標,反而會激勵我們不斷努力,讓我們在紛雜的環境中不再遲鈍,變得更加敏銳。例如在床邊放好運動服,以便眼睛一張開就可以晨跑,這正是很多談到行為改變書籍,都會教導讀者利用環境中的回饋迴路來引導正向行為。

圖片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jacobmorgan/2016/06/27/marshall-goldsmith-on-how-to-drive-behavior-change/?sh=5623ea192e02

圖片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jacobmorgan/2016/06/27/marshall-goldsmith-on-how-to-drive-behavior-change/?sh=5623ea192e02



avatar-img
19會員
4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Goldsmith不斷地強調環境對於改變的重要性,他並舉出一個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悟。Goldsmith常常搭飛機出差,過往他會利用這段沒有人打擾的空檔做一些事情,甚至於好好的休息,等他一下飛機就可以精神熠熠的開始工作。他自己的說法是:他有著安全著陸的幸福感和迅速開
改變的第一個原則是自己要打從心裡認同自己需要改變,但事實是大多數人都認為別人才需要改變,自己不大需要改變。《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也是知名CEO教練的Goldsmith指出,當想要拒絕改變時,我們會把人類善於逃避的天賦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甚至會養成一種自欺欺人的思維方式。這並不是「藉口」,藉口是在事
國外的CEO很常找教練來幫忙提升自己,《練習改變》的作者Goldsmith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練。他的收費型態也很有趣:他會先詢問客戶周邊的「核心利益關係人」,這些人可能是這位客戶的同事、上司、屬下、客戶或家人,看看這些人對於這位客戶的看法與建議。然後Goldsmith在聆聽完意見後,他會進行整理並
我們都會有兩個「我」,一個是我們希望中的「我」,另一個則是現實中的「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兩個「我」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心裡總是有許多想要改變的事情,但卻又無法做到,就這樣年復一年,這就造成了很多書籍或課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但,知道跟做到之
劉潤在他的《底層邏輯》一書中提到三種定價方式,價格取決於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也就是說企業應該依據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來訂定產品的價格。這三種價值分別是:功能價值、體驗價值與個性化價值。 功能價值,顧名思義是消費者體驗到產品的功能所帶來的價值。例如食物,如果食物的功能只是滿足果腹的功能,那包子跟牛
近年來腦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對於過去一些搞不清楚的消費者行為,慢慢的找到生理學上面的解釋。對於過去一些只能從大量外在行為進行推論,現在可以透過相關儀器找到答案。例如為何人們會認為價格高的東西品質較好? 2015年歐洲有一個採用核磁共振儀(MMR)掃描受試者大腦的研究,研究人員給受試者嘗試不同價格的紅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Goldsmith不斷地強調環境對於改變的重要性,他並舉出一個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悟。Goldsmith常常搭飛機出差,過往他會利用這段沒有人打擾的空檔做一些事情,甚至於好好的休息,等他一下飛機就可以精神熠熠的開始工作。他自己的說法是:他有著安全著陸的幸福感和迅速開
改變的第一個原則是自己要打從心裡認同自己需要改變,但事實是大多數人都認為別人才需要改變,自己不大需要改變。《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也是知名CEO教練的Goldsmith指出,當想要拒絕改變時,我們會把人類善於逃避的天賦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甚至會養成一種自欺欺人的思維方式。這並不是「藉口」,藉口是在事
國外的CEO很常找教練來幫忙提升自己,《練習改變》的作者Goldsmith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練。他的收費型態也很有趣:他會先詢問客戶周邊的「核心利益關係人」,這些人可能是這位客戶的同事、上司、屬下、客戶或家人,看看這些人對於這位客戶的看法與建議。然後Goldsmith在聆聽完意見後,他會進行整理並
我們都會有兩個「我」,一個是我們希望中的「我」,另一個則是現實中的「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兩個「我」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心裡總是有許多想要改變的事情,但卻又無法做到,就這樣年復一年,這就造成了很多書籍或課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但,知道跟做到之
劉潤在他的《底層邏輯》一書中提到三種定價方式,價格取決於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也就是說企業應該依據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來訂定產品的價格。這三種價值分別是:功能價值、體驗價值與個性化價值。 功能價值,顧名思義是消費者體驗到產品的功能所帶來的價值。例如食物,如果食物的功能只是滿足果腹的功能,那包子跟牛
近年來腦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對於過去一些搞不清楚的消費者行為,慢慢的找到生理學上面的解釋。對於過去一些只能從大量外在行為進行推論,現在可以透過相關儀器找到答案。例如為何人們會認為價格高的東西品質較好? 2015年歐洲有一個採用核磁共振儀(MMR)掃描受試者大腦的研究,研究人員給受試者嘗試不同價格的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學習曲線是理解為何在面對新挑戰時反應速度不一的關鍵概念。當我們初次面對挑戰時,雖然可能感到手足無措,但透過實踐與反饋的積累,我們能迅速調動先前的經驗,形成類似條件反射的反應。在職場上,瞭解並尊重自己的學習曲線能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壓力。每一次的嘗試無論成敗,都是提升自我的機會,助力職業發展。
Thumbnail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強調行動的責任感和影響力。本文探討行動與結果、自我反思和成長、影響他人和環境、長遠規劃和目標等議題,呼籲人們謹慎行動,堅持自我成長,並創造積極影響。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最近看的書「路西法效應」所引發的一些想法。書中透過監獄模擬實驗探討了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提出了道德標準是否浮動的問題。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瞭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時,瞭解如何把握機會、創造機遇,以及培養能夠改變命運的好習慣是重要的。本文深入探討洛克菲勒的信件和星雲大師的教導,針對兩者對於行動、機會和習慣的看法進行融匯,以提供珍貴的智慧指引。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學習曲線是理解為何在面對新挑戰時反應速度不一的關鍵概念。當我們初次面對挑戰時,雖然可能感到手足無措,但透過實踐與反饋的積累,我們能迅速調動先前的經驗,形成類似條件反射的反應。在職場上,瞭解並尊重自己的學習曲線能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壓力。每一次的嘗試無論成敗,都是提升自我的機會,助力職業發展。
Thumbnail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強調行動的責任感和影響力。本文探討行動與結果、自我反思和成長、影響他人和環境、長遠規劃和目標等議題,呼籲人們謹慎行動,堅持自我成長,並創造積極影響。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最近看的書「路西法效應」所引發的一些想法。書中透過監獄模擬實驗探討了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提出了道德標準是否浮動的問題。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瞭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時,瞭解如何把握機會、創造機遇,以及培養能夠改變命運的好習慣是重要的。本文深入探討洛克菲勒的信件和星雲大師的教導,針對兩者對於行動、機會和習慣的看法進行融匯,以提供珍貴的智慧指引。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