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刺蝟孩子∣如何陪伴青少年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作者陳志恆是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巡迴各地心理成長講座/課程累積上百場。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尖刺!陪伴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字,作者結合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一一破解親子矛盾,讓你擺脫關係泥淖,與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進而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堅實後盾。

書中分為六個章節,多舉實際處理過的案例,並有明確的步驟可參考實行,分別探討的是:

一、 有風險的陪伴:提醒我們那些無助於提升關係品質,甚至常把孩子越推越遠的無效陪伴方式。其中談到給建議常是破壞關係最簡易又快速的方式,因為給建議就有我比你還懂(行)的感覺,除非有下列情況才給:

  • 對方主動要
  • 在足夠的情感理解
  • 只給新的選擇,不帶任何評價
  • 放下要對方改變的意圖

二、 有情感的陪伴:談如何透過同理心連結孩子的情緒感受,貼近他的內心世界,拉進彼此的距離。裡面談到情緒教育要從正視情緒開始,不要輕視、否定、或是指責孩子自然流露的情緒反應,否定情緒會造成要花更多力氣去對抗情緒而且會複雜化。

三、 有肯定的陪伴:談如何透過有效的肯定與賞識,以正向聚焦的回應喚起孩子的內在力量與自我價值感。

四、 有成長的陪伴:當孩子遇到挫敗時,該如何幫助其面對處理。相信孩子自有面對問題的能耐,大人要做的就是繼續給出支持,讓孩子感受到更多力量,具體方式如下

(一) 傾聽孩子的處境:「發生了什麼事」

(二) 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這一定很難受吧!」

(三) 詢問孩子的解決方案:「那麼,你打算怎麼辦呢」

(四) 肯定孩子因應問題的過程:「你是怎麼做到的?」

(五) 感謝孩子的信任:「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五、 有智慧的陪伴:探討一些陪伴孩子的重要觀念。

六、 有自覺的陪伴:投入心思照顧小孩,也要照顧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身教就是最好的示範。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發現自己也有風險的陪伴行為,總覺得應該教小孩…,提供了一堆建議(碎念),最近的天氣剛好變冷且早晚溫差大,讀國一的小孩堅持要穿短袖衣褲上學,因為我自己感覺冷,會認為他這樣穿會容易著涼感冒,到時候人又不舒服,叫他要穿長袖,不過他總覺得不會冷,每天早上起床常為了這件事情在爭論,弄得氣氛很不好,後來我也覺得自己太堅持己見了,也許成人和小孩對溫度的感覺是不同的,就不再那麼堅持,現在前一天我們會看隔天的天氣預報,先討論要穿的衣服,雙方意見不同的時候,小孩也會把短的穿裡面,長的穿外面。雖然是小事情,也是練習和小孩溝通陪伴的過程。

avatar-img
83會員
105內容數
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稻田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廖鴻基1957年出生於花蓮,曾從事漁撈,執行鯨豚海上生態調查,創辦臺灣賞鯨活動,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目前為海洋大學兼任副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多樣海洋計畫,同時以海上生活觀察與感想為核心來創作。著作及編著海洋文學作品有二十餘部,多篇文章入選為教科書內容,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
作者艾希莉.威蘭斯(Ashley Whillans)是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專門研究一般人如何在時間和金錢之間作取捨,以及這些決定如何影響工作滿意度、幸福感和生活品質。她兩度被評為「行為科學新星」,研究成果發表於眾多學術期刊。她花了超過10年研究,並跨足各種階級的心理學
古代詩歌的兩個高峰是唐詩和宋詞,而宋詞和唐詩有什麼區別,就是在使用的音樂上,唐代之前音樂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雅樂:宮廷宗廟祭祀用的音樂,這種音樂莊嚴華貴、豪華典雅,老百姓卻不喜歡。 二、  清商樂:民間流行的音樂。 三、  法曲:宗教音樂。 四、  胡樂:從現在的中亞以及新疆地區傳過來
作者夏昆是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金牌擂主。本想做音樂,因考上師範學校只好當國文老師,畢業後開始教一群「70後」。現在成天跟一群「00後」廝混,於是發現教育很浪漫的事就是孩子長大自己變老。愛看電影,愛聽音樂,有時間也寫字。寫了不少文章,出了幾本書,多關於教育、歷史、音樂、電影、詩詞,但想出的不是書,而是
作者謝哲青他在世界各地趴趴走,但算命的卻說他天生不適合旅行。他曾經三度掉護照,還被有關當局警告:再掉就不發給你。他這輩子最珍惜的紀念品,不是紙鈔,也不是沙子或石頭,而是左手那道醜陋的傷疤。不管是旅行還是苦行,無論是探索自己還是自討苦吃,從肉體到心靈,從閱讀到寫作,他都是一個浪漫到無可救藥的旅行上癮者
本書作者歐陽立中曾為丹鳳高中教師,現為作家、講師、爆文教練、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分。曾在教學現場,最怕看見天才被耽誤、熱情被消磨,於是開始為孩子們安排一趟天才之旅。用「跨域閱讀」讓孩子擁有知識的複眼; 用「魅力表達」讓孩子找回遺失的自信; 用「桌上遊戲」讓孩子打開創意的開關; 用「高效寫作」讓孩子掌握
作者廖鴻基1957年出生於花蓮,曾從事漁撈,執行鯨豚海上生態調查,創辦臺灣賞鯨活動,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目前為海洋大學兼任副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多樣海洋計畫,同時以海上生活觀察與感想為核心來創作。著作及編著海洋文學作品有二十餘部,多篇文章入選為教科書內容,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
作者艾希莉.威蘭斯(Ashley Whillans)是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專門研究一般人如何在時間和金錢之間作取捨,以及這些決定如何影響工作滿意度、幸福感和生活品質。她兩度被評為「行為科學新星」,研究成果發表於眾多學術期刊。她花了超過10年研究,並跨足各種階級的心理學
古代詩歌的兩個高峰是唐詩和宋詞,而宋詞和唐詩有什麼區別,就是在使用的音樂上,唐代之前音樂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雅樂:宮廷宗廟祭祀用的音樂,這種音樂莊嚴華貴、豪華典雅,老百姓卻不喜歡。 二、  清商樂:民間流行的音樂。 三、  法曲:宗教音樂。 四、  胡樂:從現在的中亞以及新疆地區傳過來
作者夏昆是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金牌擂主。本想做音樂,因考上師範學校只好當國文老師,畢業後開始教一群「70後」。現在成天跟一群「00後」廝混,於是發現教育很浪漫的事就是孩子長大自己變老。愛看電影,愛聽音樂,有時間也寫字。寫了不少文章,出了幾本書,多關於教育、歷史、音樂、電影、詩詞,但想出的不是書,而是
作者謝哲青他在世界各地趴趴走,但算命的卻說他天生不適合旅行。他曾經三度掉護照,還被有關當局警告:再掉就不發給你。他這輩子最珍惜的紀念品,不是紙鈔,也不是沙子或石頭,而是左手那道醜陋的傷疤。不管是旅行還是苦行,無論是探索自己還是自討苦吃,從肉體到心靈,從閱讀到寫作,他都是一個浪漫到無可救藥的旅行上癮者
本書作者歐陽立中曾為丹鳳高中教師,現為作家、講師、爆文教練、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分。曾在教學現場,最怕看見天才被耽誤、熱情被消磨,於是開始為孩子們安排一趟天才之旅。用「跨域閱讀」讓孩子擁有知識的複眼; 用「魅力表達」讓孩子找回遺失的自信; 用「桌上遊戲」讓孩子打開創意的開關; 用「高效寫作」讓孩子掌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個體在面對學校恐懼及情緒壓抑的過程中,如何慢慢學會自我療癒與情感探索。作者回顧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經歷,揭示了高敏感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反思了自我趨向與成長的重要性。透過書寫與情感的覺察,作者最終瞭解到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的真正來源,引領讀者思考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負面情緒。
Thumbnail
與其成為了不起的人,不如當個善於思考、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的人! 作者是一位92歲的日本阿嬤,也是一名幼兒園園長,她融合蒙特梭利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60年間培育過2800名以上的學童。作者呼籲父母不要被育兒標準或成功育兒法所困擾,及如何培養出具有幸福能力的人格。
Thumbnail
作為幼教人,每天陪伴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與探索,是一份充滿愛與意義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也時常伴隨著挑戰與迷茫。有時候,可能會感到疲憊,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一直走下去。但只要停下來重新審視,熱情並未消失,或許只是需要找到適合的方式來重新點燃。同時,幼教職涯的可能性遠不止於教室,還有更多方向值得探索。
[迷惘] 輕熟齡的人生, 被自家人說:[就是不負責的人,不配當人,真想打下去] 學科系時沒方向,畢業後對各職業沒興趣,離婚沒負責的能力而放棄小孩, 完全沒有一件做過值得驕傲的事, 這樣的人真的很欠打! 曾經從事數年的幼教,甚至出國,對自己終於有點自信時, 以為,人生終於有穩定跡象了~
Thumbnail
陳湲臻女士,人稱小臻老師,是臻愛寵物溝通毛寶貝療癒諮商的創辦人。小臻老師原先是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專長是羽球。最初讓她成為寵物溝通師動力來自她的第一隻寵物艾瑪公主,因為想要深入了解毛小孩的想法,驅使小臻老師學習和鑽研寵物溝通技巧。因為對於毛小孩的喜愛,以及救援流浪狗貓的經歷,讓小臻老師踏上夢想之旅,
Thumbnail
我是臨床心理師,曾經在醫院早期療育部門,負責兒童發展的心理評估和治療。 我也是園藝治療師,在離開醫院之後,開設兒童生命教育課程,陪伴家長孩子一起栽種植物、親近大自然。 後來我才在教學中發現,育兒教養的平衡點,就像澆花不能澆太多水,也不能沒澆水,那到底要澆多少呢?
Thumbnail
實習兩週的我,默默將教育理念修改成「我想成為讓小孩會期待長大的大人」。已經很久沒有看見讓人覺得閃亮亮的大人了,在思考學生怎麼看待我之前,我忍不住先懷疑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管理工作坊的文章,內容包含了如何學習覺察情緒與辨識情緒,並透過課程方式練習轉化情緒並調節壓力。並提及四種面對人生苦難的境界,以及過往經驗對於每個人面對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陳曦是一位具有專業知識與經驗的臨床心理師,擅長處理壓力調適、情緒困擾以及特殊兒童親職諮詢等議題。為現任關渡醫院臨床心理師,並參與多項專業督導和課程修習。如果您有興趣合作探索心理議題,歡迎與她聯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個體在面對學校恐懼及情緒壓抑的過程中,如何慢慢學會自我療癒與情感探索。作者回顧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經歷,揭示了高敏感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反思了自我趨向與成長的重要性。透過書寫與情感的覺察,作者最終瞭解到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的真正來源,引領讀者思考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負面情緒。
Thumbnail
與其成為了不起的人,不如當個善於思考、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的人! 作者是一位92歲的日本阿嬤,也是一名幼兒園園長,她融合蒙特梭利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60年間培育過2800名以上的學童。作者呼籲父母不要被育兒標準或成功育兒法所困擾,及如何培養出具有幸福能力的人格。
Thumbnail
作為幼教人,每天陪伴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與探索,是一份充滿愛與意義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也時常伴隨著挑戰與迷茫。有時候,可能會感到疲憊,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一直走下去。但只要停下來重新審視,熱情並未消失,或許只是需要找到適合的方式來重新點燃。同時,幼教職涯的可能性遠不止於教室,還有更多方向值得探索。
[迷惘] 輕熟齡的人生, 被自家人說:[就是不負責的人,不配當人,真想打下去] 學科系時沒方向,畢業後對各職業沒興趣,離婚沒負責的能力而放棄小孩, 完全沒有一件做過值得驕傲的事, 這樣的人真的很欠打! 曾經從事數年的幼教,甚至出國,對自己終於有點自信時, 以為,人生終於有穩定跡象了~
Thumbnail
陳湲臻女士,人稱小臻老師,是臻愛寵物溝通毛寶貝療癒諮商的創辦人。小臻老師原先是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專長是羽球。最初讓她成為寵物溝通師動力來自她的第一隻寵物艾瑪公主,因為想要深入了解毛小孩的想法,驅使小臻老師學習和鑽研寵物溝通技巧。因為對於毛小孩的喜愛,以及救援流浪狗貓的經歷,讓小臻老師踏上夢想之旅,
Thumbnail
我是臨床心理師,曾經在醫院早期療育部門,負責兒童發展的心理評估和治療。 我也是園藝治療師,在離開醫院之後,開設兒童生命教育課程,陪伴家長孩子一起栽種植物、親近大自然。 後來我才在教學中發現,育兒教養的平衡點,就像澆花不能澆太多水,也不能沒澆水,那到底要澆多少呢?
Thumbnail
實習兩週的我,默默將教育理念修改成「我想成為讓小孩會期待長大的大人」。已經很久沒有看見讓人覺得閃亮亮的大人了,在思考學生怎麼看待我之前,我忍不住先懷疑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管理工作坊的文章,內容包含了如何學習覺察情緒與辨識情緒,並透過課程方式練習轉化情緒並調節壓力。並提及四種面對人生苦難的境界,以及過往經驗對於每個人面對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陳曦是一位具有專業知識與經驗的臨床心理師,擅長處理壓力調適、情緒困擾以及特殊兒童親職諮詢等議題。為現任關渡醫院臨床心理師,並參與多項專業督導和課程修習。如果您有興趣合作探索心理議題,歡迎與她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