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22 面對家人情緒勒索,一律搬出去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網友提問 22 面對家人情緒勒索,一律搬出去住

 

網友提問:

「你好,在下和父母同住,有計畫想要搬出去,但母親 70 歲需要人照顧,個人是 7 年級生也老了,有時想想如果就這樣離開家 3 ~ 5 年,如果母親就這樣去世了,個人會不會在法律上被棄養母親而坐牢? 對亞洲社會的法律與總總限制與道德感到強烈的靈魂不自由,人活在社會下是不是就要被很多無形的東西限制住自由?,希望可以給在下一些建議,謝謝」

 

「在下工作不穩定,常常失業與失志,從當兵退伍後照顧母親也快15年,因為家人都搬出去住了,都是自己一個人照顧母親,母親控制慾強,母親喜歡情緒勒索,但小時後是真的很喜歡母親,個人心態上也是認為自己在能力範圍內去照顧母親,也許是母親脫離社會快30年,所以慢慢變的非常沒安全感後變的很麻煩又愛唱反調,在自己人生當中母親也算是一個難解的課題,自己的爸爸和其他兄弟姊妹也搬出去獨立,自己是獨子而獨自照顧母親15年後身心俱疲,這時回憶小時候不認真讀書與工作而現在不論做甚麼事情都沒資源的情況下步步難行,而這些年來看了一些書籍像是被討厭的勇氣或是斷捨離與紅藥丸那種提倡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要怎麼規畫去走自己選擇的道路,身為人很多情況下是不能自己選擇出生和家庭,但現在身為一個成年人後至少也要自己決定自己現在開始的每一天要怎麼生活,請給在下一些建議,謝謝」

 

不論男女,亞洲人解救自己的心法:

「冷血處世」

 

這裡的冷血不是要你棄養阿,而是可以不用有這麼多世俗道德綁住你。

 

你冷血的心態,才能夠理性盤點現有資源與狀況,做出策略,當然,不會有最好的策略,你只能選擇當下認為適合的策略繼續走下去。

 

多數人要開始向上提升前,一定都要先建立良好的現金流、時間餘裕、精神餘裕。

 

原因很簡單,你沒有餘裕,就無法執行新的計畫,無法執行新計畫就建立不了新生活,所以先把現有生活處理到有餘裕是第一任務。

 

從網友的案例來看,先確認母親是否能夠獨自生存,如果不是重大疾病或精神病,單純只是長期軟爛,那麼使她一個人住並不會違反法律。

 

當然,如果需要照顧的等級,你就只能在家裡一邊照顧一邊提升自我。

 

這裡我講兩個版本。

 

一種是你母親法律上判定不能獨自照顧,這麼一來你就必須待在家裡。

 

一種是你母親法律上判定仍可以獨自照顧,這麼一來你就能夠搬出家裡的權利。

 

第一種解法,你母親若判定不能獨自照顧自己,你有以下做法。

 

1、清點家裡需要的費用。

2、跟兄弟姊妹討論費怎麼負責,通常你在家裡照顧可以少一點,這就看你談判技術了。

3、找個能做的工作做,最好不要加班的,只能找到加班的就當作多存錢。

4、有餘裕後利用下班時段自我提升。

 

第二種解法,你母親仍能自己照顧自己,那麼你可以選擇住家裡或出去住。

 

不一定要出去住的原因,是看你策略決定,住家裡可以省錢,出去住可以有更多時間運用。

 

你可以運用第一種解法的步驟,先讓自己在家裡能夠學會面對衝突的能力,以及安排自己生活時間的技能,培養基礎生活習慣。

 

讓自己有基礎工作收入後,自我生活打理好,習慣安排自己生活後,這時候你也可以考慮是否要搬出去住。

 

而這兩種解法的共通問題就在於家人的道德勒索,那我是這麼想的。

 

把家人的道德勒索當作是一個門檻,如果你連這道檻都過不去,要怎麼在外面與人處理事情? 怎麼在外面掙錢?

 

當你有這種氣魄,通常是前面自己處理很多小事情,對自己開始有自信,對於自己的想法堅信不疑,這個時候你會有「我才是對的」氣場。

 

你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你要拿行動給他們看,任何行動都有風險,不行動亦有風險,要自己承擔。

 

比如出去住之後發現現金流轉不過來,你要開始縮衣節食,或是想辦法換到薪水更高的工作。

 

每個人的處境不同,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這過程中會面對反對聲浪,能不能面對聲浪就看個人造化。

 

就讓我回想起我國中有一段時間不常出門,都是家人幫我買飯回來,結果長期下來我反而變得不敢出門買東西。

 

連這麼一點小事都能讓人感到恐懼,但不管事情大或小,帶來的恐懼都是一樣的,你要懂得與恐懼相處,接觸新行為或新環境的恐懼肯定會有。

 

每個人共通的不自由就是金錢不夠,但是金錢不夠的原因來自沒有價值交換的能力,獲得價值交換的能力本就需要一點一滴累積學習而來。

 

就過去許多案例,這種家庭關係情緒較雜亂的,能搬出去是最好的解法,沒必要為了家人把自己卡在不喜歡的生活型態一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男人成長駭客的沙龍
133會員
323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2025/02/17
讀者留言:「一開始女生對我講話還很禮貌又會注意我的情緒,但認識半年後漸漸開始對我兇兇的、不耐煩、時常拒絕我,看到我就會變得很煩躁有點躁鬱症。」   我先假設這位女生真的沒有躁鬱症的相關症狀。   交女友前,不要透漏太多自己身家,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吸引女人。   我用手機比喻。   小米
2025/02/17
讀者留言:「一開始女生對我講話還很禮貌又會注意我的情緒,但認識半年後漸漸開始對我兇兇的、不耐煩、時常拒絕我,看到我就會變得很煩躁有點躁鬱症。」   我先假設這位女生真的沒有躁鬱症的相關症狀。   交女友前,不要透漏太多自己身家,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吸引女人。   我用手機比喻。   小米
2025/02/02
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 ​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
2025/02/02
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 ​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
2024/11/02
讀者迴響 40 | 怎麼知道女人不愛自己了? ​ 讀者來信:「女生會想親親抱抱但會排斥性愛是不是代表不愛了,撇除心理或身體狀況」 ​ 一次還好,連續好幾次都是這樣,那很大機率就是你沒吸引力了。 ​ 但這種行為模式,不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 絕對值,就是你第一次遇到女生逛街不牽你的
Thumbnail
2024/11/02
讀者迴響 40 | 怎麼知道女人不愛自己了? ​ 讀者來信:「女生會想親親抱抱但會排斥性愛是不是代表不愛了,撇除心理或身體狀況」 ​ 一次還好,連續好幾次都是這樣,那很大機率就是你沒吸引力了。 ​ 但這種行為模式,不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 絕對值,就是你第一次遇到女生逛街不牽你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
Thumbnail
此文章探討了一位網友對家庭狀況的疑問,提到了對亞洲社會的法律與總總限制與道德的感受。文章中提供了面對家庭情緒勒索及如何應對的建議與解法。
Thumbnail
此文章探討了一位網友對家庭狀況的疑問,提到了對亞洲社會的法律與總總限制與道德的感受。文章中提供了面對家庭情緒勒索及如何應對的建議與解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