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練習中,我們必須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Werner Pfennig on Pexels

Photo by Werner Pfennig on Pexels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伸拉練習。我進一步詢問他如此練習的原因,他的回答是:「我擔心休息會讓我的程度退步!」


我想有很多人已經了解,身體組織受傷後,需要給予復原的時間,此時我們不適宜讓它持續進行過度的運動和伸拉,否則組織受到反覆的刺激,可能會產生更多不良的反應。但我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確實遇到過許多跟上述學員想法雷同的人們,因為擔心退步或其他原因,即使知道自己受了傷,卻不願讓自己停下來。


其實就算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下,我都不贊同學員每天進入教室練習體位法,因為多數的瑜珈課程都帶有一定的動作強度,人體在經過訓練後,不管有無明顯的受傷情形,都需要時間讓身體復原。筋膜學家也建議人們在訓練後,應讓身體休息及恢復 48-72 小時,以獲得充分的恢復,並產生正向的成長(進步)。


很多人以為,當他可以前彎更多、停留時間更久時,就代表自己進步了。但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有時候這些所謂的「進步」,可能是身體運作被破壞的表徵,有一天身體可能會以戲劇性的方式,強迫你停止下來!


有智慧的瑜珈修習者時常提醒我們「非暴力」(ahimṣā) 的重要性,但它似乎並不容易落實,人們經常被各式各樣的想法和環境因素影響,而走向對自己「暴力」的道路。此時,「自我覺察」便能發揮相當大的效用,因為唯有當我們能看見自己行為和思想「慣性」之後,才能開始產生轉變。


只可惜許多人並不認為這是重要的,依舊認為外顯的表現才是值得讚揚的。也許這就像心理學家所說的,我們正處在一個巨大集體連結斷裂的世代中。太多的身心匱乏及連結斷裂,讓我們難以好好感知及了解自己和他人,進而衍生出諸多不健康的價值觀。


不過,我依舊深信「瑜珈」能帶領我們走向更健全的道路,前提是我們必須擁有深切的反思能力,以及願意明辨的心。



【近期活動】

🧘‍♀️ 2024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 - 說明會
https://reurl.cc/OG4x8g

🧘‍♀️ 筋膜球 – 肌筋膜張力釋放與多元健康促進工作坊(最後 3 個名額)
https://reurl.cc/0ZYLMl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
親愛的朋友們,你昨晚睡得好嗎? 根據統計,全臺約有 1/5 的成年人為失眠所苦,45 至 65 歲的族群中,更有高達 8 成的人有睡眠障礙。而臺灣更是全亞洲安眠藥用量最高的國家,年用量超過 10 億顆,遠遠超過日本、韓國……等國家。 然而,失眠或睡眠不足只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嗎?其實不
前兩天在參加「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 的「ATSI 胸腹與呼吸模式」課程時,講師 Julie Hammond 重複地強調並提醒我們:「要聆聽個案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為個案創造一個故事。」 雖然這個課程是以筋膜的徒手治療作為主軸,但老師在課程中也指出,情緒、生活型態與經驗,
剛拿到這本由韓國知名心理諮商師孫廷沇撰寫的《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時,原本以為作者會針對她在前言中提到多次的「寬容」為單一主軸。翻閱後才發現,作者是以自我寬容為出發點,延伸探討了各種容易發生在人身上的內在狀態,期望能讓讀者更了解及接納自己。 作者在書中分享到,自己在懷孕生子後,感覺自己永
相傳 B.K.S. Iyengar 大師在他的課堂上有一句名言:「深度扭轉會對身體產生擠壓和浸泡效應 (squeeze-and-soak effect),尤其是椎間盤和內臟。」 資深瑜珈教師 Natasha Rizopoulos 在 2017 年曾試圖解釋 Iyengar 的想法,並寫道:「其
根據統計,乳癌是在女性身上最常見的癌症,約有 73% 的乳癌患者獲得成功的治療,但其中 19.5-21.8% 的患者會經歷持續性(慢性)的中度至重度疼痛,而患有持續性疼痛的乳癌患者在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和活力方面的評估得分,比無疼痛的患者來得還要低。 雖然完成乳癌治療後的疼痛很常見,但根據資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
親愛的朋友們,你昨晚睡得好嗎? 根據統計,全臺約有 1/5 的成年人為失眠所苦,45 至 65 歲的族群中,更有高達 8 成的人有睡眠障礙。而臺灣更是全亞洲安眠藥用量最高的國家,年用量超過 10 億顆,遠遠超過日本、韓國……等國家。 然而,失眠或睡眠不足只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嗎?其實不
前兩天在參加「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 的「ATSI 胸腹與呼吸模式」課程時,講師 Julie Hammond 重複地強調並提醒我們:「要聆聽個案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為個案創造一個故事。」 雖然這個課程是以筋膜的徒手治療作為主軸,但老師在課程中也指出,情緒、生活型態與經驗,
剛拿到這本由韓國知名心理諮商師孫廷沇撰寫的《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時,原本以為作者會針對她在前言中提到多次的「寬容」為單一主軸。翻閱後才發現,作者是以自我寬容為出發點,延伸探討了各種容易發生在人身上的內在狀態,期望能讓讀者更了解及接納自己。 作者在書中分享到,自己在懷孕生子後,感覺自己永
相傳 B.K.S. Iyengar 大師在他的課堂上有一句名言:「深度扭轉會對身體產生擠壓和浸泡效應 (squeeze-and-soak effect),尤其是椎間盤和內臟。」 資深瑜珈教師 Natasha Rizopoulos 在 2017 年曾試圖解釋 Iyengar 的想法,並寫道:「其
根據統計,乳癌是在女性身上最常見的癌症,約有 73% 的乳癌患者獲得成功的治療,但其中 19.5-21.8% 的患者會經歷持續性(慢性)的中度至重度疼痛,而患有持續性疼痛的乳癌患者在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和活力方面的評估得分,比無疼痛的患者來得還要低。 雖然完成乳癌治療後的疼痛很常見,但根據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在不同面向進行了瑜珈課程的批判性檢討,並提出許多對醫學界所引起的提問。練瑜珈不應以盲從流行風潮為目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練習瑜珈,過度美化將導致練習對健康有害......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Thumbnail
一個長期成癮於瑜伽的愛好者,但後來因教學瑜伽的經歷遭遇打擊,導致對瑜伽產生了抵觸情緒......
在瑜珈課上,透過身體的感受和專注當下的練習,讓人能夠放下煩惱,感受身體的流動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篇文章描述了上完瑜珈課後的舒緩感受和對下次上課的期待。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在不同面向進行了瑜珈課程的批判性檢討,並提出許多對醫學界所引起的提問。練瑜珈不應以盲從流行風潮為目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練習瑜珈,過度美化將導致練習對健康有害......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Thumbnail
一個長期成癮於瑜伽的愛好者,但後來因教學瑜伽的經歷遭遇打擊,導致對瑜伽產生了抵觸情緒......
在瑜珈課上,透過身體的感受和專注當下的練習,讓人能夠放下煩惱,感受身體的流動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篇文章描述了上完瑜珈課後的舒緩感受和對下次上課的期待。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