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隨著我們參加的運動賽事難度越來越高,通常代表所花的時間和距離,跟一開始比起來也跟著增加好幾倍。
例如,像今年我會參加東三塔的長距離騎車活動,需要一次花25小時以上來騎完550公里的距離,更別說過程中累積的爬升高度到達3000公尺以上,這樣累積起來都快要能爬到玉山山頂(3343m)了。
可想而知,對於像我這種業餘的人來說,平常根本不可能安排一個和賽事相同難度來去訓練,我相信也不太有人會這麼做。
為了準備這種長距離賽事,直覺上大家會直接增加訓練量和強度,或是看到網路上有人說某某訓練很有效,反正通通都加入到平常的訓練就對了。
事實上,這種加法思維,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運動表現變差,甚至嚴重一點造成過度訓練、受傷等等的結果。老實說我也曾經為了求好心切,掉入這類的陷阱之中。
所以,想說是不是有人可以教我改用減法思維,來看那些訓練其實沒有必要的?讀完這本《減法訓練》,對我後續長距離賽事的訓練安排有了很大的幫助,以下想和大家分享我消化後的觀點。
PS:
假設今年我的目標想要半馬破百(21公里在100分鐘以內完成),用這個目標我們可以推算,半馬的配速至少要比4:45/km還要快才行,接著可能會衍伸成兩種訓練法:
將半馬21公里拆分成3公里的距離七趟,要求自己起碼要維持4:45/km的配速完成,中間搭配充足休息時間。如果可以順利完成,就改為5公里的距離四趟,以此類推到最後可以21公里一趟完成。這樣在最低配速下的持續堆訓練,偏向於有氧耐力的低強度訓練。
直接跑800m間歇,用力提升自己的最快速度。之後再維持配速4:45/km就會容易許多。這樣在逼近最快配速下的間歇訓練,偏向於無氧耐力的高強度訓練。
以上兩種方式,對於要達到半馬破百都有不同面向的幫助(有氧/無氧),不過本質上馬拉松就是有氧耐力運動,所以建議可以減掉過多的間歇跑-無氧耐力訓練。書中有提到挪威的極性訓練(polarized training)的研究,建議有氧耐力(Z2)和無氧耐力(Z5~Z6)的比例,建議8比2去調配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針對耐力型運動,所包含的訓練可能如下:
以力量耐力為主,輕重量高次數(20~30RM)、組間休息短(<1min),是全部訓練中肌肉纖維破壞最大的,需要較長的恢復期(48~72hr)。如果有考量加入此訓練,為了配合恢復時間,應該先把每週重訓時間先訂下來,然後再排其他訓練的時間。
以Z6強度的間歇訓練、訓練時間短(10~20s)、疲勞累積較少,但對於神經要求比較高,也就是訓練的精神壓力會比較高。為了配合在精神狀態最好的時候訓練,應該排在休息日後的第一天的第一個訓練,每週一次就足夠。
以Z5強度的間歇訓練、訓練時間短(2~5min),是每週訓練的重點,需要較長的恢復期(72hr)。為了能在最好的體能狀態下進行訓練,應該排在休息日後第一天訓練,配合每週兩天的休息日,每週可兩次訓練。
以Z2強度、訓練時間較長(>1hr),也可以作為重量/無氧訓練後肌肉的緩和(>20min)。基本上扣掉前的項目(重量/速度/無氧)以及休息日後,每周剩下的時間可以塞有氧耐力訓練,可以搭配前面提到的有氧:無氧比例(8:2)來分配。
同樣的道理,耐力運動仍然是有氧訓練最不可取代,所以像對於剛接觸的新手,第一步絕對是先大量累積低強度有氧耐力,所以在時間、體能的限制之下,可以減掉次要的力量、速度、無氧耐力訓練。
如果大家有在準備目標賽事的話,訓練安排可以最簡化成以下時期
強化基礎體能,打下有氧耐力基礎。
強化專項體能,用更少的訓練量、更少的疲勞累積,來換取更高的訓練品質,並且可以特別針對目標賽事調整訓練項目,進而提升專項表現。
如果像我之前用直覺訓練的話,越接近賽事就會想要提升到接近賽事的強度,在強度增加的安排是還沒有問題。
但是,往往在訓練初期覺得時間還很多,容易太懈怠,訓練量太少,等到接近比賽才開始火燒屁股,臨時抱佛腳增加訓練量。
同時提升強度和訓練量,賽前累積過多的疲勞,反而在賽事無法保持最佳的狀態,因此隨著強度增加,同時要減掉訓練量,才不會累積額外的疲勞,產生受傷的風險。
訓練就像在購物一樣,要用有限的荷包(時間/體力),盡可能滿足需求(運動表現),如果不精打細算考慮價格(邊際成本)的話,盲目地購買(訓練)反而瘦了荷包還不開心(效果不彰)。
也像作者書中建議的,如果在執行耐力訓練課表中,還要硬插入肌肥大訓練,就等於"蛋白合成"要把原本給"粒線體增生"這個重要的任務,還要分心力給"肌肉纖維合成",可預期這肌肥大不會太好,而且多餘訓練產生的疲勞,還可能會影響原本的耐力訓練,有著嚴重的邊際效應。
好的訓練,應該要有很好的時間效率,既然這個訓練效果不好,為什麼不乾脆減掉呢?
已經看到這裡的你,不如現在幫我按個小小的喜歡❤️吧!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我們下次再見:)
最近我的個人網站終於架好囉😎!未來新運動文章會改放在新網站喔,歡迎大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