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賽事,也是同時增加訓練量和強度嗎?帶你「減」出高效訓練|《減法訓練》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大家好啊!隨著我們參加的運動賽事難度越來越高,通常代表所花的時間和距離,跟一開始比起來也跟著增加好幾倍

例如,像今年我會參加東三塔的長距離騎車活動,需要一次花25小時以上來騎完550公里的距離,更別說過程中累積的爬升高度到達3000公尺以上,這樣累積起來都快要能爬到玉山山頂(3343m)了。

可想而知,對於像我這種業餘的人來說,平常根本不可能安排一個和賽事相同難度來去訓練,我相信也不太有人會這麼做。

為了準備這種長距離賽事,直覺上大家會直接增加訓練量和強度,或是看到網路上有人說某某訓練很有效,反正通通都加入到平常的訓練就對了

事實上,這種加法思維,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運動表現變差,甚至嚴重一點造成過度訓練、受傷等等的結果。老實說我也曾經為了求好心切,掉入這類的陷阱之中。

所以,想說是不是有人可以教我改用減法思維,來看那些訓練其實沒有必要的?讀完這本《減法訓練》,對我後續長距離賽事的訓練安排有了很大的幫助,以下想和大家分享我消化後的觀點。


PS:

  1. 接下來會談到訓練區間(Z1~Z7),可參考以下常見的Andrew Coggan的表格
Andrew Coggan 的 training level

Andrew Coggan 的 training level

  1. 常見跑步的E/M/T/I/R配速,分別對應Andrew Coggan的Z2~Z6,參考影片說明

可以減掉那些?

⭐️堆低強度 vs 衝高強度

假設今年我的目標想要半馬破百(21公里在100分鐘以內完成),用這個目標我們可以推算,半馬的配速至少要比4:45/km還要快才行,接著可能會衍伸成兩種訓練法:

  • 堆低強度

將半馬21公里拆分成3公里的距離七趟,要求自己起碼要維持4:45/km的配速完成,中間搭配充足休息時間。如果可以順利完成,就改為5公里的距離四趟,以此類推到最後可以21公里一趟完成。這樣在最低配速下的持續堆訓練,偏向於有氧耐力的低強度訓練

  • 衝高強度

直接跑800m間歇,用力提升自己的最快速度。之後再維持配速4:45/km就會容易許多。這樣在逼近最快配速下的間歇訓練,偏向於無氧耐力的高強度訓練

以上兩種方式,對於要達到半馬破百都有不同面向的幫助(有氧/無氧),不過本質上馬拉松就是有氧耐力運動,所以建議可以減掉過多的間歇跑-無氧耐力訓練。書中有提到挪威的極性訓練(polarized training)的研究,建議有氧耐力(Z2)和無氧耐力(Z5~Z6)的比例,建議8比2去調配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每週的訓練安排

針對耐力型運動,所包含的訓練可能如下:

  • 重量訓練

以力量耐力為主,輕重量高次數(20~30RM)、組間休息短(<1min),是全部訓練中肌肉纖維破壞最大的,需要較長的恢復期(48~72hr)。如果有考量加入此訓練,為了配合恢復時間,應該先把每週重訓時間先訂下來,然後再排其他訓練的時間

  • 速度訓練

以Z6強度的間歇訓練、訓練時間短(10~20s)、疲勞累積較少,但對於神經要求比較高,也就是訓練的精神壓力會比較高。為了配合在精神狀態最好的時候訓練,應該排在休息日後的第一天的第一個訓練,每週一次就足夠

  • 無氧耐力訓練

以Z5強度的間歇訓練、訓練時間短(2~5min),是每週訓練的重點,需要較長的恢復期(72hr)。為了能在最好的體能狀態下進行訓練,應該排在休息日後第一天訓練,配合每週兩天的休息日,每週可兩次訓練

  • 有氧耐力訓練

以Z2強度、訓練時間較長(>1hr),也可以作為重量/無氧訓練後肌肉的緩和(>20min)。基本上扣掉前的項目(重量/速度/無氧)以及休息日後,每周剩下的時間可以塞有氧耐力訓練,可以搭配前面提到的有氧:無氧比例(8:2)來分配。

同樣的道理,耐力運動仍然是有氧訓練最不可取代,所以像對於剛接觸的新手,第一步絕對是先大量累積低強度有氧耐力,所以在時間、體能的限制之下,可以減掉次要的力量、速度、無氧耐力訓練


⭐️強度和訓練量關係

如果大家有在準備目標賽事的話,訓練安排可以最簡化成以下時期

  • 準備期(PRE):低強度高訓練量

強化基礎體能,打下有氧耐力基礎。

  • 專項期(SPE):高強度低訓練量

強化專項體能,用更少的訓練量、更少的疲勞累積,來換取更高的訓練品質,並且可以特別針對目標賽事調整訓練項目,進而提升專項表現。

如果像我之前用直覺訓練的話,越接近賽事就會想要提升到接近賽事的強度,在強度增加的安排是還沒有問題。

但是,往往在訓練初期覺得時間還很多,容易太懈怠,訓練量太少,等到接近比賽才開始火燒屁股,臨時抱佛腳增加訓練量

同時提升強度和訓練量,賽前累積過多的疲勞,反而在賽事無法保持最佳的狀態,因此隨著強度增加,同時要減掉訓練量,才不會累積額外的疲勞,產生受傷的風險。



減法思維=考慮邊際效應

訓練就像在購物一樣,要用有限的荷包(時間/體力),盡可能滿足需求(運動表現),如果不精打細算考慮價格(邊際成本)的話,盲目地購買(訓練)反而瘦了荷包還不開心(效果不彰)。

也像作者書中建議的,如果在執行耐力訓練課表中,還要硬插入肌肥大訓練,就等於"蛋白合成"要把原本給"粒線體增生"這個重要的任務,還要分心力給"肌肉纖維合成",可預期這肌肥大不會太好,而且多餘訓練產生的疲勞,還可能會影響原本的耐力訓練,有著嚴重的邊際效應

好的訓練,應該要有很好的時間效率,既然這個訓練效果不好,為什麼不乾脆減掉呢?


已經看到這裡的你,不如現在幫我按個小小的喜歡❤️吧!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我們下次再見:)



最近我的個人網站終於架好囉😎!未來新運動文章會改放在新網站喔,歡迎大家前往~

raw-image






現在的我,下班後專注在學習知識、挑戰體驗、與人連結-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面,如果你也是喜歡學習、挑戰、幫忙的同好,就過來一起就來分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親人進入老年階段,他們的行為和態度可能也會有所改變,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應對困擾行為的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應對困擾行為的啟發。
對於跑步愛好者,《天生就會跑》這本書提供了簡單而實踐的訓練方法,包括專項肌力訓練和調整跑姿,可幫助提升跑步的經濟性和樂趣。
我的寫作已成為日常,透過《一人創富》一書,學會如何建立個人品牌與前進方向,利用創業四象限和PICK框架的工具,幫助釐清發展策略。
在日本已有近百年歷史的箱根驛傳接力賽事再次熱血開跑囉。應景重看《強風吹拂》的原做小說,重新從陪跑員角度去思考,發現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身為工程師,我發現簡報技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不僅需展示專業知識,還要將其包裝成吸引人的故事。這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為了提升這項"軟實力",我開始閱讀簡報相關書籍,如《說一場有故事的簡報》,並開始實踐書中的建議,比如錄下自己的聲音來進行反思和改善。同時,我也學習了如何通過身體語言來增強簡報效果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一書中提出在人生終點想成為何種人的問題,強調在創造個人體驗的同時,也為他人留下美好回憶,鼓勵專注於有意義的事物,並與他人共創體驗。
隨著親人進入老年階段,他們的行為和態度可能也會有所改變,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應對困擾行為的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應對困擾行為的啟發。
對於跑步愛好者,《天生就會跑》這本書提供了簡單而實踐的訓練方法,包括專項肌力訓練和調整跑姿,可幫助提升跑步的經濟性和樂趣。
我的寫作已成為日常,透過《一人創富》一書,學會如何建立個人品牌與前進方向,利用創業四象限和PICK框架的工具,幫助釐清發展策略。
在日本已有近百年歷史的箱根驛傳接力賽事再次熱血開跑囉。應景重看《強風吹拂》的原做小說,重新從陪跑員角度去思考,發現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身為工程師,我發現簡報技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不僅需展示專業知識,還要將其包裝成吸引人的故事。這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為了提升這項"軟實力",我開始閱讀簡報相關書籍,如《說一場有故事的簡報》,並開始實踐書中的建議,比如錄下自己的聲音來進行反思和改善。同時,我也學習了如何通過身體語言來增強簡報效果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一書中提出在人生終點想成為何種人的問題,強調在創造個人體驗的同時,也為他人留下美好回憶,鼓勵專注於有意義的事物,並與他人共創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的人事升遷案攪亂了平靜的湖水 當升遷的機會來臨時 是該掌握住的 按耐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 自以為已經準備好了 當看到工作職掌後 整個心都冷了下來 衡量著自身的能耐 明白那職位不是自己能夠勝任的 既然如次 "拒絕"成了一項新挑戰 一哭二鬧三上吊 採用這樣的爛戲碼 就不單單只
Thumbnail
回不去的疫情前,但當大家都在重建疫情後的新運作軌道,除了疫情外,還有更多值得專注的事情。用大家都熟悉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在疫情中的轉變,這不就是典型的把危機看作轉機嗎?面對危機除了找解方外,還能怎樣扭轉情勢,這才更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我們正在黑暗中前行,終點快到了!
Thumbnail
0419 寫下這篇文的時候,數字來到1629,時隔ㄧ周,修改後PO文的這天,數字達到6295。想起先前看到世衛的預估,全球將在2024年回復到全球自由旅遊的狀態,當時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誰也沒想到會讓全世界失去自由長達四年,全球將從疫情桎梏中畢業,重新擁抱自由之前,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父親是殺死我母親的兇手。明日美憎恨父親,被母親的表親收養,卻無法忘懷父親將殺死母親寫成小說,讓她成為眾人恥笑與羞辱的對象。在明日美的視角後,緊接著父親須賀庸一的視角,新舊時空跳接得十分順利,沒有任何破綻,就像是時間本就是這樣倒序進行。
Thumbnail
當你還沒有準備好自己, 沒有走出陰霾跟傷痛,不要輕易答應告白。 你的傷痛同時也是對另一個人的傷害。 等你準備好了,你會知道的!
Thumbnail
你準備好了嗎?         從國中進入高中職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可能必須離開社區,不再是能走路上學的距離;可能必須開始騎單車、搭公車或者坐火車等;甚至有人會選擇離家外宿親友家或在學校附近賃居。這時準時到校不遲到成為一件挑戰個人意志力的首要工作,由於通勤時間增加,勢必需要更早起床,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
Thumbnail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年的第一天怎麼過,這一年就會怎麼過。與2020跨年夜寒冷與微瘋狂歡樂截然不同的氛圍,2021年的第一天,港都以溫暖陽光以及蔚藍海洋擁抱我。 一年之初之所有休假,就是要大家沈澱前一年,好好休息準備迎向新的未來,你準備好迎向2021的精彩了嗎?
Thumbnail
喜歡設計或插畫的人想要更加充實自己經驗的人,一定要知道的收集設計比賽的網站,可以以較快速的方式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比賽,也可以借此增加自己的作品更是一個機會。
Thumbnail
人工智慧賦予機器更多自主判斷能力,也造成人和機器互動關係的巨大變化,我們該如何面對人機共事的新時代?有一天,我們或許要聽從AI演算法的指示來完成人力工作;其實,這看似科幻小說的場景,已經是正在發生的進行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的人事升遷案攪亂了平靜的湖水 當升遷的機會來臨時 是該掌握住的 按耐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 自以為已經準備好了 當看到工作職掌後 整個心都冷了下來 衡量著自身的能耐 明白那職位不是自己能夠勝任的 既然如次 "拒絕"成了一項新挑戰 一哭二鬧三上吊 採用這樣的爛戲碼 就不單單只
Thumbnail
回不去的疫情前,但當大家都在重建疫情後的新運作軌道,除了疫情外,還有更多值得專注的事情。用大家都熟悉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在疫情中的轉變,這不就是典型的把危機看作轉機嗎?面對危機除了找解方外,還能怎樣扭轉情勢,這才更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我們正在黑暗中前行,終點快到了!
Thumbnail
0419 寫下這篇文的時候,數字來到1629,時隔ㄧ周,修改後PO文的這天,數字達到6295。想起先前看到世衛的預估,全球將在2024年回復到全球自由旅遊的狀態,當時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誰也沒想到會讓全世界失去自由長達四年,全球將從疫情桎梏中畢業,重新擁抱自由之前,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父親是殺死我母親的兇手。明日美憎恨父親,被母親的表親收養,卻無法忘懷父親將殺死母親寫成小說,讓她成為眾人恥笑與羞辱的對象。在明日美的視角後,緊接著父親須賀庸一的視角,新舊時空跳接得十分順利,沒有任何破綻,就像是時間本就是這樣倒序進行。
Thumbnail
當你還沒有準備好自己, 沒有走出陰霾跟傷痛,不要輕易答應告白。 你的傷痛同時也是對另一個人的傷害。 等你準備好了,你會知道的!
Thumbnail
你準備好了嗎?         從國中進入高中職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可能必須離開社區,不再是能走路上學的距離;可能必須開始騎單車、搭公車或者坐火車等;甚至有人會選擇離家外宿親友家或在學校附近賃居。這時準時到校不遲到成為一件挑戰個人意志力的首要工作,由於通勤時間增加,勢必需要更早起床,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
Thumbnail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年的第一天怎麼過,這一年就會怎麼過。與2020跨年夜寒冷與微瘋狂歡樂截然不同的氛圍,2021年的第一天,港都以溫暖陽光以及蔚藍海洋擁抱我。 一年之初之所有休假,就是要大家沈澱前一年,好好休息準備迎向新的未來,你準備好迎向2021的精彩了嗎?
Thumbnail
喜歡設計或插畫的人想要更加充實自己經驗的人,一定要知道的收集設計比賽的網站,可以以較快速的方式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比賽,也可以借此增加自己的作品更是一個機會。
Thumbnail
人工智慧賦予機器更多自主判斷能力,也造成人和機器互動關係的巨大變化,我們該如何面對人機共事的新時代?有一天,我們或許要聽從AI演算法的指示來完成人力工作;其實,這看似科幻小說的場景,已經是正在發生的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