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教養思塾】如何區分禮物、鼓勵、獎勵、讚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幾天我分享了〈獎勵,和處罰一樣有害!〉的文章:

【綠豆爸的幸福教養】獎勵,和處罰一樣有害!

謝謝許多網友的回覆和提問,當中有一則留言,我覺得非常值得寫成一篇文章來分享,因為或許也有很多朋友有類似的疑問(想當年的我就是)。


如何區分禮物、鼓勵、獎勵、讚美?

其實這四個詞,都是「好」的。

真正需要區分的,是這四個詞背後的「目的」,如果放在教養當中,就是我們的「教養目的地」是哪裡?

【綠豆爸的幸福教養】你的教養目的地是哪裡?乖乖聽話?還是自立共好?

如果教養目的地是「乖乖聽話」,通常會出現禮物、獎勵、讚美,不太會出現鼓勵。

(這篇文章談的鼓勵,是以阿德勒心理學派的定義為主,更完整的內容,推薦閱讀張英熙老師的《看見孩子的亮點》)。

如果教養目的地是「自立共好」,通常會出現禮物、鼓勵,不會出現獎勵和讚美。


乖乖聽話

乖乖聽話在教養裡的主角是「我」——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例如:阿公、阿媽⋯⋯)

孩子在「乖乖聽話」的旅程中,只是配角,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乖乖聽『我』的話照做就對了」。

如果孩子達到了「我」的期待和要求,那麼「我」就可以太發慈悲地送孩子禮物——此時的禮物,其實就是獎勵,這裡的禮物會和孩子的言行舉止有關。

或是「我」會讚美孩子,無論是用說的或肢體的。

對孩子來說,他們會很敏銳地覺察到誰是當權者,會盡力討好和滿足當權者的期待和要求(直到無法滿足,因為當權者的期待和要求,只會愈來愈高),同時也會對於禮物、獎勵和讚美的胃口愈來愈大,對於某些「不值錢」的會產生鄙視的心態。

部份的孩子也會將類似的手法,運用在人際關係當中,如果有乖乖聽話的,就是自己的朋友,就可以分給他糖果、玩具或地盤。

多數這麼長大的孩子,會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會迎合他人的期待和要求,會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會盲目地追逐金錢、財富、身份、地位,會很難感到滿足和幸福⋯⋯

有的人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感覺「怪怪的」,會有一種「我是誰?我為什麼而活著?」的大哉問出現,就有機會重新找回自己。

但也有的人終其一生,就是身陷在這樣的循環裡,自己乖乖聽話,也要求其他人乖乖聽話,卻忽略了自己究竟是誰。

(我會不會寫得太深了?)


自立共好

因為看過了上千個家庭,看到他們的掙扎和迴圈,實在很不捨,但我不能介入他們的課題,只能透過文字,想邀請更多的人,來不同的教養目的地「自立共好」。

自立共好在教養裡的主角是「我們」——包含孩子、媽媽、爸爸,以及所有參與教養的人。

孩子在「自立共好」的旅程中,是主角之一(爸媽等人也都是主角),要做的事情很困難,就是「更好地成為自己、共好地貢獻團體」。

因為自立共好很困難,所以需要勇氣(Courage),而勇氣除了自己內發生成之外,也需要來自於外在的力量,從英文字可以更明顯地看出來,把賦予(En)加上勇氣(Courage),成為Encourage,翻譯成中文就是「鼓勵」。

孩子只要持續地練習自立、共好,我們就可以持續地賦予勇氣——也就是鼓勵孩子。

不會因為孩子成功或失敗、做好或做壞、對或錯,而減少或取消了鼓勵。

對孩子來說,在鼓勵下成長,也會進入另一種循環,孩子會更有勇氣探索自己是誰和外在的世界,也會更有社會情懷地關心週遭的人事物,會更有自尊與自信,也更能夠尊重他人和信任他人。

自立共好的「禮物」,通常屬於某些日子——生日、節日,或單純只是旅遊後的紀念,在這裡的禮物不會和孩子的行為掛勾。


案例解說

今天是大明的5歲生日,爸媽為大明準備了他喜歡的機器人做為禮物。但是下午大明和弟弟小明,因為玩玩具而起了衝突,大明打了小明一巴掌,小明大哭著找媽媽⋯⋯
請問爸媽還要給大明禮物嗎?

在「乖乖聽話」目的地,禮物一定會被沒收或暫緩,因為大明做了不對的事。

在「自立共好」目的地,禮物是和生日相關連,因此在慶祝生日時仍然會給大明禮物,不過在慶祝生日之前,要先透過家庭會議(正言溝通)協助大明和小明處理發生的事情。


10歲的小華在期末考之前,花了很多時間重新閱讀課本,也做了很多習題,但考試分數出爐,小華只考了50分⋯⋯

在「乖乖聽話」目的地,小華應該免不了被一頓叨唸:粗心、不認真、笨⋯⋯,然後被減少興趣時間,增加補習時間,此時不可能有禮物、獎勵、讚美。

在「自立共好」目的地,爸媽會鼓勵小華,讓他看到自己在考試之前花了時間和心力,重新恢復小華的自信心,因為小華自己也不希望考不好,接著爸媽會陪伴小華,找出考題中不理解的地方,一起將有疑問的地方搞懂。


透過這兩則常見的案例,我們不難理解,「鼓勵」是看見孩子的過程、特質、付出、良善,因此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可以給予鼓勵。

但「獎勵」和「讚美」通常都有一個預設的目標(無論是誰訂的),唯有達成那個目標,才能換取獎勵和讚美,因此若結果不如預期,就很難有獎勵和讚美了。

我們很期待更多人可以「更好地成為自己」,也希望更多人擁有健康穩定的自尊和自信,這也是我們努力推動「鼓勵」的原因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豆爸的幸福家
61會員
88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綠豆爸的幸福家的其他內容
2024/12/07
「時間結構 Time Structuring」是「TA溝通分析」當中,讓我很有感觸的概念。 TA的創辦人伯恩認為人有結構的需求,因此當人和人相處時,就會有下列六種「時間結構」的型態來度過時間。 這讓我想到在 #幸福教養學 裡的親子行動「單獨約會」。
Thumbnail
2024/12/07
「時間結構 Time Structuring」是「TA溝通分析」當中,讓我很有感觸的概念。 TA的創辦人伯恩認為人有結構的需求,因此當人和人相處時,就會有下列六種「時間結構」的型態來度過時間。 這讓我想到在 #幸福教養學 裡的親子行動「單獨約會」。
Thumbnail
2024/03/29
我:「不要再和那些會批評你、指責你、攻擊你的人相處了!」 學生:「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和我爸、我媽、我的兄弟姐妹相處了耶!」
Thumbnail
2024/03/29
我:「不要再和那些會批評你、指責你、攻擊你的人相處了!」 學生:「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和我爸、我媽、我的兄弟姐妹相處了耶!」
Thumbnail
2024/03/18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2024/03/18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S判金句[反思]「幸運」真的是個好東西嗎? 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學習課題,這些課題可能是關於愛、寬恕、勇氣、信任或其他各種價值觀和品質。當我們無法學會這些課題時,我們往往會陷入重複的困境和挑戰中。 這種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和困惑,但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S判金句[反思]「幸運」真的是個好東西嗎? 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學習課題,這些課題可能是關於愛、寬恕、勇氣、信任或其他各種價值觀和品質。當我們無法學會這些課題時,我們往往會陷入重複的困境和挑戰中。 這種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和困惑,但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學會感恩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或許是家人、朋友、老師,甚至是陌生人,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給予我們支持和指導。這些幫助往往讓我們渡過難關,找到方向,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學會感恩,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也
Thumbnail
學會感恩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或許是家人、朋友、老師,甚至是陌生人,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給予我們支持和指導。這些幫助往往讓我們渡過難關,找到方向,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學會感恩,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也
Thumbnail
樂觀如同閃耀的光芒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樂觀就如同一道閃耀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它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力量,一種能夠驅使我們跨越困難,實現目標的力量。樂觀是成功的基石,因為它能夠在面對挑戰時,賦予我們無窮的勇氣和堅韌。 樂觀讓我們看見希望 在生活中,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每個
Thumbnail
樂觀如同閃耀的光芒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樂觀就如同一道閃耀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它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力量,一種能夠驅使我們跨越困難,實現目標的力量。樂觀是成功的基石,因為它能夠在面對挑戰時,賦予我們無窮的勇氣和堅韌。 樂觀讓我們看見希望 在生活中,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每個
Thumbnail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Thumbnail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Thumbnail
因為自立共好很困難,所以需要勇氣(Courage),而勇氣除了自己內發生成之外,也需要來自於外在的力量,從英文字可以更明顯地看出來,把賦予(En)加上勇氣(Courage),成為Encourage,翻譯成中文就是「鼓勵」。
Thumbnail
因為自立共好很困難,所以需要勇氣(Courage),而勇氣除了自己內發生成之外,也需要來自於外在的力量,從英文字可以更明顯地看出來,把賦予(En)加上勇氣(Courage),成為Encourage,翻譯成中文就是「鼓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