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培養強大心裡素質,享受孤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職埸,不要把同事當朋友”,我沒有那麼悲觀。

在沒有任何業務關連、利益重疊關係下,同事還是可以當朋友。」


既然無法當朋友就早點認清事實,強大你的心裡素質,享受孤獨。


十幾年前當接受公司外調總公司的安排,原單位不勉俗的辦了聚參,也順道為我餞別。餐會中恭喜、一帆風順⋯⋯祝福話語此起彼落。

忘了時間過了多久(幾年)在辦公室樓下遇到了昔日舊屬,但分屬不同單位,眼神交會卻行同陌路。


外調前配合的下遊廠商,每每拜訪時適逢中午時分,必希冀留下吃午餐便當;申論再三,不會因為一個便當而遭受賄絡的指控。

外調一年後因事請假,經過這間廠商門前,以走訪老明友的心情登門敘舊,中午時分各自休息用膳。


外調到總公司第四年空降了一位主管,初入新單位首要步伐是鞏固地位。我的直屬部屬在地經營了十多年,當初對我平調到此難免會有微詞。兩造雙方建構在利益基礎上,有了共同的目標一拍即合。我回鄉後,下屬也順勢補位。


兩人雖是從屬關係,但會因業務責任歸屬而產生利益衝突;不到三年,下屬悻悻然離去,對主管頗不以為然。


在外調即將回鄉之時,單位又不免俗的要為我做聚參歡送,由於有了七年前的體悟加上看透了順著風向選邊站的現實,所以以事出突然,還忙著整理後續租約而拒絕。

既然台面上都是在演戲,我己經要離開這個地方,就沒有必要浪費了我的演技。


離開公司最後一天,單位成員開口約好晩上一起吃飯送別。到了中午,卻傳出其他單位會各派一位代表參與,以示對我退休的祝福,當下随即取消餐會。


被指派的人非出於自願,是被抓公差甚至心中還會為被當成分母而有所嘀咕;過了今天,我在電話簿裡的號碼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成了佔篇幅的一角,又何必強求做場面呢?


當你正處於事業巔峰狀態而成為鎂光燈的焦點時,只須將光環成就給公司、團體的努力,並從旁孤獨的輕輕放下,享受獨處的輕鬆。


當你階段性任務結束即將離開,只須安安靜靜默默的離開,找幾個無利益衝突的知心同事/朋友互道珍重。


緣起緣滅終究會有有散場的一天,與其與眾人逢埸做戲不如與知心朋友珍重道別,享受孤獨的自在。


孤獨是自由,是寧靜;是面對職場紛擾最佳的修練。

avatar-img
76會員
50內容數
生活|工作|職場 |紀錄 ,近30年職涯 ,被退休。對過往體悟紀錄,對未來重心定義,對生活詮釋傾聽,對自己調整學習,對工作重新尋夢。於是小白開始爬格子~為走過的腳步,留下一點足跡,為曾經的思緒,寫下一些痕跡,為一次的人生,做一些不一樣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次見到她時是在面試的時候,只見她身型消瘦臉色憔悴。後來由介紹人口中才知道:南部人,己離婚,隻身在外帶著一個小孩。失業,挺辛苦的。
原來~ 忠厚老實的外表只是父母給予他社會求生的美麗偽善糖依,私下卻早已做著行業大忌的調貨行為。也為了洗白、也想守著即得利益,暗地裏打壓後輩的手段也不曾間斷。 慢慢地取得權力後,小車己經不能滿足味口,毫不避嫌的越玩越大,車也越換越大。然而這一切都包裝在虛偽的面俱之下。
團體中只要你和別人不一樣就會成為焦點,不論是好事還壞事。
第一次見到她時是在面試的時候,只見她身型消瘦臉色憔悴。後來由介紹人口中才知道:南部人,己離婚,隻身在外帶著一個小孩。失業,挺辛苦的。
原來~ 忠厚老實的外表只是父母給予他社會求生的美麗偽善糖依,私下卻早已做著行業大忌的調貨行為。也為了洗白、也想守著即得利益,暗地裏打壓後輩的手段也不曾間斷。 慢慢地取得權力後,小車己經不能滿足味口,毫不避嫌的越玩越大,車也越換越大。然而這一切都包裝在虛偽的面俱之下。
團體中只要你和別人不一樣就會成為焦點,不論是好事還壞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孤寂感成為了許多人的一種普遍體驗。瞭解和應對職場孤寂感顯得尤為重要。這包括認識孤寂感的存在、主動建立聯繫、尋求支持和資源、培養積極心態、提高自我效能感、獲得主管的認同、以及平衡工作與生活。通過這些策略和心態轉變,個人可以更好地應對職場孤寂感,提升工作滿意度和整體幸福感。
感覺到有一種無法放鬆的感覺,微壓力?
Thumbnail
獨處可以安靜地關照內在自我、認識自己 交朋友,可以進行各種交流互動、認識世界,哪個更適合你? 不知道的話就都嘗試看看吧~ 😊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不要關起門來閉門造車,不要不敢開口請求幫助,害怕必須給予回報。唯有在工作跟生活當中,建立起互相幫忙的人際網絡,你才能夠不斷提升成長。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孤寂感成為了許多人的一種普遍體驗。瞭解和應對職場孤寂感顯得尤為重要。這包括認識孤寂感的存在、主動建立聯繫、尋求支持和資源、培養積極心態、提高自我效能感、獲得主管的認同、以及平衡工作與生活。通過這些策略和心態轉變,個人可以更好地應對職場孤寂感,提升工作滿意度和整體幸福感。
感覺到有一種無法放鬆的感覺,微壓力?
Thumbnail
獨處可以安靜地關照內在自我、認識自己 交朋友,可以進行各種交流互動、認識世界,哪個更適合你? 不知道的話就都嘗試看看吧~ 😊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不要關起門來閉門造車,不要不敢開口請求幫助,害怕必須給予回報。唯有在工作跟生活當中,建立起互相幫忙的人際網絡,你才能夠不斷提升成長。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