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25的聯合報社論,題目是《小兄妹的魔鬼課表,國家與家長的教育功課》(見https://udn.com/news/story/7338/7790483)
113.2.21李佳蓉在ettoday上針對同一事件,把題目訂為《國小兄妹日睡6.5hrs「23點還在唸英文」 醫憂曝睡不飽5大危害》(見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686257)
兩篇文章針對的都是:台北市一家美語補習班教師在粉專上貼出一對國小兄妹的一周行程表,這對兄妹每天都是清晨5點50分起床,晚上11點30分才睡覺,上學之外的時間,幾乎全被數學、英語、練琴塞滿,一天睡不到六點五小時,晚餐和學校功課都是在車上抽空完成的,連周六和周日也排滿了課程,因而引發網路上的熱議。
補習班老師之所以貼出兄妹行程表,乃因認為他們表現出色,除學業外,各項比賽及技能也都有傑出表現,而他們的母親則認為他們雖然行程滿滿但卻能樂在其中,學校也表示兄妹「學習正常,在校表現良好及健康,只是家長對孩子有較多期待,對教育選擇也有規畫。」(聯合報)
那聯合報用社論來評論此事幹啥?該報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教養方式,「只要不涉及虐待或傷害,不損及兒童權利與福祉」,當然應該予以尊重。(只是從字裡行間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講得好聽,實際上卻甚不以此事為然。)所以呢它底下就問了:「小兄妹有睡飽嗎?有時間玩嗎?運動夠嗎?為何連晚餐都只能在車上匆匆解決?」顯然的,聯合報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特別再提及睡眠不足對孩子的「發育、學習、記憶、情緒、行為和健康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建議家長重新安排小兄妹的生活作息。那它在標題上所說的「國家的教育課題」又是怎麼回事?它認為「家長有教育選擇權,國家也有保障兒少健康、發展與福祉的職責,尤其更該注意社會流動停滯與階級固化的問題。」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呢?小兄妹在補習班一年的學費需四十萬元,非平常人所能負擔,是否會造成教育機會的不公平,以致低層民眾往中高階層社會流動的機會因而停滯,甚至喪失?(以上斜體字均引自聯合報)
李佳蓉的文章顯然也不以此事為然,只是將重點放在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上。
這件事之所造成轟動,我相信與人家怎麼教關係不大,因為我們管不著;轟動的原因是對閱讀者本身造成的衝擊,孩子已大的會想:我有沒有耽誤了我的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長大後的表現不如理想時;或者孩子的表現雖可,但,如果我那時更加嚴格一點……。而孩子還小的則會想:人家的孩子是如此教育的,那我是否太寬鬆了?是否要嚴苛一點?而已長大的孩子看到此一新聞,他也會想:我之所以成就平庸,是否父母當時耽誤了我?他們應該為此感到羞愧和懊悔……
這個事例讓我直接連想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那些家庭中的那些孩子。既同情那些家長,更同情那些孩子,因為孩子不是這樣教的。事例中的教育讓我想到了我之前提過的梁旅珠家的狗因為不受教—其實是沒有教—所以送到狗學校去接受兩個月的專業訓練,還得到精美的畢業照及證書,然而除了某些項目會服從別人的口令外,其他的生活作息和習慣則完全一樣,天天搞破壞,到處亂尿尿,打牠、罵牠都沒用。事例中的孩子,一切都是人家安排好的,有沒有可能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沒有應付挫折的能力?
把孩子的教育用錢堆疊在孩子所有的時間上面,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情感的交流,習慣的培養等又餘留多少時間?排滿的行程導致一天跟孩子講不到三句話,孩子必須透過成績來取得父母的認同…。雖然管不了別人怎麼做,然而,我卻無法認同這樣的教育。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有一檢核的基本標準:如果大人也做得到,那麼或許可以斟酌,請問每天排滿行程,然後日後一日,沒有一天休息,大人做得到嗎?如果大人本身都無法做到,你用什麼理由,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孩子做到呢?而且,如此堆疊出來的成果能夠持久嗎?人的體力有限,學習之後,並不是就學到了,學會了,而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和吸收的,還沒有消化和吸收就又進行下一輪的不同學習,不止體力吃不消,成效也極值得懷疑不是嗎?
有了孩子就應該培養孩子的生活作息和生活習慣。要他的生活作息能正常,首先就必須父母的生活作息是正常的,出有時,入有時,或許偶有例外,但也僅止於此。家中氣氛要正常,不要在孩子面前講別人閒話;也不要說別人是非,家事大家分擔,各有各的負責事務,而非以什麼理由,把它推給一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他的楷模;該教的不教,而是讓孩子有做不完的課業,那是把教孩子的責任放給別人。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就跟父母一樣,想保持正常一定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父母也許因為孩子的未來著想,而安排有才對藝的培養,但除了應陪練之外,在每次上課過後,還要問感受,還要看成果,還要給鼓勵,不是我安排好你的所有時間,然後就是關懷你,就是教育你,就是為你好,那根本就是推諉的藉口。每天你都要和孩子說說話,看看他的情況,聽聽他的心聲,說說他的事蹟,而不是像路人那樣,各行其是。
把教育完全交給他人,然後說:孩子「樂在其中,我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你能同意嗎?老實說,我無法接受。雖然管不了他人,但也因此讓我們更能專注到孩子應該如何教育的課題?也算是此事件的一大功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