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那不是你的錯:以腦科學解鎖心理運作的奧祕,讓你成為人生的主宰,走出情緒陰霾,活出最好的自己
CóMO HACER QUE TE PASEN COSAS BUENAS》
✍️作者:瑪麗安.羅哈斯
原文作者:Marian Rojas
譯者: 劉佳澐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10
📖 本書特色(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1. 剖析創傷、罪惡感、憂鬱、焦慮、恐懼等情緒的治癒指南。
2. 以溫柔抒情的筆調,結合精神醫學與心理學,娓娓道出超過25個引起人們共鳴、卻又不感到陌生的真實案例。
3. 提供數個理解情緒、讓你更認識自己的練習方法,學會如何有效管理情緒,並改善生活。
📝閱讀記錄:
這本書的書名《親愛的,那不是你的錯》,其實應該是為了強調我們因為不夠認識自己(包括身體、大腦、情緒、感覺、人格…等等很多部分),因此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或遭遇挫折,身心困頓甚至病痛的時候,不要因此怪罪自己,而是要能夠理解跟對錯無關,跟「認識自己」有關,所以才用了這個書名。
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還是全部充滿鼓勵正向的書,反而是很專業的介紹了許多頭腦的構造(腦科學)、身體的症狀、情緒會有的身體、心理反應…等等,也討論了疾病與身體、大腦、情緒的關聯,還有詳述如何應對和改善這些會讓我們「不健康」的方法,加上超過25個真實案例的小故事,會讓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有更清晰的了解。
因為書裡提到許多專有名詞,我花了二天的時間閱讀,裡面也提到了憂鬱症、恐慌症還有癌症等等疾病,與思想、認知、生活狀態,還有身體頭腦等等的相關知識,當然作者也提到了,所有關於療癒的問題都需要時間,只是書裡也說到:「如果我們否定或不斷地阻止痛苦,我們的頭腦就會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對和克服真正的痛苦,但我的意思不是說我們要時常去造訪腦中的『惡鄰居』並發動抗爭,而是要去學會駕馭那些艱難的時刻。」(P.167),這似乎是個提醒,無論現在的生活狀態如何,「否定」身心當下正在經歷的一切,都會造成與現實脫節,無法繼續人生的結果。這點我深有感觸,無論是潛意識還是有意識的去忽略經歷的傷痛也是如此,最終身心健康都會出現問題,無法繼續好好生活。
書裡也提到了情緒管理的簡單步驟、應對「有毒」之人的六大要點、呼吸的技巧,還有最後的「認識自己」,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不算容易閱讀的類型,但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也能夠幫助我更認識自己。
🔖書摘:
沒有傷痕,就沒有人生故事。失敗及看待失敗的方式,就是人生軌跡中最具決定性的面向。
杏仁核很擅長儲存情緒記憶,並且根據情緒記憶做出反應——它會處理與情緒相關的資訊,警告大腦和身體有危險,在發出事情不對勁的訊號後,啟動焦慮或恐懼的反應,而海馬迴則是學習和記憶的部位,會將已發生的威脅或創傷事件編纂成記憶。
所謂的「幸福」,不在於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而是在於我們如何去解釋已經發生的事實——這取決於我們如何吸收現實,因此,我們定位或聚焦的能力,就是幸福的關鍵。
你的現實取決於你感知它的方式。
每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是源自於一個想法。
頭腦負責產生情緒,感覺則是我們對情緒的生理反應。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這樣解釋的:「被壓抑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它們此時被活埋,往後就會以最糟糕的方式爆發。」
我們的思維和感覺方式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品質和狀態。
正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莫里·巴特勒(Murray Butler)所說,世界上有三種人:造成事情發生的人、看著事情發生的人,以及永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人。你是哪一種呢?
認識自己,了解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會發生某些事,這些都是艱鉅的任務,但若要達到內心平靜、加強我們的人際關係,這也是必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