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一個永不知足的文化|脆弱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超喜歡英文書名,Daring Greatly,大力的勇敢(變中文有點low)。作者 Brené Brown 專門研究脆弱(vulnerability)、羞恥(shame) 和同理心(empathy)超過20年,訪問超過20,000人(脆弱的大數據!)。她的TED Talk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至今已累計超過 2100萬觀看數。Netflix還上架了專屬於 她的特輯 The Call to Courage

Brené Brown best quotes from Growth Faculty talk in Sydney, Australia.

Brené Brown best quotes from Growth Faculty talk in Sydney, Australia.


每個人都會脆弱

首先,脆弱到底是什麼力量?

先直接亮出書中這句話:「我們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

難以啟齒說不出口的感受很多,像是自卑、害怕、羞愧。

好,如果還是覺得抽象,而且你心裡想,那應該跟我無關,我挺好的呀。

那先來聽聽看以下幾個症狀,看看有幾個你感覺似曾相識:

  1. 在意他人想法和眼光
  2. 完美主義
  3. 過度依賴酒精、抽菸或常常暴飲暴食(中其中一項就是了)
  4. 總覺得自己少了什麼,可能是房、是車、是包包
  5. 事事追根究柢
  6. 常和身邊的人比較
  7. 工作狂,總用工作填滿自己
  8. 時間焦慮,覺得好多事非做不可,做不完
  9. 偶包很重,不願在外人面前唱歌、跳舞或是大笑等
  10. 很享受一種狀態(可能是一份很幸福的工作或一個很愛的人)常害怕失去

以上,每一項都是一種脆弱。

焦慮了嗎?我竟然也會脆弱,我不承認!萊納,坐,喝口茶,別擔心,書中說了:「不曾自卑的人缺乏同理心跟人互動的體驗。」如果你是人,就一定有脆弱時候,否則你就快接近芙莉蓮了(咦)。就連在第一志願唸書,在頂尖公司上班的人們,也都有冒牌者症候群了(指一些成就高的人害怕被人認為其實也沒那麼厲害)。


40 Brené Brown Quotes That Will Leave You Feeling Inspired and Courage –  Silk + Sonder

40 Brené Brown Quotes That Will Leave You Feeling Inspired and Courage – Silk + Sonder


《脆弱的力量》強調一個現象:「人生在世就是為了和彼此連結,產生歸屬感。我們天生就想和別人建立關係,人際關係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目的和意義。」對大腦來說,身體疼痛和社會排擠的心裡痛所造成的痛感是同等的。所以《被討厭的勇氣》才會說:「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之前分享過的《社交天性》也說:「為了人類物種生存,人類大腦被設計成天生愛社交。」嘆...我們註定要被他人吃死死啊。

所以我也可以說「每個人的脆弱都來自他人」。其實我常常會覺得不公,甚至有點不甘願,為什麼我要因為別人,來決定我該怎麼活著呢。為什麼我們要為別人而活呢。


就連「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也是一個脆弱的狀態。

媽媽凝望著懷裡的寶寶時,是最脆弱的時候,咦?為什麼脆弱?因為看著孩子,媽媽心裡想,就連當年戀愛也沒這種感覺,孩子讓她體會什麼叫毫無保留願意犧牲一切的愛,看了最近的虐童案,萬一有天這麼殘忍的事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怎麼辦?光用想的就抽痛。看孩子確診還寧願確診的是自己。

熱戀期時,男女朋友間那凝視也是充滿愛意,一起約會時是她最快樂的時光,但萬一有天他不愛她了怎麼辦?他出軌了怎麼辦?小三橫空殺出怎辦?想著想著順手一撈,忍不住撈起男友手機,打開IG,看有沒有哪個頭像長得特別綠茶味的,偷看手機還不夠,常常害怕著嘴上就總在問對方你愛不愛我。

以上兩者都是脆弱。

「打預防針」就是對抗脆弱的常見症狀。

在腦中已把最壞的劇本演了一遍,另一半劈腿啊、老闆現在的好心情誰知道能撐多久明天會不會又要起笑了...,在脆弱來襲前先下手為強,預設失望和絕望。但《脆弱的力量》說:「每次我們讓自己感受喜樂,沈浸在快樂中,就是在培養從傷痛中自我復原的能力,和對生命的期望。當把每次的喜樂時刻都拿來排練絕望時,反而降低了自我復原的能力。

所以作者要我們,像個孩子,學習最純粹的享受當下的快樂就好。你看我們畢竟是老了,才總是想東想西,想當年我們還年輕的時候,話都講不好的時候,當時笑是多麽純粹,快樂是多麽輕而易舉。讓我想到之前讀莊子看到的一句:「深情而不滯於情」。這是非常高的境界啊,深深愛著,但沒有得失心。《愛的藝術》也說:愛情本來就是一種信仰。你只能毫無保留的相信,想太多沒用,就像是美劇常會出現的對話:主角看著長得很像壞人的人懷疑的說:“How do I know if I can trust you?”,壞人就會一臉不負責任的逼機臉說:“Like you have a choice. ”
就是只能相信愛情恆久遠就好,不久遠也沒關係,至少曾經擁有。




我們活在一個永不知足的文化

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願接受脆弱與不安,失去自信參與世界的能力。

真的是要好好謝謝IG、謝謝社群,讓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咦,會太酸嗎XD但social media一打開,整天盡在我的牆上推播顏值高身材好的網紅,去高空酒吧奢華慶生還不夠,動不動在限動曬新車曬房地產地契,好啦~就算長相普通的人怎麼淨說些幹話也能有五位數按讚,感覺全世界的人都過得很好只有我活在最不幸的星星底下。好啦,憤世忌俗過了頭浮誇了。但演算法確實要把人逼死,導致現在很多人在不夠完美的狀態下不敢輕易見人、不管是外表還是輸出自己的內在。導致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追求完美主義,但你知道嗎而其實完美主義也是一種自卑,而且注意喔,完美主義和追求卓越是不同的,完美主義不是自我精進,是為了獲得他人認可。

最近看 Gretchen Rubin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書》書中也說:「別讓完美阻礙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伏爾泰:至善者,善之敵。
The 45 Best Brené Brown Quotes #2

The 45 Best Brené Brown Quotes #2


我想到我身邊有的完美主義者朋友,對自我要求極端嚴格,起因自父母給予的壓力。也有非常多人,包含我,在成品不夠完美前,害怕輸出。總想,等我再變強一點,等哪部分再完善一點,再呈現給大家看好了。然後時間過去,好幾個然後也就過去了。

那要怎麼擺脫完美主義,給自己一條生路?

發明藝術平面法的 Nicholas Wilton 這麼說的:「藝術的完美就在於它不完美。一旦你用藝術這個字眼來形容你做的事情,幾乎像是取得「不完美」的通行證,讓我們不在需要符合任何完美的期許。」

有效擺脫完美主義的方法就是開始創作。

自我包容研究室負責人 Kristin 在 《Self-compassion 》書中也傳授一個解法:「 第一,對自己好一點、體諒人偶爾會失敗;第二,明白失敗是人之常情;第三,勇敢擁抱自己的負面情感」。

前幾個月我開自媒體帳號開始輸出時,一開始我是跟情感有關的文字創作,發了10篇左右,後來又覺得還是做「職涯」主題的內容好了,發了三五篇文後,經過幾個內心的龍捲風跟自我覺察ikigai分析,最後才決定以「閱讀」為主,堅持至今!跟我一開始的風格、定位、策略有翻雲覆雨的改變(成語亂用)。不要說像我們這種小小自媒體了,大公司的策略也是不斷在變化,之前在阿里巴巴工作,公司的核心價值就是四個大字「擁抱變化」。因為趨勢瞬息萬變,如果老闆要你換做法,但你還困在上個月的會議結論跳脫不出來想說當初不是這樣說的啊...,你會瘋掉。保有彈性去根據每天的學習和新聞去變換做法,我超喜歡查理蒙格的這句話:「每過完一天,要努力比早上醒來時,更聰明一點點。」 如果你真的每天都在變聰明,你的輸出成果怎麼可能不每天在變呢。所以不要再追求盡善盡美了,因為沒有那一天呢!先發佈再說!

讚美詩 Anthem 這句很美:萬物皆有縫隙,方能讓光透進。




我很脆弱!但脆弱的力量使我強大

這一節很重要喔,因為這節要講怎麼承認、接受、面對自己的脆弱,

首先,難以啟齒的事物最容易累積自卑。但自卑剛好也最討厭被「言語」環繞,只要我們開始討論他,他就會萎縮,溝通和分享摧毀自卑。


一個人所能經歷最可怕也最有害的感覺是心理孤立。一般人會竭盡所能來擺脫這種絕望的孤立和無力感。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曾這樣,可能不餓、或不大喝酒,但在 Party 或聚會裡會不停吃東西和喝酒,只為了在其他人都有伴可以聊天講話的時候,讓我有個正在吃喝的藉口可以裝忙,來掩飾我看似寂寞的不安全感。

勞登《人生整理術》:「假性慰藉有各種形式,跟你做什麼事無關,重點在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25 Thought-Provoking Vulnerability Quotes From Brené Brown's Netflix  Special - Mental Olympian

25 Thought-Provoking Vulnerability Quotes From Brené Brown's Netflix Special - Mental Olympian

自我麻痺,掩飾焦慮,就是不敢面對脆弱的一種防衛機制。

怎麼破?我們必須能坦白地說出感受,需要與渴望,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說真的,這聽起來像雲上面的東西,嘗試說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說不出來,甚至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說。我曾使用過政府的補助方案去嘗試心裡諮商,第一次試圖和諮商師聊我和家人相處的議題時,眼淚直接「趴」出來,事先完全無預警,我自己也嚇歪(我是個淚點超高的人)。這感覺像在錄取榜單上找有沒有你的名字、像你踩上體重機看數字跑出來那刻、像終於得聽最近表現冷淡的另一半準備來和你談分手...,很血腥,所以無法直視,別說去處理。

要脆弱的力量無關輸贏,重點在於發揮勇氣,沒有脆弱就沒有勝利。

嘗試寫下來、找人說出來,多試幾次,但一定要試。這是一個深深擁抱自己的過程。


Martin Buber :當兩人真心互動時,神是彼此之間奔騰的電流。


親密關係的信任,建立在你順手開門還是關門

John Gottman 談信任的科學,提到「滑門契機」,指的是「信任」總在微妙片刻被培養起來。

當你今天看到家人面色發陰,說錯,是神色憂鬱,大部分時候你會選擇主動關心對方,還是繼續追劇打電動?

就在你決定將房間滑門右滑關起門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走出房間和家人聊聊他的陰鬱,這就是一次培養信任親密的機會。

滿有感觸的,常常爸媽和我說話時,我大部分時間是繼續盯著我的螢幕。看完這段我反省了一下告訴自己,如果今天家人試圖和你聊天,請停下手邊工作,給予對方更尊重的眼神和言語交流,但如果只是在碎念的話,我就可以繼續追劇沒關係。

信任是勇於展現脆弱的產物,是需要日積月累,與日俱增,花心思關注和全心投入。不是一種表態,是逐漸累積。

愛的藝術說:愛需要知識和努力。一見鐘情不夠,要恆久遠的愛著他,還需要花時間、付出和努力。


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流動,這裡講的是Give。後面講Take。

接受幫助也是脆弱的力量。

我就是個害怕接受幫助的人,明明要轉好幾班車而他剛好順路、明明手中東西太多而他空手、明明靠朋友介紹一下工作談成機率更高,但因為我總害怕麻煩別人、也不想欠人人情,我常覺得不好意思,我是不是在從他人身上剝奪什麼東西。但《不完美的禮物》書中說:如果沒有坦然接受的胸懷,就不會有真正坦蕩付出的氣度。以帶有價值判斷的角度看待我們接受的幫助,也會不經意以同樣的角度看待我們付出的幫助。

如果我把別人給我的幫助都視為資源交換,那我也是這麼勢利的眼光在看待我的付出。但我不想這樣活著。所以近幾年,我在學習勇於開口請求幫助,同時,我在學習主動給予幫助。

我曾在《底層邏輯》這本書記下這段影響我很深的話:要想盡辦法、毫無目的的幫助別人。只有強大的內心才會示弱。




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如果你對 #心理勵志 #個人成長 #心靈 #心理諮商 #憂鬱症 #療癒 #冥想  有興趣,這本書推薦給你

作者| 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

出版社|馬可孛羅  

延伸推薦(我看過的)|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被討厭的勇氣



raw-image

更多 #閱讀 #職涯 #數位遊牧 分享 IG @fianne.readcast

ᴩᴏᴅᴄᴀꜱᴛ 搜尋【已讀】 | 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已讀 Podcast
31會員
43內容數
Fianne,已讀 Podcast 的 Host。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白天是fintech打工的行銷經理,假日是上山下海的野人,不滿一年的數位遊牧新手。
已讀 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Steven Bartlett,是連續創業家,有間成功的行銷公司,他也是40多家公司的投資人,他還有一個歐洲最受歡迎的訪談節目「The Diary Of A CEO」,沒錯我就是被這頻道圈粉的。竟然才31歲,身價就已破 30 億台幣!這本是他成功人生的33個心法
Thumbnail
2025/01/20
Steven Bartlett,是連續創業家,有間成功的行銷公司,他也是40多家公司的投資人,他還有一個歐洲最受歡迎的訪談節目「The Diary Of A CEO」,沒錯我就是被這頻道圈粉的。竟然才31歲,身價就已破 30 億台幣!這本是他成功人生的33個心法
Thumbnail
2024/11/12
比起護理師,醫師更容易被AI取代?你以為你可以養演算法,其實是演算法在養你?你深信不疑的那些都是後天編造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1/12
比起護理師,醫師更容易被AI取代?你以為你可以養演算法,其實是演算法在養你?你深信不疑的那些都是後天編造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0/08
你有100個想去的地方、還有100件想做的事,你對世界充滿熱情,世界好大你想都去看看... 你熱愛學習,有無數件想學的東西... 我猜,你可能有一點時間焦慮,哦可能不只一點,他已經快讓你焦躁甚至失眠...
Thumbnail
2024/10/08
你有100個想去的地方、還有100件想做的事,你對世界充滿熱情,世界好大你想都去看看... 你熱愛學習,有無數件想學的東西... 我猜,你可能有一點時間焦慮,哦可能不只一點,他已經快讓你焦躁甚至失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經歷人生中的大事件,就像是接受訓練與考驗,這些大事件是要磨練我們的心態與反脆弱能力,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經歷人生中的大事件,就像是接受訓練與考驗,這些大事件是要磨練我們的心態與反脆弱能力,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給心靈的重感冒一次診療的機會 儘管,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我們仍舊會有無法放下自己失誤的時候。 即便,我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但我們仍舊無法堅定信念,仍舊會有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那種時候。 許多人會用童年時期的機制,來應對壓力與困境,然而想要駕馭心情上的
Thumbnail
給心靈的重感冒一次診療的機會 儘管,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我們仍舊會有無法放下自己失誤的時候。 即便,我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但我們仍舊無法堅定信念,仍舊會有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那種時候。 許多人會用童年時期的機制,來應對壓力與困境,然而想要駕馭心情上的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習慣在別人面前展現開朗的笑容,掩蓋內心的脆弱。然而,寂靜時刻,才會面對自己的傷痛與不堪,獨自承受痛苦。作者明白沒有人有責任分擔我的痛苦,因此我只能獨自面對。儘管我展現笑臉,內心的傷口仍在滲血,期待有一天能感受到溫暖的光芒。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習慣在別人面前展現開朗的笑容,掩蓋內心的脆弱。然而,寂靜時刻,才會面對自己的傷痛與不堪,獨自承受痛苦。作者明白沒有人有責任分擔我的痛苦,因此我只能獨自面對。儘管我展現笑臉,內心的傷口仍在滲血,期待有一天能感受到溫暖的光芒。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成品不夠完善,公開會遭受批評?」都是脆弱。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溝通和分享能摧毀自卑。。
Thumbnail
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成品不夠完善,公開會遭受批評?」都是脆弱。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溝通和分享能摧毀自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