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伴侶溝通四步驟:從《換乘戀愛3》看敏亨跟尚貞到底在吵什麼?

2024/04/0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換乘戀愛》是一部韓國戀愛實境秀,以當代都市生活為背景,讓多對已分手的情侶一起生活在同個屋簷下,觀察他們如何互動,以及對於愛情的糾結。這部節目廣受觀眾歡迎,成為了熱門話題。(誰也是換乘的忠實粉絲!?)

自從去年播出的《換乘戀愛2》,海恩和賢奎這對有如偶像劇般的換乘過程,讓這檔節目被譽為戀愛綜藝的天花板!無法預測的感情走向,因為有如戀愛的寫照,這種真實感讓我也成為了忠實觀眾(每週六必看)!今年播出《換乘戀愛3》後,這一季感情線更加複雜,多數出演者揣著要與前任復合的動機參與演出。隨著前任身份逐一被公開,感情狀況變得更加白熱化!幾乎每個人都陷入了要選擇前任還是新歡的糾結,因此這一季又被主持人戲稱是「復合戀愛」。

然而,即使熱切渴望與前任復合,在這種心意隨時可能轉變,感情不明確的情況下,反而更凸顯每對情侶間舊有的問題,導致了許多爭吵場面,特別是尚貞和敏亨之間的衝突,展示了許多情侶日常爭執的場景,讓人歷歷在目,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


《換乘戀愛》劇照

《換乘戀愛》劇照


為何明明這麼愛,卻傷害彼此

簡單介紹尚貞跟敏亨這對情侶,尚貞是前韓國滑冰選手,而敏亨是一位外科醫生,兩人交往三個月後分手。在交往期間,雙方逐漸認定彼此是結婚的對象,但也因為心境轉變,敏亨開始放大審視尚貞的言行舉止,要求對方改正缺點以符合自己心目中未婚妻的模樣,最終兩人因為爭吵不休而分手。


即使在節目中,他們的相處幾乎全是爭執的畫面:

1.     敏亨作為中途加入的出演者,擁有一次指定約會對象的機會,結果尚貞看到敏亨穿了一件對她來說很有意義的衣服赴約,認為敏亨沒有考慮到她的感受,但敏亨則認為自己不是故意的,爆發言語衝突。

2.     尚貞跟另一位男出演者約會,兩人的約會行程是製作客製化帽踢,回家後,敏亨對這件帽踢象徵的意義感到不舒服,認為尚貞雙標,她自己可以跟其他人穿情侶衣,卻指責他前一天約會的穿著。

3.     敏亨與尚貞相約煮午飯,但尚真因為身體不舒服而缺席,敏亨想再約一次,但尚貞沒有給出明確回覆、擔心約太早自己起不來,因此敏亨認為尚貞沒有那麼在乎兩人的約會,所以連忍耐一下都不願意

4.     問他回程機票的時間,敏亨認為尚貞口氣不好,但尚貞覺得自己沒有怎樣,兩人爭執不休,敏亨從屋裡追到屋外,不斷強調尚貞的態度,最後尚貞認錯道歉。

長期相處使尚貞自信心下降,開始自我懷疑,敏亨不輕易妥協的性格,堅持自己正確的作風,讓尚貞在關係中感覺到痛苦。尚貞也試圖溝通解釋,但終究在無效的對話下,變成質疑對方的態度與作法,對對方的反應感到敏感與不耐煩,讓兩人的關係逐漸惡化。


有沒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應該都有過期待對方改變,或是對方想要改變自己的經驗!但這種方式非但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破壞關係。因此,對於尚貞和敏亨來說,需要學會尊重彼此的主體性,有效溝通,以建立健康的關係。

 

截自《換乘戀愛3》

截自《換乘戀愛3》


如果,我們可以好好說話,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存在,不同的成長背景會形塑出不同的人格特質、想法、價值判斷、行為模式,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發生認知落差時,就可能會發生衝突,說服或逼迫對方做出讓步。這時如果口不擇言,很容易會用粗暴的言語,讓關係有了疙瘩。

盧森堡臨床心理師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概念,認為在溝通表達時,如果一心想著對方的不是,將力氣放在分析或批評對方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就會逐漸造成對立,因為對方肯定也察覺到你的意圖。通常這種情況下,人會產生抗拒的心理,因此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無法達成目的,還拉遠本應親密的關係。所以,如果希望對方可以理解你,並心甘情願的做出改變,就應該停止用指責的方式要求對方滿足自己需求。

我們或許不認為自己說話的方式帶有暴力的成分,但事實上,我們所說的話語經常會傷害到他人和自己—《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在我們的文化記憶中,對表達需求的認知往往是羞恥的、不應該的,因此,我們養成用「指責」表達自己需求的習慣,希望對方可以從我的話語中聽出我的期待。但這樣做,只會讓對方感受很差,別無選擇地從「順服」或「抵抗」當中二選一,無論如何,都不是出於自願。這種負面情緒累積下來,最終可能導致怨懟,就好像尚貞會更大聲的反抗,或是無奈的同意是自己的錯;同樣的敏亨也是如此。但一旦逮到機會,過去的事件,就會被拿來當作辯論的籌碼。


截自《換乘戀愛3》

截自《換乘戀愛3》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帶著善意的溝通

非暴力溝通希望我們開始深度聆聽自己,學會仔細觀察,指出哪些行為對我們造成了影響,確切看見自己的內在需要,並清楚的表達出來。非暴力溝通要我們開始為覺察情緒、表達需要負起責任,因為對方的行為只是為我們帶來刺激,但真正導致我們不快的原因,是來自我們自己。所以,若尚貞和敏亨能專心釐清自己的真實狀態,就不會把衝突的原因歸咎到對方身上,自然就會流露出內心的善意。

非暴力溝通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表達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不假思索做出慣性的反應,而是根據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有意識地做出回應—《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以下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1. 觀察:指出對方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具體行為,盡可能客觀地描述事實,而不是主觀看法與推論。

例如,尚貞不喜歡敏亨的穿衣決定...

  • 錯誤:「你穿我最喜歡的衣服赴約,沒有想到我的感受」—「沒有想到我」是尚貞自己的推論,也暗示對方沒有做到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
  • 正確:「你今天穿了我喜歡的衣服赴約」
  1. 感受:連結自己內在感受並清楚表達。由於過去被拒絕的經驗,可能讓我們害怕表達真實感受,因此養成了用憤怒、不悅來掩飾脆弱的習慣,但這樣無助於關係的成長。對方的拒絕很高機率來自說法的關係,可以檢查自己說話的習慣,是不是經常會用「你」讓我...、我會這樣是因為「你」...,這種語言往往帶有指責意味。可以換個方式,用「我」有這個感受,來代表你願意為自己的感覺負責,而非想要怪罪。

例如,尚貞對於敏亨堅持己見...

  • 錯誤:「你總是這樣,讓我越來越沒自信」—第一,尚貞認為是對方造成的,第二,沒自信不是一種感受
  • 正確:「你說是我想法有錯的時候(觀察),我感覺又痛苦又委屈(感受)」
  1. 需要:承認自己有需求,並表達出來。這也是敏亨和尚貞之間最少表達的部分,句型使用:我需要、我想要、我希望。

例如,敏亨對於煮午飯的事件感到生氣...

  • 錯誤:「妳沒有辦法早起跟我一起煮飯,是因為妳不在乎」—分析對方的舉止,套入自己的解讀
  • 正確:「我希望可以感覺到我對妳來說是重要的」
  1. 請求:具體、明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可隱晦、抽象,表達希望對方做什麼而非不要做什麼,幫助對方理解他可以做什麼滿足你。並且切記要給予對方選擇的餘地。

例如,對於敏亨不喜歡尚貞的口氣...

  • 錯誤:「你的口氣很差(跳針)…你的口氣不需要那麼差」—「口氣很差」是一種籠統的說法,且是要求對方不要這麼做,無法有效傳達自己的請求
  • 錯誤:「我希望可以看到你的笑容,或是可以多講一點話」—「多講一點話」,一樣不夠具體
  • 正確:「我希望可以看到你的笑容,或者當我聽不懂的時候,你可以再多補充一點你跟製作組討論機票時的狀況細節」

但即使使用了非暴力溝通,還是會面臨一些挑戰。多數人已經被「當別人提出需求,代表他希望我應該就要這麼做」的觀念制約,因此很難相信別人對我們別無所求,所以無論怎麼努力,我們的「請求」都有可能被對方當成「要求」,產生負面的互動結果。

 

固執的敏亨,外表下藏著柔軟的心


截自《換乘戀愛3》

截自《換乘戀愛3》


就像敏亨堅持己見、不願妥協,有可能是源自於內心的抵抗。所以尚貞也可以嘗試去思考,敏亨是基於什麼脈絡、感受與需求,以至於他如此不通人情。如果仔細觀察,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敏亨:

  • 「我感覺到不安,如果尚貞跟我的想法不同,她可能會覺得我們不合適而離開我,所以我必須得改變她的想法,這樣我們才可以維持良好的關係」
  • 「我需要感覺到自己是對的,否則我就不夠好」

這種對他人的深度聆聽,也是非暴力溝通的要點,任何關係中的回應都是脈絡下的結果,若可以辨認出這一點,就可以增加對他人的理解,增加同理心。

因此,只要能夠不斷地練習,我們就能更加熟練地掌握這項溝通的技巧,打開溝通的大門,不再陷入像敏亨和尚貞那樣的相愛相殺的困境中。透過非暴力溝通,以尊重和同理心作為出發點,我們能夠降低不必要的爭吵,讓溝通充滿溫暖和關懷。這種溝通方式不僅可以深化彼此間的情感聯繫,還能讓愛情更加升溫,讓雙方的心靈更為貼近,彼此間的關係也更加牢固。

 

(如果對非暴力溝通有興趣,想了解更多,可以去閱讀「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在資訊量爆炸的時代 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也太怪 好像要不斷的追趕跟被追趕 作為一介平庸到有剩的心理師 其實也只是想當個小廢物 但老闆說找點事情做吧 所以試著建立一個雜談的網路空間 在這裏,我會說說最近看過的書,聊聊看過的劇 希望剛好經過這的你,可以獲得一絲溫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