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乘戀愛》是一部韓國戀愛實境秀,以當代都市生活為背景,讓多對已分手的情侶一起生活在同個屋簷下,觀察他們如何互動,以及對於愛情的糾結。這部節目廣受觀眾歡迎,成為了熱門話題。(誰也是換乘的忠實粉絲!?)
自從去年播出的《換乘戀愛2》,海恩和賢奎這對有如偶像劇般的換乘過程,讓這檔節目被譽為戀愛綜藝的天花板!無法預測的感情走向,因為有如戀愛的寫照,這種真實感讓我也成為了忠實觀眾(每週六必看)!今年播出《換乘戀愛3》後,這一季感情線更加複雜,多數出演者揣著要與前任復合的動機參與演出。隨著前任身份逐一被公開,感情狀況變得更加白熱化!幾乎每個人都陷入了要選擇前任還是新歡的糾結,因此這一季又被主持人戲稱是「復合戀愛」。
然而,即使熱切渴望與前任復合,在這種心意隨時可能轉變,感情不明確的情況下,反而更凸顯每對情侶間舊有的問題,導致了許多爭吵場面,特別是尚貞和敏亨之間的衝突,展示了許多情侶日常爭執的場景,讓人歷歷在目,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
為何明明這麼愛,卻傷害彼此
簡單介紹尚貞跟敏亨這對情侶,尚貞是前韓國滑冰選手,而敏亨是一位外科醫生,兩人交往三個月後分手。在交往期間,雙方逐漸認定彼此是結婚的對象,但也因為心境轉變,敏亨開始放大審視尚貞的言行舉止,要求對方改正缺點以符合自己心目中未婚妻的模樣,最終兩人因為爭吵不休而分手。
即使在節目中,他們的相處幾乎全是爭執的畫面:
1. 敏亨作為中途加入的出演者,擁有一次指定約會對象的機會,結果尚貞看到敏亨穿了一件對她來說很有意義的衣服赴約,認為敏亨沒有考慮到她的感受,但敏亨則認為自己不是故意的,爆發言語衝突。
2. 尚貞跟另一位男出演者約會,兩人的約會行程是製作客製化帽踢,回家後,敏亨對這件帽踢象徵的意義感到不舒服,認為尚貞雙標,她自己可以跟其他人穿情侶衣,卻指責他前一天約會的穿著。
3. 敏亨與尚貞相約煮午飯,但尚真因為身體不舒服而缺席,敏亨想再約一次,但尚貞沒有給出明確回覆、擔心約太早自己起不來,因此敏亨認為尚貞沒有那麼在乎兩人的約會,所以連忍耐一下都不願意
4. 問他回程機票的時間,敏亨認為尚貞口氣不好,但尚貞覺得自己沒有怎樣,兩人爭執不休,敏亨從屋裡追到屋外,不斷強調尚貞的態度,最後尚貞認錯道歉。
長期相處使尚貞自信心下降,開始自我懷疑,敏亨不輕易妥協的性格,堅持自己正確的作風,讓尚貞在關係中感覺到痛苦。尚貞也試圖溝通解釋,但終究在無效的對話下,變成質疑對方的態度與作法,對對方的反應感到敏感與不耐煩,讓兩人的關係逐漸惡化。
有沒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應該都有過期待對方改變,或是對方想要改變自己的經驗!但這種方式非但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破壞關係。因此,對於尚貞和敏亨來說,需要學會尊重彼此的主體性,有效溝通,以建立健康的關係。
如果,我們可以好好說話,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存在,不同的成長背景會形塑出不同的人格特質、想法、價值判斷、行為模式,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發生認知落差時,就可能會發生衝突,說服或逼迫對方做出讓步。這時如果口不擇言,很容易會用粗暴的言語,讓關係有了疙瘩。
盧森堡臨床心理師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概念,認為在溝通表達時,如果一心想著對方的不是,將力氣放在分析或批評對方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就會逐漸造成對立,因為對方肯定也察覺到你的意圖。通常這種情況下,人會產生抗拒的心理,因此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無法達成目的,還拉遠本應親密的關係。所以,如果希望對方可以理解你,並心甘情願的做出改變,就應該停止用指責的方式要求對方滿足自己需求。
我們或許不認為自己說話的方式帶有暴力的成分,但事實上,我們所說的話語經常會傷害到他人和自己—《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在我們的文化記憶中,對表達需求的認知往往是羞恥的、不應該的,因此,我們養成用「指責」表達自己需求的習慣,希望對方可以從我的話語中聽出我的期待。但這樣做,只會讓對方感受很差,別無選擇地從「順服」或「抵抗」當中二選一,無論如何,都不是出於自願。這種負面情緒累積下來,最終可能導致怨懟,就好像尚貞會更大聲的反抗,或是無奈的同意是自己的錯;同樣的敏亨也是如此。但一旦逮到機會,過去的事件,就會被拿來當作辯論的籌碼。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帶著善意的溝通
非暴力溝通希望我們開始深度聆聽自己,學會仔細觀察,指出哪些行為對我們造成了影響,確切看見自己的內在需要,並清楚的表達出來。非暴力溝通要我們開始為覺察情緒、表達需要負起責任,因為對方的行為只是為我們帶來刺激,但真正導致我們不快的原因,是來自我們自己。所以,若尚貞和敏亨能專心釐清自己的真實狀態,就不會把衝突的原因歸咎到對方身上,自然就會流露出內心的善意。
非暴力溝通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表達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不假思索做出慣性的反應,而是根據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有意識地做出回應—《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以下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例如,尚貞不喜歡敏亨的穿衣決定...
例如,尚貞對於敏亨堅持己見...
例如,敏亨對於煮午飯的事件感到生氣...
例如,對於敏亨不喜歡尚貞的口氣...
但即使使用了非暴力溝通,還是會面臨一些挑戰。多數人已經被「當別人提出需求,代表他希望我應該就要這麼做」的觀念制約,因此很難相信別人對我們別無所求,所以無論怎麼努力,我們的「請求」都有可能被對方當成「要求」,產生負面的互動結果。
固執的敏亨,外表下藏著柔軟的心
就像敏亨堅持己見、不願妥協,有可能是源自於內心的抵抗。所以尚貞也可以嘗試去思考,敏亨是基於什麼脈絡、感受與需求,以至於他如此不通人情。如果仔細觀察,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敏亨:
這種對他人的深度聆聽,也是非暴力溝通的要點,任何關係中的回應都是脈絡下的結果,若可以辨認出這一點,就可以增加對他人的理解,增加同理心。
因此,只要能夠不斷地練習,我們就能更加熟練地掌握這項溝通的技巧,打開溝通的大門,不再陷入像敏亨和尚貞那樣的相愛相殺的困境中。透過非暴力溝通,以尊重和同理心作為出發點,我們能夠降低不必要的爭吵,讓溝通充滿溫暖和關懷。這種溝通方式不僅可以深化彼此間的情感聯繫,還能讓愛情更加升溫,讓雙方的心靈更為貼近,彼此間的關係也更加牢固。
(如果對非暴力溝通有興趣,想了解更多,可以去閱讀「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