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VS 運動表現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信念指的是一種確信的觀點或觀念。

相信很多人都一定聽過信念,但相信這件事情和我們的信念是否真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呢?


今天要來和大家聊聊信念所帶來的效力。

在運動場域裡,相信的信念是否真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呢?


(圖片出處:https://www.dreamstime.com/winning-trophy-award-vector-cartoon-illustration-thophy-gold-silver-bronze-podium-showing-first-second-thrid-place-image140645178)

 

Ness和Patton在1979年做了一項關於信念和舉重重量的實驗,他們連續六週紀錄了一群男性大學生進行啞鈴仰臥推舉的重量。

Ness和Patton提出的理論是「信念」會影響受試者們能舉起的啞鈴重量。

共有四十八位體育相關課程活動的男大學生自願報名了這項試驗。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組別進行重量訓練,其中一項練習是啞鈴仰臥推舉。

 

試驗的前三週,每一組的啞鈴重量都是一樣的,Ness和Patton仔細記錄了所有受試著們所能舉起的重量還有每一組別的平均值。

但從第四週開始,在未告知受試者們的情況下,其中三組的啞鈴磅數都被做過調整。

 

第一組:受試者所舉的啞鈴重量比他們被告知的磅數還要更重。(例如:受試者被告知啞鈴重量為10公斤,實際重量上卻有20公斤)

第二組:受試者所舉的啞鈴重量比他們被告知的磅數還要更輕。(例如:受試者被告知啞鈴重量為20公斤,實際重量上卻只有15公斤)

第三組:受試者並未被告知所舉的啞鈴重量。

第四組(對照組):受試者所舉的啞鈴重量和他們被告知的磅數維持相同。

 

有趣的是,Ness和Patton發現第一組的學員們所能舉起的平均重量更重,整體的運動表現也更好!不管是能舉起的組數或是重量,都明顯比其他組別顯著。

這項研究的節果也證實了信念的確會影響受試者們的運動效果及表現。

 

你/妳是否有想過自己有著什麼樣的信念呢?這些信念又是如何影響你/妳呢?

你/妳是否在面對困難時是否相信自己能挑戰成功呢?

 

 

(圖片出處:https://www.vectorstock.com/royalty-free-vector/believe-in-yourself-and-you-will-be-unstoppable-vector-33887508)

 

參考文獻:Ness, R. G., & Patton, R. W. (1979). The effect of beliefs on maximum weight-lifting performanc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2), 205-211.

 

  • 於2022年9月/初秋
avatar-img
3會員
6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月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兩集裡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正念和一些關於正念的小練習,今天則是要來談談正念和皮拉提斯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運用於練習上呢?     正念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不批判的態度」、對於「當下的覺察」和「呼吸」,而皮拉提斯的練習裡,也需要我們去覺察、訓練自己的呼吸、身體擺位和穩定度。   STOTT皮拉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前兩集裡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正念和一些關於正念的小練習,今天則是要來談談正念和皮拉提斯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運用於練習上呢?     正念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不批判的態度」、對於「當下的覺察」和「呼吸」,而皮拉提斯的練習裡,也需要我們去覺察、訓練自己的呼吸、身體擺位和穩定度。   STOTT皮拉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人活在世需要信念,這次來講講信念的一體兩面。以及信念對人而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這麼需要信念?
Thumbnail
在一所菁英寄宿學校,來了一位教授營養學的諾瓦克老師(蜜雅娃絲柯思卡飾),教導不到十位學生如何進行「意識飲食」,並承諾會滿足他們的要求。然而隨著飲食份量逐漸減少,狀況也逐漸失控……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信念對飲食的影響是一個動態的、多層次的過程,受到個人、社會和心理因素的綜合影響,要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需要先了解他有那些信念,例如,一個重視健康和天然食材的人可能會更傾向於選擇新鮮、有機的食物,而一個注重速食和方便性的人可能會更多地選擇快餐和加工食品~
無法親眼所見,但依然真實存在著,即使身歷險境,也要保持希望跟信念,追逐和守護心中所認同的價值! 儘管遇到氣餒、無助、恐懼時刻也要堅持前行。 凡事不會永遠都逆風而行,物極必反之象時時存在,若人得志而不善加其身,自會迎接該來的因果,也別為虛偽的人自亂心境,破壞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https://youtu.be/gzuEvkk-eg8 我想把這首歌送給一個最重要的人 他迷失了自己 目前還在撞牆中 這個過程我已經歷數次 幸運的是 我一次比一次更好 一次比一次更成熟 他必須成為他自己 這個自己 是自己認同的 不需要外人來定義 等到這一天到來 我們定會團聚 #我等你
只要信念還在 那份真誠 只要堅持下去 一切都還不算太晚
早上看了一篇關於釋放信念的文章 內容大致上是列出負面 阻礙的信念 然後釋放 再列出正面的信念 然後加以吸收 就完成了 看完之後 蠻多的疑惑 覺得這是不是只是一種僅限於頭腦的釋放 在實際遇到同樣情況 身體的感受會再將自己拉回來 變成問題又來了的感覺
Thumbnail
信念,是我們深信不移的觀點、感受和想法; 我們相信它、習慣它,如同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又那樣的必然,已無所謂相不相信,它彷彿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它、活出它。 因此,覺察一個限制與束縛我們的信念不容易,正如同我們很少對吃飯睡覺有所懷疑;
有人說重要,有人說不重要; 我們到底要不要有信念? ──不知道,但信念創造了現在的我。
Thumbnail
過往的日誌上寫著:我還是天真地相信所謂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人活在世需要信念,這次來講講信念的一體兩面。以及信念對人而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這麼需要信念?
Thumbnail
在一所菁英寄宿學校,來了一位教授營養學的諾瓦克老師(蜜雅娃絲柯思卡飾),教導不到十位學生如何進行「意識飲食」,並承諾會滿足他們的要求。然而隨著飲食份量逐漸減少,狀況也逐漸失控……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信念對飲食的影響是一個動態的、多層次的過程,受到個人、社會和心理因素的綜合影響,要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需要先了解他有那些信念,例如,一個重視健康和天然食材的人可能會更傾向於選擇新鮮、有機的食物,而一個注重速食和方便性的人可能會更多地選擇快餐和加工食品~
無法親眼所見,但依然真實存在著,即使身歷險境,也要保持希望跟信念,追逐和守護心中所認同的價值! 儘管遇到氣餒、無助、恐懼時刻也要堅持前行。 凡事不會永遠都逆風而行,物極必反之象時時存在,若人得志而不善加其身,自會迎接該來的因果,也別為虛偽的人自亂心境,破壞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https://youtu.be/gzuEvkk-eg8 我想把這首歌送給一個最重要的人 他迷失了自己 目前還在撞牆中 這個過程我已經歷數次 幸運的是 我一次比一次更好 一次比一次更成熟 他必須成為他自己 這個自己 是自己認同的 不需要外人來定義 等到這一天到來 我們定會團聚 #我等你
只要信念還在 那份真誠 只要堅持下去 一切都還不算太晚
早上看了一篇關於釋放信念的文章 內容大致上是列出負面 阻礙的信念 然後釋放 再列出正面的信念 然後加以吸收 就完成了 看完之後 蠻多的疑惑 覺得這是不是只是一種僅限於頭腦的釋放 在實際遇到同樣情況 身體的感受會再將自己拉回來 變成問題又來了的感覺
Thumbnail
信念,是我們深信不移的觀點、感受和想法; 我們相信它、習慣它,如同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又那樣的必然,已無所謂相不相信,它彷彿就是我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它、活出它。 因此,覺察一個限制與束縛我們的信念不容易,正如同我們很少對吃飯睡覺有所懷疑;
有人說重要,有人說不重要; 我們到底要不要有信念? ──不知道,但信念創造了現在的我。
Thumbnail
過往的日誌上寫著:我還是天真地相信所謂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