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知道但做不到?三步驟協助自己脫離悔恨地獄⁣⁣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心不要被完美主義所困,完美只能接近,不能抵達,是想像中的產物,利用追求完美的心態,來引導現實的生活。」——《一隅有花 Gentle Plants Calendar》⁣⁣⁣⁣


最近在陪人談話時,發現大家的共同心聲都是:「道理我都知道,但常常知道卻做不到⋯」這也是你會遇到的困境嗎?⁣⁣⁣⁣


對我來說,之所以會陷入「知道但做不到」的懊惱與拉扯中,常常是因為內在有兩個渴望都很重要。比如說,我過去最常陷入的困境就是,我好想做到教養書上的「溫和堅定」,但永遠情緒一來,我就忍不住先兇小孩啊(抱頭)。⁣⁣⁣⁣⁣⁣⁣⁣


探索之後發現,那時的我內在通常有兩個渴望,一個是我需要休息,畢竟我累的時候就容易有情緒;另一個則是我想溫和堅定的陪伴孩子,以滿足我可以穩定陪伴孩子成長的渴望。但往往內在兩個渴望都很重要,彼此相互拉扯著,內在擺不平,也直接反應到我的外在行為模式,導致我老是陷入「知道卻做不到」的懊悔當中,自責不已。⁣⁣⁣⁣


不過,在陪伴他人的同時,我發現自己這些年來,陷入這樣的時刻少了很多。今天就來分享我常運用的三個步驟,來幫助自己脫離「知道卻做不到」的悔恨地獄中。⁣


⁣⁣⁣⁣⁣⁣⁣一、釐清內在渴望⁣⁣


⁣⁣起初,我在每次又忍不住兇完小孩後,總會陷入深深地自責中,內在語言也總是:「都已經學習了這麼久,你怎麼還是做不到。」長久下來,自然越來越挫折,越挫折就越做不到,直接陷入無限循環的負向迴圈。⁣⁣⁣⁣


我自己一直有找人談話整理的習慣,這對我來說,幫助很大。⁣原因是,當我陷在自責的情緒時,我完全看不清楚,原來我的自責底下,是有一顆想穩定陪伴孩子成長的心。當這個渴望可以先被看見與理解,我就知道自己想去的方向,只不過那時的我,暫時還無法做到。⁣⁣


「是每次都做不到嗎?你有曾經做到你想要的溫和堅定教養的時候嗎?」透過夥伴們的提問與聚焦,我開始發現,我不是每次都做不到,往往只有我累過頭時,才會忍不住兇孩子。因為那時候的我,其實只想要他們趕快聽話、做完事情,我才能好好休息。所以我選擇了一個我不喜歡,但卻可以最快達到「休息」這個目標的方法。⁣⁣


當我可以透過談話,先釐清並看見自己的渴望與需要,我的內在就慢慢清晰也穩定了。從一團混亂的自責與悔恨中,我彷彿看到一絲希望感,我知道目標在那,雖然暫時我還沒辦法走到那裡,但至少心是清楚也踏實的。⁣


⁣⁣⁣⁣⁣⁣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看清楚內在渴望的下一步,是要練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我明白自己每次兇小孩,是因為我對事情的不堪負荷及累過頭時,我在心裡對自己的指責就少了一點。⁣⁣


而因為夥伴們的提問聚焦,我也開始看見我的珍貴與亮點,原來我不是每一次都做不到,我狀態好時,是可以溫和堅定的陪伴孩子成長的。於是,在下次我又不小心兇孩子時,我的內在語言開始有了一點不同:「我只是太累了,但不是每一次都做不到。」⁣⁣


這樣的語言,幫助我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當我承認我的有限性與不夠好,我同時也不再用批判的聲音來鞭策自己,這樣的接納,反而讓我更有力量帶自己往想要的目標前進。⁣⁣⁣⁣⁣


⁣⁣三、用增能的視野覆盤⁣⁣


不過,光是接納自己,還是只能停在原地。真正協助我往前走的關鍵,其實是靠夥伴們用增能的角度,來幫我覆盤每一次的挫折經驗。⁣⁣⁣


「這一次雖然又兇孩子了,強度上有跟以往一樣嗎?又或是微小的變化跟進步是哪裡呢?」⁣⁣


「即便挫折,你還是一次次談著這樣的經驗,是因為什麼對你很重要嗎?」


⁣⁣「孩子如果有機會在這裡,看到媽媽雖然挫折,還是不停地在想辦法,要好好陪伴他長大,他會最欣賞跟感謝媽媽的什麼部分呢?」⁣⁣


「如果有機會多活出一點溫和堅定的樣子,對你或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呢?」⁣⁣⁣


就這樣,在夥伴用敘事治療的問句,溫柔地探問下,所有看似挫折與失敗的經驗,都挖出了許多珍貴又重要的訊息。這一點一滴,用增能的眼光來覆盤問題故事,無形中帶給我很多力量,讓我漸漸開始相信自己,並改寫了自我認同。⁣


⁣我並不是「知道但做不到」的媽媽,我是「遇到困難,會努力想辦法」、「碰到再多挫折也不放棄」的媽媽。如今多年過去了,我也比好多年前的我,溫和堅定許多,真的活出我自己想要的樣子,穩定地陪伴孩子長大。⁣⁣⁣⁣


那麼你呢?你的「知道卻做不到」底下,有哪些渴望是你想要的?你可以接納此刻還不夠完美,與有限制的自己嗎?並試著在每一次接納自己後,再運用增能的角度帶自己覆盤,去看見每一次自己微小的變化與進步,相信你也可以逐漸脫離「知道但做不到」的悔恨中,並活出自己渴望的樣子,祝福你~⁣⁣


當然若靠自己的力量很困難,也很歡迎寄信給我,了解相關敘事治療的團體唷!讓一群人陪伴你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臉書找我互動聊天喔!

您的任何互動都是我創作的原動力~>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活出幸福~
104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