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情緒綁架?跟著哈佛醫生實踐情緒覺察四步驟

如何不被情緒綁架?跟著哈佛醫生實踐情緒覺察四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最近在看「我的心,需要一點轉機」,看完覺得很有共鳴。⁣⁣

⁣⁣

作者內田舞,是兒童精神科醫師,也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

⁣⁣

可能需要經常與孩子為伍,本書的敘述方式,與練習的方法步驟,都相當淺顯易懂。⁣⁣

⁣⁣

⁣⁣

⁣⁣

書中提出,當我們出現情緒時,可以用四步驟的觀測流程。⁣⁣

⁣⁣

來讓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進入戰或逃的非理性狀態,做出令自己後悔的選擇。⁣⁣

⁣⁣

⁣⁣

⁣⁣

四步驟如下:⁣⁣

⁣⁣

⁣⁣

▋步驟一:察覺自己的情緒⁣⁣

⁣⁣

⁣⁣

覺察情緒時,作者特別提醒,很重要的是,不要否認自己的情緒。⁣⁣

⁣⁣

用我自己的語言來說,就是接納有情緒的自己。⁣⁣

⁣⁣

過去當我還沒接觸敘事以前,我很難接納當下自己的情緒。⁣⁣

⁣⁣

⁣⁣

⁣⁣

比如説:⁣⁣

⁣⁣

先前,我下班回家太累了,忍不住兇了孩子。⁣⁣

⁣⁣

當下如果我能接納自己的情緒,可能我只會自責。⁣⁣

⁣⁣

但因為無法接納學習了很多、看了很多書,也上過很多課程,還做不到「溫和堅定」的自己。⁣⁣

⁣⁣

⁣⁣

⁣⁣

因此,我除了自責外,還會衍生出羞愧與生氣。⁣⁣

⁣⁣

導致負面情緒越滾越大,之後,就更陷入自我懷疑,總覺得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

⁣⁣

⁣⁣

所以作者建議步驟一時,覺察自身情緒,但不評價自己。⁣⁣

⁣⁣

而我的實踐經驗也是如此。⁣⁣

⁣⁣

當可以接納不夠好的自己,不再內在鞭策或打擊自己時,負面情緒才不會一直擴大。⁣⁣

⁣⁣

⁣⁣

⁣⁣

▋步驟二:將情緒具體說出來⁣⁣

⁣⁣

⁣⁣

再來,是練習把情緒說出來。⁣⁣

⁣⁣

忘記是在哪本書看到,當我們可以用語音說出情緒時,其實也正是我們正在啟動理性腦。⁣⁣

⁣⁣

書中也有提供蠻多實用的思考方向。⁣⁣

⁣⁣

⁣⁣

⁣⁣

「我現在感受到的這種情緒究竟是什麼呢?」⁣⁣

⁣⁣

「我以前有體認過相同的情緒嗎?是接近怎樣的情緒呢?」——《我的心,需要一點轉機》⁣⁣⁣⁣

⁣⁣

⁣⁣

⁣⁣

剛開始練習時,對情緒還很陌生,無法迅速辨識出來,都很正常。⁣⁣

⁣⁣

畢竟,從小在學校家庭,可能沒有任何人,教過我們這些。⁣⁣

⁣⁣

只要願意給自己一段時間練習,對情緒敏感度會逐漸提高,也會越來越理解自己怎麼了。⁣⁣

⁣⁣

⁣⁣

⁣⁣

我自己一開始,會上網搜尋情緒詞彙,並整理列印下來。⁣⁣

⁣⁣

等有情緒時,再慢慢從那些情緒中,選出一、兩個,比較靠近我當時感覺的情緒。⁣⁣

⁣⁣

原本糊成一團的情緒,有機會被辨識,並說出來,整個人也會變得放鬆。⁣⁣

⁣⁣

⁣⁣

⁣⁣

▋步驟三:分析情緒的背景⁣⁣

這個步驟,是把力量收回來自己身上。⁣

而不再把焦點,放在外境或他人。⁣

當我可以清楚知道,我的情緒,都是因為我的想法、價值觀或期待所造成。⁣

那我就有機會,透過練習與調整自己的內在,來讓自己更舒服自在。⁣

而非把力氣放在外界,試圖改變我不可能改變的人、事、物。⁣

造成我自己更多痛苦。⁣

我來舉個實際的例子,可能比較好理解。⁣

前陣子,J寶因為哥哥把他的英文書包,亂丟在外面的地板上,大發雷霆。⁣

當時,他的語言是,「你幹嘛故意把我的書包丟地上?」⁣

表面上看起來,是哥哥的行為,才導致弟弟的情緒,但真的是這樣嗎?⁣

後來在我的陪伴下,我慢慢引導J寶思考。⁣

哥哥是「故意」,還是這其實是哥哥原本的生活習慣。⁣

當他發現,哥哥自己的書包物品,也是隨便亂扔亂丟,並不是特別針對他。⁣

他的情緒,也慢慢冷靜下來。⁣

J寶的生氣,其實是來自於他詮釋了哥哥的行為,是故意的、是不在意他重視的需要,也就是他愛乾淨的這件事。⁣

換句話說,他自己的想法(哥哥故意針對我),與價值觀(我很重視整潔),才導致他的憤怒出現。⁣

而非哥哥的行為。⁣

當我帶著他去看見,哥哥本質上,就是很隨意的人,也不如他愛乾淨。⁣

他的想法有了變化,情緒當然就慢慢消退了。⁣

但根據我自己、還有陪伴過很多人的經驗。⁣

這個步驟,需要啟動理性腦,才有辦法達成。⁣

在人的情緒還很多、很滿的情況下,這個步驟相對困難。⁣

情緒得先流動疏通,理性腦才有辦法啟動工作。⁣

如果卡在這個步驟,也接納還做不到的自己。⁣

如果有需要,找專業的人陪伴、釐清,會比自己一個人練習,容易許多。⁣

⁣⁣

⁣⁣

⁣⁣

▋步驟四:採取行動⁣

當可以覺察與辨識出情緒,並選擇把力量收回來自己身上,做回自己情緒的主人。⁣

那最後一步,就可以問問自己,⁣

「我還能為自己的情緒與需要,做些什麼?」⁣

我繼續沿用,J寶生哥哥的氣的例子。⁣

那一次,當我清楚,他的內在需要是「整潔」,他喜歡他的物品都是乾淨的。⁣

而哥哥並沒有這個需要。⁣

因此,當下我陪著J寶,一起清理他的書包。⁣

同時試著練習表達,讓哥哥也理解,這是他很在意的事情。⁣

下一次,他就有兩種方法,來照顧他的需要。⁣

他同樣可以選擇,開口請哥哥幫忙,或是考慮自己拿英文書包。⁣

(備註:兩兄弟學校的書包,從小都是自己揹、自己拿。⁣

只不過弟弟放學後還要上英文課,因此會多一個書包,需要人幫忙。)⁣

當人可以拿回主控權,清楚自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照顧和滿足自己的內在需要。⁣

而非單純把期待,放在無法控制改變的外境與他人。⁣

自然就會越活越自在幸福。⁣

這本書的最後,也花了一些篇幅,列舉了很多自我照顧的方法。⁣

分別從心態、思維、再到行動,這幾個面向來談自我照顧。⁣

一樣書中提的很多方法,都是我這幾年持續練習,也覺得很實用的。⁣

可惜礙於文章篇幅,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看完有喜歡,或對於上述提的「情緒觀測流程四步驟」有感的夥伴,歡迎把這本書帶回家閱讀。⁣

讓這本書有機會陪伴你,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並活出更自在幸福的人生,祝福你~⁣

🌟🌟🌟好書抽獎⁣🌟🌟🌟⁣⁣⁣⁣

⁣⁣⁣⁣⁣

感謝<皇冠出版社>出版好書,並提供抽獎~⁣⁣⁣⁣⁣⁣⁣

⁣⁣⁣⁣⁣⁣⁣

活動期間:即日起~5/19(一)⁣⁣⁣⁣⁣⁣⁣

⁣⁣⁣⁣⁣⁣⁣

⁣⁣⁣⁣⁣⁣⁣

⁣⁣⁣⁣⁣⁣⁣

抽獎三步驟:⁣⁣⁣⁣⁣⁣⁣

⁣⁣⁣⁣⁣⁣⁣

1️⃣追蹤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粉絲頁⁣⁣⁣⁣⁣⁣⁣

2️⃣ 於粉專此文下方,留言文章中你最有共鳴的一句話⁣⁣⁣⁣⁣⁣⁣

3️⃣ 公開分享粉專文章⁣⁣⁣⁣⁣⁣⁣

⁣⁣⁣⁣⁣⁣⁣

⁣⁣⁣⁣⁣⁣⁣

獎項:《我的心,需要一點轉機》一書,共 2 個名額!⁣⁣⁣⁣⁣⁣⁣

⁣⁣⁣⁣⁣

⁣⁣⁣⁣⁣

⁣⁣⁣⁣⁣

抽獎結果,將公告於粉專文章下方。⁣⁣⁣⁣⁣

⁣⁣⁣⁣⁣

請於公告兩天內,私訊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粉絲頁⁣⁣,並提供收件資訊,方便出版社寄送書籍,逾期視同放棄。

內容總結
我的心需要一點轉機
5
/5
avatar-img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143會員
127內容數
曾擔任公務員,過去人生皆走在主流的道路上。公務生涯十年身體不斷發出吶喊、反覆憂鬱,最終在學習敘事陪伴並加入<幸福魔法讀書共學團體>後勇敢辭職,由憂鬱地獄翻轉成幸福人生的追夢之旅。分享幸福育兒與生活的點滴,歡迎來玩~ 目前藉由創作文字及陪伴對話,協助人找到心裡的聲音並活出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因一則訊息喚起過去職場創傷經驗,進而閱讀並推薦《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書中從身體、大腦、心靈三個面向提供療癒創傷的方法,作者並分享自身經驗與書中方法的驗證。文末附抽獎活動,贈送《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三本。
重新聯繫舊友的經驗分享,透過塔羅牌占卜,檢視關係現況與個人成長。牌陣解讀權杖二逆位、聖杯十逆位與寶劍國王正位,闡述放下期待、接納關係逝去,並學習在衝突中表達自我,設定界線。文章反思關係的學習與成長,並鼓勵讀者在關係中掌握主導權,聚焦自身幸福。
本文敘述作者如何處理父母因團購枇杷而起的衝突,並分享其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與方法。作者透過傾聽、理解雙方需求,以及轉移話題等方式,有效化解衝突,促進家人和諧。文章也提及幸福感的研究結果,並鼓勵讀者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因一則訊息喚起過去職場創傷經驗,進而閱讀並推薦《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書中從身體、大腦、心靈三個面向提供療癒創傷的方法,作者並分享自身經驗與書中方法的驗證。文末附抽獎活動,贈送《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三本。
重新聯繫舊友的經驗分享,透過塔羅牌占卜,檢視關係現況與個人成長。牌陣解讀權杖二逆位、聖杯十逆位與寶劍國王正位,闡述放下期待、接納關係逝去,並學習在衝突中表達自我,設定界線。文章反思關係的學習與成長,並鼓勵讀者在關係中掌握主導權,聚焦自身幸福。
本文敘述作者如何處理父母因團購枇杷而起的衝突,並分享其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與方法。作者透過傾聽、理解雙方需求,以及轉移話題等方式,有效化解衝突,促進家人和諧。文章也提及幸福感的研究結果,並鼓勵讀者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