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我們為什麼要工作?》課程規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價值流動溝通思維

不知不覺已到了期末前一週,在上課時可以看出學生的疲憊。大一學生大部分都修了23至25個學分,因此他們有許多報告要完成。在最後一堂課,無論是系上的課程還是通識課程,我都採用複習的方式進行。然而,同樣的教學方式在兩個班級中卻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我認為這可能與系所的關係有關,也可能是因為通識課程對學生來說更像是知識探索與了解的過程。在教課後,我時常與前輩或好友討論,漸漸地感受到人們因為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所以在學習和生活上會有不同的體驗。往往在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夥伴,而這些夥伴也會因為我們的成長或人生選擇的不同,有些人離開我們,有些人則與我們保持相似的步伐。朋友之間,往往因為過去的記憶、相同的學校背景或工作經歷,而對對方形成一些偏誤的認識。有時候,久未見面或交流,突然要談合作,筆者認為真的需要先好好地聊一次,這樣雙方在後續合作中才能更為順利。這些聊天不僅僅是閒談,還應該包含對時間、金錢、合作項目效益等不同面向的考量和討論。


raw-image

下學期微學分宣傳

歷史人物的借鏡

人在相處中,除了需要了解自己的個人屬性外,同時也要思考如何與不同屬性的人相處,並保持一個適當的聚集。在人的生活中,並不存在絕對的善良與絕對的邪惡,每件事情其實都存在思考的邏輯與賽局。無論處於哪個時代,求職的邏輯基本相同:有些人透過人脈找工作,有些人則是毛遂自薦。每次合作中,如何爭取自己的機會,以及在人性的邏輯下規劃自己的策略,是一門藝術。筆者最近看了《派對咖孔明》,讓自己對這些問題有了更深的體悟。

孔明加入劉備陣營,就像我們現在進入一家新創公司。他了解自己的能力,並期望能與上司保持扁平化的關係,這樣整個公司的調整和彈性會更快。相比之下,郭嘉選擇加入曹營,不僅因為他出身穎川派,也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在戲志才離開後,自己有機會填補這個空缺。這些思路與我們現在的求職過程非常相似。

我的工作幫助了誰?

從博士後研究到專案教師,我的職業生涯始終以教育和研究為核心。作為博士後研究員,我希望能夠幫助國小生、國中生與高中生。在臺灣教育體制下,許多教師與家長認為學生考上好大學是首要目標。我希望能夠改變這一觀念,讓進入大學的學生透過學校教師研發的戶外教育課程,前往戶外探索環境,並學會提出和解決問題。這些戶外教育課程還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體能問題,促使他們進行自主訓練,比如尋求體育老師的幫助來調整體能。

我的工作需要在全臺各地進行田野調查,對我來說,這就像是一種雙地居的工作模式。戶外教育的教師會與在地產業人士共同開發課程,這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地方產業的專家。這些專家通常擅長教學,並具備不同於學校的生活知識與專業知識。作為研究者,我會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論文,並在期刊或國際研討會上發表。這也是我與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通過參加國際研討會,我能聽到不同國家在相同產業上的規劃,並在這些交流中擔任轉譯角色,成為地方創生產業、學術和國際的橋梁。

我的薪水由國家政府支付,無論是作為研究員還是專案教師,我的工作都是研究和發表,並記錄和傳承臺灣文化。有時,我會通過撰寫文章或專欄獲取酬勞,或者有人因為看到我的文章而邀請我前往他們的學校分享案例和知識。我認為,別人願意支付稿費或講師費,是因為我能夠將不同產業的故事寫出來,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適合的對象。現在,我通過規劃課程,將課程專案落實在地,或許這正是我目前工作的價值所在。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川巴子火鍋店 當時閱讀了《書店老闆》的電子報,其中提到了一家名為「川巴子火鍋店」。於是我致電預約,在我前往當天用餐時,驚覺原來預約的這天是火鍋店的最後一天營業。詢問服務生原因時,他說主要是因為「吃到飽」政策使得成本負擔過高。這讓我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大學時期,受到學校教育體制的影響,較少思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朱銘美術館 藝術無所不在,但進入課程需不斷嘗試與調整 在實體課程每週的教授與復盤中,我發現了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之間最主要的不同點。實體課程需要面對面的互動,而在課程持續時間長且時間安排在下午一點到三點時,學生往往難以保持專注。尤其在導入藝術創作課程時,許多學生可能缺乏相關經驗,因此需要將課程內容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川巴子火鍋店 當時閱讀了《書店老闆》的電子報,其中提到了一家名為「川巴子火鍋店」。於是我致電預約,在我前往當天用餐時,驚覺原來預約的這天是火鍋店的最後一天營業。詢問服務生原因時,他說主要是因為「吃到飽」政策使得成本負擔過高。這讓我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大學時期,受到學校教育體制的影響,較少思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朱銘美術館 藝術無所不在,但進入課程需不斷嘗試與調整 在實體課程每週的教授與復盤中,我發現了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之間最主要的不同點。實體課程需要面對面的互動,而在課程持續時間長且時間安排在下午一點到三點時,學生往往難以保持專注。尤其在導入藝術創作課程時,許多學生可能缺乏相關經驗,因此需要將課程內容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書和工作,闡述了工作的真正意義是幫助他人,而讀書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作者以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論述了讀書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對於人生的思考和啟發。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 なぜ僕らは働くのか-君が幸せになるために考えてほしい大切なこと》 ✍️作者:池上彰 譯者: 賴惠鈴 繪者: 佳奈, モドロ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06 �
Thumbnail
我為什麼要工作? 因為工作可以為我帶來成就感,並且可以有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那樣會讓我感到很幸福、 我為什麼要讀書? 因為讀書可以讓我得到很多原本我不知道的知識,以及對於人生經驗或看法可以有更客觀的理解,當我可以學習到新知識的時候,我就可以感到幸福。
Thumbnail
是不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我們學習和工作有什麼意義?多數人只被要求要好好念書,考上好的學校,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然而,很多人踏出社會後卻發現自己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又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只能咬著牙苦撐。如果有個人或有本書能早點開導你,是否會讓你從此對學習與工作改觀呢?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時常聽到大人跟我們說:「好好讀書,以後才能賺大錢。」 如此根深蒂固的印象讓我們把讀書跟賺錢輕易地畫上等號,好不容易捱完求學階段進入職場卻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頓時有種受騙的感受,於是忍不住內心感到質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到底為了什麼呢?」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
Thumbnail
如果可以推薦這本書給國中的自己該有多好! 「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兩個提問真的是人生探索中很重要的靈魂拷問,也是人生旅途中的 GPS 定位,背後的答案將會影響一連串的人生選擇與生活幸福感。 我愛上這本書的三個原因: 💁🏻‍♂️貼近生活的漫畫故事 主角是剛進入國中的隼人,他就像我們一樣
Thumbnail
我為什麼要預約借閱這本書呢?一定是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 找回工作的初心
Thumbnail
工作是什麼?原來我們的生活均受惠於他人的工作。 人們透過各種工作與世界接軌,也與他人發生關係。 人的一生要花多少錢,取決於因人而異的消費習慣。 興趣可以變成工作嗎?從喜歡與擅長的事物找到未來職業的方向。 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事,但獨立思考卻很重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書和工作,闡述了工作的真正意義是幫助他人,而讀書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作者以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論述了讀書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對於人生的思考和啟發。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 なぜ僕らは働くのか-君が幸せになるために考えてほしい大切なこと》 ✍️作者:池上彰 譯者: 賴惠鈴 繪者: 佳奈, モドロ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06 �
Thumbnail
我為什麼要工作? 因為工作可以為我帶來成就感,並且可以有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那樣會讓我感到很幸福、 我為什麼要讀書? 因為讀書可以讓我得到很多原本我不知道的知識,以及對於人生經驗或看法可以有更客觀的理解,當我可以學習到新知識的時候,我就可以感到幸福。
Thumbnail
是不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我們學習和工作有什麼意義?多數人只被要求要好好念書,考上好的學校,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然而,很多人踏出社會後卻發現自己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又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只能咬著牙苦撐。如果有個人或有本書能早點開導你,是否會讓你從此對學習與工作改觀呢?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時常聽到大人跟我們說:「好好讀書,以後才能賺大錢。」 如此根深蒂固的印象讓我們把讀書跟賺錢輕易地畫上等號,好不容易捱完求學階段進入職場卻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頓時有種受騙的感受,於是忍不住內心感到質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到底為了什麼呢?」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
Thumbnail
如果可以推薦這本書給國中的自己該有多好! 「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兩個提問真的是人生探索中很重要的靈魂拷問,也是人生旅途中的 GPS 定位,背後的答案將會影響一連串的人生選擇與生活幸福感。 我愛上這本書的三個原因: 💁🏻‍♂️貼近生活的漫畫故事 主角是剛進入國中的隼人,他就像我們一樣
Thumbnail
我為什麼要預約借閱這本書呢?一定是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 找回工作的初心
Thumbnail
工作是什麼?原來我們的生活均受惠於他人的工作。 人們透過各種工作與世界接軌,也與他人發生關係。 人的一生要花多少錢,取決於因人而異的消費習慣。 興趣可以變成工作嗎?從喜歡與擅長的事物找到未來職業的方向。 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事,但獨立思考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