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緩解焦慮唯一且有效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跟朋友吃飯時聊到,我是一個不太敢休息的人。

我每天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後、週末、放假、出國,所有空閒時間,都不斷地在「做事」。

做事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內容,例如:畫畫、寫文章、寫手帳、整理檔案、看書、聽影片、思考、創作、設計、製圖、寫字……等等,總結來說就是兩件事:

「產出」以及「輸入」

我生活中除了上班吃飯睡覺以外的時間有八成以上都在做這兩件事。要嘛製作內容、要嘛吸收內容。

raw-image

前天跟朋友聊完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我為什麼會這樣過生活?

思考後得出的結論是:

因為我經常焦慮,而我認爲緩解焦慮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動」。
raw-image

這篇文章先不聊焦慮的部分,也不探究我做那一堆事到底有什麼意義(笑)。

我想記錄一下「行動」為我帶來了什麼,以及我想用它達到什麼。


為什麼我覺得「採取行動」可以緩解焦慮?

我的焦慮大多來自於對事情的掌握度不夠、或是一次想太多事情,導致每件事情都想不到好。

如果是在焦慮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行動可以幫助我轉移注意力。

如果是在焦慮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行動可以幫助我減少對一件事的不確定性。

raw-image



1. 採取行動帶來更高的掌握度

很多事情在接收當下會覺得眼前一片黑,但是常常開始行動之後就能逐漸撥開烏雲。

以我的工作為例:我經常會在短時叫內收到4、5個完全不同內容的指令,可能一下要寫企劃、一下要控專案進度、一下要回信、一下要修改檔案、一下要開會……等等。通常來到第三件事我就快爆炸了:)

但是那股爆炸感會在我開始著手排序每件事的輕重緩急時消失,因為當我開始安排工作順序時,就大約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做完什麼。原本一片混亂的路逐漸指向一個可預期的結果

raw-image

採取行動能夠讓我從被動的擔憂狀態轉變為主動的掌控狀態。當我感覺到事情在向前推進,就能大幅減少焦慮。


2. 行動能分散注意力

如果我焦慮的原因是我不能控制的,或是因為同時間處理太多事而感到焦慮時,採取行動可以讓我的腦中的思考內容從抽象地焦慮狀態轉為具體地在做某件事的專注狀態

raw-image

以對於社群媒體的流量起伏焦慮為例:儘管我知道這件事完全不是我能控制的,我做任何事都不一定能讓情況好轉,但就是忍不住一直去想。這時候我就會去看小說,因為看小說(接收劇情)的過程很難分心再去胡思亂想。


3. 行動促進正面情緒

這點可能比較算是一個心法XD

就是當我採取行動的時候,心態會隨著行動程度變得積極。感覺自己在產出、在前進、有所作為的時候,常常越做越帶勁(?)會不知不覺行成正向循環:行動→被自己的行為鼓舞→更積極地行動。

raw-image

小撇步就是:做一些快速可看得見效果的事。例如:

  • 花10分鐘整理桌面或工作區域。
  • 回覆3封郵件。
  • 15分鐘的伸展運動。
  • 歸檔,整理桌面的檔案或是信箱中的郵件。


4. 行動打破焦慮惡性循環

我焦慮時容易讓我陷入反覆思考相同問題的惡性循環。但是只要採取行動,就能夠從這個糟糕的惡性循環中掙脫。不再只是思考問題,而是實際解決問題,就算方向不一定正確,但行動提供了我「改變現狀的機會」。

raw-image



「採取行動」的困難之處

我整理了在決定要採取行動時最容易被拖住的原因有以下五個:

  1. 拖延症(但其實,拖延症的原因就是以下四點XD)
  2. 缺乏動力
  3. 缺乏計劃
  4. 完美主義
  5. 害怕失敗

有時候好像也不用任何原因,就是不願意開始,感覺自己跨不出那一步


「採取行動」的最佳解法

針對以上五個困難點,我一一想了一些解法,有些我做得到、有些還在努力中。

  • 缺乏動力 ↓

設定小而可行的目標

raw-image


把任務拆解成「自己、此刻、能夠做到的」一小步。例如我今天突然要指派要做一個70頁簡報,內容又多又繁雜完全無從下手時,我就把這個難題丟到ChatGPT中問他:「給我工作步驟」、「給我大綱段落建議」、「幫我摘要內容」等等。

工作就從70頁的簡報變成→制定大綱/搜集資料/整合內容/找圖片/檢查。接著再按照步驟去完成每個部分,整個過程就會順暢很多。


  • 缺乏計劃↓

寫簡單的計畫表

raw-image


只需要知道兩件事「我有多少時間」「我的目標是什麼」,就可以寫計畫表了。再以上面的70頁簡報為例,制定大綱/搜集資料/整合內容/找圖片/檢查,有這五件事要做、我一共有6小時。那就簡單分配一下這個30分鐘、那個2小時,寫在行事曆裡或是隨便一張紙上,視覺話腦中的排程,眼前的路就會清晰很多。如果過程中發現自己沒辦法follow計畫表,那就立即修正~(我常使用的工具:工作用行事曆(Microsoft)/私人用Notion或是寫在隨便一張紙上)


  • 完美主義↓

專注於過程

raw-image


我是一個沒什麼完美主義的人(笑),只是有時候,我也會想要「準備好了再開始」。但其實任何事、每個人、永遠都沒有準備好的一天。就像學生時代準備考試的心情一樣,我只能盡量讀、盡量理解、盡量記,但我不可能掌握全部的考試內容。

我對「完美」這個詞的解釋是:向完美靠近的過程。


  • 害怕失敗↓

接受失敗、並且重新定義失敗

raw-image


怕自己做不好而不去做,才是「失敗」。

做了、但是不完美,那只是「還沒成功」。

做了、但是到了計劃之外的目的地,那是「意外的驚喜」。

做了、但是到不了目的地,那你獲得了「經驗」與「學習」。

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一切可能不會如我預料的發展。/並且仔細思考對自己來說怎樣算失敗?

我的話是開始之前就先放棄。

那麼其他的不順利就≠失敗,只要還在路上,就永遠有調整的機會。



那現在要做什麼呢?

  1. 先想好自己究竟想要去哪。
  2. 再想想此刻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是什麼。
  3. 分配時間。
  4. 開始行動吧!
焦慮的話就行動吧!

焦慮的話就行動吧!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到 Luckylulu的留言板 留言

我會去掉個人資訊後在星期五的Luckylulu或是自由人日記中回覆你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格編⭐桑桑-avatar-img
2024/07/10
行動減緩焦慮!真的,永遠沒開始會更慌,不如一天練習一點點!
Luckylul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格編⭐桑桑 認同!
文生-avatar-img
2024/07/18
我也會這樣焦慮,同時也跟妳一樣慢慢發現行動的諸多好處~真的如妳所寫~有同感!!
小太陽-avatar-img
2024/07/14
好棒的分享!動起來不讓腦子胡思亂想真的能減少焦慮或憂鬱,運動也有類似的效果!
Luckylul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小太陽 真的!運動是最有效的解壓方法🥳
玄玄心-avatar-img
2024/07/12
很棒的分享耶👏
Luckylul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玄玄心 謝謝!😆
玖伊氏-avatar-img
2024/07/11
你好會圖解喔~給你一個讚!
Luckylul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5
玖伊氏 謝謝你的讚XD
avatar-img
星期五的Luckylulu
17.0K會員
94內容數
LuLu,自由的人、圖文作家、星期五的老大。(星期五是貓咪) 討厭無所事事的日子,喜歡有條有理有邏輯。 內心善感卻不擅表露,說不出口的就畫下來,引起共鳴的時候會偷偷地感到開心。 Instagram|@luckylulu0212 這裡有: 1. 生活推薦 2. 日常紀錄 3. 讀書心得 4. 圖文分享
星期五的Luckylulu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這週末天氣很好。 朋友看到大太陽的晴天說:「天氣好就是會想出門走走!」 我:「看到陽光很大的日子我就會想待在家XD」我們家採光很好,我覺得在室內享受太陽比較舒服哈哈哈~ 總之因為這樣,我想寫篇日記記錄我的這個週末日記&描述一下我理想的過週末方式 不用上班的日子我都會睡到自然醒!不過我的自然
Thumbnail
2025/03/25
這週末天氣很好。 朋友看到大太陽的晴天說:「天氣好就是會想出門走走!」 我:「看到陽光很大的日子我就會想待在家XD」我們家採光很好,我覺得在室內享受太陽比較舒服哈哈哈~ 總之因為這樣,我想寫篇日記記錄我的這個週末日記&描述一下我理想的過週末方式 不用上班的日子我都會睡到自然醒!不過我的自然
Thumbnail
2025/02/26
幾個月前我辦了一個「看小說的人」讀書會!(破題) 我想寫一篇文章記錄一下這些事😄 我看小說的歷程 我爸媽從小就常常帶我去逛附近的小書局和誠品,如果我看到想看的書,基本上他們都會買給我(感恩的心)而且他們自己也喜歡看書~所以家裡一直都有很多書可以看。 小時候:看很多童話故事!就是那種厚厚一
Thumbnail
2025/02/26
幾個月前我辦了一個「看小說的人」讀書會!(破題) 我想寫一篇文章記錄一下這些事😄 我看小說的歷程 我爸媽從小就常常帶我去逛附近的小書局和誠品,如果我看到想看的書,基本上他們都會買給我(感恩的心)而且他們自己也喜歡看書~所以家裡一直都有很多書可以看。 小時候:看很多童話故事!就是那種厚厚一
Thumbnail
2025/01/23
我這兩天一直在想跟專心有關的事。 我從小就很喜歡也很習慣一心二用,一直以來都覺得沒什麼問題,甚至有點驕傲自己可以一心二用(?)但是從去年開始,我有許多不同種類的事情要做(包含正職工作的變動,還有自己寫寫畫畫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常常會有一種「想做的事好多,但是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所以就開始思
Thumbnail
2025/01/23
我這兩天一直在想跟專心有關的事。 我從小就很喜歡也很習慣一心二用,一直以來都覺得沒什麼問題,甚至有點驕傲自己可以一心二用(?)但是從去年開始,我有許多不同種類的事情要做(包含正職工作的變動,還有自己寫寫畫畫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常常會有一種「想做的事好多,但是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所以就開始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與其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人煩惱的事情,比如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變動,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焦慮和不安。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些上面,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和壓力。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上,專心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與其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人煩惱的事情,比如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變動,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焦慮和不安。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些上面,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和壓力。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上,專心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前幾天跟朋友吃飯時聊到,我是一個不太敢休息的人。 我每天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後、週末、放假、出國,所有空閒時間,都不斷地在「做事」。 做事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內容,例如:畫畫、寫文章、寫手帳、整理檔案、看書、聽影片、思考、創作、設計、製圖、寫字……等等,總結來說就是兩件事: 「產出」以及「輸入」。
Thumbnail
前幾天跟朋友吃飯時聊到,我是一個不太敢休息的人。 我每天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後、週末、放假、出國,所有空閒時間,都不斷地在「做事」。 做事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內容,例如:畫畫、寫文章、寫手帳、整理檔案、看書、聽影片、思考、創作、設計、製圖、寫字……等等,總結來說就是兩件事: 「產出」以及「輸入」。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