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人改變想法》x 讀後心得:如何真正影響他人的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曾嘗試說服他人,卻感到自己無論再多事實與證據都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這本書正是探索這一現象的關鍵

在生活中我們遇到跟自己意見、看法不同的人,或多或少會盡可能的找出各種證據來說服對方,這樣的效果如何呢?

或者近期奧運衍生出性別議題的事件,在網路上吵得沸沸揚揚,跟某位作家舉出各種證據、科學看法等,但對方的想法有改變嗎?似乎沒有。

而我自己的經驗是:沒有用,就算拿出再多的證據也沒有用,講到自己生氣,對方仍不會改變想法。

反之,當別人嘗試想要說服我的時候,而那樣的議題可能是我最不想被撼動的、可能是跟自己的自尊有關等。即使對方拿出許多的證據證明,但內心會產生防衛的心情去反駁對方,甚至更加鞏固自己的想法。

當嘗試說服他人失敗以後,就會認為「算了,他怎樣也不會改變」,或者「我想的沒有錯,是你的想法有問題」等,如此的挫敗溝通經驗,讓人感覺到很挫折。

這不禁讓我思考,是否真的有某種技巧能改變人的想法?

而這本書就是在探討人的想法從何而來?想法會如何的改變?而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讓人改變想法?

本書作者為大衛·麥瑞尼(David McRaney),這本書英文全名為《How Minds Chang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Belief, Opinion, and Persuasion》,我覺得英文書名就是本書的核心,談論關於人的想法如何改變。雖然中文書名好像讓人以為教你具體A、B、C等步驟(當然裡面確實提供一些方法),照著這些步驟就會讓人改變想法,但本書真正的核心在於先了解為什麼我們的想法會改變,重點主要放在改變的歷程,我們才能知道如何讓人改變想法的方式。

為什麼說事實沒有用?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

人之所以會想改變想法或抗拒改變,都是出自於自己的想望、動機、內在的掙扎抗拒。

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改變的動機或欲望,說的再多的「事實」也都不會有所變化。

前面幾章針對「事實」進行了一些討論,尤其每個人大腦所知覺到的東西,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以為的「事實」,在他人看到、聽到等可能是不一樣的「事實」

好比網路一張「藍黑/白金」洋裝照片(如下圖),有的人看到的就是藍黑色的洋裝,但有人看到的是白金配色的洋裝。

raw-image


看到藍黑色洋裝的人很難相信會有人看到白金配色的洋裝,反之亦然。

另外,前陣子Instagram的reels也有一段主人呼喊貓咪的影片,有人聽到的是「咪咪」,但有人聽到的是「咕嚕」,而我聽到的就是「咕嚕」,我是真的聽不到「咪咪」(我重聽,淚)。

同時,我也很難相信同事們有聽到「咪咪」,如果生活中因為這樣而吵架,誰有錯呢?其實都沒錯,因為我們聽到的真的都不一樣。

同樣一個客觀物體,但經過大腦知覺與處理後,可能覺察到的是不同的東西,如同上面提到的「藍黑/白金洋裝」或「咪咪/咕嚕影片」。

這件事給我的提醒與反思是:我們看到的不見得一定是「事實」

因此,在跟人討論一些事情時,都要思考他們感覺、知覺到的可能真的跟我們不一樣,甚至他們的定義也有可能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唯有仔細去聆聽對方感受到的、所想的,才能創造出一個溝通的平台。

「說服」技巧?

到底有哪些「說服技巧」可以讓人改變想法?

作者拜訪了不同的人,每個人各自有「說服」的方法與技巧,例如深度遊說街頭知識論(street epistemology)玩轉政治(Smart Politics,改變對話金字塔見下圖)、動機式晤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raw-image

上述四種方法,有各自的步驟,我覺得他們有共同的核心如下:

  • 建立融洽的關係
  • 聆聽對方的故事,透過一些問題,好奇的引導對方思考
  • 重述與摘要對方的意思
  • 分享自己的故事
  • 不會給對方建議

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時候,沒有去思考我們自己的思考,這些想法或態度是從何而來,很多時候都是非常快速而直接的跳出最後的想法,例如支持OO或不支持OO...喜歡OO或不喜歡OOO。

但我們很少會去思考,為什麼我會支持這件事?過去哪些經驗讓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是正向的 ?或者因為誰而讓自己支持?

書中提到深度遊說的重點就是要走進那塊情感空間,「幫助他們卸下一些包袱」,因為是在那裡,才能真正改變人的想法。

觸動到情感的那部分,就是改變的空間。

另外,人的想法會改變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生活在同溫層中,對跟自己不同的族群了解太少,因此會有許多的誤解、誤會,一旦有機會多跟同溫層以外的人事物接觸,想法也會慢慢地改變。

為什麼想改變對方的想法

要建立融洽的關係前,還是要先釐清自己的動機,因此作者希望大家在嘗試「說服」或改變他人想法前,要不斷地去思考「我為什麼會想改變對方的想法?」。

唯有先澄清自己的動機,例如「我是真的想要了解對方嗎?還是我就是想要對方接受我的想法?」,當能夠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時,才能夠真正的建立融洽的關係(因為自己可能已經先放下某種程度的成見),進而好好傾聽對方的想法。

(所以正念覺察自己的內在狀態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技巧了,不知道什麼是正念?歡迎看這篇《正念(mindfulness)系列1-關於正念這件事》)

結論

「在任何特定的時候,我們都像是在一個盒子裡,這個盒子會定義世界,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這些定義會限制我們的想法,也限制了我們以為自己能想到的事情」

書中提到「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每個時代、每種文化,都相信自己掌握了真正的真相,直到後來才會發現其實不然;一旦真相改變,文化也會隨之改變

因此,我們是活在一個不斷地在改變的世界,有些改變很漫長(例如:種族歧視),有些改變可能很快速(例如:同性戀議題),但要相信的是,改變是有可能的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對於任何的事情,都要懷抱著謙遜的態度,因為現在的「事實」,也許在未來會被推翻

當然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意見等,也未必一定要逼著自己改變,好像一定要什麼事情都能接受,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有時候可能需要稍微放下自己的防衛,去了解原來這世界還有我不知道、跟我不一樣的人。

最後,你有嘗試想改變誰的想法嗎?你試過哪些方法?效果如何?


內容總結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5
/5
avatar-img
23會員
42內容數
慢慢微(little)量分享,我是力(Li),會分享閱讀心得、自我成長、理財、投資理財筆記、生活資訊等。 因為喜歡閱讀,也藉由閱讀讓自己改變思維, 但常常讀完就忘記(笑),為了幫助自己更深刻的吸收,所以開啟部落格及撰寫文章。 由於有一份忙碌的工作,期許自己可以定期分享文章(希望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力_說 的其他內容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5/5《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這篇文章講解了創傷記憶的概念,並介紹了作者彼得·列文的身體經驗治療方法,強調了程序性記憶在創傷治療中的重要性。此外,還提供了SIBMA模式作為治療創傷記憶的技巧。然而,單靠閱讀這本書可能不夠,因此建議尋求專業幫助。書中的內容偏深,不易理解,但認為理解創傷記憶的運作過程是療癒的第一步。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5/5《金錢心理學》
這本《身體喜歡你這樣睡》則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關於睡眠的三大系統,並且針對失眠、輪班居家工作者等睡眠問題,以臨床實務經驗提供許多解決方法,這本書也提供獨創的評估表,來測驗自己的睡眠問題、三大系統的屬性等,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4/5《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
本書《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集結了25個金融專家分享自身如何投資與理財。看完這本書3大心得及重點,1.投資理財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2.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3.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投資配置。在這資訊轟炸的網路世界中,如果不知道誰說的是對的話,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幫助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0/5《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5/5《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這篇文章講解了創傷記憶的概念,並介紹了作者彼得·列文的身體經驗治療方法,強調了程序性記憶在創傷治療中的重要性。此外,還提供了SIBMA模式作為治療創傷記憶的技巧。然而,單靠閱讀這本書可能不夠,因此建議尋求專業幫助。書中的內容偏深,不易理解,但認為理解創傷記憶的運作過程是療癒的第一步。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5/5《金錢心理學》
這本《身體喜歡你這樣睡》則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關於睡眠的三大系統,並且針對失眠、輪班居家工作者等睡眠問題,以臨床實務經驗提供許多解決方法,這本書也提供獨創的評估表,來測驗自己的睡眠問題、三大系統的屬性等,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4/5《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
本書《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集結了25個金融專家分享自身如何投資與理財。看完這本書3大心得及重點,1.投資理財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2.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3.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投資配置。在這資訊轟炸的網路世界中,如果不知道誰說的是對的話,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幫助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0/5《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希思兄弟合著的暢銷書《你可以改變別人》,以及書中提出的三大重點來引導行為改變的策略,包括如何掌控理智面、觸動情感面及打造環境面。透過實際案例,作者分享了這些方法在生活和組織中的應用,並提供實用的行動建議和改變心態的見解,讓讀者能夠輕鬆地引導他人達成期望的行為改變。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需要設計各種誘因來激勵他人或自己採取某些行動,這些誘因的效果往往取決於它們所傳遞的訊號。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作者 Uri Gneezy 深入探討了這個主題,為我們揭示了訊號在誘因設計中的重要性。 Uri Gneezy 在書中提到,訊號可以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這是一本全球暢銷500萬冊的影響力經典巨著,你想要提升說服技巧嗎?如何說,才能快速與人達成共識?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才不會不小心落入有心人士設計的圈套?你需要活用影響力技巧。
想要改命,就是得改變「現有的慣性」 而要改變現有的慣性,就是要找到自己根深柢固的信念,改變這樣的信念 才能突破自己生命的自動導航模式 這跟我之前學習到的諮商歷程別無二致 只是,現在困住我的 不是如何「覺察自己現有的信念」 而是如何 100% 讓潛意識相信「我想改變的信念」 雖然 Dan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有某些事想說服某個人、某個團體,甚至是說服你自己。可能是避免長輩囉唆、分配同事分工、通過職場面試、爭取客戶訂單、或甚至是自己的夢想,我們可能每天都需要說服別人與自己,但這技巧你懂嗎? 這本由方言文化出版的《改變人心、 贏得支持的奇蹟說服力》,作者莉.哈特莉.卡特,身為美國電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Thumbnail
「當我們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也改變了與世界的關係。」 我們每天都面臨著各種複雜的問題,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能夠深刻影響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當我們懷抱正向的思維看待世界時,我們不僅改變了與外界的互動模式,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改變了內心世界的構造。 正向思維使我們能夠以更開放和寬容的態度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希思兄弟合著的暢銷書《你可以改變別人》,以及書中提出的三大重點來引導行為改變的策略,包括如何掌控理智面、觸動情感面及打造環境面。透過實際案例,作者分享了這些方法在生活和組織中的應用,並提供實用的行動建議和改變心態的見解,讓讀者能夠輕鬆地引導他人達成期望的行為改變。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需要設計各種誘因來激勵他人或自己採取某些行動,這些誘因的效果往往取決於它們所傳遞的訊號。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作者 Uri Gneezy 深入探討了這個主題,為我們揭示了訊號在誘因設計中的重要性。 Uri Gneezy 在書中提到,訊號可以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這是一本全球暢銷500萬冊的影響力經典巨著,你想要提升說服技巧嗎?如何說,才能快速與人達成共識?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才不會不小心落入有心人士設計的圈套?你需要活用影響力技巧。
想要改命,就是得改變「現有的慣性」 而要改變現有的慣性,就是要找到自己根深柢固的信念,改變這樣的信念 才能突破自己生命的自動導航模式 這跟我之前學習到的諮商歷程別無二致 只是,現在困住我的 不是如何「覺察自己現有的信念」 而是如何 100% 讓潛意識相信「我想改變的信念」 雖然 Dan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有某些事想說服某個人、某個團體,甚至是說服你自己。可能是避免長輩囉唆、分配同事分工、通過職場面試、爭取客戶訂單、或甚至是自己的夢想,我們可能每天都需要說服別人與自己,但這技巧你懂嗎? 這本由方言文化出版的《改變人心、 贏得支持的奇蹟說服力》,作者莉.哈特莉.卡特,身為美國電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Thumbnail
「當我們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也改變了與世界的關係。」 我們每天都面臨著各種複雜的問題,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能夠深刻影響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當我們懷抱正向的思維看待世界時,我們不僅改變了與外界的互動模式,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改變了內心世界的構造。 正向思維使我們能夠以更開放和寬容的態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