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很著重於觀念的講解,常常在想要怎麼把一個艱澀難懂的觀念變成簡單、清晰的幾句話,並搭配上到位的比喻和有意思的實例。很幸運地,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學生從一竅不通到豁然開朗的神情,我也能從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就像是位引路人,帶領學生走出知識門口的迷宮。
但是漸漸發現,儘管學生聽了我的解釋後,當下能聽懂也真心的認同,卻常常在下次上課的時候忘光光。剛開始我以為是我講解的不夠清楚,於是我換個方式再講一遍,學生也還是給我很好的反應,看起來是真的懂了。結果再下次上課時還是忘得差不多。
經過一陣子的摸索之後,我發現關鍵在於要"重複且主動"接觸觀念。任何清晰的講解都很有用,學生都能在當下感到獲益良多,但就只限於"當下",如果之後沒有透過各種方式(做題目、討論、教別人等等)加深對觀念的印象,無論學生的程度好壞,都會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等同於沒有帶走任何東西。
因此後來我都會刻意提問學生像是"請問A概念是什麼呢?"或"你能不能舉個A概念的例子呢?"這種開放性問題,藉由學生的回答判斷他的理解程度,並一步步修正對於觀念的誤解。重複幾次後,通常學生對於概念的掌握度和印象都比先前好多了!
如果學生對於概念的理解實在太少,我就會問類似"你覺得A觀念是這樣還是那樣呢?"或"你覺得A觀念是不是這樣呢?"之類的選擇題或是非題,讓他不會面對一個毫無方向的問題,就只能卡在那邊。經過幾次有提供選項的問題後,如果學生的理解有明顯進步,在下次提問時就可以朝著開放性問題前進。
再後來就發現,這樣的作法不就是課本中敘述完概念後都會搭配例題的模式嗎? 真是太有趣了! 摸索許久卻發現答案就在從小到大的每本教科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