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的創新指南:用8個問題解構商業模式】 ── 1. 發掘研究價值 2. 挑戰先入觀念 3. 打造社會影響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許多碩博士生來說,研究的核心目標不僅是發表論文,更是創造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創新。然而,如何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商業模式,往往是研究生涯中的一大挑戰。日本作者吉田将英在他的著作《コンセプト・センス》中提出了一個8問框架,幫助我們系統性地分析新的商業概念,這對碩博士生在學術之外的創新實踐大有裨益。


透過這8個問題,我們能清楚地理解從學術研究到商業創新的核心步驟,並找到推動新創的切入點。


▋發掘需求:需求方是誰?


無論你的研究領域多麼專業,最終都會面對一個問題:**你的研究成果可以解決誰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指認**需求方**。對碩博士生來說,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幫助你從理論走向實踐,讓你的研究找到具體的應用對象。舉例來說,如果你在進行AI演算法研究,需求方可能是希望透過技術提升決策效率的企業,或是需要改善病患診斷的醫療單位。


找到這些需求方,便能讓你的研究成果有更具體的發展方向。


▋了解需求:需求方想要什麼?


研究學術問題是一回事,但找出需求方的具體**欲求**則是另一層挑戰。對碩博士生而言,這意味著你需要跨越學術的象牙塔,真正理解業界或社會上的具體需求。例如,如果你研究的是環保技術,需求方可能希望能找到成本低、效率高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技術突破。


清楚理解需求方的期待,有助於你更有針對性地推動你的研究。


▋打破供給方的既定思維:供給方有什麼先入為主的觀念?


供給方通常是擁有既有市場或資源的一方,他們往往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維。對碩博士生來說,這指的是學術界或產業界中一些既有的技術框架或觀念。例如,過去可能有人認為傳統醫療設備是不可替代的,而你作為研究者,可能正在發展更具創新性的醫療影像技術。


挑戰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是讓你的研究從理論走向市場的關鍵一步。


▋提出新概念:新概念是什麼?


當你成功識別了需求方的痛點,並找到傳統供應思維中的空隙時,你就能提出一個**新概念**。這是碩博士生將研究轉化為創新產品的核心。例如,如果你的研究集中在永續能源上,新的概念可能是「以區域共享為基礎的再生能源系統」,這不僅打破了傳統能源供應的模式,也滿足了現代社會對環保和資源效率的需求。


新概念的提出,代表著你的研究不再是停留在理論,而是能夠實際應用到市場的解決方案。


▋創造價值:新概念能提供的價值本質是什麼?


當我們談論創新時,最終必須回到**價值本質**。對碩博士生而言,這意味著你的研究不僅是學術上的突破,更是實際上能解決問題的工具。比如說,假設你發展出一種新的生物材料,它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創新,更在於能如何應用於醫療或環保產業,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


理解你的研究能創造的價值,才能更好地與產業接軌。


▋建立新關係:需求方與供給方達到的新的理想關係是什麼?


當新概念被引入後,需求方與供給方的關係也會發生改變。作為碩博士生,你可以將這視為產業界對你研究的接受與應用。當供需雙方建立起更密切的合作關係,這意味著你的研究不僅被看見,更是被應用於實際場域。例如,AI技術不再只是在學術期刊上討論,而是被企業用來改善他們的運營效率。


這種新的理想關係,代表著你的研究真正落地,並且與社會需求產生了實質聯繫。


▋探索未來:理想的新業態是什麼?


當你的新概念在市場上開始發揮影響力時,這往往會帶來一個**新的業態**。這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延伸,而是開啟了新興產業或模式。例如,隨著再生能源技術的推廣,可能會出現以區域為單位的能源共享經濟模式,這就是研究創新帶來的實質性變革。


對碩博士生而言,這一步象徵著研究從學術走向實踐的最終結果。


---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這個8問框架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路徑,幫助你從研究問題轉化到商業解決方案的過程。創新不僅僅是發現新技術或提出新理論,更在於找到需求,挑戰既有的觀念,並透過新概念創造價值。當你能夠成功運用這套方法,無論是你的研究還是未來的職業發展,都將更具社會影響力。


學術研究的價值,最終在於如何與現實需求對接,並為社會創造新的可能性。透過吉田将英的8問框架,你將能更清晰地理解這個過程,並在未來的創新實踐中大放異彩。

366會員
1.1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想申請博士班的學生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最有機會成為博士生。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具備潛力的學術研究者,這篇內容絕對對你有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挑選博士生的核心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特質: - 1. 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研究中,僅僅接受
1. 把每日的寫作當成「數量輸出」而不是「品質提升」: - 許多研究生會給自己訂下每天要完成多少字數的目標,導致過度關注寫作的「量」而忽略了內容的深度與精準度。他們可能因為急於達成每天的字數目標,而忽略了學術寫作應該具備的反思與批判性思維。事實上,真正有價值的學術寫作應該著重於觀點的細膩推演
作為碩博士在學學生,透過寫作分享你的研究啟發與日常思考,不僅能鞏固知識,還能逐步建立起個人的專業影響力。2024年6月,我在社群平台上每天更新多篇300字短文,這樣的持續創作不僅讓我深化學術與生活的啟發,也讓我開始理解「寫作」如何成為溝通知識與市場需求的橋樑。 ▋搬運知識:從閱讀到寫作的轉化
「我實在沒有能力做到既聰明,又把事情做好,自己還沒有損失。」 「自己整理資訊,整理出來即使不看,也已經過了腦子,目的就達到了。」 「用電腦處理,事情只用一秒就可以完成。我們可以迅速知道結果,但事卻缺少了對做事情的藝術的訓練。」 「獲得任何東西都有成本。」 「自己能力有限,就按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想申請博士班的學生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最有機會成為博士生。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具備潛力的學術研究者,這篇內容絕對對你有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挑選博士生的核心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特質: - 1. 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研究中,僅僅接受
1. 把每日的寫作當成「數量輸出」而不是「品質提升」: - 許多研究生會給自己訂下每天要完成多少字數的目標,導致過度關注寫作的「量」而忽略了內容的深度與精準度。他們可能因為急於達成每天的字數目標,而忽略了學術寫作應該具備的反思與批判性思維。事實上,真正有價值的學術寫作應該著重於觀點的細膩推演
作為碩博士在學學生,透過寫作分享你的研究啟發與日常思考,不僅能鞏固知識,還能逐步建立起個人的專業影響力。2024年6月,我在社群平台上每天更新多篇300字短文,這樣的持續創作不僅讓我深化學術與生活的啟發,也讓我開始理解「寫作」如何成為溝通知識與市場需求的橋樑。 ▋搬運知識:從閱讀到寫作的轉化
「我實在沒有能力做到既聰明,又把事情做好,自己還沒有損失。」 「自己整理資訊,整理出來即使不看,也已經過了腦子,目的就達到了。」 「用電腦處理,事情只用一秒就可以完成。我們可以迅速知道結果,但事卻缺少了對做事情的藝術的訓練。」 「獲得任何東西都有成本。」 「自己能力有限,就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教育需要有創新思考這一門課,培育出具有專業創新想法的人才,讓學生了解創新對企業的影響性,如何運用在各個產業,如何用在產品設計的創新、業務行銷的創新、生產流程的創新及各領域的創新。
學術論文的導入環節對於年輕學生、長期待在學界的學生和一直在業界的學生都至關重要。 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設計出一個能夠打動讀者的導入環節, 提升研究的影響力。 無論你的背景如何,都能從中獲益。 ▋步驟1 - 描述研究主題的影響力 首先,介紹你的研究主題在當前社會和研究社群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教育需要有創新思考這一門課,培育出具有專業創新想法的人才,讓學生了解創新對企業的影響性,如何運用在各個產業,如何用在產品設計的創新、業務行銷的創新、生產流程的創新及各領域的創新。
學術論文的導入環節對於年輕學生、長期待在學界的學生和一直在業界的學生都至關重要。 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設計出一個能夠打動讀者的導入環節, 提升研究的影響力。 無論你的背景如何,都能從中獲益。 ▋步驟1 - 描述研究主題的影響力 首先,介紹你的研究主題在當前社會和研究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