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Side Project 時如何獲取潛在使用者回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許多自學者在還沒有作品、正要開始練習 Side Project 的時候,常常會以自身需求作為產品發想,但又怕自己所想出來的需求過於虛假…。

此篇以我當初做健身主題專案練習時的經驗作為案例,即使沒有產品數據,也能獲得潛在使用者回饋的幾個方法,提供給初學者參考。

為什麼想做這個專案?需求來自哪裡?

自己在健身時會紀錄每次的詳細訓練,但坊間並沒有一個擁有足夠彈性能夠真實紀錄的產品,只能用記事本紀錄繁雜的資訊。因此以自身需求發想出一個能夠在健身休息區間迅速完成紀錄的產品。其實在觀察了許多使用者回饋後,對於這個專案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這篇將不會談到這個 Side Project 的細節和最後的結果。

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1.親自使用競品

將所有相關的產品下載來使用,從第一次打開產品、註冊、核心產品環節,每一個細節都實際體驗。

以紀錄訓練的這款健身產品為例,我找了如Nike Training、Keep、Mohot…等幾款App來使用與參考,每個產品讓我印象深刻、感到體驗好的地方都不相同。

如Keep以超詳細的動作教學影片、目錄吸引我,配好的課表雖然可以自動記錄,但不見得適合我當前的環境和狀態,因此很少使用這項功能。

Mohot則能夠自己配菜單,不過訓練動作是由官方新增,因此常找不到自己訓練的項目做紀錄。

2.搜集競品相關評價

如果是App產品,可以到App Store或Play商店查看相關的使用者評論,有時候會挖掘出新的需求唷!

下圖是Mohot的相關評論,可以看到用戶想要新增訓練項目時,需要等候官方更新。

raw-image

截圖自 App store

3. 到相關社團、討論版觀察互動、發問券

有時候潛在使用者的行為與你想的不同,這時候我們可以透過加入他們,更貼近地融入並獲取新的資訊。

以健身專案為例,我自己平常就在Ptt Fitness與MusclesBeach常駐。臉書也有加入女子健身相關社團,當然Dcard上也有相關討論版,而 Ptt 有時會透過發P幣做回饋來收集問券,也是不錯的方式。

4.找有相關使用習慣的親朋好友訪談

如果不好意思詢問陌生人,也可以找找身邊親朋好友是否為潛在用戶。無論是訪談或是隨意地與他們聊天,都是很好的方式唷!

以健身專案為例,因為身邊健身的人佔少數,所以只找了幾位聊聊他們在健身時的習慣。像是健身的目的、頻率、是否會做紀錄、紀錄在哪裡等等。會發現健身目的不同的人,會有的行為也不一樣。甚至發現,這個需求可能沒有你想的這麼多XD

要注意的是,雖然自己也是使用者,但可能會落入思考盲點。當然也不是用這些方式就能獲取準確的需求。不過在還沒有作品的階段,想要多練習需求發想、收集、歸納這一部分的思考能力,可以先試試看以上的方式。

總結一下:當沒有產品累積的數據資料時,可以透過哪些方式練習需求分析、獲取潛在使用者回饋?

1.親自使用競品

2.搜集競品相關評價

3.到相關社團、討論版觀察互動、發問券

4.找有相關使用習慣的親朋好友訪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na 哩那 | UIUX 設計 | 生涯設計
21會員
52內容數
跨領域自學轉職的 UI/UX Designer,目前是名自由工作者,善於輔導零基礎新手轉職成為 UI/UX 設計師。另外也喜歡不斷探索生涯,挖掘不同的可能性! E-mail: ahri.lena.ty@gmail.com | ig: lenaaaa.design
2025/04/04
有越來越多人選擇 UI/UX 做為轉職的目標,但也發現許多學員在不全然了解 UI/UX 設計的情況下,就花了大筆金錢買仿間的各種課程了。沒有一個領域是絕對的好與壞,以下這些特性,你能接受嗎?
Thumbnail
2025/04/04
有越來越多人選擇 UI/UX 做為轉職的目標,但也發現許多學員在不全然了解 UI/UX 設計的情況下,就花了大筆金錢買仿間的各種課程了。沒有一個領域是絕對的好與壞,以下這些特性,你能接受嗎?
Thumbnail
2025/03/03
一起來了解一個專案是如何開始的,以及設計師可能會需要參與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3/03
一起來了解一個專案是如何開始的,以及設計師可能會需要參與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2/07
這篇整理了許多初學 UI/UX 設計的學員們,最常詢問的 8 個快問快答。
Thumbnail
2025/02/07
這篇整理了許多初學 UI/UX 設計的學員們,最常詢問的 8 個快問快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健身課越到後面,會發現耗能越大,即使還沒有進入巨能巨量階段,也快累到趴下,當然姿勢正確、肌群運用、器材使用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慣性身體不良姿勢會影響重訓效果,所以課堂筆記就做好,複習也會相當方便~ 以下公開我的課堂菜單,後12堂由強化各個複合肌群訓練,cable、史密斯、八站、啞鈴、槓鈴等自由訓練
Thumbnail
健身課越到後面,會發現耗能越大,即使還沒有進入巨能巨量階段,也快累到趴下,當然姿勢正確、肌群運用、器材使用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慣性身體不良姿勢會影響重訓效果,所以課堂筆記就做好,複習也會相當方便~ 以下公開我的課堂菜單,後12堂由強化各個複合肌群訓練,cable、史密斯、八站、啞鈴、槓鈴等自由訓練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