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劇情推進,接下來想分享的這個橋段並沒有特別長,甚至可以說是轉場的一個作用,但現在回想,發現其實是個滿好的提醒。
(以下有雷請慎入)
哈維後來開始與心理醫師寶拉交往,而該心理醫師遭前夫與前合夥人起訴。哈維委託路易斯做為其辯護律師。首次與對方律師已經原告接觸後,路易斯為了確保寶拉並無隱瞞與案件相關的訊息,決定先找寶拉確認。
這時路易斯說,(此處非原台詞, 但意思大致上為):我依舊有權力可以選擇要不要繼續替妳辯護。
即便原先路易斯已經先答應哈維要接下這案件了,確實也一直都很希望贏得哈維的尊重與信任,他依舊選擇堅守律師執業原則。
這一幕給了很大的提醒,讓我聯想其實這跟面試求職很像。
當面試進行時,通常我們都緊張、擔心自己回答不了或是答錯面試官給的問題。可是往往忘了,這關係是雙向的。我們被面試的同時,也是我們了解該公司的好機會。
如果面試過程中認為自己不被尊重、或甚遭羞辱等,即為明顯可供判斷的訊號。過去資方市場的關係,勞方通常預設心態偏向是"希望這間公司給我一官半職"。面試都還沒開始便低聲下氣,預設自己居於下風。
其中有個迷思是,與該職缺職位高低並無太大直接關係。假設面試官因為職務技術含量較低便氣勢凌人,那得留意這可能是日後你們合作的模式。
但假如我們利用面試時多問、多觀察該公司細節,也許就可以成功避開一些地雷公司或是職缺。從面試開始建立雙方平等、健康的合作關係,就算當下職缺並未率取,也可以在雙方心中留下好的印象。日後有新的機會還能保持聯絡。
除了求職,這跟某些文化的交往模式也雷同。例如美加地區,在雙方進入一段正式關係前,通常都有一段"測試"期。目的也是為了要確保雙方相處愉快、沒有嚴重的red flag(紅旗,指危險訊號)。沒有男或女誰尊誰卑的議題,雙方都是平等關係、機會也平等的狀態。
有時候也會看到新聞說,某某店家老闆不願意將商品出售給奧客。買賣關係過去也是類似勞資關係,賣方忍讓保持客氣的面對有些不講理的客人,為的就是順利促成銷售。但其實老闆也有權利選擇,選擇不將產品銷售給奧客。雙方都記得自己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力,反而更能相互尊重。
我們一生辛苦努力,不也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爭取一點選擇權嗎?
有了選擇權,才不須寄人籬下、忍氣吞聲。
有了選擇權,就算辛苦,也不至於處於缺乏能力選擇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