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師資培訓中的課程理解與嵌入:集體行動的必要性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出版出處:Scanlon, D., & MacPhail, A. (2024). Interpreting, translating, and embedding school curriculum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The need for collective action within and across the teacher education continuum. Irish Educational Studies. https://doi.org/10.1080/03323315.2024.2411253

這篇研究主要討論了在體育師資培訓教育(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ETE)中,如何解讀、翻譯和嵌入學校課程,並強調了在整個師資教育系統中進行集體行動的必要性。

raw-image

「政策實施過程的具象觀點」。圖中展示了政策在不同層級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並突出了政策行動者(包括學生和教師)在此過程中的角色。以下是圖中各個元素的翻譯與解釋:

  1. Formal(正式):代表正式的政策和規範。
  2. Implicit(隱含):指那些影響正式政策或實踐的群體或因素。
  3. Prudential(審慎):展示正式與隱含政策如何在學校的具體情境中實施。
  4. NCCA(National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國家課程與評估委員會):涉及制定和調整課程政策的機構。
  5. PDST(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rvice for Teachers,教師專業發展服務):提供專業發展和培訓的機構。
  6. DE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教育與技能部):主管教育政策的政府部門。
  7. PETE(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體育教師教育):代表體育師資培訓機構,負責教育未來的體育教師。
  8. Teachers as policy actors(作為政策行動者的教師):教師在政策實施過程中不僅是執行者,也是積極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9. Students as policy actors(作為政策行動者的學生):學生在政策實施中的角色,表明他們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10. Parents(家長):家長作為影響政策實施和學校運行的一個重要利益相關者。
  11. School management(學校管理層):負責政策在學校內的實施和管理。

圖中的主要交互線:

  • 不同政策空間之間的雙向箭頭(如FormalImplicit之間的箭頭)表示這些政策層級之間的相互影響。
  • PETEPDSTNCCADES等機構之間的箭頭,代表這些機構在課程實施和發展中的相互合作與影響。
  • 學生教師作為政策行動者,在這些機構之間扮演著雙向溝通的角色,表明他們既受到政策的影響,也對政策實施有影響。

總結來說,這張圖展示了政策制定、翻譯和實施過程中的多方互動,並強調了教師、學生、家長和各教育機構之間的相互聯繫與影響。

以下是主要重點:

  1. 課程翻譯與嵌入的挑戰: 體育教師教育者在處理和翻譯新的學校課程政策(如愛爾蘭的體育證書課程)時,面臨如何將這些內容嵌入師資培訓課程的挑戰。研究發現,個別教師已經在嘗試調整教學方式,但缺乏集體行動和合作戰略,導致課程改革的實施並不統一。
  2. PETE課程的重新配置需求: 由於新課程的引入,體育師資培訓課程需要重新配置,並進行差距分析,確保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教育者呼籲進行系統化的合作和集體行動,將學校實際情況與師資培訓計劃對接。
  3. 個人與集體行動的失衡: 雖然個別教師教育者在課程中做出了變革,如調整考核方式或嵌入課程內容,但集體層面的變革仍然不夠。教師教育者表達了對缺乏集體策略的不滿,並強調需要更多的合作和集體規劃。
  4. 強化與學校的合作: 教師教育者認為,應該加強與學校教師的合作,並從實際教學環境中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未來教師做好準備。這種合作有助於確保課程內容與學校實際情況的匹配。
  5. 集體實踐的重要性: 研究強調了在PETE機構之間以及與政策制定者、學校和專業發展機構的合作的重要性。PETE需要作為一個集體體系來運作,並且強調建立聯繫和分享資源,以促進師資培訓的有效性和課程的嵌入。

為了使體育師資培訓有效融入新課程政策,集體實踐與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並且需要在整個教育系統中進行更好的協調與聯繫。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運動政策與體育教學:探討體育教師在面對多元政策的認同與能動性 >從過去文獻資料與自我觀察,探討運動政策和體育教學政策對教育工作者的影響。 >深入了解體育教師如何在政策框架內發揮主動性與創造力。 >研究教師在制定和實施體育教學策略中的角色和責任。 >提供平台交流實踐經驗和政策調整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yt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出處:Li, C., & Zhang, C. (2023). Transformative perspectiv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Empowering diverse stakeholders for holistic learning e
原作者:Anja Swennen、Carlinda Leite、Amélia Lopes Teacher education: Building an agenda for the 21st-century 發表於:Educação Sociedade & Culturas 卷:67,
文章出處:Li, C., & Zhang, C. (2023). Transformative perspectiv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Empowering diverse stakeholders for holistic learning e
原作者:Anja Swennen、Carlinda Leite、Amélia Lopes Teacher education: Building an agenda for the 21st-century 發表於:Educação Sociedade & Culturas 卷:67,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國小社團是孩子們接觸圍棋的機會,許多圍棋老師也會在小學開「圍棋社課」推廣圍棋,不同於在棋院學棋,社團學生大部分都是不同年級以及不同程度,老師要適當的安排課程,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收穫,對圍棋有更多的熱忱。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雯淑老師這些年的創新教學加入了一個全新的工具——一生一平板數位教學,在課堂上結合線上線下,讓教學變得更有趣!老師是如何開啟自己的國文課數位教學之路?在這條數位教學之路有何心得?是否遇到哪些阻礙?又是如何突破?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國小社團是孩子們接觸圍棋的機會,許多圍棋老師也會在小學開「圍棋社課」推廣圍棋,不同於在棋院學棋,社團學生大部分都是不同年級以及不同程度,老師要適當的安排課程,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收穫,對圍棋有更多的熱忱。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雯淑老師這些年的創新教學加入了一個全新的工具——一生一平板數位教學,在課堂上結合線上線下,讓教學變得更有趣!老師是如何開啟自己的國文課數位教學之路?在這條數位教學之路有何心得?是否遇到哪些阻礙?又是如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