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產業競爭:百度、小米、特斯拉,誰能搶下自動駕駛的未來?|怪獸科技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蘿蔔快跑」發展迅速,但技術實力仍有待提升,而小米的加入為中國電動車產業帶來新的競爭。
百度的蘿蔔快跑

百度的蘿蔔快跑

Google、百度這兩間從搜尋服務出發的公司都已日漸擴大事業範圍,現在又在自動駕駛的世界中兵戎相見。如今,百度無人計程車服務(Robotaxi)蘿蔔快跑(Apollo Go)在中國上線測試,小米也快速崛起,為中國電動車產業注入新的競爭力量。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了解百度的自駕車業務,還有與特斯拉及 Waymo 的競爭對比,以及小米在這場電動車競賽中的潛力與挑戰。

延伸閱讀:
市值縮水九成,昔日中國互聯網王者不再!百度能靠 AI 和自駕車翻盤嗎?|怪獸科技公司

百度自駕車業務的起步與演進

百度自 2013 年開始佈局自動駕駛,但被業內稱為「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17 年,百度發表了一款名為阿波羅(Apollo)的自動駕駛開放平台,並開放給第三方使用,希望開源的平台會使周圍相關的生態系統蓬勃發展,有「無人車界 Android」之稱,希望能攜手打敗像是特斯拉、Waymo 等競爭對手。

作為一個開源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平台,阿波羅提供完整的硬體和軟體服務解決方案,包括雲端運算服務、軟體、車輛和電腦硬體,除了要打造 L5 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目前百度在美國及中國都有進行無人車測試。

延伸閱讀:
特斯拉自動駕駛「不是自動」?只有Level 2,安全嗎?AP、EAP、FSD是什麼?|使用者意見調查 EP7.3.2

在中國多個城市展開測試,積極邁向商業化

2021 年,百度正式推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提供無人網約車服務。乘客需要在車窗上的固定面板核對手機號碼後四位,後排車門才會開啟,上車後需按下座位前顯示屏上的「出發」按鈕,行程才正式開始。

蘿蔔快跑目前已在中國 11 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展開無人計程車服務測試,並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上海 5 個城市正式推出全無人自動駕駛服務,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

蘿蔔快跑的優勢:低成本與廣泛測試

2024 年 5 月,百度在武漢的蘿蔔快跑汽車機器人智行谷舉辦了「Apollo Day 2024」,發布了全球首個支持 L4 自動駕駛的大模型 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同時推出搭載第六代智能系統的無人車「頤馳 06」,定價 20.46 萬人民幣(約 92 萬新台幣),價格僅為 Waymo 車型的三分之一,且中國政府目前有提供補貼。

另外,蘿蔔快跑在 2024 年第四季度達到 1000 台無人車的規模,相比之下,Waymo 在舊金山的無人車數量只有 250 台。儘管蘿蔔快跑的市場推廣勢頭迅猛,但自動駕駛技術目前仍然落後於 Waymo 和特斯拉的 FSD(Full Self-Driving),「規劃與控制」能力不足。

延伸閱讀:
談自動駕駛和電動車安全:簡析特斯拉的零件與供應鏈|趕快tech我 EP7.2.4

蘿蔔快跑的劣勢:技術實力不足,依賴遠端真人駕駛

蘿蔔快跑就如同低成本版的 Waymo,如果以 100 分為滿分,Waymo 可得 90 分,而蘿蔔快跑大約是 75 分,甚至落後於特斯拉的 FSD

全球自駕車技術目前處於從 L2(部分自動駕駛)向 L3(有條件自動駕駛)的過渡階段,兩條發展路線也隨之浮現:Google 的 Waymo 直接瞄準 L4,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而特斯拉則逐步從 L2 輔助駕駛升級,逐漸推進至完全自動駕駛。

蘿蔔快跑屬於 Waymo 路線,目標是提供 L4 等級的無人駕駛服務,理論上應該比特斯拉 FSD 表現更好,但「感知」和「規劃與控制」模組的保守設計無法覆蓋所有極端情境,遇到規則沒有涵蓋的情況,基於規則的控制模塊就會表現很差。

延伸閱讀:
Waymo自動駕駛比特斯拉還行?想要商業化,技術外還有更多難題|使用者意見調查 EP3.3.1

小米也進軍!挑戰比亞迪成為市場第二?

小米電動車業務增長迅速,憑藉卓越的成本控制,有望成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對手。2024 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 27,307 台電動車,全年交付量預計達到 12 萬台,毛利率達 15.4%,但扣除營業費用後仍虧損約 18 億元,每台車平均虧損 6.6 萬元。隨著交付量的增加,虧損將逐步縮小,預計第四季度每台車的虧損降至 2 萬元。

小米電動車

小米電動車

小米成功將製造成本壓至 19 萬元,並搭載先進的電池技術和 Lidar,憑藉高性價比有望成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者。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未來在於全球擴張,而小米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能力強於其他中國車企,尤其在硬體方面具備強大實力。儘管特斯拉在歐美的生產效率優越,但小米憑藉其軟硬體整合能力及國際擴張潛力,長期內有望成為特斯拉的強力競爭者,甚至是更直接的挑戰者。

中國政府的長期戰略,是吸引行業或技術先驅進入國內市場,促進企業競爭和創新,並推動技術轉讓。相較比亞迪,小米在這方面表現更具優勢。

然而,根據百度 Apollo Go 的數據顯示,在北京郊區乘坐 16 分鐘的無人計程車費用約為 10.36 人民幣,僅為普通計程車的一半,再加上無人計程車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優勢,這可能對當地計程車司機造成衝擊。

延伸閱讀:
專訪郝旭烈(上)台灣、中國「差」在哪?前台積電高階主管的中國科技產業第一手觀察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7.3K會員
441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5/03/07
輝達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突破,還來自戰略選擇。在 GPU 的運算潛力尚未被業界認可時,黃仁勳率先押注 AI,建立 CUDA 生態系統,讓輝達成為 AI 產業的重要一環。然而,輝達能快速崛起、抵禦市場風暴,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2025/03/07
輝達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突破,還來自戰略選擇。在 GPU 的運算潛力尚未被業界認可時,黃仁勳率先押注 AI,建立 CUDA 生態系統,讓輝達成為 AI 產業的重要一環。然而,輝達能快速崛起、抵禦市場風暴,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曾經是中國互聯網巨頭 BAT 市值第一、中國最大搜尋引擎的百度,如今市值卻跌至其他兩間公司的不到十分之一。近年來,百度加大對 AI(文心一言、阿波羅)和自駕車技術(蘿蔔快跑)的投入,積極轉型為「AI 公司」。面對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強大對手的挑戰,百度如何在 AI 時代重新站穩腳跟,甚至逆勢崛起?
Thumbnail
曾經是中國互聯網巨頭 BAT 市值第一、中國最大搜尋引擎的百度,如今市值卻跌至其他兩間公司的不到十分之一。近年來,百度加大對 AI(文心一言、阿波羅)和自駕車技術(蘿蔔快跑)的投入,積極轉型為「AI 公司」。面對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強大對手的挑戰,百度如何在 AI 時代重新站穩腳跟,甚至逆勢崛起?
Thumbnail
百度副總王雲鵬在「Apollo Day 2024」表示,特斯拉想做到百度的全無人運營水準,還是需要挺長時間,不信可以先來武漢跑一跑。這段不服來戰的自信喊話,叫我這個做多特斯拉的股東不禁好奇,中國無人計程車發展究竟是多牛?特斯拉 FSD 自駕入局中國難道真沒好果子吃嗎?
Thumbnail
百度副總王雲鵬在「Apollo Day 2024」表示,特斯拉想做到百度的全無人運營水準,還是需要挺長時間,不信可以先來武漢跑一跑。這段不服來戰的自信喊話,叫我這個做多特斯拉的股東不禁好奇,中國無人計程車發展究竟是多牛?特斯拉 FSD 自駕入局中國難道真沒好果子吃嗎?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Volksagen7月26日宣布,將向中國新創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投資 7 億美元,以 ADR 美國存託憑證 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 4.99%的股份。 未來Volkswagen 與小鵬汽車將共同在中國市場開發電動車,目標是從 2026 年起將推出 2 款純電車款上路。
Thumbnail
Volksagen7月26日宣布,將向中國新創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投資 7 億美元,以 ADR 美國存託憑證 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 4.99%的股份。 未來Volkswagen 與小鵬汽車將共同在中國市場開發電動車,目標是從 2026 年起將推出 2 款純電車款上路。
Thumbnail
AI技術正在孕育巨大的商業價值。預計到2025年,全球AI相關的投資和融資總額將達9,800億美元。在各大科技公司如Google、微軟、Facebook等的推動下,AI在自動駕駛、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應用蓬勃發展.....
Thumbnail
AI技術正在孕育巨大的商業價值。預計到2025年,全球AI相關的投資和融資總額將達9,800億美元。在各大科技公司如Google、微軟、Facebook等的推動下,AI在自動駕駛、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應用蓬勃發展.....
Thumbnail
AI+電動車,科技業的新動能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EV)兩大題材,成為科技業的新動能,也帶動了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AI伺服器和電動車的市場趨勢,以及台灣科技業者如何搶佔這兩大商機。 AI伺服器:高速運算的核心 AI伺服器是指能夠支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其他A
Thumbnail
AI+電動車,科技業的新動能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EV)兩大題材,成為科技業的新動能,也帶動了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AI伺服器和電動車的市場趨勢,以及台灣科技業者如何搶佔這兩大商機。 AI伺服器:高速運算的核心 AI伺服器是指能夠支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其他A
Thumbnail
這幾天蘋果2025造車消息引起不少熱議,許多財經博主或媒體都有對蘋果造車發表自己的觀點,而阿財這篇文章會以技術出發,分享我覺得蘋果造車的幾個優缺點!
Thumbnail
這幾天蘋果2025造車消息引起不少熱議,許多財經博主或媒體都有對蘋果造車發表自己的觀點,而阿財這篇文章會以技術出發,分享我覺得蘋果造車的幾個優缺點!
Thumbnail
如果哪天Apple開始做電動車,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吧?他們有的是錢、有的是鴨子划水默默開發的能力、而且還有一群願意不計代價擁有「電動車中的iPhone」的潛在顧客。不過說來簡單做來難,Apple到現在還沒有做出電動車,想必有他們的理由。
Thumbnail
如果哪天Apple開始做電動車,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吧?他們有的是錢、有的是鴨子划水默默開發的能力、而且還有一群願意不計代價擁有「電動車中的iPhone」的潛在顧客。不過說來簡單做來難,Apple到現在還沒有做出電動車,想必有他們的理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